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 第四百九十章 牡丹园

「宋总,我原来就是电子工业部下属研究所的所长,咱们搞研发的人里面有好几个原来也是电子工业部的技术员,现在部里也知道我们研发超级d的事情,他们对这件事很感兴趣。觉得这项技术能够进一步的推动国产d的发展。」楚文博说道。

现在国内搞技术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国外的dvd机已经研发成型,而且很快就要投入批量生产。

所以很多人心里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用这种新研制出来的超级d技术于国外即将要投产的dvd进行对抗。

他们不知道的是向阳电子早已经开始计划在两年之后在d生产上打退堂鼓了。

「部里是怎么想的?」宋宇问道。

「自然是向国外那些企业学习,制定统一的超级d标准。然后组织国内各家d厂商按照这个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楚文博答道。

「如果是这样,那就按照我们向阳电子的标准就行了。」宋宇说道。

楚文博微笑的摇头看着宋宇却没有说话。

宋宇马上醒悟过来,完全按照向阳电子研发出来的超级d技术作为生产标准是不可能的,部里一定进行一定的改动否则是说不过去的。

这就像是一个文秘即使有再好的文笔,写出来的讲演稿再好,领导也要绞尽脑汁修改几个字,绝不会一点不动的照单全收。

宋宇正在跟楚文博谈话的时候,口袋里的电话突然响了。他掏出电话看了一眼走到走廊里气愤的说道:「你这小子要搞什么?这几天给我打了多少个电话?我现在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和你扯淡!」

电话那头传来了汪小北的声音,他讨好的对宋宇说道:「小宇,我这一次找你真的是有好事,大好事,赚大钱的好机会!」

「你这小子从小就是说话大喘气,撒谎眼睛都不眨!」宋宇说道。

按照他以往的脾气早就应该把电话挂断了,可是一想到汪小北在这一次帮向阳电子从电子工业部里拉出来两个处长,是立过功劳的人,宋宇强压住心里的怒火打算和汪小北聊聊两句再挂断电话。

「小宇,你就给我半天时间,我带你到一个地方去好好看看,真的是赚钱的好机会,赚几个亿都是轻轻松松的!」汪小北说道。

「干什么事这么赚钱?」宋宇问道。

「当然是房地产了!」汪小北答道。

「京城这地方藏龙卧虎,不要说你,就是我也不敢保证稳稳当当的拿一块地皮下来。」宋宇说道。

「现在情况不同了,这两年京城的房价微微下跌,各家银行也开始扎紧口袋,不愿意往房地产上贷款。很多房地产企业都很困难,你们向阳电子不是不缺钱吗?我帮你们找了一个好项目,到时候不要忘了我这个功臣!」汪小北说道。

「你真的没有骗我?」宋宇问道。

「如果我骗你,将来就让我得hiv!」汪小北咬牙切齿的说道。

….

听见汪小北这么说,宋宇的身上打了一个冷战,这小子发的毒誓也实在是太毒了!

他急忙用手捂住话筒,生怕病毒从话筒里面跑出来!

「我现在在双榆树,你马上开车来接我来吧。」宋宇说道。

20分钟后汪小北开着一辆奔驰来到向阳电子总部大楼外面,接上宋雨后向马甸桥方向驶去。

宋宇真是累了,上车后不久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居然打起盹来。

等他再一次睁开眼睛时,轿车已经驶过了马甸桥正在一路向北。

「你这是要拉我去八达岭?」宋宇吃惊的问道。

「没有那么远,马上就到了!」汪小北答道。

轿车

又向前行驶了20多分钟,在高速公路的一个路口向右转,行驶了将近一公里汪小北把奔驰车停了下来。

宋宇坐在轿车里向外面看去,路旁被圈起来的一大片荒地,看样子是正在建设中的工地。

但是却看不到进出的各种车辆和施工的工人,更听不见施工的声音。

「这是什么楼盘?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宋宇问道。

「这里是牡丹园。有人准备在这里建设高档别墅区,一共有七八百亩!怎么样?够不够格局?」汪小北答道。

宋宇推开车门下车,汪小北也跟着下车,两个人向工地的大铁门处走去。

显然汪小北曾经来过这里,而且跟工地仅有的一个大活人——也就是看门的老头儿很熟。

听见汪小北的声音,门卫老头就把工地的大铁门打开让宋宇和汪小北走了进去。

建筑工地上大部分地方都是空地,建起来的几栋别墅大部分也是半拉子工程,而且看样子已经停工很长时间了,即使是新建好的别墅也显得有些破败。

「拿下这块地的老板是谁?他为什么不建了?」宋宇问道。

「92年的时候京城市政府到港岛去招商,认识了一个从内地移民到港岛的商人,那小子在国内的时候靠卖101生化水发了财,后来移民到港岛。他手里根本就没有几个钱,只不过到港岛以后看见港岛卖楼花赚钱很快,他也想在京城搞这一套。画好图纸后就收钱卖楼,然后再向银行贷款,空手套白狼。结果他这一套没有玩好玩砸了,欠了一屁股的债。九四年的时候就想不开死了。」汪小北说道。

「既然他已经死了,那么现在这个楼盘在谁手里?」宋宇问道。

「在一个港岛商人手里,现在国家政策是收紧银行贷款,他自己用在香港的公司抵押贷款1亿港币根本就不够,内地的银行现在又不能贷款,完全砸在手里了。现在一百零五户已经交了预付款的买家都逼着他退钱,逼得他焦头烂额!现在正是咱们入局的好时候!」汪小北答道。

宋宇看着像是残垣断壁的工地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件事先不着急,我要好好打听一下,和董事会里的其他人商量商量,再做决定。」

….

晚上,王卫东就接到了宋宇打来的电话说了今天他去京城牡丹园的事情,宋宇又说这几天他在京城托几个朋友打听一下牡丹园的具体情况。

王卫东说道:「小宇,这件事就不用你去打听了。许康年退休之前就是京城建委的,他要是想了解牡丹园的情况一定比你更方便,我这就去让他打听一下。」

结束与宋宇的通话之后,王卫东走出自己的房间来到许康年的房间。

王卫东问道:「老许,你知道京城八达岭附近牡丹园的事情吗?」

许康年答道:「我知道,那是92年的时候市里组织招商考察团到港岛引进的一个地产项目。后来从94年开始国家在房地产方面开始收紧政策,那个项目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所以就变得烂尾了。」

「你自己觉得那个项目怎么样?」王卫东接着问道。

许康年想了想答道:「那个位置离八达岭长城很近,离明十三陵也很近,用老话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从金朝开始皇亲国戚就愿意把坟墓建到那里,而且处于京城的上风口所以没有污染。」

「你能不能现在就和京城里过去建委的那些同志联系联系,详细了解一下牡丹园的情况,看看我们向阳电子有没有入手的可能?」王卫东说道。

「好,这件事很容易,我马上就办!」许康年答道。

过了一个多小时,许康年来到王卫东的房间。

「我基本上已经打听清楚了

虽然牡丹园是由市里引进的招商引资项目,但是一些手续并没有办全。地产商以**千一平方米的价格卖出去了一百零五户,一共是一个多亿。现在那些人都追着那个港岛房地产商要钱。你也知道,现在能买得起别墅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所以那个港岛房地产商被追的焦头烂额,现在正急于出手。」许康年说道。

「如果我们要接盘需要多少钱?」王卫东问道。

「我已经问过了,把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大概需要四个亿左右」许康年答道。

停顿了一下许康年接着说道:「王总,我觉得牡丹园这个项目我们可以接,刚才我已经打听清楚了,牡丹园附近还有两三处已经建好和正在建设中的高尔夫球场。你也知道,高尔夫球场耗水量非常大,而京城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刚才市里建委的同志告诉我,可能很快就会出台政策禁止在京城周边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如果是这样已经建好的高尔夫球场就太宝贵了,那么在它旁边的牡丹园一定会升值!而且刚才我那位同事还告诉我,以后京城在别墅项目审批上会越来越严。」

王卫东心里想有许康年这样的人在向阳电子里真是好啊。

他现在已经基本决定接手牡丹园这个项目。

不过资金不是从向阳电子里面出,而是由他和宋宇欧小阳和欧小军四个人出资接手牡丹园。

….

结束与许康年的谈话后,王卫东又打电话给李月诗,把他打算接手京城牡丹园的事告诉给李月诗。

「李小姐,我们四个人这两年在港岛的收入一共有多少?」王卫东问道。

「四个人里面当然你的收入是最多的。把四个人的收入加在一起,我估计有4000多万港币。」李月诗答道。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国家出台政策,企业所得税是55%。而个人所得税最高的是45%。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国家逐步降低企业所得税。到90年代中期的时候已经降低到30%左右。

而个人所得税部分却始终没有变化。

在国外个人所得税普遍低于企业所得税,而现在在国内个人所得税的上限是45%,远远的超过了企业所得税。

所以许多公司里的高层和老板为了避税就在香港成立机构,也就是企业的高层人员在香港分配收入。

向阳电子是一家在港岛上市的公司,企业的高层在港岛分配收入也很正常,而港岛的个人所得税只有15%。相对比于内地的45%要低的多。

这两年来王卫东宋宇欧小军和欧小阳四个人从向阳电子拿到的工资和分红就是很大一笔。

现在王卫东要动用这笔收入来接盘牡丹园项目。

王卫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李月诗之后,李月诗说道:「除了现有的4000万港币之外,你们四位股东还需要以手里的股份在港岛的银行里至少要抵押三个多亿。接手楼盘重新开工进行建设,又是很大的一笔钱。不过到那时候,如果有源源不断的卖家购买牡丹园的楼盘,我们就不缺钱了。」

「李小姐,我现在请你去京城见接手牡丹园这个楼盘的港岛商人,尽可能的以低价把项目接手过来。我们对港岛炒楼花,也就是预售这种方式都不熟悉,这方面最熟悉的就是你。你也到牡丹园的现场去看看,看看值不值得我们入手。到时候我允许你也拿出一部分资金入股。」王卫东说道。

「老板,你要说话算数。明天我就坐飞机去京城!」李月诗说道。

第二天下午,李月诗就在京城的一家宾馆里见到了港岛达利公司的老板邓建刚。

愁眉苦脸的邓建刚疲惫不堪。

靠着在国内买101生发水发家的刘长明移民到港

岛之后大开了眼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国内哪有什么别墅,更没有像港岛这种炒楼花也就是房屋预售的销售方式。

这时候,京城市政府组成考察团到港岛招商。刘长明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考察船,然后回到国内在沙河附近这块风水宝地拿下了一大块地皮打算大捞一笔。

可是让刘长明没有想到的是在办理房地产的各种手续的时候却阻力重重,造成手续不全,而且国家开始控制银行向房地产贷款,这就造成了刘长明资金短缺,最后不得已,他只能以很低的价格把牡丹园这个项目卖给了港岛商人邓建刚。

不久以后,被债务压垮的刘长明就死了。

作为港岛的成功商人,邓建刚觉得自己可以凭借着在港岛的经验在京城这个地方混得风生水起。

可是他接手这个楼盘以后却处处碰壁,在这个需要人脉关系和不断踢皮球的地方被折磨的***。

中国可不是他这个级别的港岛商人能混的。

现在他带来的1亿港币资金已经全部耗光了,如果再想不出办法,邓建刚只能步刘长明的后尘。

「刘先生,你还认识我吗?向阳电子的王卫东王老板让我到京城来见你,他想拉你一把!」李月诗笑着说道。

不稳定平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