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401章 落差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401章 落差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有关周遇吉军队的情况,早在军队到达之前,急报就先送到御前的。

因此,崇祯皇帝当然知道,周遇吉军队的具体情况。事先也和刘伟超那边打听过消息,知道吴三省等人在原本的历史上是什么情况。

对于那些在南明时期,一直坚持维护大明正统,抵抗建虏的人,崇祯皇帝是非常有好感的。

因为他很明白那个绝望的处境之下,要想一直坚持维护大明正统,到死都不降建虏,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是多么的难得!

于是,他立刻传召,召周遇吉、李定国、刘文秀、吴三省、王之邦、白文选等人于武英殿觐见。

对于皇帝的这道旨意,周遇吉还没什么,但是其他人却是非常地惊喜。

李定国和刘文秀是享受过到京师就得到皇帝召见的待遇,他们惊喜,是因为他们的兄弟,竟然也有这样的待遇。

不要小看了这个待遇,很多官员进京,都没资格见皇帝的,更不用说,一到京师会得到皇帝立刻召见,就更是难得。

而吴三省等人,自然就不用说了,没想到皇帝对他们竟然也这么重视。只是一听到这份旨意的时候,感受到皇帝的重视,就有种自己做对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这一路北返,先是到凤阳府休整的时候,他们就见到了朝廷整顿地方,对于他们平时愤恨的地方乡绅被朝廷收拾,对于政通司的节目演出,特别是那小品,都感到非常地惊讶,也非常地喜欢。

还有那首被所有军人所喜欢的曲子,他们也喜欢,在继续北返的时候,早就被其他军人给教会了。

一路上,他们看到百姓不再躲避他们,而是欢迎他们,看着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和南方相比,和他们原有的印象相比,真得是有天翻地覆的变化,都深深地震撼了他们。

这让他们感觉到,百姓渴望天下天平!

一路上,他们也看到了有的地方在用水泥修路,还看到了传说中的铁路,正在往南铺设。到了通州之后,更是看到了李定国给他们说过,他们一直无法想象出来的蒸汽火车。

很自然的,他们再一次被震惊。

如此种种,都让他们对皇帝的印象,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在去紫禁城觐见皇帝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非常地激动,就怕自己这个草莽之辈,会有失礼之处。

因此,在给崇祯皇帝见礼的时候,他们的喊声,也格外地大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坐御座上的崇祯皇帝,看着眼前这群年轻的精壮汉子,微笑着说道:“都平身吧!”

周遇吉带着他们一起平身,然后按官职高低站定。

吴三省等人,都不敢直视皇帝,低眉顺眼,垂手而立。

看着武英殿的底面,他们都感觉,好像在做梦一样。自己竟然有朝一日,站在了紫禁城的宫殿里面!

这要是换了以前,谁能信?

只听崇祯皇帝微笑着对他们说道:“朕已经听说了,你们是自愿北上杀建虏。能有你们这样胆气的,却是不多见。朕很高兴!”

吴三省等人,听到皇帝一开口,就表扬他们,并且在言语中,能听出浓浓的欣赏之意,不由得心中都很是高兴。

都说什么伴君如伴虎,见了皇帝都是战战兢兢的,还有人说当今皇帝刻薄寡恩,杀首辅如同杀鸡,最是难伺候了!

原来这些都是假的,不是亲眼所见,差点都被那些传言给骗了!

他们正在想着,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大明好男儿,敢于迎战建虏,朕自然要多保全你们,少一些流血的可能。因此,你们就先在京师休整半个月,完成换装整训,等新任蓟辽总督到了之后,再去收拾建虏!”

这一路上,吴三省等人自然见到了京营将士们的精良护甲和军械,那是非常地羡慕。

要知道,军人打仗,有一件好的盔甲,那等于是多几条命的。特别是像京营将士们身上所穿的盔甲,简直是刀枪不入了。有这样的盔甲穿在身上,除非是被看中护甲没有防护到的地方,要不然就难以伤到他们。

因此,他们甚至私下偷偷问过李定国和刘文秀,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换装,拥有这么精良的护甲和军械!

也是这个原因,他们一听崇祯皇帝说,会先给他们半个月时间的换装整训,那是非常地高兴了。

在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带领下,他们纷纷向崇祯皇帝谢恩领旨。

崇祯皇帝的脸上一直都有笑容,看着他们,笑着说道:“如今的情况已经和以往不同,什么建虏野战无敌,那都是因为我们朝廷军队以前不行而已。而如今,你们可以问下忠武伯,听听他当初在蓟州之战的情况。建虏也是人,护甲军械都没有我们强,杀他们一个是一个,回头要不了多久,就能光复辽东。到时候,朕必定**行赏,只要军功够大,封侯拜将亦不在话下!”

这是给出承诺了,让渴望封侯拜将的一群人,不由得非常高兴。

随后,崇祯皇帝又下旨,李定国和刘文秀招安有功,都封为京营副将,也就是俗称的副总兵了。

吴三省、王之邦和白文选,弃暗投明,使得庐州府、安庆府等地免于刀兵之灾,封为京营参将;其他将领,则封为京营游击。

他们手下刚好要在京师整训换装,因此,都会和原有京营混编,包括加入新的京营将士,扩编为五万援军,开赴山海关。

原本吴三省等人,都是有一种担心的。

他们出身流贼,和朝廷官军比的话,是不是会受歧视?对待他们是不是会有区别?比如军饷、粮草、军械等等方面,是不是会比原有的朝廷官军要更差?

如今,他们算是放一万颗心了。

崇祯皇帝不但非常重视他们,第一时间就召见他们,并且还承诺了,给他们换装,和京营将士就是一个待遇。

这个预期,远超他们当初决定接受朝廷招安的时候。当时,他们只是冲着李自成和刘文秀的原因,才答应接受招安。对于朝廷,说句实在话,其实并没有多少认同感。

但是如今,他们的心中对崇祯皇帝充满了感激。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更是多了一些认同,从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更能接受自己i如今是朝廷官军的身份了。

于是,在崇祯皇帝召见他们之后,就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地回城外营地了。

暂时他们的家小都还在南京,京师也没有他们的家,就只有住在军营的。

而在军营中,看着他们兴高采烈的觐见皇帝回来,有一个人就非常地羡慕。

这个人,就是一起被调回北方的吴三桂。

松锦之战后,原本以为平安无事渡过一劫,还想着从关宁这座危城调去山海关的他,却没想到崇祯皇帝事后算账,不但削了他的总兵一职,而且还在蓟州之战中,把他给调出了关宁,让他离开了苦心京营许久的大本营,派往南方凤阳去剿贼。

本来的话,他自信,以他的能力,还有麾下三千关宁骑军,打贼寇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快就能积功升迁,当回他的总兵的。

结果没想到,到了凤阳之后,竟然没有让他去剿贼,只是驻守凤阳。而流贼也压根没来进攻凤阳,搞得他就在虚度光阴。

好不容易又去了周遇吉,这是准备打大战了,结果没想到,近处几个府的流贼,竟然都被招安了,他一路奔波,基本上就没有捞到什么功劳。

好吧,打武昌是肯定的吧?

吴三桂就憋了一肚子的劲,就准备好好打这一仗,最好能亲手抓到那个八大王。这样的话,就算不如那江阴典史,也肯定能官复原职吧?

结果没想到,预想中的这场仗,又没有他的份,直接把他调回北方来了。

如果有的选,吴三桂是不想打建虏,而是选择打流贼的。毕竟在他看来,建虏难打,流贼易杀。

然而,他没想到,回到京师之后,跟他一起回来的流贼,都接受了皇帝的召见,一个个封官,而他,却没得皇帝召见。

这种落差,让他感觉到非常地失落。

于是,他就趁着晚上回府的时候,向他爹请教这个事情。

他爹就一直在京师,自然关心他儿子的将来,也因为就在京师的原因,对于朝堂上的动静,就能及时了解。

刚好儿子回京,他本来就想找儿子说事的,听到儿子这边说那些投降的流贼都被皇帝召见而他儿子没有召见时,就给他儿子说了他的观点。

吴三桂听了之后,联想到自己的一连串赵云,深感他爹说得在理,便在次日一大早就回了城外军营,训练军队,不再往城里去了。

在周遇吉等人回京大概三天之后,原三边总督堵胤锡快马加鞭,就赶到了京师。

崇祯皇帝听到禀告,便第一时间召见了堵胤锡,商议有关建虏的战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