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写文娱被女反派原型找上门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完美的国庆节(国庆快乐)

“我想所有观众都很好奇,你是在什么时候有这个想法去创作这么一首歌的。”

在新闻频道的直播中,正在播放徐川的采访片段。

当然,在孙丹榕在询问这个问题之前,已经问过了徐川在现场参加庆典有什么感想之类的问题。

徐川自然也是给予了一些发自内心的回答。

不过大家都清楚,关于《歌唱祖国》的创作故事,才是孙丹榕这次过来采访徐川的主要目的。

因此,在面对刚刚那个问题的时候,徐川回答的还是相当慎重的。因为有些事情,他真的得编,毕竟这歌他从一开始根本就没打算写。

可没打算写的事情怎么能当着镜头的面说呢?

所以呀,得编,不过不能瞎编,瞎编容易出问题。

于是乎他回答道:“应该来说,作为一个文艺从业者,想要去创作这种类型作品的想法是不分时间一直存在的。

如果单论《歌唱祖国》这首作品的话,有写这首歌的念头,是在去年6月底产生的。”

“那是什么契机让你产生了这个念头呢?”孙丹榕作为一名记者,适时的追问道。

“说来也巧,那个时候我正好在跟着我的老师沈华锦先生,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在一次聊天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的聊到了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这个年份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我们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当时我就在想,作为一个音乐人,我是不是能够创作一首歌曲来为祖国庆生呢?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在思索着该怎么去创作这首歌。”徐川一本正经的回复道。

孙丹榕对徐川的背景还是有所了解的,她知道徐川和沈华锦还真是去年6月份认识的。因此倒也没有怀疑徐川话里的真实性。

事实上,徐川说的也基本上都是真的,只不过稍微艺术加工了那么一丢丢。

只见孙丹榕继续问道:“那么这首歌是什么时候完成的呢?”

面对这个问题,徐川如实回答道:“今年的8月1日。”

这歌确实是8月1日写完的,现在去翻他电脑的工程文件,时间点也是完全对的上的。

“等于说这首歌差不多用了14个月的时间才写好的对嘛?”

“可以这么说。”徐川点了点头道。

说实话,当时采访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徐川脑子里就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不该这么回答。

14个月打磨一首歌的故事,其实是挺有传播性的。

问题是,徐川现在不想要传播性,他觉得自己这次的风头是真的是出够了,得低调。

但有些时候,真不是他想低调就能低调的下去的。

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相当优秀的记者。

而优秀的记者和水平不行的记者,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她往往能在对话中抓到关键点,顺势的深挖更深层次的内容。

就比方说孙丹榕,在其他人或许会问一些“在写歌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趣事能给大家分享”之类的问题的时候。

这大姐敏锐的察觉到了徐川完成这首歌的时间点8月1日,同样是个特殊的日子。

于是乎,她开口道:“你刚刚说完成这首歌的时间是8月1日,我们都知道,8月1日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间点。

我想此刻观众应该都很好奇,你是碰巧在这个时间点完成了呢,还是有意选择了这个时间点呢?”

该说不说,这姐姐的这个问题是徐川万万没想到的,提纲上根本也没写会这么问。

但问题都问出来了,徐川不可能不回答。

可这要怎么回答呢?

特意选择肯定不是。这纯粹是碰巧,因为当时沈华锦在催。

但徐川能说是因为师父催的紧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因此,当时徐川本能的开始瞎编了,只见他开口道:“其实是一个巧合,正如我刚刚说的那样。

从去年6月底开始我就在思索着创作这首歌的事情,但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脑子里是一点灵感都没有。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信,在7月底的时候我一度打算放弃了,我认为或许是因为我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

还远远达不到创作出一首这样主题的歌曲的水平。但是在8月1号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给了我创作出这首歌的契机。”

说到这里,徐川顿了顿,脑子里快速组织了一下语言后继续说道:“有了解过的朋友都知道,那天正好也是我创作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首播的日子。

当时在网络上对于这部剧的选角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争议。面对这些争议我发了一个很长的维博。

在维博里我讲述了一位英雄的故事,也阐述了我对于我们军魂的理解。说实话,当时我发完那条维博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也就是在那个情绪下,我脑子里的灵感似乎是如同泉水一般涌现出来。之前卡了一年多没能写出来的歌,那天我大概花了30分钟就完成了谱曲和词作。”

听到这里,孙丹榕的表情是惊喜且带着诧异的。

显然,她是完全没想到徐川会这么回复。

不仅如此,她对于徐川的话是相信的,一来因为从细节上完全对的上;二来是徐川说这番话的时候表情、语气、语速都不像是在撒谎。

而她对面的徐川,此时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自己这脑子和嘴怎么他娘的配合的这么好呢?

现在自己吹牛逼怎么这么顺畅啊?

一点磕巴都不带打的可还行?

刚刚14个月打磨一首歌就够有传播性了,现在又如此自然的吹这么一顿,这不是和自己的“低调”的初心背道而驰了吗?

想到这里,徐川赶紧找补道:“当然,说这些我并非是想强调这首歌所花的时间。我真正想聊的是另一个事情。

因为当我在做完这首歌之后,我时常在想,到底是什么驱使着我那天能够这么顺畅的,把我之前卡了一年多都写不出来的歌给完成了。

这个问题,我想了两个月都没想明白。但今天在现场看完典礼之后,我心里突然有了答案。”

“那答案是什么呢?”孙丹榕配合的问道。

“今天的庆典,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事情,那就是这首歌或许根本就不是我创作的,这首歌它或许本身就存在。

我不知道我所表达的意思您能不能理解,就像是我国著名诗人陆游在《文章》那首诗开头写的那样,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这句诗虽然说的是文学创作,但我觉得用在音乐创作上其实也是相通的。

那天我或许是在冥冥中恰好听到了这首歌的曲,而这个曲在我看来,其实是无数的先烈用鲜血奏响的凯歌;

同时,我也看到了它的词,这个词是不尽的英雄以生命写就的诗篇。

也就是说,这首歌真正的创作者,是那些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英雄先烈;是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人民。

他们谱写了无数首动人的旋律,而我仅仅是刚好听到了这无数个旋律中的其中一首,然后用我所学的一些知识把这首歌给转述了出来而已。

我相信,还有更多的旋律在过去、在未来,更在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人生活的现在。这些旋律都有一个统一的内核。

那就是‘希望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徐川说到这里,手还随着言语上下指引了起来。

紧接着他继续说道:“从这一点来看,我可以是这首歌的创作者,但这首歌的创作者却不仅仅是我。我们所有人都是这首歌的创作者。

因此,在这里我也借机会向那些喜欢我,关注我的朋友们说几句。

我希望大家以后在讨论《歌唱祖国》这首歌的时候,不要去关注我这个在歌曲信息上署名的人。而是能够把更多的目光放在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本身。

我们国家,从饱受战火的残垣断壁中一步步的发展到现在实属不易,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所以,还是刚刚说的那样,希望大家今后唱这首歌或者听这首歌的时候,想到的是国家的发展、是自己的奋斗、是家人的幸福。

其他的东西相对于这些来说微不足道。”

该说不说,徐川这番发言,算是把当时采访的孙丹榕给惊到了。她不是没采访过艺人,年长的年轻的都有。

多少艺人连个囫囵话都说不明白,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谓的更是一抓一大把。有的人简直可以说是文盲。

像徐川这样的,孙丹榕真是头一次见。

她这下终于是知道了,为什么徐川能成年轻艺人的佼佼者了。作品能打,整个人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更是领先别人不知道多少。

就这其他人怎么和他竞争?

同时,她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音乐创作者,偏偏只有徐川能写出《歌唱祖国》来。

而她对面的徐川,对于自己这个发言十分满意。

他认为这下可以实现自己“低调”的目的了。同时,这歌以后被传唱的再多也不会给自己造成压力。

当然,他刚刚所表达的其实也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倒也不是在胡说。

与此同时,不仅仅是采访徐川的孙丹榕惊到了。现在看到了这个采访的观众和负责播放新闻的主播及其他工作人员也都惊到了。

在播放这段采访的时候,那一男一女两位主播对视了好几次。双方的眼神里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他们脑子里就一个想法,这真的是一个年轻艺人能说出来的东西?自己之前对于这些年轻艺人的认知是不是有误会啊?

采访还没结束,他们不知道的是,徐川的“惊人”言论还在继续。

只见孙丹榕开口道:“我们都是知道,您今年是24岁,那么在今天这么一个重要的日子,您有什么话想对您的差不多年纪的青年群体说吗?”

孙丹榕比徐川大了少说十几岁,称呼却因为刚刚徐川的那段话,从最开始的你变成了您。

不过当时的徐川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脑子里就只有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这话更是没有经过太多思考的顺着嘴脱口而出:“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先生跟我说过一些话,我想在这里把这段话转送给我的同龄人,或者是比我更小的青少年群体。

愿华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这段话后面还有一段,那就是【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

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不过徐川没说,因为他怕被有些别用用心的人瞎解读。

蓝星没有鲁迅先生,所以孙丹榕自然没有听过这段话。

实际上,当时她很想追问徐川这是哪位先生说的,这是一个记者的本能反应。

但她生生的忍住了。

因为她觉得这句话就是徐川自己说的。之所以假借“先生”之名可能是想避免一些麻烦。

毕竟这话颇有些“教育意义”,但徐川太过年轻,很多人并不认为他有“教育的资格”。

可话又说回来,孙丹榕觉得徐川还真有这个“资格”。

因为纵观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是在身体力行的践行着他刚刚的那那段话的。

能做事的时候他做了事,该发声的时候他也真的顶在前面发声。

有了这些念头,孙丹榕才没有追问下去,而是直接用感谢结束了这段采访。其实她还想和徐川多聊聊,但时间确实是不够了。

对此孙丹榕非常遗憾,下次再采访到徐川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采访播放完毕后,画面切换回了新闻频道的直播间,两位主播虽然挺有感想的,但这毕竟是央13的直播,他们不好说太多。

因此,在做了一些常规评价之后,便开始播报起另一个新闻。

而这个采访片段,很快也被发到了网上。没过多久,便被各大媒体所转载。

紧接着#采访徐川#的词条,像火箭般的往各大平台的热搜榜单上窜。

而这距离张妍把徐川之前的那个热搜词条撤下去,也就过了不到一个小时。

这热搜撤了,又好像没撤。

“妍姐,帮川哥压热搜似乎有点太困难了,现在这个视频,抖手那边可不好限流,转载的媒体都不一般。”宣传组的许严峻有些哭笑不得说道。

自己这些人“辛辛苦苦”的帮他“低调”,可转眼他本人就跳起来“背刺”,这上哪说理去。

“Emmm……算了,徐总就不是个能低调下去的人,约束住粉丝别瞎吹,热度我看是压不下去了,别浪费那个钱了。”看着这个蹦起来的词条,张妍也有些哭笑不得。

“这说的也太好了,你说川哥这脑子里成天都在琢磨什么呀?这些话写好了给我背我都不一定背的利索,你看川哥说的丝滑又流畅。”工作室的另一个元老刘雅欣开口道。

“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川哥,川哥不一直都是能说会道吗?”

“这不仅仅是能说会道,是脑子里确实装着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行了行了,别聊了,赶紧干活,早干完早调休。公司团建基金多的都快没地方花了。”张妍见他们聊开了,笑着打断道。

这边徐川工作室的人在感叹。

另一边,赵职务看到这段采访之后,也忍不住乐道:“这小子……嘿……还没看错他,是个能上台面的。”

与此同时,琼岛,正在这里休假的白天宇,也看到了这条采访。

“徐川这孙子是不是偷偷的比我们多读了二十年书?他为什么总能说点别人说不出来的话?”

白天宇是真的有点羡慕了,他自认为就是打死自己,自己也说不出这些话来。

在羡慕了一番之后,他突然又想到了央视给徐川的那个【知名青年作曲家】名头。

一瞬间,羡慕又变成了酸。

“姓徐的,你他娘的还让不让我好好休假?”

玩不下去了,看着徐川现在连官方认证的【著名青年作曲家】的名头都有了,白天宇只觉得自己实在是玩不下去了。

他打算奋发图强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好争取赶上徐川。

但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他给放弃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甭想赶上徐川。

事实上大家早就不在一个层面了,自己就是个歌手。

人家那是又能拍电影、又拍电视剧;创作、唱歌也强的很;最关键的是这孙子起家的项目还是综艺。

自己还追赶个屁啊?还是好好玩吧。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攀比,不要攀比,攀比是一个不好的事情,知足才能长乐。”白天宇开始搁那给自己上心灵鸡汤。

上了一会后,他觉得自己心情好多了。

但他还是实在忍不住的又骂了一句:“这个狗东西,早不出生晚不出生,偏偏要赶的跟我做同代人。”

白天宇的心情其实也是很多和徐川同代艺人的内心写照。他们觉得和徐川同代竞争真的有一种无力感,比什么都比不过,连说话都没他会说。

京城,徐华章自然也看到了这个采访。

看完这个采访,他实在是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这个心情似乎是网上人常说的“破防”。

破防的原因其实也挺简单的,因为他始终不愿意承认徐川的优秀,并且会故意在言语上贬低徐川。

可他不承认也好,故意贬低也罢,徐川客观上的实力,不会因为他的主观评价所改变。

而他的同事雷米,在家里看到这段采访之后,脑子里不断的在回想着徐华章对于徐川的评价。

“他一个农村出来的穷小子……出身决定了他的格局太小,眼界太窄。”

这话雷米原本就觉得有点问题,现在再想起来,只觉得是荒谬到了极点。立场不同归立场不同,说瞎话骗自己就没意思了。

“他要是老是这么自己给自己洗脑的去看轻徐川、贬低徐川,以后说不定要栽跟头。”雷米皱着眉头喃喃道。

相对于这些人繁复的心情,有一些人的想法就简单的多了。

林梦莹、邱怡橙自是不必说,那自然那是为徐川感到高兴。

还有那些在不同的项目中和徐川打过交道的人,也都在为徐川这次的表现而高兴。比方说《创造101》里面的很多选手、《开端》的男女主角李飞、吴芸菲等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对于徐川还都挺了解的,他们知道徐川在采访里说的那句“不要关注我”是真心的。

所以,也没有人发博搞什么恭喜徐川的作品被认可之类的话。

倒是那些和徐川没打过交道的,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十八线艺人们,有的还真的在蹭这个热度。

当然,这些人平时就没什么流量。现在在这个当口,就算是蹭热度,依然也没什么流量,所以影响不大。

而此时的徐川并没有关注网上的舆论,而是正在准备进场看晚上的文艺联欢会了。

联欢会时长一个小时四十多分钟,一共有6万人参与。

演出场面可以说是用壮观来形容。

反正是徐川长这么大,在现场看过的最震撼的一场表演。

在最后的时候,也正如沈华锦告诉他的那样,大家齐声唱响了《歌唱祖国》。

这首歌经过了徐川采访内容的发酵,现在在屏幕前的观众们听起来,已经有了别样的感觉。

表演散去,徐川直到凌晨才回到了酒店当中。

回酒店的第一件事情倒也不是别的,而是看了看《西虹市首富》今天的票房。

也不知道是因为他白天的那个采访刺激到了观众呢,还是今天看电影的人增多了,反正成绩很喜人。

单日票房仍然有3亿,目前《西虹市首富》的总票房已经达到了19.11亿。

说实话,这是超预期的。

原本大家的预期目标是有2亿就算是成功。

毕竟这已经是公映的第四天了,而且献礼片《70年来》也开始公映,《西虹市首富》的排片已经不可能像之前那么夸张了。

但现实给了徐川一个惊喜,就如同他今天在采访中说的话给了很多人惊喜一样。

看完数据后,徐川把手机往旁边一丢,伸了个懒腰后回想起今天的经历,忍不住笑了起来。

因为今天真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完美的一个国庆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