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310章 角度不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310章 角度不同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有蓟州大捷为底气,每个人都喊得很凶,就好像朝廷大军一到,张献忠这股流贼就必然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就连崇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非常地恼怒,就想着立刻调整之前的部署,派兵去灭了张献忠所部。

对于他们这些古代人来说,流贼如果只是流贼,和流贼建国,设六部和五军都督府,甚至还要开科取士,这两种行为是完全不同的认知。

特别是对一个皇帝来说,在他统治的国度,竟然出现另外一个政权,就更是无法容忍。

而这,也是朱元璋时候,为什么会有缓称王的举措,就是不想吸引当时统治者的注意,闷声发大财!

当然了,称王举措,并不是没有好处,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就那么傻!

一旦建国称王称帝,性子就完全变了,不再是流贼,而是开国皇帝或者开国功臣,名气也将迅速传开。

一些有野心的人,一些对现有朝廷不满的人,就会闻风而去。开国称王称帝,就犹如一枚有缝的蛋,吸引很多苍蝇聚集。

一旦势成,对于现有政权,很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并且,这种行为很可能会极大地鼓励其他野心家、流贼,纷纷群起而仿效,也就会变得天下更乱,更难收拾。

基于如此种种,听着朝议上文武百官皆是喊着立刻扑灭张献忠这种非常不好的苗头,崇祯皇帝那是真得要拍板同意了。

不过随着他愤怒地举手,就准备拍案而起时,胸口晃荡的香囊,忽然让他回过神来。

于是,崇祯皇帝勉强压住怒火,当即吩咐道:“卿等再议一下!”

说完之后,他便转入后殿去了。

对于首辅贺逢圣等人来说,崇祯皇帝这种行为,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崇祯皇帝已经不止一次要做出重大决策之时,都会这么干。虽然没有明说,次数多了之后,他们都知道,崇祯皇帝应该是用太祖赐下的宝物,去和仙人沟通了。

他们想得没错,崇祯皇帝转入后殿,就立刻从香囊中取出手机,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请求。

等了一会之后,刘伟超才接通电话,正想想着问话,发现崇祯皇帝竟然一脸怒气,不由得有点好奇,当即问道:“怎么了,又有谁惹你了?”

崇祯皇帝通过背景看到,刘伟超在外面,就知道他还没回家,不过刘伟超既然主动说话,那就说明说话没问题,于是,他就愤怒地说道:“那个八大王张献忠攻下了武昌,杀了楚王不说,还建立大西国,自称大西王,设六部并五军都督府,还要开科取士。朕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你说,朕立刻传旨给孙卿,让他集结兵力,南下灭了张献忠如何?”

刘伟超听得一愣,因为要帮助崇祯皇帝的缘故,他对崇祯十五年前后的事情,那是看了又看的。如果没记错的话,张献忠这么干,该是崇祯十六年的事情。

这么说,那应该是蝴蝶效应的缘故,因此导致张献忠那边提前打下了武昌,提前建国称王了。

想到这里,刘伟超便回答崇祯皇帝道:“你的强军如今有不少了,该是能打得过张献忠。既然他敢称王,那……”

他本来的意思,是想着随崇祯皇帝的意思,他想派兵去灭就派兵去灭好了。但是,突然之间,他又忽然想了起来,之前为什么要那样部署,而不是立刻出兵江南的原因,这话就一下说不下去了。

崇祯皇帝看他说了一半,突然不说话了,就有点意外,连忙问道:“怎么了?”

“那个,我问你……”刘伟超调整了一下思路,随后便问崇祯皇帝道,“我们之前定下的策略,调勇卫营驻守洛阳,开封和保定进行扩军整编,并不立刻携大胜之威南下,是为了什么?”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回过神来之后,便立刻回答道:“自然是稳定北方局势,不让流贼再蹿入北方,破坏北方的安稳了。还有就是赶流贼在南方,让他们和南方那些铁公鸡狗咬狗去!”

“对了!”刘伟超听了,当即赞了一句,然后再问道,“那我再问你,对付流贼最容易呢,还是对付盘踞一地的贼人最容易?”

这个话,要是换了之前,比如蓟州大捷以前的话,还真不好说。

那个时候,松锦之战大败,十二万精锐全军覆没,朝廷几乎已经没有强军可用。对朝廷来说,不管什么贼人,只要是势力大的那种,都是头疼地很。

可此时此刻,有蓟州大捷为底气,崇祯皇帝几乎想也不想,立刻就回答道:“当然是对付盘踞一地的贼人最容易了!最头疼的……”

刚回答到这里,崇祯皇帝忽然一下就明白了刘伟超的意思,就没有再说下去了。

而是改口,回答刘伟超道:“你的意思是说,朕最好的做法,就是让流贼变成不流窜的地方贼寇,如此更方便围剿?”

“对啊,我是这么想的。”刘伟超听了,当即笑着说道,“你现在需要时间,整顿出更多好用的兵马,并且稳定北方的局势,能够安定下来。至于南方的张献忠,就算他建国称帝又如何?就算有很多人投奔他又如何?你只要做好了内功,就是做好了你想做的事情,到时候再发兵南下,有更多的兵力调动,一下围歼了他们,顺带着把南方都有造反想法的一网打尽,不是更好么?”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了,连连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这样最好了,呀,还是你想得周到啊!你不知道,消息传到京师,朕和一众臣子皆是愤怒,都想着立刻便灭了那张献忠!”

刘伟超听了一笑,谦虚地回答道:“可能是因为我是局外人吧,并且对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也并不看重。因此,想事情的角度,和你们都有些不同。”

对于红旗下长大的后世人来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句话,估计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成为后世人最基本的一个认知。至少对于大部分喜欢打仗之类的男同胞来说,肯定如此。

也因此,和非常重视疆域领土,丢城失地想法的古代人来说,思维模式是真得不一样的。

此时,崇祯皇帝一下就认可了刘伟超的说法,最大的原因还是他有底气,有把握能灭掉盘踞南方的流贼。

要不然的话,没有把握剿灭而任其发展,那就真得是傻子了!

此时,看到崇祯皇帝赞同了自己的观点,刘伟超就又笑着说道:“我怀疑啊,蓟州大捷的消息传过去之后,会吓到他们,指不定就随时想着拔脚开溜。你要是真派兵南下,估计又是一场追逐战。”

能战之兵不够的前提下,就最是烦恼流贼逃窜了。灭又灭不掉,留下一地鸡毛,还连带着更多的地方都被战乱波及。

毕竟在这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地方军队已经无法对抗李自成、张献忠等部流贼。不要说拦截了,就是守城都会比较勉强的。

如果是早些年,流贼实力不强的话,还不会这么麻烦。

崇祯皇帝听到刘伟超的话,便立刻点头附和道:“亏了你的提醒,那就还维持原有策略不变。已经安定下来的北方,不能再陷入战乱了。要不然,天下太平何时是个头啊!”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带着一点笑容对刘伟超说道:“江南采购衙门那边,从海路到京师,大概就两个月左右时间,如今江南那边已经送了两批次的粮草物资过来,很是缓解了京师这边的物资,这个年,算是朕登记以来估计过得最轻松的一年了!”

说完之后,不等刘伟超说话,他自己就又接着说道:“之前的时候,其实朝堂上已经有海路漕运还是运河漕运之争。朕想着,再启用那些主张海运的,你看怎么样?”

运河两岸,在崇祯十四和十五年,瘟疫横行,也严重影响了漕运。也是如此,才有招漕工为京营新兵之策,江南采购衙门转走海运之事。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再推行运河漕运改为海路漕运的话,就会轻松不少了。

对于这个事情,刘伟超当然不会有意见。至少对后世的键盘侠来说,都会觉得运河改海路是一种进步。

见刘伟超也同意,崇祯皇帝还是有点遗憾地说道:“可惜海运受风向影响比较大,要不然能更快地南来北往。”

一听这话,刘伟超当即笑着问道:“你的蒸汽机是闲吃饭的?把蒸汽轮船这个科技树点出来,就基本不用在意风力方向了!”

这个提议,其实之前就已经有提过了。但是,崇祯皇帝手中可用人手太少,至少在科技方面的人手太少,就一直没有推进这些事情。就如今来说,是集中了他的精兵强将,铺在铁道司这边。

此时,听到刘伟超的话之后,崇祯皇帝便陷入了思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