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123章 这就是科学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123章 这就是科学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当然,这个事情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去看,还传旨召了孙传庭和周遇吉两人。

周遇吉还有点懵,因为崇祯皇帝当初只是带他去见识了玻璃厂而已。

可孙传庭却是参观过的,听说是去兵仗局那边,立刻便知道是什么事情。顿时,他立刻放下了手头的事情,第一时间就赶了过去。

就在兵仗局门口,竟然赶上了崇祯皇帝的御驾。

“陛下,真能出百炼精钢了?”不管怎么样,孙传庭终归是有些不信的。

因为在他的认知中,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事情,能够这么轻松的得到好钢。

百炼精钢,哪有那么容易的!

正巧赶过来的周遇吉,离得还有点远呢,就听到了孙传庭在那边说话。

虽然听不清楚,可身为带兵将领,那“百炼精钢”四个字,却是被他给分辨出来了。

于是,他也是一阵兴奋,心中想着:该不会是自己向皇帝谏言之后,皇帝真得整顿了兵仗局,严格控制兵仗局产出的质量了?

真要这样,那就太好了!

崇祯皇帝看了下一脸期待的孙传庭,然后又转头看看同样目光亮着光芒的周遇吉一眼,最后背了手,淡淡地说道:“你们要相信科学!走,一起进去看看吧!”

相信科学这句话,其实是刘伟超说的,因为崇祯皇帝也怀疑过。

不过如今,却被他拿来装逼了。

还亏他是皇帝呢,要脸不?

当然了,孙传庭和周遇吉等人不知道,因此就觉得崇祯皇帝非常地自信,很有把握的样子。

由此,两人都是非常兴奋地跟了进去。

兵仗局这边,早就准备好了,就等崇祯皇帝过来的。

看到一切就绪,装着的崇祯皇帝,反而有点心中没底了。毕竟科学这个东西,他是真不熟悉!

于是,他看了边上候着的方正化一眼,淡淡地问道:“所有环节,都是按照朕的要求,可有偷工减料?”

一听这话,吓了方正化一跳。他连忙向崇祯皇帝保证,绝对没有偷工减料!所有环节,他都是亲自检查过的。

皇帝那么重视,就是有天大的胆子,那也不敢捣鬼啊!

更不用说,崇祯皇帝现在有钱,这拨下的钱款,那都是十足十,不打一点折扣的!

对于方正化,崇祯皇帝还是比较相信的,便一挥手说道:“开始吧!”

听到这话,方正化擦了擦额头的汗,连忙尖着嗓子喊开始。

于是,兵仗局这边的匠人们便开始忙了起来。在崇祯皇帝等人的注视下,从第一步点火开始。

整个流水作业,正要运作起来,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但崇祯皇帝要亲眼看着所谓的流水化作业,也不去兵仗局衙门里面,就在外头搭得凉棚里面坐了。同时也赐座孙传庭,一起等着整个炼钢过程。

至于周遇吉,一个武将,自然就被忽略了,没座!

这也不是看不起他,这不,太子朱慈烺也没座,就站在崇祯皇帝的身后呢!

光等着也不是个事儿,崇祯皇帝就把刘伟超的观点又搬了过来,对孙传庭谈起了有关建虏入寇的事情。

“……所以说啊!”崇祯皇帝淡淡地说道,“朕以为此事要早做谋划,不管有没有奸商带路,建虏基本上都是会入关的!”

孙传庭听他对大势这么明白,心中感到非常地欣慰,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圣明,微臣定然会早日谋划此事!只是……”

“只是什么?”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眉头微微一皱。

说真的,他非常不喜欢这种转折的语气。

孙传庭见了,便立刻奏道:“微臣不知道中原流贼到底会闹成什么样?就怕流贼闹得过大,打乱了微臣谋划建虏之事!”

自从建虏破关之后,就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顾头不顾尾,顾尾不顾头。

不是不想顾,而是朝廷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同时去对付流贼和建虏这两大势力。

听到这话,崇祯皇帝也是头疼。

想了下从刘伟超那边了解到的信息之后,他便皱着眉头说道:“李贼所部,今年大概率还是攻打开封为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开封城坚,当能坚守到9月左右。唯一可虑的是,可能粮草不够,要不然,还能坚持更久。”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便指示道:“这样,趁着现在李贼还未围城之际,从各地抽调一些粮食,运去开封,如何?”

“陛下,末将愿领兵前去救援开封!”边上的周遇吉听了,连忙抱拳说道。

作为武将,这样的话题,自然是要表态的!

崇祯皇帝一听,想也不想,立刻便说道:“你要镇守京师,不能去!”

现在他能信得过的,就只有勇卫营所部。

如今勇卫营控制着五城兵马司,又接管了京营。再怎么样,周遇吉都不可能派出京师的。

因此,他说完之后,便又看向孙传庭说道:“重整京营的事情,卿要尽快做起来!”

听到这话,孙传庭连忙回奏道:“陛下,微臣已去了一趟京营,大概看了下,能用之兵,不会超过一千。真要严格一点的话,整个京营都是废的,不如全都不用!但是,如果全都不用,这些老弱残兵以及他们的家眷如何安置,又是一个问题,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今的崇祯皇帝是有钱了,听到这话,想也不想,就直接一挥手说道:“那就一个都不用,全部招些能打仗的兵。至于钱,卿回头给朕列个明细便是!”

有钱是有钱,但钱花到哪里去了,他还是想要知道的。

孙传庭一听,不由得心喜,早就知道皇帝抄家了这么多,手头肯定有钱。此时提出这事,果然是能要到钱了!

于是,他连忙应下,表示会尽快推进京营重整的事情。

正在他们说话之时,忽然就听到一边的方正化惊喜地叫了起来:“万岁爷,出水了,出水了!”

崇祯皇帝一听,立刻不说话了,开封的事情也没有商量完,一个个全都转头,看着匠人在那边忙活。

就连年少的朱慈烺,也是一眨不眨地看着。

科学?这就是科学么?

古代最为重要的军械,不是刀,不是枪,也不是弓箭,而是护甲!

任何朝代,都是明令禁止民间不得私藏护甲!

野猪皮不就是宣称十三副盔甲起兵的么?

由此都说明,护甲之重要!

古代的护甲,那是拿来救命的,绝非后世的电视剧中,都是纸糊的,随便一刀、一枪、一箭就能取人性命!

为什么说古代有大将身上挂满了箭支,却还能奋勇杀敌?

不是这人太猛,是个狂战士,而是那些箭支压根没有射进肉里,只是挂在护甲上而已。

一副好的护甲,对于战场上的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也是这个原因,这次兵仗局最开始建设的这条流水线,最终的产品,就是护甲,准确地说,是刘伟超提供过来的钢板胸甲。

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这是明末匠人们,特别是御马监所属兵仗局的匠人们都会的。

刘伟超改进的措施,其实就是提高了温度,使得能冶炼出钢水,然后使用水力为动力的机械装置进行钢铁成型的锻打等步骤而已。

炒铁炉,不对,现在提高温度,已经能冶炼出钢水的,因此要叫炒钢炉了。

用炒钢炉出的中碳钢先热轧成薄钢板,并于红热时使用重型冲压机冲压制造,最后再经过回火、淬火、退火等一连串热处理程序。

并且这热处理炉使用的,还是炼钢炉的炉尾热废气,这种科学的设计模式还能节省燃料成本。

整个过程,仿佛流水一般。到了下个步骤,在那候着的匠人,便立刻忙碌了起来。

对这个新的流程,他们虽然没有实际操作过。但是,这其实还是他们的老本行。哪怕没动手,心中也是知道怎么做的。

当然,如果不是皇帝有旨,他要亲眼看着点火,说不定会事先演练一次的。

此时,崇祯皇帝等人,都是非常感兴趣地看着整个过程,非常有耐心地等待最终产品的出现。

至于总指挥方正化,早就过去巡视现场,慢慢地走到了最终的哪一步,带着一点不安,同时也兴奋地等待着结果。

都说等待是件非常漫长的事情,可此时,崇祯皇帝等人,压根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

一直到匠人们发出一声欢呼,方正化拿着一副胸甲,兴高采烈地拿到崇祯皇帝面前时,所有人才回过神来。

“万岁爷,万岁爷,造出来了,造出来了……”

方正化的喜悦,那是溢于言表。

不知道是真这样,还是演给崇祯皇帝看的。

总之,就是非常的高兴,一下便带动了崇祯皇帝这边的气氛,顿时也变得热烈起来。

不过作为武将的周遇吉,却没有多少高兴。或者说,他其实是有点失望的。

就他理解,整个过程,就这么简单,时间还这么短,能打造出多好的盔甲?

百炼精钢,就这么来的?

怎么可能!

和他不一样,孙传庭是被崇祯皇帝带过来,每个步骤都有被讲解过的,因此,他倒是非常期待。如果这么简单的一个流程就能出精钢的话,他就有十足的信心,带着大明的精锐在战场上,打败流贼,哪怕打败建虏也应该不是问题了!

此时,崇祯皇帝都忍不住,忘记了他之前保持的那种淡淡的风格,站起来先去接了那副胸甲,稍微掂了掂后,便笑着对盯着他这边的孙传庭说道:“比朕的那幅盔甲要轻多了!”

崇祯皇帝虽然不上战场,但是,他也是有盔甲的。是明朝最好盔甲,也就是山文甲。

说完之后,他又用手去弹了弹这幅盔甲,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音,然后很有兴趣地说道:“再试试这坚固程度如何!”

第一次打造出来,对于含碳比例还不好把握,虽然能肯定手中这个是钢,但是,坚固程度还是要衡量一下的。

孙传庭听到了,连忙奏道:“陛下,可否给微臣一观?”

其实,第一批出来的胸甲,有十多副,只不过方正化就拿了一副过来而已。

崇祯皇帝听了,便转手递给孙传庭道:“拿去!”

同时,他也有点好奇,不知道孙传庭的评价会怎么样?

这时,周遇吉也认真起来了,他刚才听崇祯皇帝弹胸甲发出的声音,就感觉到他好像想岔了。

只见孙传庭接过胸甲打量了一下之后,平时没有多少表情的脸上,竟然也带了惊喜,断然说道:“陛下,这副盔甲绝对坚固!”

“呵呵,朕也是这么想的!”崇祯皇帝听了,高兴地回答一声,然后看到了有点期待了的周遇吉,便让孙传庭把胸甲给他,让他也看看道,“周卿也看看吧,比你身上的盔甲如何?”

周遇吉一听,迫不及待地接过了胸甲,只是一入手,他就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感觉。

不一会,他也同样带着惊喜,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此甲不但轻,而且坚固程度,微臣以为,绝对不会差,甚至……甚至比微臣身上的盔甲都要好一些!”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就非常有底了,当即笑着说道:“好,那就试试看,这副盔甲到底有多坚固!”

方正化听了,连忙答应一声,就安排人员开始测试盔甲的坚固程度。

这不试还好,一试之下,效果之好,还是远超了他们的预估。

至少是超出孙传庭和周遇吉的预估,至于崇祯皇帝,他因为有刘伟超事先的说明,倒也没有多少意外。

这胸甲的坚固,相当于一重半的山文甲,或者两重多些的鳞甲,又或者四重左右的棉甲的防护力。

这个实验结果,完全可以说,让感受最深的周遇吉惊掉了下巴。

事先他已经想过了,这胸甲会很坚固,结果没想到,竟然会如此坚固!

不管是孙传庭,还是周遇吉,立刻便向崇祯皇帝恭贺,朝廷军队能有如此坚固之新式盔甲,早日平定流贼和建虏,还天下一个太平的把握,就多了一分了。

谁知崇祯皇帝此时,却又已经恢复了淡淡的态度,对他们两个说道:“不行,还需要好好调试下,钢的质量还不够,含碳比例需要调整才行!”

这一刻,他又成了一个专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