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417章 结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417章 结束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宁远这边的明军主力便开始动了起来。

大规模的骑军,从陆路开始往锦州出发;轻装步军紧随其后,同样从陆路出发。

粮草辎重,还有重型火炮就搬运上船,由船运到小凌河入海口,再通过小凌河运往锦州。如果到十一月或者十二月的话,这条河很可能会冻上,就没法行船了。

整个宁远地区,顿时就变得非常热闹起来。

刚缴获的一万多批战马,就等于多出了一万多个骑马步兵,让原本步军的机动力都强了很多,当然了,粮草消耗也就一下增加了很多。

看着这一切,堵胤锡心中有点感慨,不过后勤补给这个,他不用操心,有皇帝呢!

于是,他当即下令,也准备前往锦州了。

从目前的敌我态势来说,年前打下锦州肯定不会有问题,算是今年给皇帝的一份最好的新年礼物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出城的时候,就有快马来报了。

“报,锦州已被建虏焚烧一空,建虏估计从前天就开始撤离了。”

“什么?”堵胤锡一听,非常地吃惊,连忙再次确认道,“锦州建虏都跑了?”

“从锦州焚烧迹象推测,建虏已于前天之前撤出了锦州,目前吴参将正在往海州方向追击,查探建虏动向!”

消息得到确认,堵胤锡那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了。

之所以意料之外,是他没想到建虏竟然会逃!

这可是有史以来,朝廷和建虏的交战中第一次发生,这算是建虏闻风而逃了吧?

这就意味着,从此以后,朝廷官军和建虏之间交战的心态,已经和之前完全不同了。从此以后,建虏面对朝廷官军的时候,不会再有心理优势!

而堵胤锡之所以又觉得在意料之中,是因为宁远战事结束之后,朝廷军队已经对锦州建虏形成优势,可以说,攻陷锦州是很有把握了。

换成建虏那边的角度来说,建虏要想守住锦州,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建虏的援军,最近也是要从海州增援,而海州到锦州至少有三百多里路那么远,都快赶上山海关到锦州的距离了。

一旦锦州战事爆发,建虏在海州未必有足够的援军,必须从其他各地调集援军,筹集粮草物资等等,等到援军到达的时候,锦州恐怕早已失陷。

面对这样一场必败的战事,建虏如果还要死守,就不大可能!

当然了,为首的建虏,那个叫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人,也是有魄力,他显然是自己决断撤离的。回去之后,会不会被其他奴酋攻击,就是一个未知数。

袁尚仁的夜不收之所以被建虏探马赶回来,很可能就是建虏要撤离的时候。如果不屏蔽朝廷夜不收的刺探,一旦发现锦州建虏要逃的话,那宁远这边,无论如何都会派出骑军进行牵制的。

这个济尔哈朗能如此果断,算是个人物!

堵胤锡心中如此想着,便把这个奴酋记在了心里。

随后,他下令大军停止前进。

建虏既然早两天已经撤往海州,那再追的话已经没有意义。至于攻打海州,不是这次的战事目标,最为关键的是,海州离山海关太远,后勤补给太不方便,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强行发起战事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而锦州被建虏烧毁,再派大军过去,就已经没有必要了。毕竟粮草物资运送过去,都是麻烦。

如果派兵在那驻守的话,还要考虑建虏是否会回来报复,没有足够的兵力又不行。

发起这次宁锦之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给建虏一个重击,让他们消停点,不要影响朝廷整顿关内。

如此种种,堵胤锡便决定,此次战事算是结束了。

锦州那边,就驻守一支小队,主要用于预警之用。就短期来说,不会再对辽东建虏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了。

这个决定一下,那么接下来就是给崇祯皇帝写捷报了。要献俘,要请功,临时征集来的船队怎么处置等等,都要崇祯皇帝那边圣裁!至少在年前,还是有的忙的!

……………………

建虏户部尚书他塔喇·英俄尔岱,朝鲜人叫他龙骨大,算是朝鲜的太上皇了。因为锦州这边准备发起战事,为协调前线,英俄尔岱就奉命坐镇海州,策应锦州那边。

起初几个月来,从锦州传来的消息,都是一切顺利,让他这边也是松了口气。

说实在的话,大清这个户部尚书不好当!特别是去年入关的大军惨败,不能没有抢回足够的人口物资,甚至还赔了几万青壮。整个盛京城,可以说家家都有丧事,物资和人口的消耗,真得对大清是重大的打击。

英俄尔岱站在海州城头上,不惧北风呼啸,看着什么都没有的城外,心中还在想着大清的这些事情。

不得不说,明朝降官洪承畴还是有一定能耐的,给出了建议,从朝鲜两班那掠夺物资,稍微善待下朝鲜的贱民,从而在人口和物资上,有力地赢得了朝鲜资源。

朝鲜百姓也算是悲哀的,因为他们的开国国王李成桂宠爱侧妃的原因,导致他儿子篡位之后,立下了严格的阶级等级。

李芳远将所有朝鲜人分为三大阶级以便管理,这三大阶级都有明文规定,除非有特殊状况,否则任何人不能有所逾越,以免受罚,除此以外还有贱民,如工匠杂役,奴隶奴婢,没有户籍,不属于阶级范围。

这种分级做法有多离谱,举一个例子便知道了。朝鲜实现的是“从母法”跟“一贱即贱”,父亲是两班贵族,母亲是平民,生出来的小孩就跟母亲一样是平民,母亲如果是贱民奴婢生出来的小孩就是奴婢。

基本上可以说,朝鲜人,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命运。

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底层百姓,肯定是不甘于被两班给统治的,活都活不下去,那要造反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前的时候,建虏不分朝鲜阶级,就管抢钱抢粮杀人越货。因此,那是引发了朝鲜人的集体抵制。朝鲜的官军**,抵抗建虏的主体就成了义军。

而如今,在洪承畴的提议之下,建虏这边把资源稍微倾斜一下给朝鲜的贱民,顿时就赢得了朝鲜贱民的支持,效果很明显。

“这个洪承畴,确实是个有能耐的啊!”英俄尔岱想着这些事情,便心中感慨道,“治国理政,甚至领兵打仗都是不错的。也就是明国党争,拖累他的人多,要不然,以前松锦之战的时候,还未必能打得赢!”

他想着这些,忽然又心中一黯。

明国朝廷有问题,可是,大清朝廷不也是么!

如今大清皇帝病重,经常无法理政,朝廷要务,主要便是和硕礼亲王、和硕睿亲王两人商议着处置。一旦皇帝薨了的话,大清局势会怎么样,真得是难以预料!

按理来说,既然是皇帝不再是大汗了,那新的皇帝,必然是老皇帝的儿子。

然而,大清皇帝却迟迟不立太子,这绝对是个问题!

想着这些,英俄尔岱的脑海中,就闪过了两个人的面孔:豪格和多尔衮!

朝野之中,其实随着大清皇帝病重这么久,已经是暗潮涌动了。

豪格想当皇帝,谁都知道的事情;多尔衮也想染指九五之尊的位置,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除非大清皇帝明确下旨,选出新一个皇帝,到底是多尔衮还是豪格?要不然,内斗恐怕就难以避免!

英俄尔岱想到这里,心中又是叹了口气。

按理来说,该是豪格当下一个皇帝的。可是,为什么大清皇帝却一直没有明示呢?

多尔衮的势力很大,有两个同父同母的兄弟,多铎和阿济格,实力很强!

不过礼亲王和郑亲王同样实力很强,说话很有份量,他们两人的意见也很重要……

想着这些,英俄尔岱不由得又叹了口气。干脆微微甩头,不想去想这些糟心的事情,毕竟人轻言微,也不是他能管的。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看向锦州方向,心中又在想着,那边的情况会怎么样?

根据之前的情况推测的话,明国关内肯定也很乱,因此他们的那支军队就一直没有增援关外。

对了,那支军队真得很强大么?

对此,英俄尔岱也有点疑惑。

其实,就他而言,以为洪承畴的表现,他更相信洪承畴的话,绝对所谓的强军,其实不存在。

但是,蓟州之战,大清军队大败而回,也是事实。

从如今的试探来说,还是要偏向洪承畴这边估计的那样。

他正在想着时,忽然,眼前似乎看到什么,便连忙定睛再看,却见有一骑飞奔而来。一看就知道,是锦州那边过来的。

“这是又有消息传过来了么?”英俄尔岱见了,也不紧张,隔几天,就有飞骑快报。哪怕这一次,似乎晚了两天,那也是正常的事情。

他正想着呢,那快骑已经越来越近,都能看清快骑的脸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