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年开始我在时代大潮里 > 第六百四十章 道理是可以压死人的

人不思考才会快乐,而一思考就会痛苦。

就拿那些成千上万的打工人来说,他们在工厂里代工生产的服装箱包打上外国名牌的标识以后衣服可能就会卖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一件,而箱包就会卖几万甚至几十万块钱。

那些打工妹一辈子也穿不上那样的衣服,用不上那样的名牌包。

就是她们生产出来的运动鞋想要花几百块钱买一双也要下很大的决心。

如果去思考心里就会不平衡。

王卫东本来打算从工厂里挑选几名最优秀的员工到米国盐湖城那里手把手培训米国工厂新招聘的员工。

可是他反复思考以后否决了这个想法。

这些女孩子在工厂里每个月只赚几百块钱,到了米国以后如果知道他们教的那些米国工人将来每个月要赚两三千美元如果还能保持心态平衡那就不正常。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王卫东真担心从米国回来的时候有个别女孩子不见了。

这样的事情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也没少发生过。

在米国的范文夫给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从米国招聘人回国进行培训,然后再回到米国培训那些米国工人。

现在米国互联网企业大量的倒闭,招聘那些到米国留学后来留在米国现在失业的人回国接受培训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些互联网企业兴旺的时候都对员工照顾的无微不至。公司食堂里摆满了丰盛的各个国家口味的食物,当然也少不了为众多中国员工准备的中国食品。

这些食品自然要由从中国到米国的那些员工来做。

范文夫的意思是从这些网络公司招聘的后厨员工里高薪聘请几个回国参加培训。

经过思考后,王卫东采纳了范文夫的建议。

宋宇结婚旅游回国后又开始了为向阳电子招兵买马,他跑到已经退休的教育部常副部长家里想请他出山,当一年后要开学的大学校长。

听到宋宇的来意后常副部长用眼睛盯着宋宇的大胖脸看了半天只说了两个字:“胡闹!”

“我这怎么是胡闹?你天天待在家里下棋养鸟,这不是浪费生命吗?到我们大学里培养人才发挥余热,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多好!”宋宇说道。

“小宇,你知道咱们国家有多少所大学?大学里的领导都是什么级别?从五十年代到现在,咱们国家就出现过一所高官大学,那就是哈军工!当年我在那所学校里只不过是一个科室主任。现在大学里的领导最高级别就是副部级,你让我这个副部级领导到你们那个民办大学里当校长,你是怎么想的?”常部长问都道。

“这有什么?现在大学扩招,万马奔腾!我们就是想找一个有经验的让大学尽快走入轨道。”宋宇答道。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如果每一个退休干部都跑到外面去发挥余热,到私人企业里当领导,那还不乱套了?”常副部长问道。

“这个政策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们是一所大学,并不是让你去向阳电子当总经理帮我们赚钱。再说了,这样的先例也不是没有过。“宋宇答道。

“你们民办大学,名义上是一所大学,实际上还是企业,目的还是在赚钱上!你让我这个副部长到你们大学里当校长不就是想让我帮你们赚钱吗?的确有的干部退休后到民营企业或者协会里担任职务,不过那是因为有特殊需要,也是请示了上级的。上级批准后,他才去的。”常副部长说道。

宋宇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常部长就是摇头。

违反国家政策的事情他坚决不能干。

宋宇只能无奈的把这个消息告诉给王卫东。

“等我处理完弗山的事情后马上就赶到京城。”王卫东对着手机说道。

范文夫帮王卫东找到的三个年轻人很快就抵达广市。

王卫东派车把他们接到工厂。见面聊天的时候三个年轻人说话带着非常明显的口音。

王卫东感觉他们的口音与虎牙仔非常相似。

“你们都是闽省人?”王卫东问道。

“是啊,都是十来年前出去的,那时候只有十六七岁,现在终于混到身份了,否则还真不敢回来!”董茂才答道。

“如果老板事情要求的不急,我们还想回老家看看,一个星期左右就回来。”另外一个叫董茂林的说道。

“你们是兄弟?”王卫东看着董茂才和董茂林问道。

“我们是表兄弟,当年一起去的米国,在餐馆里偷偷摸摸的干了很多年,后来才去硅谷当厨师,没想到没干几年网络公司就破产了!”董茂才答道。

董茂林指着另外一个年轻人说道:“他叫严峰,也是我们村子的,我们村子里的人除了老人几乎都走光了!”

王卫东以前听说过这种事情,亲属带亲属朋友带朋友,到最后陆陆续续的走了几十上百人。

虎牙仔当年去港岛捞世界走的是另外一条路,据虎牙仔自己说,当年像他这样去港岛的人也不少。

“我给你们十天时间,十天后要准时回来。经过一个月培训后我就带你们去盐湖城。其实培训的内容非常简单,到了米国以后你们愿意留在工厂里也可以,不愿意留下也可以拿着钱自己开一个小餐馆。”王卫东说道。

两天后,王卫东赶到京城。宋宇带着他再一次的去拜访常副部长。

“听说常副部长很坚决不去我们那里当校长,看来常副部长真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啊!这一次我让小宇带着我来是向您汇报工作的,你是咱们国家教育方面的专家,一定能给我们很好的建议。前段时间我去了一次北方大国,专门看望了原来北方大国院士,金属材料方面的专家潘采洛夫娜女士。五十年代的时候,作为北方大国的专家她就曾经来过中国。在我的盛情邀请下,她决定到我们大学来进行研究工作。不仅是她一个人来,她还要联系几名她的朋友一起到我们大学来!这里面有北方大国的,还有乌国和哈国的。九一年以前,他们都是北方大国的院士,他们都愿意到中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王卫东说道。

听见王卫东这么说,常副部长愣了半天说到:“这两年有好几所民营大学成立了。不过据我所知,如果你刚才说的是真的,那么你们这所大学还真是国内科研实力最强的民办大学!”

“是啊,接下来我会按他们的要求到国外采购大批的实验设备,这批设备先运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然后再运回中国。”王卫东接着说道。

现在西方国家对中国越来越重视,高技术的实验设备出口限制也越来越严。

相对来说对经济情况不好的北方大国就放松了很多。

王卫东打算以北方大国某个大学的名义采购一大批先进的实验设备转运回国内。

“我和宋宇这样的人都没有教育方面的经验,可是横冲直撞胡搞瞎搞怎么行?所以我们大家都认识到一定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人出来把握方向,坚决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脚踏实地地的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所以才想到了您。现在大批的民办高校纷纷成立,不受控制怎么行?那样是会乱套的!”王卫东痛心疾首的说道。

“卫东,你瞎操心什么劲儿?向常副部长这样的人都不担心,我们这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担心什么?”宋宇在旁边说道。

常副部长明明知道这两个家伙就是在他面前演戏,不过他又不能反驳,因为从王卫东嘴里说出来的都是山一样大的道理,也正是现在国家所担心的。

“大学刚开始规划的时候有很多文科专业。这样的专业很容易招到学生,培养起来花费也不高。但是这样的专业最后还是让我们砍了很多!像我们这种民办高校培养那么多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我觉得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任!我宁愿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比较好。这样,将来对他们本人和对国家都更有利!”王卫东接着说道。

现在常副部长对王卫东开始刮目相看了,看来眼前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完全想着怎么赚钱,还是很有想法很有责任感的。

“虽然我已经离休了,但是抽时间我还要和部里沟通一下,既然不能当校长,当一个顾问帮你们做一下参谋总可以的。”常副部长说道。

王卫东和宋宇离开了常副部长的家。

宋宇开车送王卫东回宾馆。

“卫东,还是你会说,政治性思想性全都有了!常副部长如果一点口都不松简直就是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没有责任心!”宋宇说道。

“我父亲曾经跟我说过,当年组织上动员他去大西南参加大会战的时候也是这样,搬出一大堆大道理,仿佛如果王海富同志不同意去大西南,整个大西南的开发工作就无法开展一样。如果他不去就是历史的罪人,国家的罪人,人民的罪人!”王卫东笑着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