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376章 科学之道,是为万民之道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376章 科学之道,是为万民之道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这个时候,东厂厂公王德化终于赶到了凤阳府。

于是,阮大铖在马士英的引荐之下,带着他的剧本,分别去拜访了王德化和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恳请这两位斧正,并且表示,经过他们两位指点之后,这个剧本就是他们三人合写。

对于崇祯皇帝心思的把握,至少在凤阳府,绝对没人能超过王德化和李若琏的。他们两人一见阮大铖的这个剧本,立刻便猜出,这绝对会受崇祯皇帝的欢迎。

于是,他们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对这个阮大铖的态度就好了起来。

相比其他人来说,他们两人根本不在意阮大铖是什么名声。只要能讨皇帝的欢心,他们就欢迎。

不过不管是王德化还是李若琏,最终都没要求阮大铖的这个剧本创作上,写上他们俩的名字。

因为他们心中也清楚,如今的崇祯皇帝,英明神武,岂会不知道他们两人是什么能耐,又怎么可能是创作剧本的料。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这么一个互动之后,双方的关系都好了起来。

也在王德化到了之后,清查隐户的事情便开始实施。

从军队中抽调了军卒,协同地方衙役,在东厂番子的监督之下,开始清查每家每户。就按照州府衙门里面存的名册进行核对,凡是没有登记的,不管男女老少,一律都是流贼疑犯。

能给出合理解释的,比如刚出生,来不及登记的,或者招认自己只是托庇于豪门大族,成为隐户的,也可以去掉流贼嫌疑,给予重新登记造册的机会。

最后没有合理解释的那些,就不管了,就按流贼奸细处置。

这么一来,任何人都看出来了,凤阳总督这突然来得一手,压根就不是为了流贼奸细,而是为了清查隐户。

因为就算是流贼奸细,只要说自己是隐户来的,都能登记造册,压根就治不了流贼奸细的。

凤阳府这边,那些豪门大户自然就不乐意了。他们立刻偷偷地聚在一起商议,看怎么破解?

硬杠,肯定是不敢硬杠的。朝廷有军队,还都是精锐,可谓是大军云集,谁敢硬杠?

因此,煽动民变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的!

但是,就算朝廷不处罚,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隐户被清理出去,他们也绝对是肉疼的。

于是,最终他们煽动了太祖的龙子龙孙,在当地的一个郡王出面,抵制朝廷的这种野蛮行为。

没错,既然有人会向当地的豪门大族投献,自然也就有人向藩王宗室投献。

凤阳府发起的这个清查隐户的行为,同样让藩王宗室的利益受损。

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算是郡王,也是压根没用。衙役不敢闯,但是东厂番役却是带头闯了,谁拦抓谁!

军队跟进,把所有人都赶了出来,然后挨个点名,清查隐户!

至于那个郡王,王德化只是当面提了一句,皇陵似乎还缺守陵人后,就不敢再闹了。

这王德化的名声,那在江南可是传遍了的。

十大盐商,背后也都是有人的。人家一来,说干就干,直接抄了家;并且之前在京师的时候,也是心狠手辣,首辅啊、兵部尚书啊什么的,人家也都是带着东厂番役去抄家的。

眼见这一幕,其他地方豪门大户都傻眼了。

连郡王府都能这么蛮干,那他们又算什么?

与此同时,阮大铖这边,他自己养的戏班子没法带到凤阳府,因此就找了当地的风月场所,这是肯定有戏班子养着的,出钱让他们演戏,甚至他本人还亲自上阵。

随后就在凤阳府开演,邀请了地方上所有豪门大户都去看。

不去看,还不行!

因为送请柬的,并不是阮大铖,而是东厂番役!

这个剧,就那么直白地,自然让那些地方豪门大户非常地恼怒。他们不敢得罪东厂,但是,你个阮大铖,他们就没什么好怕了。

于是乎,整场演戏的过程中,喝倒彩,起哄的声音不时响起。甚至还有往台上扔东西的,就连阮大铖都被砸了一下。他的这场戏,在一开场不久,就被迫中断了。

不用说,阮大铖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紧急向他好有马士英求助。

对此,马士英立刻登门拜访东厂厂公,向王德化说明了情况道:“王公公,这场戏的场内城外皆很精彩,王公公可愿前往一观?如若演好了,下官以为,或许还可进京巡演,陛下亦会喜欢!”

言外之意,就是让王德化去坐镇了。

王德化听到他这话,倒也爽快。崇祯皇帝喜欢不喜欢这个戏剧,他心中有数。既然马士英说会安排这个戏剧去京师演出,估计皇帝肯定会喜欢看这个类型的戏剧。

现在的他,已经不在乎得罪不得罪那些豪门大户了,反正已经走上不归路,就只能这么一条路走到底的。

因此,王德化当即爽快地就答应了。

他带着一群东厂番役浩浩荡荡地到了剧院,就那么一坐,顿时,啥声音都没有了!

演出继续!

王德化磕着瓜子,看了一会之后,便时不时地赞一个“好”字。

一开始,全场就他一个人叫好。

但是随后,他带来的那些东厂番子,就用他们凶狠的目光,开始盯着那些豪门大户的观众。

只要被盯上了,不管之前有多嚣张,一个个最终都乖乖地跟着王德化叫一声“好”!

到了后来,王德化都不用再叫好了,那些豪门大户时不时地爆发出喝彩之声。

要不知道的人见了,还真得以为他们非常喜欢这个戏剧。

前后反差之大,让台上演出的阮大铖非常地感慨!

这也让他暗暗决定,一定要有权,一定要当官,一定要当一个位高权重的官!

要不然,他阮大铖就真是一条狗,谁都能上来骂几句的!

于是,原本他有点啃不动的那些科学书籍,就又开始挑灯夜读起来,比谁都认真。一如当年寒窗苦读,是为了做官,而如今,也同样是为了做官。

还真别活,阮大铖确实是有底子在的,哪怕他的底子是儒学,当也比真得一片白纸要吸收得快。

很快,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名叫《科学之道,是为万民之道》。

这篇文章,他都用简体字书写,并且还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

写完之后,他先拿给马士英看。

马士英看了半天,然后才苦笑着说道:“集之兄啊,这东西,愚弟看了是真头疼。说实话,看不大懂。”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道:“不过如果不看具体的,就这整体思路,愚弟以为,写得不错,陛下要是看了,定然是会喜欢的!”

这篇文章,是阮大铖通过举例,以此来说明科学之道,利国利民,是万民之路,如果所有人都来学这科学的话,大明必将无比强盛,国力远超汉唐。

总之,他的文笔也是摆在那里的,就按照这个思路写出来的文章。虽然具体内容,马士英看不懂,但这明显是拍皇帝马屁的,方向绝对是对的。

阮大铖听了,很是开心,当即捋着他的花白胡子说道:“说实话,为兄这些天是真得拿出了当年做学问的劲头,总算是写出了一篇,不过还必须要能呈送御前才好。”

听到这话,马士英想了下,便微笑着说道:“这个无妨,愚弟来做便是。正好把凤阳府所做的这些,写份奏章。顺带着就把你这篇文章,还有那剧本一起附带了。”

这么做,多少都是带点干系的。但是,拍皇帝马屁的内容,就算那些御史言官知道了可能会弹劾,不过皇帝本人,肯定不会厌恶。

一如以前,不也是给皇帝献祥瑞,其实是一个样,没区别。

此时,听到马士英的话,阮大铖非常地感激,当即真诚地感慨道:“为兄这辈子,遇人皆奸,又或是道貌岸然之辈,口口声声皆是大义,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为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唯有遇到贤弟,才算是人生没有白过。有一知己,吾生足矣!”

在原本的历史上,关于阮大铖的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投降建虏之后,听到了马士英英勇就义的死讯之后,跳崖而死,然后被建虏鞭尸。

从这个说法上来说,他和马士英之间的友谊,确实非常深厚。

马士英听到他的话,同样感慨地说道:“我马士英能有今日,皆是集之兄当初保举,自当铭记一辈子,为集之兄做些事情,就是愚弟份内之事!”

随后,他便立刻写一份奏章,然后把阮大铖的剧本和这篇文章附在后面,先去让李若链和王德化都过目了一遍,在这两位厂卫头子都没有意见之后,才立刻加急发往京师。

李若链和王德化当然不会有意见,因为在马士英的奏章中,不着痕迹地把他们两人都夸了一遍,说目前凤阳府这边的局势,多亏了他们之类的话。

他们不知道,其实崇祯皇帝还真是比较关注凤阳府这边的情况。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