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写文娱被女反派原型找上门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给你讲个故事怎么样?

赵康年要来参会的事情,可以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包括徐川。

会议室里的人得知赵康年要来是因为更换名牌。

而徐川知道这回事,是因为赵康年带着人直接到他和蔡梦待的这间办公室里来“视察”来了。

办公室里,徐川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您怎么……”

“刚好有时间,正巧兆棋同志也来了,干脆一起去听听。”赵康年笑呵呵的来了一句。

徐川听到这话,视线本能地瞟到了站在赵康年旁边的许兆棋。刚刚两人就是打了一个招呼,倒是没有多聊什么。

现在赵康年这么一开口,许兆棋也跟着笑道:“小徐啊,你这次座谈会的议题不错,我们主管这一块工作,也确实得聆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想法和建议嘛。”

座谈会肯定是有议题来供大家讨论的,而且这个议题是得提前告知来参会的人,好让他们准备自己要说的内容。

不仅如此,在座谈会自由讨论之前,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代表上台阐述自己对议题的看法。

这个上台的代表,有一部分是指定的成绩比较好的,有一部分是主动报名的。

说起来,这次的议题不算多,总共也就是三个。

第一个议题是,目前华国国内电影产业发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主要矛盾所带来的问题有哪些?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常规的议题,但常规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相反,这个议题非常重要。如果刚开始不讨论这个事情,那后面的问题也就没有讨论的基础。

同时,这个议题也是最能体现不同导演之间对于行业的认知所存在的差异。

第二个议题是,目前华国国内电影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个议题所讨论的内容其实是承接第一个议题的,只有认识到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来。

第三个议题相对于前两个议题,其实要具体一些。这个议题就是“基于目前电影产业的现状下的先行基金扶持方向”。

说实话,徐川十分清楚,这次来参会的导演基本上都是冲着第三个议题来的。

前面那俩议题,在这次与会的大部分人看来,那就是老掉牙的东西,他们毫无兴趣。

还是最后这个“分钱”的议题比较现实。要不是有这个议题,说不定今天来参会的导演还到不了这么齐备。

不过,这一切都将因赵康年和许兆棋的到来而发生改变。有这俩参会和没这俩参会,那些导演对于这场会议的认真程度完全是两个概念。

如果说赵康年和许兆棋没来,前两个议题那现场的大部分人肯定都是能应付就应付过去的。

现在嘛……他们但凡有那么一点点脑子的话,也知道这次会议的重心已经从第三个议题转向前两个了。

事实也正如徐川猜测的那样,此时在会议室内,那些准备上台发言的导演,纷纷掏出了自己的发言稿看了起来。

边看还边思考这个发言稿里面有没有可以修改的地方。

那些主动要求发言的导演,稿子多少用了心。

那些因为成绩好被指定了的,写的可就全是套话了。这套话在其他地方用没问题,现在用起来总感觉有点心虚。

一时间,现场有些人都忍不住开始抓耳挠腮起来。

就这么过了几分钟,会议室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里面的人立马意识到了是赵康年他们来了。

于是乎都非常有默契的起身。也就是在他们起身的时候,从门外快步走进来了一些人。

“记者诶。”副导演一看这些人,立马小声对着胡安泽说道。

胡安泽闻言没有回复,而是开始平复起自己内心的心情来。他也是这次要上台发言的代表之一,是主动报名的。

他本来就有些紧张,现在看着这些长枪短炮的进来,心情更紧张了。

门外,徐川看着涌进去的记者倒是没有多意外。像赵职务这种选手出席的公开场合,记者是标配。

等记者进去落位之后,于虹在前面引着赵康年等人往会场主位那边走去。

徐川自然是跟在赵康年身后的,等看到自己的名牌放在赵康年旁边的时候,他忍不住一愣。

不过他倒是没有干出什么换牌子的事情来,而是老老实实的坐到了赵康年的旁边。

见徐川能这么安稳的坐下来,另一边的许兆棋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赵康年会这么欣赏他。至少从他现在这个行为能看出来,这小子是个有胆魄的。

也只有有胆魄的人,才能真正的去发挥先行基金这个“先锋”的作用。更难得的是,这家伙不是那种莽人,他属于是有胆有识。

台上的几人心思各异,台下那些拍着巴掌的导演们自然也是心情复杂。

要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徐川是个农村出生,父母双亡的普通人。大家现在都得好好打探一下徐川到底是什么背景。

“导儿,你说他到底是……”坐在后方的鼓着掌副导演,实在是忍不住的对着胡安泽问了一句。

他这话虽然没说完,但胡安泽还是知道副导演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徐川“凭什么?”

这个疑惑,胡安泽相信在场的很多人心里其实都有。但他又认为“徐川凭什么”的答案很多人心里有数的。

那就是因为徐川“上的了台面”。

可别小看这五个字,能获得这五个字的评价,是要同时具备很多要素的。才华、成绩乃至于整个人的思想觉悟,以及把觉悟表达出来的能力,缺一不可。

至少,娱乐圈里有9成人和这五个字完全无缘。

想到这里,胡安泽小声道:“少说多听。”

副导演闻言闭上了嘴。

与此同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在会场内响起,这是主位上那个文艺机构的相关人员的声音。

她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负责流程,也负责整场会议的开场。

开场除了再次强调这次会议的主题之外,介绍与会的领导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次倒是没有把徐川放在前面介绍,而是安排在了最后。这其实也比较符合常规的做法,给他的位置是表达重视,算是特殊礼遇。

但这种需要存档的会议正式文件,还是要按照标准的格式来。

在介绍了一通之后,赵康年作为会场的头号领导,在座谈会这种场合自然是要第一个发言的。

这和内部开会有点区别,内部开会大多数情况下领导是在最后发言作总结。

“各位,首先我代表……欢迎给各位的到来。电影产业是一个……因此啊,无论是组织上还是我个人。

对于咱们电影产业的发展都是高度重视的。各位都是咱们电影行业的青年才俊,个中翘楚。

今天这个座谈会,就一个原则,那就是开诚布公,大家不要有顾忌,也不要有心理负担。

我看我们在座的导演有一些还是演员出身的,这个演员呐,有个很厉害的技能就是背台词。

但是呢,我希望今天大家不要‘背台词’,而是真正的讲问题、提建议。”赵康年说话的时候一直是带笑的。

他确实是想让这个座谈会的气氛变得轻松一些。至少表面上得轻松一些,所以说话还带了一些“玩笑”。

现场的导演自然也是很给面子的笑了起来。台上的徐川也不例外,他笑的非常开心。

事实上,赵康年那句大家都是“青年才俊”的时候,他就已经有点忍不住了。

因为他听到这四个字脑子里的第一反应不是别的,而是《狂飙》里高启强第一次请李有田吃饭。

然后李宏伟带着一群精神小伙过来之后,高启强称呼他们是莽村的“青年才俊”的场景。

说实话,这也就是没往这方面营销,要不然“青年才俊”早就和“卧龙凤雏”一样多了一层意思了。

除此之外,赵康年最后的那个“不要背台词”的话又让徐川有一种亲切感。因为这话他在地球上的时候听过类似的,是18年某大佬在一个会议上对黄渤说的。

赵康年的发言结束,许兆棋照例也做了发言,他们发完言之后倒是没有让其他人讲,而是直接进入了下一个流程。

针对三个议题的代表发言。

要说有些时候就是这么巧,第一个上台的代表,就是那个一头扎进了改编窝子的贾必成。

此时的贾必成是很想骂娘的,早知道赵康年会来,打死他他也不会同意做代表发言的。

狗日的徐川,是不是你在套路大家?你个狗东西生儿子没屁眼你。

贾必成一边在心里骂娘,一边上台站到了讲台后面开始了自己的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会场的其他人并不需要抬头看着他说话。因为所有代表的发言稿,会务那边都提前打印好,给在场的所有人都分发过了的。

该说不说,有的人确实在某些方面是有优势的。

比方说这个贾必成,作为一个喜欢改编的选手,他的改编能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他把自己之前准备好的“发言稿”给“改编”了。

也就是说他现在在台上说的东西,和大家手里看到的那份稿子有些地方不一样了。这种行为在这种座谈会上是允许的,也不算罕见现象。

不过套话就是套话,临了花了一些时间做了修改,并不能改变贾必成整个发言的无味。

大概15分钟的样子,贾必成的发言结束。接着,一个一个的人上来,大家的发言时间大概都是这个时间。

而在这个过程中,徐川发现,有的导演看问题还是比较尖锐的,也确实看到了电影行业现在面临的困境。

但是吧,让人遗憾的是,有的导演也只会看问题和提问题。等谈到发展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时候,那话就有点听不得了。

就这样,大概过了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倒数第二个发言代表胡安泽,终于是上了台。

胡安泽前面的发言和其他人没什么太多区别。事实上,电影产业的主要矛盾很明确,就是供需失衡的矛盾。

他真正和其他人说的东西有差别的,是他就后面两个议题所阐述的内容。

他认为华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是实现工业化的升级。而先行基金在电影上的投入,也必须是朝着这个方向去。

当他聊到这里的时候,赵康年转头对着徐川说道:“你认为呢?”

徐川闻言笑了笑回复道:“我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

赵康年听到这话头微微点了点,没有继续和徐川交流下去。

徐川见状也把视线放到了胡安泽的发言稿上,讲东西的速度肯定是快不过看东西的速度的。

所以,虽然台上的胡安泽没有讲完,但徐川还是把胡安泽的发言稿给看完了。

可是看完之后,本来兴致勃勃的徐川,突然变得有些失望起来。

因为胡安泽在发言稿的最后阐述了一个理念。那就是他认为,我们需要让华国的大片在国际上取得声誉。

也就是说,他认为华国的大片目前紧要关头是要想办法走出去。

而走出去的方式,就是做科幻片这种全世界观众都认可的类型。同时通过做科幻片,实现电影工业的升级。

这话看着没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很大。

因为华国的大片走出去并不是首要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先得在国内,做出国内观众认可的东西来。

换而言之,讲好华国故事,讲受华国观众喜欢的故事才是真正的第一步。

如果从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国外的认可,这方向首先就出问题了。方向错了,这干出来的活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如此,胡安泽还在最后还写了一个小故事,作为华国风硬科幻电影的发展方向案例,这个故事或许也是他想拍的科幻故事的梗概。

大概剧情说的是华国的考古学家,在考古三星堆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奇特的青铜器物。

在器物上有很多奇怪的铭文。

随后考古学家男主在对这个铭文进行破译的时候,发现这其实是外星人留下来的联络器。

意外就此产生,因为这个联络器被男主激活了。

外星人很快降临,随后地球人和外星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但是由于科技的差距,地球人面对这种情况被打的节节败退,束手无策。

男主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他决定背负上整个人类的责任。

于是乎,他选择了和外星人谈判,在谈判的过程中,外星人女王被男主的勇气和担当折服爱上了男主。

在爱的感化下,外星人最终偃旗息鼓的离去。

该说不说,这故事既视感很强。

典型的好莱坞式叙事风格。

非得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个故事是以华国人为背景的。

事实上,胡安泽想要阐述的就是这个元素。以华国人为背景,同时又以三星堆为故事的开端。

胡安泽认为,这是就是华国文化和科幻题材有机结合的纽扣所在。

这或许是他琢磨了很久的东西,所以他讲的很兴奋。但时间毕竟有限,他讲了个大概之后便下了台。

“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赵康年对于拍科幻片的态度是很鲜明的支持的。所以听完了之后开口对着徐川问道。

“不怎么样,同样是外星人要来侵略地球,我这边有个更好的故事,您想听听吗?”徐川笑着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