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投资时代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利讯精密’的定增项目!

“苏总,咱们又见面了!”

苏禹一行人刚到指定酒店,就撞见了明辉资本的许仲继。

“许总,别来无恙啊。”苏禹见到熟人,微笑地伸手,“我还以为你这会,应该在燕京来着。”

“今年的业绩大会,我们明辉资本也就是凑个热闹。”许仲继说道,“所以我让何经理去了,倒是苏总你……我还以为你这会,应该在燕京来着,毕竟今年可是你们‘禹航投资’大放异彩的时候啊,整个业内业绩峰会,怕是都没有能够跟你们‘禹航系’基金产品争锋的存在。”

“不过就是一个虚名而已。”苏禹说道,“争来争去,也没意思。”

“哈哈……”许仲继笑道,“还是苏总格局大。”

苏禹微笑地道:“今年你们明辉资本,业绩应该也不差吧?我看年末的私募产品业绩排名上,你们两支基金产品,都排在前30名之列。”

“还好!”许仲继说道,“幸好苏总提醒了我,让我们在10月份那一波迅猛下跌来临前,减了仓,保住了利润,没有发生净值的大规模回撤,这才完成了今年度的业绩目标,让公司产品净值排名没那么难看。”

说到这里,许仲继急忙向苏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然后继续道:“苏总若无急事的话,不妨赏脸一块吃个饭,你的提醒之恩,我可还等着报答呢。”

“行啊!”苏禹见时间也差不多到饭点了,微笑地应道。

随后,在许仲继的邀请下,俩人便来到酒店餐厅一处清净的包间内,且不等苏禹作出反应,许仲继便一口气向服务员报了许多菜名。

苏禹看着他对这里甚为熟悉的样子,不由问道:“许总以前常来?”

“差不多吧!”许仲继说道,“以前常来魔都出差的时候,都会选择他们家酒店入住,菜品、住宿环境,也都还不错。”

“难怪!”苏禹应了一声。

“当前市场上,许多投资者,都对苏总执掌的基金产品无比追捧。”许仲继点完菜之后,看着服务员离去,微笑地继续道,“听说场外对于苏总执掌的两支基金产品,协议转让份额的溢价,都已经达到20%以上了,如此火热的情绪……苏总没想着再开一支基金产品,使公司资管规模,再上一层台阶吗?”

苏禹微笑地道:“许总觉得,作为私募机构,是规模重要,还是业绩更重要?”

“如果只收管理费的话,自然是规模最重要。”许仲继说道,“如果投资者不介意基金管理公司收取超额利润分成的话,那自然是业绩更重要,毕竟……真能创造出像苏总这样的基金产品管理业绩,超额利润上的分成收益,自然会远大于管理费的收取。”

许仲继所在的明辉资本,也勉强能够到百亿的资管规模门坎。

然而,同样的规模下,明辉资本与禹航投资,在公司净收益和净利润方面,却明显是天差地别。

“那站在投资者角度呢?”苏禹说道。

许仲继回答:“站在投资者角度,那自然就没什么疑问了,必然是业绩更重要。”

“这就是了。”苏禹说道,“一切的生意模式,都得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才能长久,重规模,不重业绩,纵然短时间内,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收入上的提升,然而根本上,还是在消耗投资者对于管理机构的信任,久而久之,规模反而更难做上去了。”

“可以业绩为重心,就不同了……”

“业绩起来了,投资者赚钱,那么他们对于机构从超额利润中,提走一部分盈利,就没那么反感了,同时……因为机构帮他赚到了钱,那么,他对于机构的信任自然也就起来了,而投资者有了信任和信心,后续再做规模,就反而容易了很多。”

“理是这个理……”许仲继微微颔首,“但要想在业绩上作出突破,何其难也?”

整个业内,谁都知道苏禹所说的,才是发展正途。

然而,金融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稳定的持续盈利,可谓是难如登天,所以才有了许多坑蒙拐骗上的申购诱导,以及单纯上的规模追求。

“如果A股算难的话,那国际金融市场,就更难了。”苏禹说道,“我们作为机构,在我看来,更是要引导市场走向正确的方向,改变市场投机属性较重的生态,而不能只顾着利用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收割散户。”

“A股市场,80%的投资者占比,都是散户群体。”许仲继说道,“而散户,通常没有宏大的眼光和视野,对于企业基本面研究,也不会多么深刻,如此……要在散户群体为主导的投资市场中,改变这种投机属性的市场生态,怕是很不现实啊!”

苏禹微微点头,说道:“当前是不现实,但未来……随着国内资管规模的持续增长,市场中,散户与机构、大型机构的占比,肯定会发生改变,到时候……市场生态由投机向投资转变,也就顺理成章了。”

“听苏总这意思……”许仲继说道,“尽管认为机构应该承担起引导市场走向正确方向的重任,但放眼现状,还是觉得如果要追求业绩,还得遵循着投机的属性,做情绪投机和概念主线。”

“或者……”

许仲继顿了顿,说道:“苏总认为后续的市场行情主线,依旧是以情绪投机和概念炒作为主?”

“我可没这么说。”苏禹笑了笑,“许总是来探听我口风来了吧?”

“哈哈……”许仲继笑了一声,“还别说,我是确实想与苏总探讨一下大家对于明年的行情看法,同时,也想跟你合作一下。”

“合作?”苏禹微微一愣。

许仲继点了点头,说道:“对,有一个定增项目,我们明辉资本不太能吃得下,所以想跟苏总合作一下,就是不知道苏总对于二级市场的定增项目,感不感兴趣?”

“什么定增项目?”苏禹询问道。

许仲继说道:“利讯精密这家公司,苏总知道吧?”

苏禹点头道:“知道,中小板中,比较热门的‘苹果产业链’股票之一,经营业绩、产品规划、企业发展各方面都还算优秀,今年这支股票在整个‘苹果产业链’大爆发的情况下,表现也不差。”

“对!”许仲继说道,“他们今年手里接的大单不少,所以呢,想通过定增手段,进一步的融资,扩大经营规模,我与他们王总关系还算可以,所以呢,经过初步商谈后,我们明辉资本便想牵头这次定增计划。”

“他们拟募资多少?”苏禹询问道。

许仲继回答:“30个亿!”

听见这个数字,苏禹眼皮跳了跳,说道:“利讯精密当前市值才100亿出头吧?要募资这么多?”

“王总的意思呢,是说‘智能手机’的浪潮,已经来临,既然订单拿到手了,若不趁着这个浪潮,把规模和技术都提升上来,那以后再想赶上来,那就难了。”许仲继说道,“我知道苏总对于‘智能手机产业链’方向,也是非常看好的,所以……这才想趁着这个机会,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30亿资金的定向增发。”苏禹琢磨道,“算是很大的项目了。”

想着,苏禹顿了顿,又道:“你们明辉资本能吃下多少?”

许仲继微笑地道:“10个亿左右,就差不多了,再往上……基金的投资风险,就难以承受了。”

“既然你们想牵头吃下这个项目,那应该还找了其它机构吧?”苏禹继续问道。

许仲继点了点头,说道:“我跟安和基金的高总谈过,但高总对于当前‘智能手机产业链’相关股票的估值,持比较怀疑的态度,觉得这个行业的景气度虽然高,但当前估值明显有些透支了,就算利讯精密愿意以市场折价25%的价格定增,他认为风险性还是不小,所以不愿意大规模参与,只是碍于人情,可以投资1个亿。”

“那余下还剩近20个亿啊!”苏禹说道,“以我们‘禹航投资’的资管规模,单股持仓20亿筹码,也是不太现实的。”

定增的筹码,通常都具有一年的限售锁定期。

所以,对比直接从二级市场上买股票,参与定增的风险性更高。

尽管根据苏禹的后世记忆,利讯精密这支股票,以及这家企业,算得上是行业的优秀者,且在后续近乎五年的‘智能终端’发展黄金时代,这支股票,也走出了穿越牛熊的长牛走势,跻身市场千亿巨头之列,但是在当前这个熊牛转换的市场关键节点上,他很需要现金流来连续布局、炒作,尽最大限度地谋取市场暴利。

所以,尽管这是一家经过后世验证的优秀企业,是一支能够穿越牛熊的长牛成长股。

他也不能压20亿在这上面,造成基金可用资金的急剧减少。

“这我明白。”许仲继见苏禹对此有意,精神一振,说道,“那苏总……你们大致能吃下多少筹码?”

“10亿吧!”苏禹说道,“当然……如果许总牵头,能把定增的价格,再往下压一压,我也能帮着吃进15亿的筹码,利讯精密这家公司,我还是比较看好的,就是估值,当前确实不占优势。”

“过低的定增价格,怕是不容易通过监管层的审核。”许仲继说道,“不过在二级市场上,压一压股价,通过二级市场,把定增价格稍微压低一些,也不是不能办到,苏总若是愿意帮着吃进15亿筹码,那这方面……我来操盘。”

“好!”苏禹说道,“既然许总是个爽快人,那我也就不废话了,15亿的筹码,我们‘禹航投资’接了。”

“哈哈……”许仲继大笑着赞道,“苏总霸气!”

他想拉苏禹一块参与,其实内心打着好几重的主意。

第一重,是他帮助利讯精密在这个节骨眼上,牵头完成了大规模的定增计划,那么与他商谈的王总,自然会许他一定的好处。

第二重,是有苏禹‘禹航投资’的参与,利讯精密的股价和估值,在‘禹航投资’这家机构的大规模持仓下,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支撑,甚至是其他投资机构、广大散户群体的追捧,降低他们明辉资本参与这个定增项目的风险。

第三重,有苏禹‘禹航投资’的参与,他在利讯精密实控人王总那边,会有更多的谈判筹码,从而也能让利讯精密一方,在定增计划中,向他们更多的让利。

第四重,是想与苏禹的‘禹航投资’建立更深厚的合作关系。

当然,对于许仲继拉自己入局的各种心思和想法,此刻,苏禹心中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他觉得既是好的项目,自己参与能够从中获利,且能够通过定增项目,拿到足够的优质筹码,那彼此合作一下,也没什么不对。

“哦,对了,苏总……”

许仲继顿了顿,在服务员已经上完菜之后,给苏禹斟了一杯酒,又道:“你对明年的市场行情,如何看?”

“市场在底部,已经盘整两三年了。”苏禹说道,“今年的创业板行情,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我觉得明年的行情,应该不会比今年差,只是主线方向上……怕是要等市场真正走出来,或者市场风向到来的那一刻,才能知道了。”

他觉得市场宏观方向上,是可以讨论的。

但具体的主线方向,这些是需要打量的市场信息,以及具体逻辑分析,才能得出的结论,他没必要跟许仲继吐露,自然也就不愿在这方面多说,毕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他跟许仲继有那么一点交情,但还没到‘言深’的地步。

许仲继笑了笑,也知道在具体主线投资方向上。

特别是关系到基金的具体投资策略方向,苏禹不可能吐露太多。

于是,也没有介意。

俩人就着酒菜,就那么依着国内外的当前局势,以及金融市场历史表现,推测着未来的宏观走势,讨论着宏观经济的发展,以及未来国家在政策方向上的可能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