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星空之上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同点

星空之上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同点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2:25 来源:小说旗

现在的情况,对于那个极有可能存在的外部设计者来说,选择有许多许多。或许,这次事件对于它来说根本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像是人们早上出门选择去哪个包子店吃包子一样。

但人类很显然没有选择。

哪怕再难,面对再多的艰难险阻,都必须要坚定的走下去。

不然还能怎样?坐在家里乖乖等死吗?

人类的基因与文化之中,从来都容不下这种行为。遇到困难,遇到危机,直接面对,想办法去解决它,才是正确的道路。

而,想要解决灾难,首先必须要知道那个外部设计者制造宇宙这台“电脑”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它们希望通过宇宙这台“电脑”达成什么样的目的。

只有知道了这一点,才能知晓此刻的灾难来源,也即宇宙这台“电脑”忽然间面临被关闭“电源”的原因是什么,才能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在许正华将自己的推测,以及验证过程,还有最终的结论公布出去——当然相比起整个人类世界来说,可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还是少数,这件事情的冲击力毕竟太大了一些,并不适合完全公布——之后,有一条同样基于逻辑的推论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公认。

那便是,如果这一切推测为真,如果宇宙真的是一台外部设计者制造出来的超级电脑,那么,那个外部设计者关闭这台电脑的原因,一定不会是因为它或者它们制造这台电脑的最初目的已经达成了。

原因很简单,宇宙太大了,人类目前的领地又太小。

相比起浩瀚的宇宙,小小的太阳系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而如果宇宙之中无数星辰真的类似于cpu插槽,在等待着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去将它们“插满”的话,宇宙这台“电脑”此刻的算力水平很显然还处在极低的低谷。

就像是人们规划建造一个可以容纳上亿人生活的超巨型城市,做好了图纸,清理好了地面,此刻才仅仅建造好了项目指挥部的一个铁皮屋子一样。

规划总是和最终目标相辅相成的。不可能说最终目标是一,却规划出一亿。

放在宇宙这台“电脑”之上,同样如此。既然规划出了宇宙这么广阔的舞台,却在人类连太阳系都还未走出之时,目标就已经完成了,这很显然不可能。

而,如果宇宙这台“电脑”的关闭,并不是因为那个外部设计者的目标达成了,那么这原因就只可能是其余方面的了。

最大的可能,是这个过程之中遭遇到了某些意外情况。譬如……规划图纸被中途修改?项目被否定?遇到某些提前未能预料的意外,导致这项“工程”无法继续?

原因可能有无数种。尤其是,外部设计者们的世界可能与人类世界完全不同,根本就不能用人类的语境和观念去思考它们。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可能可行的方案被提了出来。

生活在地下的瑞墨提文明,当初同样面临过这种灾难。当时的它们认为,是“战争开始了”,由此才有了后续一系列的事件。这些事情当然已经作古,被埋葬在了厚重的历史尘埃之中。但数百万年之后的人们重新审视这件事情的时候,却可以得出另外的一些信息。

人们十分清楚的知道,当初的瑞墨提文明寄希望于方舟计划可以将自身延续下去,在计划失败,文明即将灭绝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战争”开始的进程却极大的延缓了下来,依据计算,宇宙又可以继续维持当前状态数百万年。

一直到如今的人类文明发展起来之后,“战争”才再度重新“开始”,导致宇宙再次变得不稳定,由此,才有了天子解除屏蔽伪装,直接降临到地球之上的事情。

那么有一件事情就显得较为值得关注。

为什么“战争”开始的进程,会在中间中断了那么长时间?又或者换一种说法,“战争”的“开始”,当然现在人们知道这其实是宇宙的不稳定状态,那么,宇宙的这种不稳定状态的开启,具备某一种特殊的开启条件吗?

会不会是这种情况,也即,当初的瑞墨提文明“触发”了这种特殊的条件,所以宇宙开始变得不稳定,但后来,在它们即将灭绝的时候,它们又不具备这种触发条件了,所以宇宙又恢复了稳定。而直到数百万年之后的现在,人类世界在某种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再度触发了那个条件,所以又迎来了灾难的降临?

虽说外部设计者对于时间的感知可能与人类根本不同,数百万年的时间对于它们来说根本只是弹指一瞬,说不定这一段长达数百万年的平稳期,只是宇宙这台“电脑”关机阶段之中的某一段回光返照,并不是外部设计者刻意为之——这固然是有可能性的,但通过分析天子在这段时间之中持续记录的相关资料,人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算大。

毕竟,这一段时间太过平稳了。平稳到那些不稳定的状态似乎根本不存在于宇宙的历史中一样。

综合来看,有一个很显然的推论是,这个可以令宇宙变得不稳定的触发条件,对于瑞墨提文明和人类文明来说应该都是一致的。那么,这个具备可行性的方案就很显然了。

寻找灾难被触发之前,人类世界与瑞墨提文明的共同点,从而确定那种灾难的触发机制究竟是什么。说不定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达到规避灾难的最终目的。

这应该是不难的。毕竟,当初天子那艘飞船之中拥有大量的有关瑞墨提文明各方面的资料,而人类世界之中很显然也有极多的灾难来临之前的资料。

但很快,人们就又发现了一个难题。

并不是无法找到共同点,而是……共同点太多了。

譬如,都生活在地球之上,身体的基本构造相同,都具备作用大概相似的各种器官,基因重合度甚至高达60%以上,科技程度这一块,瑞墨提人的科技程度比当时的人类文明更高一些,但也没有高出太多,人口数量也处于同一个量级,等等等等。

如果将每一个共同点都列出来,以最为节省空间的方式写出来,那恐怕连一个大容量硬盘都装不下。

就算排除了一些明显不可能是触发原因的共同点,譬如人口到达一定数量——这与最初的,有关宇宙是一台“电脑”,算力越高越好的推测相违背——或者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等等,余下的似是而非的共同点也高达数万条之多。

并且,这一次,人们没有办法再去一一分辨、排除这些共同点。人们总不可能再耗费几百万年时间,再去培育出一个文明来试验究竟是哪一个共同点触发了这种机制吧?

这项原本以为比较简单的方案到此就陷入了停滞。

随之,又一个方案被提了出来。这个方案的研究思路并不是试图去寻找瑞墨提文明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共同点,而是直指问题的本源,也即,那个极有可能存在的外部设计者设计这个宇宙的原因是什么。

而出乎许正华预料的是,这个方案的提出者,竟然是程悦悦。

程悦悦依照标准程序,书写了一份标准的可行性分析文件,通过正规的程序上报到了世界政府,然后分发到了许正华手中。

“伴随着首都生物实验室与正华实验室联合进行的,有关生物体脑部活动基本机制的研究得出了相当具有价值的结论,从理论上来说,研发强人工智能的最重要障碍已经出现了松动。当今时代,我们虽仍然无法研发出真正具备智能与智慧的程序,但相关方向也出现了一些进展,令程序智能化极大提升,具备了一些执行以往所无法执行的任务的可能。

基于此,我认为,有关‘外部设计者创造宇宙的原因’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化程序来进行一些探索的尝试。其基本思路如下:

依靠强大的算力,我们可以模拟出极高数量的程序个体,每个程序个体都具备一些简单的智能,并且分别进行相关逻辑推演。在推演过程之中,不同的程序个体可以存在一些交互机制,从而分享自己的观点,吸收其余程序的观点。

并且,我们还可以设置一系列进化算法,不断淘汰不合格的观点,保留合格的观点,如此,不断重复,不断推演,我们便可以越来越靠近真相。

需要指出的是,依靠这一个方案最终寻找到真相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程序最终会筛选出一批最具备可能性的答案作为备选,供我们人类参考。

但该方案可以节省人类社会之中大量的讨论与思考,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所以,它仍旧具备极高的价值。基于此,我认为执行该方案是值得的,恰当的。

以下是执行该方案所需要的人员和物资准备。

一,再次升级‘应龙’号超算。将其算力至少再提升一倍以上。

二,程序编写需要至少一百个以上优秀的软硬件团队。

三,……”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