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 第四百三十七章 本部第一次董事会

十月十二号向阳电子股份正式在港交所上市。9点半开盘的时候股票跳空高开4.5%,以每股股价54块3开盘,然后就一路震荡上涨,到下午四点钟停盘的时候,已经涨到了59块6,全天上涨了将近15%。

以今天的股价进行计算,王卫东手里握着的向阳电子股份公司股票价值将近三十亿港币。

“李小姐,我们都是有信用的人,你手里现在拥有的向阳电子1%的股份我可以按照10%的溢价给你,8000多万港币加上利息,我可以在两年之内全部转到你的账户上。”王卫东对李月诗说道。

“对不起,王老板。我手里现在拥有的向阳电子股份暂时不打算出手。”李月诗说道。

“你不打算要移民到加国吗?这么一大笔钱足够你后半生生活的了。”王卫东说道。

“现在我改变了主意,并不想离开向阳电子。而且将来你们四位股东准备在内地投资啤酒产业,我也要参与和操盘。”李月诗说道。

收发室的人给王卫东的办公室送来了一个牛皮纸信封,王卫东看信封上邮寄的地址居然是港岛。他打开信封发现里面装着一个小录音带。这种录音带用普通的录音机根本播放不了,王卫东特意来到商场购买了一个微型的录音机,把录音带放在里面,里面传出三个人对话。

可是王卫东几乎听不懂,因为这三个人说的都是港语,他勉强听出向阳电子这几个字。

王卫东来到电脑学习机工厂,走进欧小军的办公室。

打开录音机,王卫东与欧小军一起听录音机里面的声音。

欧小军只听了几句就皱起了眉头,他对王卫东说道:“这里面有一个人就是港岛的牛元雄,其他两个人听不出身份。牛元雄和另外两个人商量要对我们向阳电子下手,通过负面新闻报道来打压我们向阳电子的股价,然后再用港岛上百个账户悄悄低价吸入。”

“牛元雄这个混蛋怎么就盯上我们向阳电子了?”王卫东恼火的说道。

“现在向阳电子有利好消息,上市以后冲的高。牛元雄可能觉得再过一段时间打压向阳电子的股价比较容易得逞。不过既然我们提前知道了这件事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过一段时间如果在港岛方面有负面新闻报道,向阳电子股票的价格下跌的时候,我们就用手里的资金回购向阳电子的股票,保持价格的平稳。”欧小军说道。

不过欧小军疑惑的看着王卫东问道:“卫东,这个录音带你是从哪儿得到的?能录到牛元雄私底下的谈话,这个人真不简单。”

“是前两天我不认识的一个港岛人来到弗山偷偷卖给我的。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千万不要跟外人说!”王卫东嘱咐道。

“我们三个都去过德国了,现在该轮到你了。”欧小军说道。

“办旅游签证比较快,过几天等我旅游签证办好就出发!”王卫东答道。

一个星期后,王卫东一个人前往德国。他没有在出国前找一名翻译随行,他给出的解释是他自己懂俄语。到了德国后找一名懂俄语的翻译很容易。

实际上王伟东提前给冈察洛娃打过电话,冈察洛娃立刻从米国赶到德国与王卫东会合。

王卫东赶到柏林的第二天,冈察洛娃就到了。

“其实现在你们在德国的机会应该是很多的,看现在德国和整个欧洲的情形会越来越强调环保和节能,那些消耗能源大和造成污染多的企业慢慢都会迁出德国和整个欧洲。”冈察洛娃说道。

“既然是这样,过两天与托管局的人谈判的时候可以狠狠杀杀他们的价格。”王卫东说道。

“那是当然,那个逆变器工厂我觉得几十万马克就够了。”冈察洛娃说道。

由冈察洛娃担任王卫东的翻译和向导,王卫东很快就与德国托管局的人见了面,然后由托管局派人带领王卫东去考察逆变器厂。

整个逆变器厂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个半导体工厂,生产IGBT和支撑电容等半导体元件,另外一个是主厂,生产直流接触器,电压传感器,保险开关,并且把包括IGBT和支撑电容在内的这些元器件组装在一起生产逆变器。

托管局派来带领王卫东考察的沃森先生询问王卫东投资的意向,也就是王卫东打算购买所有工厂的设备搬迁到中国,还是打算投资在这里,继续维持工厂的生产。

“我打算把工厂里那部分生产工艺简单的生产线搬回国内,IGBT和支撑电容这些半导体元器件的生产留在德国,而且我很可能会加大投资!”王卫东说道。

当然从长远来说,王卫东的目的是把所有的生产都搬回国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粤省不少地方都有工厂开始生产电磁炉,里面的Igbt还依赖于进口。

王卫东准备将来把低端的IGBT生产搬回国内,给众多的电磁炉生产厂家供货。

意向性谈判主要是由冈察洛娃代表王卫东与托管局方面进行。

对于德国方面来说,生产技术落后的,能源消耗高的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尽可能的都要牵往国外。所以托管局对于这家位于德国东部原来的国营工厂他们急于出手。

冈察洛娃最后以30万马克这个令人咂舌的价格与托管局方面达成意向,王卫东急忙给国内打电话询问另外三位董事的意见。

听说买下工厂只需要30万马克,欧小军,欧小阳和宋宇他们几乎想都没想就表示同意。

“冈察洛娃小姐,你就在这里等我,我要马上回国组织一批工人过来拆卸工厂设备,到那时你再回米国。”王卫东对冈察洛娃说道。

王卫东回到国内,欧小军和欧小阳也从弗山赶到京城,向阳电子在京城的总部大楼装修已经接近结束,四个人在新盖好的大楼里召开第一次董事会议。

“那家工厂的债务还有20万马克,如果保留附属半导体厂的500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生产支撑电容和IGBT等其他半导体元件每年还需要投入1000万马克以上。不过托管局听说我们的投资超过1000万马克,能够保障500人的就业,他们愿意提供500万马克的低息贷款给我们。”王卫东说道。

“1000万马克算什么?上市以后,我们公司现在有好几亿美元在手里。”宋宇说道。

“虽然是这样我们也不能乱花钱!现在首要问题是过一段时间我带一批工人过去把应该搬运到国内的生产线上的设备全部拆卸然后装运上船运回中国。同时我还打算派几十名工人到德国半导体工厂里进行生产培训。”王卫东说道。

“那购买啤酒厂设备的事情什么时候做?”宋宇问道。

这才是宋宇最关心的事情。

“这一次你可以和我一起去德国,然后我们两个一块去考察啤酒厂。”王卫东答道。

李月诗把抵押的事情已经办好了。现在开曼公司的账户上有一亿美金,如果这笔钱不够我们还可以继续抵押。”欧小军说道。由李月诗办理的,将王卫东欧小军欧小阳和宋宇四个人手里的部分股票在港岛银行进行资产抵押,一共贷款一个亿美元用于将来投资内地的啤酒厂。

前几天我去了东北的开市,那里有一家年产两万吨的小啤酒厂。不过啤酒厂的经营情况并不好,本来嘛,从开市往北就是沈城,那里是雪花啤酒的天下,往南三四百公里就是京城,就是燕京啤酒的天下,经营情况怎么能够好?所以当地的地方领导听说我们要并购那家小啤酒厂很高兴。”欧小阳说道。

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只是那家小啤酒厂负债比较多,财务状况乱七八糟。地方领导的意思是,只要我们的投资进去,过去的事情就大风吹,算了!不过要从我们的投资里面分出100万元由地方政府处理啤酒厂过去积累的债务问题。而且他们还有一个请求,希望我们成立一个开市发展基金,每年投入到这个基金里的钱是50万。”

三个人都听明白了欧小阳话里的意思。

开市的那家啤酒厂原来是一家地方国营企业,工厂工人招收,企业领导任命都归政府管理,换句话说那就是地方政府的钱袋子。

这也可能就是造成企业最后负债累累的一个原因之一。

现在由向阳电子的几位股东收购这家啤酒厂让开市政府一下子摆脱掉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找到了还清所有债务的解决办法。但是与此同时也让地方政府失去了一个经济来源。

这就是政府方面希望收购啤酒厂后设立一个有地方政府管理的发展基金的原因。

“还有其他问题没有?”王卫东问道。

“其他的问题就没有了,我特别看了那里的水质,并且采样带到京城让相关机构做了检验,水质非常好。工厂的占地面积也很大,即使将来扩产也没有问题。!”欧小阳答道。

“为了慎重考虑,这两天我们一起去那里看看,如果没有发现其他问题那我们就答应他们的要求!由小阳代表我们四个人和地方政府签订协议收购那家啤酒厂!”王卫东说道。

沙钢用几千万从德国购买回来四十二万吨的机械设备,便宜不便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