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359章 怎么办吧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359章 怎么办吧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此事,当为典型,令各处藩王戒,也为所有朕之子民戒!”

崇祯皇帝这话,意思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搞事,让所有人都知道,并引以为戒!

对此,贺逢圣等人,自然没有意见,反正是处罚潞王,顺带着吓吓其他藩王,他们很乐意看到。

就这么地,在这次御前会议之后,两个事情就公告天下了。

第一个事情,是有关铁道司的事情,并且由各省上报待修建铁路以及集资情况,有多少达到修筑铁路的要求就修多少条。

总体来说,就是乡绅出钱,朝廷出力,共同修建铁路。

而这个朝廷出力呢,主要是各地卫所改制的铁道兵为修筑主力,人力不够,就由地方官府征发当地百姓,管饭,饭钱由地方乡绅出。总体而言,铁道司主掌铁路修建,户部主官火车运营,所得利润就按事先规定比例分成。

当然了,最开始的铁路修建,肯定无法完美,比如说,多山,多河的地方,修筑比较困难的,先不修,就修平原上容易修建的那些。

等再多一些经验,技术再成熟,再去考虑山川河谷这些复杂地形的铁路修筑。为此,铁道司这边的五成利润中,有一部分是要拨给科学院后续技术研发之用。

第二个公布的事情,就是对于潞王的处罚了。在崇祯皇帝的授意之下,这个处罚就是大张旗鼓了,甚至比第一件事情,知道的人都多。

绝大部分人,不止平头百姓,包括文官武将,对此都是幸灾乐祸的多。

“该,听说卫辉那边的百姓,一个个都放鞭炮呢!”

“这些藩王,确实该治一治,修筑的陵墓,比太祖的规格都高,这是反了天啊!要我说,直接定谋逆都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是皇上念在都是龙子龙孙的面子上,并没有定为谋逆,要不然就直接斩了,如今至少还能捡一条命,去凤阳养老了!”

“可不是,当年的宁王不就伏诛了嘛!这潞王,已经是算走运了!”

“活该,谁让他逾制的!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么明显的事情,罪证确凿的,竟然敢堂而皇之地逾制,这下好了吧,傻眼了吧!”

“……”

他们在幸灾乐祸的同时,却不知道,崇祯皇帝早就在那等着呢。

听到各处传来对潞王的消息,都是肯定朝廷的做法,一个个不是幸灾乐祸,就是义愤填膺,总之,对于潞王逾制的处罚,没有人认为是有问题的。

于是,崇祯皇帝又一次召开内阁并六部九卿的文华殿会议,并且在事前,崇祯皇帝还找王承恩面授机宜。

这不,一开会,崇祯皇帝便对底下群臣说道:“诸卿,西厂这边有事奏报,事关重大,因此召集诸卿议事!”

一听是西厂奏报,顿时,所有文官心中都是一咯噔,估计不会是好事!

果然,听到崇祯皇帝的开场白之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便出列奏道:“万岁爷,潞王之逾制,世人皆言朝廷律法之公正。然而,奴婢也收到潞王之申述,说天下之逾制,非其一人。如若只处置他一人,则有失朝廷律法之公正。”

“哦?”崇祯皇帝好像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听了之后,颇为惊讶,当即喝问道:“还有何人逾制?朕绝不姑息!”

听到这话,文华殿内这些官员,一个个全都傻眼了!

为什么?

因为到明末这个时候,礼崩乐坏,那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

事实上,从明朝中叶开始,随着经济的发达,手里有钱的,开始想着法子享受,不但导致明朝社会风气的糜烂,也同样让他们视朝廷规定的礼制于无物,一点点地开始逾越。

比如衣着服饰的越礼逾制,朝廷从洪武年间开始对官民士庶服饰,从头至足对衣服的衣料、颜色、式样都有详细的礼制规定。

对这些礼制,朝廷还以法律形式加以认定,强令所有臣民严格执行:“若违式唇用,有官杖一百,罢职不叙。无官者答五十,罪坐家长,工匠并答五十。“

结果呢,从明中叶开始,就屡屡有违禁,到了后来,更是男子服绵绮,女子饰金珠,是皆僭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有记载,崇祯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浙江湖州府乌程县“富贵家纵容仆隶,亦循巾履,新巧屡更“,服饰逾制至极。

除此之外,还有居宅的越礼逾制。这一次,处罚潞王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这个的。

明中叶以后,在建筑住宅时,已在建筑规格、式样、装饰等方面突破束缚,不断冲击着居宅的等级限制。

史载,河南太康县“成化间,瓦舍宇渐多,俗以高楼相尚,弘治间龙盛。“而同一时期的商丘地区也“高楼飞阁连云起,画栋雕墙拟帝里。“

江苏江阴县“成化以后,富者之居唇侔公室“。湖南茶陵州成化以后,富人家居宅“比之宫室“。由此可见,房屋住宅僭逾之风始于成化年间,此后城乡房舍发展日尚华靡。至嘉靖末年,南京百姓之家亦“重檐兽脊如官衙然,园囿僭拟公侯“。

难怪当时有人感叹∶“今重堂窈寝,回廊层台,园亭池馆,金型碧相,不可名状矣“。

所以说,潞王会逾制,这是有当时的背景在的,只不过,他是更过份的那种。

此时,由王承恩这么一上奏,把这个逾制的事情,从潞王这边一扩大化,在场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自然是傻眼了的。

因为认真追究的话,基本上,每个人都逃不掉,肯定或多或少都有逾制的地方。

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就前几天皇帝处罚潞王逾制的时候,大家都是欣然叫好,说逾制该死,而潞王也被抄家,并流放凤阳去看皇陵了。然后其他人的逾制,就不处罚,当没有,这合适么?

别的不说,衣服什么的,可能一道旨意下去,大家可以暂时换回原来的衣裳;但是,建筑之类的逾制,那怎么办?没法改啊,直接会被抓现行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西厂禀告给皇帝的逾制,认不认?

似乎还没法不认,一如潞王那样,就摆在那里,大家都是有眼就能看到的!

既然认的话,那就是确认逾制,按照大明律法,可是要罚的。

这个处罚,当官是要罢官不用,不当官的,杖责都是轻的。

认不认?

要是有可能,当然没人想认的!

那么如今怎么办?这个事情是在御前提了出来的,潞王都是从重处罚了。人家也说了,要是别人不罚只罚他的话,他不服!

你要说那潞王也不罚了吧,可都已经罚了,而且大家还拍手叫好,说罚得好,是该罚的!

这就等于是自己把不处罚的大门给关上了!

难不成还要自己打自己嘴巴,然后让皇帝不要处罚潞王了?

就算皇帝答应,可潞王的家财都充足军需物资,前线打仗用了,也不可能追得回来啊!

那如今怎么办?

除了傻眼,似乎也只有傻眼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幸灾乐祸潞王的同时,给自己埋了个坑!

御座上,崇祯皇帝那边还在震怒着呢,显然不可能有不罚的意思。

而这个该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正在那巴拉巴拉地上奏,给皇帝说京师这边逾制的名单。

“万岁爷,西厂只是随便查了下,暂时就查到了这些。”王承恩似乎一点都感觉不到身后人群对他的集火,只是奏道,“回头奴婢下去之后,会让手下再好好查查的!”

崇祯皇帝听了,转头扫视殿内其他臣子,厉声喝道:“卿等以为,该如何处置?”

底下这群官员听了,不由得面面相觑!

怎么处置?按律处置么?这显然不可能!

要不然,朝堂上就没有站着的官员了,京师至少一大半人家都要挨罚。

唯一能说事的,也只有一个理由了!

这么想着,作为大明首辅,文官第一人,不得不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老臣自从潞王之事后,也有留意这方面的情况。从老臣这边所见所闻,逾制这个事情,怕是不止王公公所奏,甚至可以说远远不止。不说他地,光是京师,十户人家,至少九户有或多或少的逾制。老臣正想着,此事有点棘手,不知道如何上奏,没想到王公公先说了!”

好家伙,直接把自己的责任先撇清了下。

其他臣子一听他这话,便立刻明白了他这话的重点意思,就是往法不责众上面引导。

于是,便一个个纷纷出列,向崇祯皇帝奏对,说这个逾制的事情,如今是多普遍普遍了,总之,就差说,所有人都有逾制了。

情况就摆在这里,然后他们就不说话了。意思就是说,皇上,你看着吧,这么多人都逾制了,该不该办吧?

只要真按大明律法严办的话,估计连执行的人都没有。会重现太祖当年,犯官带着镣铐去审问犯人的情况,因为就没有清白之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