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346章 谋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346章 谋逆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在厂卫上门拜访潞王朱常淓时,孙传庭便提出了让黄澍陪他四处走走的提议。

这时候的黄澍,如何不知道孙传庭过来卫辉,是冲着潞王朱常淓来的。并且厂卫先行,这就说明,不是孙传庭本人的意思,而是皇帝的意思。

因此,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都没有拒绝配合的道理。更甚至,他还记得去年保卫卫辉,幸亏白杆军赶来解围卫辉的时候,潞王朱常淓一毛不拔的往事。因此,对于孙传庭的要求,他是非常积极地配合。

甚至他大概猜出来,孙传庭想要看什么,便首先陪了孙传庭去了一趟潞王陵。

潞王陵整个墓区一气贯通,建筑布局严格规范,工整精美,分为三进院落,与京师明皇陵基本相同,有和定陵一样的棱恩门、棱恩殿、地下宫殿,城垣内占地80余亩,所有建筑均以青石垒砌雕琢而成。规模比定陵更大。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皇室成员陵墓严格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其中皇帝的帝陵当然是最高标准,然后是皇后、亲王,照此类推。哪位亲王或大臣私用了皇帝的规格,这算是有谋逆之嫌,是不是想当皇帝?一旦较真,抄家杀头都是轻的。

但潞王陵简直就是龙的世界,至高无上、皇帝御用的龙纹饰,肆意地使用在陵园内所有的牌坊、望柱、碑额和碑趺上。

陵墓前设置石人石兽,本是帝王陵寝的传统套路。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帝王陵前设置石兽六种,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和京师的明长陵都只列狮、麟、象、驼、獬、马六种石兽。

可第一代潞王朱翊镠却一口气给自己王陵神道两旁设了十四种石兽。地宫的门钉,也用了九路,即纵九横九计八十一颗,此为古代封建社会门户装饰中的最高规格。

就连一旁的次妃墓也采用了皇后的“制式”,如此种种,看得孙传庭啧啧称奇。

当初的时候,这边的人自然都知道,朱翊镠是逾制了。于是,他的妃子赵妃担心惹来祸端,就赶紧上报孝定太后,意思肯定是让他管管朱翊镠,因为当时就只有孝定太后才能管到朱翊镠。万历皇帝有孝定太后在,都没法管。

当时,孝定太后收到消息之后,却是觉得两个儿子,一个是皇帝,一个是藩王,就这种东西,虽然逾制,可都是自己儿子,就当没收到消息了。

孙传庭参观着这潞王陵,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惊讶的样子,一直到去藩王府的厂卫找了过来,向他禀告道:“孙大人,我等把万岁爷的意思都已经传达了,但潞王殿下只肯出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然后哭穷,说没有了。”

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对于大军开拔,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别的不说,洛阳那边的孙应元所部,万余勇卫营将士,钱粮会由当地解决一部分;但是,开封这边的军队,由袁时中所领的一万余京营将士,陈永福和革左五营整编之后的军队五万,合计算起来,那是七万多军队,钱粮可不是一个小数。

如今这个潞王竟然不识相,连皇帝的面子都不想给,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孙传庭当即脸色一变,对黄澍和厂卫说道:“本官发现,潞王有谋反之心,这潞王陵便是铁证!来啊,随本官一同前往潞王府,捉拿试图谋反藩王朱常淓!”

“下官遵命!”黄澍听了,一点都不意外,当即马上领命道。

真是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孝定太后宠信她的小儿子,却没想到,她的这种不合律法的宠信,祸害的是祖宗传下的大明江山,最终也祸害了她小儿子一脉。

……………………

此时,朱常淓在厂卫走了之后,却是不以为意,依旧在自己的书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个朱常淓,工书画、好古玩,在绘画、音律、书法方面的造诣都不错。

还曾制琴三千余张,制作的琴称为“潞琴”,同时还着有古琴谱《古音正宗》。又仿《宣和博古图》造铜器数千,埋于土中。兼通佛典,号“潞佛子”。指甲长六七寸,以竹筒护之。

他要是没钱了,能做出这些事情来?

“怎么样,孤的这个字写得如何?”朱常淓写完一幅字,便得以问身边的内侍道。

“不动如山,好,殿下写得一手好字,奴婢真是几辈子都追不上,就怕这世上,也没人比殿下写得好了!”

朱常淓听了,呵呵而笑,似乎很是高兴,忽然,他却把毛笔往桌子上一丢,那毛笔上的墨迹,顿时就污染了那副字,就像多了一坨屎。

那内侍一见,当即惊讶地说道:“殿下,这么好的一副精品,何以不要了呢?”

“哼,孤要或者不要,孤说了算!老惦记着孤的钱粮,算哪门子东西?”朱常淓听了,却是恶狠狠地说道。

内侍一听,吓得顿时就跪下了。

不过他伺候朱常淓那么久,心中自然门清。朱常淓这不是生他的气,而是生当今皇帝的气,只不过在借题发挥而已。

想着这个,他不由得就有点担心,便提醒朱常淓道:“殿下,毕竟他的身份尊贵,可不是一般人呢!”

朱常淓一听,立刻转头盯着他,恶狠狠地说道:“要不是他身份尊贵,孤连一万石粮食,一万两银子都不出!他就算身份再尊贵,还能怎么样?总不可能,他还想撕破脸皮吧?孤就没听说,有那个藩王为了他破财的!都是太祖子孙,凭什么?”

听到这话,这个内侍犹豫了下,还是声音比较小的提醒道:“听说周王殿下破了大财!”

一听这话,朱常淓稍微一愣,随后便恼怒地说道:“那是开封要被攻破了,他贪生怕死的,当然会舍财求平安了!卫辉如今安全的很,凭什么要孤破财消灾,消得哪门子灾?”

内侍听得也有道理,便低头不说话了。

可正在这时,就听到外面传来很大的喧哗声,由远及近,异常地吵闹。

朱常淓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到这喧哗声,顿时就暴怒喝道:“什么人如此没规矩,孤真得是太好了是不是,非常好好立下规矩!”

正说着呢,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另外一名内侍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出现在书房门口,“啪”地一下推开房门,直接闯进了书房。

“大胆!”朱常淓一见,顿时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磐了厉声喝道,“好大的胆子,竟然……”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这个内侍用手指着外面,慌急地打断了他的话,急切地禀告道:“殿下,大事不好了,孙大人带兵闯入王府了!”

朱常淓听得有点傻眼,他还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竟然还有人敢带兵闯王府的,以至于这突然听见,一时之间竟然愣住了。

不过很大的喧哗声,也让他很快就回过神来,顿时大怒喝道:“哪个孙大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闯孤府邸,这是要造反么?”

“造反?”一个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没错,本官就是来抓反贼的!”

说话间,一群官军校尉闯入了书房内,把书房内的几个人团团围住。随后,厂卫入内,最后,才是一个穿大红绯袍的文官稳步迈入书房。

在这个文官的后面,还有一个朱常淓认识的文官,就是卫辉知府黄澍。

但是,最前面这个文官,也就是说话这人,朱常淓是不认识的。不过他知道,能够穿大红绯袍的,就是大明的封疆大吏。

看到厂卫也在,朱常淓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下没了底气,不过却也强撑着,看着为首那文官厉声喝道:“你是何人,见了孤为何不跪?抓造反的,为何闯本王府邸?”

孙传庭一张死鱼脸,看得朱常淓心中更慌,还用那种很冷淡的语气说道:“本官乃当朝兵部尚书,总督中原各路人马,钦封蓟州伯是也!至于反贼,殿下何须明知故问!”

一听这一连串官衔,特别是蓟州伯三字,朱常淓就算再孤陋寡闻,也知道眼前这个人是谁了!

如今这崇祯朝,最当红的官员,就是眼前这位了。

他竟然闯到自己的王府来抓反贼,并且还有厂卫陪同,朱常淓如何不知道,这是冲着谁来的!

慌么?绝对慌!

怕么?也绝对是怕的!

但是,就没有一个例子,是因为不给皇帝钱粮,就被污蔑为反贼的藩王!

因此,朱常淓虽然心中又慌又怕,但是还是壮着胆子厉声喝道:“孙传庭,你要注意身份,你是我朱家的奴仆,竟然敢如此对主人,你信不信,孤这就上本参你?”

孙传庭听了,却是一声冷笑,当即喝道:“本官刚从潞王陵走了一圈回来,潞王试图谋反,觊觎九五之尊,罪证确凿,来啊,把谋逆藩王朱常淓拿下!”

那几个一开始到潞王府吃扁的厂卫一听,当即大声回应,上前就拿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