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293章 红红火火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293章 红红火火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的话,崇祯十五年六月,崇祯皇帝会从监狱中放出侯恂,让他接替保定总督杨文岳去救援开封,原因是侯恂和左良玉的关系好。

不过侯恂墨迹,而开封之战已经打响,因此杨文岳戴罪立功,还是领着总兵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前去救援开封,交战于朱仙镇。

结果左良玉觉得打不赢,就一仗没打,就先逃为上,一下把朝廷官军给带崩溃了。导致虎大威等总兵被杀,朝廷官军全军覆没,并且成了运输大队长,给李自成送兵员送物资,成就了李自成,从此之后,再也不可遏制。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因为和刘伟超联系上,知道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历史已经改变。

不但没有朱仙镇之战,并且杨文岳也好好地当着他的保定总督,领着麾下人马,伺机而动,并没有强令救援开封,也就把这支朝廷官军给保下来了。

孙传庭的意思,就是要整编这支人马,就能迅速再得到一支强军。

对此,崇祯皇帝想了下,点点头同意了。

孙传庭见此,便又补充说道:“开封总兵陈永福是个能打仗的,微臣以为,也可扩建其军,和驻守洛阳之勇卫营协防,共同防御中原免遭贼乱!”

对于这个陈永福,崇祯皇帝当然记得的。听到这话,二话不说,便又同意了。

在兵事上,和孙传庭一直商量了好久。随后,又召开内阁和六部会议,并且再参考了刘伟超的建议,最终崇祯皇帝连续发出圣旨,作为蓟州之战后的后续。

第一,堵胤锡从京师集结军队中挑选两千秦地籍的将士,作为三边总督的直属军队,开拔前往秦地固原上任三边总督一职,职责就是整编秦地的朝廷官军。

第二,马祥麟领他的五千白杆军回转蜀地,和堵胤锡一起走,过秦地入蜀地,防备蜀地有大的动乱。秦良玉还是要继续留在山海关,协助解学龙整编关宁军队。

第三,原剿贼总兵吴三桂降为剿贼副将,领他的三千关宁骑军南下凤阳,归由凤阳总督马士英调遣。

第四,孙传庭再次南下,前往开封坐镇。不过这一次,是带军队南下,一部是孙应元,领一万勇卫营将士前往洛阳驻守。另外一部是袁时中,领一万人马作为孙传庭的直属军队驻扎开封。

孙传庭南下的主要任务,一是统领中原各军,一旦流贼往北流窜的话,就得作为统帅指挥各地军队协同围剿流贼。

另外,他还要主持陈永福所部扩军,并带去精良军械护甲。这里呢,还要和周王沟通下,让他再出些钱粮。别人可能不好和周王沟通,但是孙传庭的身份却是足够的。

最后,孙传庭还要押解建虏俘虏南下,并劝返北逃灾民,重建家园,并趁着黄河冬季河水浅的时候,重新堵上黄河堤坝缺口。

第五,黄得功领一万勇卫营前往保定,作为保定军队整编的基石。并且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随军前往,坐镇保定军队的整编,在军中安插锦衣卫监军,依照京营和勇卫营模式完成整编。

第六,蒙古鞑子和汉军八旗的俘虏,则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被押去张家口那边挖金矿;一部分去密云那边挖铁矿;一部分归于铁道司专门干修筑铁路的重活。

崇祯皇帝最终决定,先修建通州到京师的铁路,因为这条铁路短,修筑容易一些,并且也是最繁忙的一条路,建好之后经济价值高。至于铁矿区到京师,还是要等开采,最为关键的是,崇祯皇帝决定直接去那边开设冶炼厂,不用运到京师这么麻烦。毕竟如今在可预见的未来,这里已经不会有什么建虏或者流贼的威胁。

第七,北直隶各府,包括河南、晋地,重新清查土地,人口,这个事情交由各地官府执行,都察院派出御史巡查,锦衣卫和西厂同样派员暗查。

之所以有这条旨意,同样是这几个省份,大概率来说,不会有流贼和建虏的威胁,对于重建民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随后,各地官府还有职责,兴修水利,开荒种田,来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就是继续加大番薯种植的力度。

为此,调江南那边总督张思维北调,负责水利工程。这个张思维,最擅长的并不是打仗,而是水利。

民以食为天,只要有吃的,北方就不会乱,流贼就如同没有根的浮萍,迟早都能灭了的。

第八,发布诏书,公告蓟州大捷和封赏,且特旨说明,除反复叛乱的张献忠,开挖黄河堤坝的李自成和刘宗敏之外,准许其他流贼投降,尽早还天下一个太平。

第九,币制革新诏书,推行新币,和现有货币并行三年。

不过这一条,暂时来说,其实只是在京师执行,其他地方,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去推行。只是广而告之,让天下百姓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

一道旨意接着一道旨意的公布,显示了如今崇祯朝的新气象!

除了这些大事之外,还有一些相对来说,影响小一点的事情。

比如白腾蛟所部也要扩军,稳固长城防线。不再需要和以前保持一样,引诱建虏入关了。

原马兰峪关总兵白广恩,调任京营总兵,和周遇吉一起,再次扩建京营兵力。

京师城内,在原六部衙门附近,修建属于内宫的大明皇家银行,还有属于户部的大明建设银行。

这其中,大明建设银行的规模要大大明皇家银行几倍。本来工部也想设立一个银行,但是被崇祯皇帝给否了。理由是等大明建设银行运营一段时间之后再说。

至于其他私人的银行,那没问题,只要交准备金就可以。至于票号、钱庄,一律都要按新规定进行整顿,同样归入银行范畴。

在这个事情上,还有一个吸引眼球的事情,就是据说这两个银行,是要用一种水泥的材料来修建,而不再是以木制建筑为主。

据说,这种叫做水泥的东西,又是当今皇帝的发明,修筑房屋,道路等等,具有非常好的优点,并且减少了木料开支之后,修建速度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如此等等,让很多没事可干的百姓,或者叫闲汉都不时去围观,想要看看这水泥到底是什么玩意?

除此之外,京师到通州这一段,也开始大兴土木,准确地说,就是修铁路。这对京师百姓来说,又是一个稀罕事。

“铁路是什么意思?该不会是用铁铺的路吧,那也太奢侈了!”

“是啊,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听说那底下还要先铺碎石子,还要铺木头,再铺铁,总之,好麻烦的,这叫什么路啊!”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听说啊,这铁路是给火车走的。知道么,火车,烧火的车!”

“听说啊,这个铁路非常厉害的,所以皇上才专门设立了铁道司,就是专门用来修这个铁路的。”

“铁道司不是安置那些卫所军户的么?好像改叫铁道兵,就是兵啊,怎么是修路的呢?”

“对啊,你们没去看么?现在修路的,好多都是那些二鞑子。还有,你们发现没有,那里好像还有不少宦官、宫女,在那指挥着呢,真是奇了怪了!”

“……”

冬季来临,京师百姓,大部分都是闲着过年了。但是,随着蓟州之战大捷,京畿之地却一反常态,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反而热火朝天起来,让他们看得是非常稀奇。

不过不管怎么样,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打仗,没有动乱,这就是最好的了。

年关越来越近,随着在京师的百姓、商人等等,返回家乡过年,他们自然也把京师这边的所见所闻,带回了家乡。

在普通人不知道的,其实还有一件事,就是有关蓟州之战功臣的封赏,原本是还有一个人的,就是总领兵仗局技术的宋应星。

按照崇祯皇帝的意思,要封宋应星为工部尚书,但是,宋应星却拒绝了。答复崇祯皇帝的理由也很直白,他不想去做那些人和人打交道的事情,更愿意在这兵仗局做这些有意思的事情。

崇祯皇帝记得非常清楚,宋应星对他说道:“陛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微臣发现,自己的学识真得太浅薄了。格物致知,如此之多的学识,真得是学不过来。微臣最开心的,是看到这种格物致知,而后造福百姓也!”

“与其官场上浑浑噩噩一辈子,所求为何?远不如此等格物致知以为用,受惠万民也!”

崇祯皇帝听了,就没有再勉强,心中决定了,等回头,也一样爵位封之,绝不亏待!

……………

辽东沈阳,伪清都城,改名为盛京。寒风呼啸,大雪纷飞。

野地里已经很少能看到人的踪迹了,这里的建虏都躲在暖和的房子里,吃肉喝酒过冬。

今年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了十二万明军,连明国的蓟辽总督洪承畴都投降了大清。如今大军又入关发财,不出意外的话,肯定又是盆满钵满地归来,那就何必节衣缩食地过冬,肯定好酒好肉地吃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