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434章 进京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434章 进京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就听崇祯皇帝问宋应星道:“那个蒸汽轮船的改造情况如何了?”

之前刘伟超提过蒸汽轮船的思路之后,崇祯皇帝就已经按捺不住,让宋应星去做起来了。

蒸汽机已经在应用,用明轮的方式来驱动,这种改造是最简单不过的。

而明轮驱动的方式,其实在大明开国时候,当年的鄱阳湖大战中,就有一类小型快船用得就是明轮,不过是人力驱动的。据说,这种最早始于南宋时期。

如今对宋应星来说,把人力驱动改为蒸汽机驱动而已。

此时,宋应星听了,便连忙说道:“陛下,蒸汽轮船须得由大船改造才行,如此庞大的蒸汽机才不至于让船只负载过重。此等试验,已经做过两轮,如今正在天津港的船厂中秘密试验,蒸汽机室,如何存放煤炭,明轮安置在船的什么部位更合适,船的转向等等,结果都还没出来。”

有一个尴尬的地方就是,现有船只中,合适用蒸汽机改造的船只并不多。因为朝廷之前就不重视水师,登莱水师的覆灭,更是加剧了船只荒。

宁远之战中能征集船只,那是因为战争需要,总不能平时的时候,朝廷缺什么,就直接去征用什么吧,那和强盗有什么区别?

崇祯皇帝听了,眉头稍微一皱,随后吩咐宋应星道:“在大洋的彼岸,有一种叫做橡胶树的东西,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对于推广电力的应用,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太远了,而这蒸汽轮船,将会是横行海上的好东西,你先让他们去研究电灯,自己亲自跑一趟天津,把这个蒸汽轮船尽快拿出来,估计半个月左右,朕要用!”

一听时间这么紧张,而宋应星也已经有一个月时间没有去天津了,不知道那边进度怎么样,便连忙奏道:“那微臣立刻出发!”

如果说以前对于文官来说,赶去天津都算是出远门了,那如今就只是一个晚上睡一觉的路程,和京师郊外没什么区别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很多普通人,终其一辈子,也就在出生地周边,方圆百里的地方活动而已。蒸汽火车的出现,水泥路的铺设,便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这不,有了蒸汽火车,宋应星去天津都没任何问题了。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大约半个月左右,郑芝龙和郑森父子,在郑鸿逵的陪同下,终于奉旨赶到了京师。

郑森是因为主持江南采购衙门有功,崇祯皇帝下旨封他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来京师觐见谢恩的。

至于郑鸿逵,他是在天津港等到了郑家两父子,然后一起陪同进京的,当然了,这也是奉旨这么做的,要不然,他一个登莱副将,岂能私自离开驻地!

郑芝龙从这些事情中,也感觉到了崇祯皇帝向他释放出的信号。同时,他心中也非常明白,那是因为他手中有大明最强大的水师,而崇祯皇帝刚好非常需要,因此才有这等礼遇。

要不然,他郑芝龙估计还不会被当今大明天子放在眼里!

见到了郑鸿逵,了解到北方这边的事情之后,郑芝龙便已经猜到,当今天子召见他,并不只是为了江南采购衙门的事情,很可能和登莱海军有关。

因为郑鸿逵已经给他说了,他身为登莱海军的副将,手中可用战船,几乎就没什么。而重建东江镇的话,海军有一个非常大的敌人,就是朝鲜水师,必须要先干掉或者收服,东江镇才会安全。

当初东江镇的毁灭,真是因为建虏有朝鲜水师的帮助,才能攻上皮岛,把岛上的军民给灭了。

而如今,朝鲜更是认了建虏为宗主国,如果重建了东江镇,那在建虏的要求下,出动水师的可能性非常大!

了解到这个事情,郑芝龙都不由得有点头疼。

虽然说,他麾下的水师确实是大明沿海最强的。

可是,如果让他把水师带到北方,还要去朝鲜那边寻找朝鲜水师决战,又不可能获得多少好处,这种吃力没收益的事情,实在是难做!

不要看着他日收斗金,那只是在大明东南沿海而已,并且手下船多,那要养活的费用也高。

如果去朝鲜找朝鲜水师决战的话,赢不赢他倒是不担心的。他就担心,这一去一回,估计要一年时间,那他在东南沿海霸主地位的维持,估计会有点玄,有些人就未必会愿意买令旗了。

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占据大员的红夷,就是畏惧他的水师,才不得不买令旗的。一旦知道他的水师主力离开闽地沿海的话,估计就不会交这个钱的。

当然了,郑芝龙是个聪明人,并没有只看到这一点。要不然,说不定他在天津明白了情况,就立刻转头回闽地去了。

了解到崇祯皇帝大概找他什么事的同时,他自然也知道了宁远大捷的消息,朝廷对建虏又一次大捷,还抓了更高级别的奴酋,刚在京师千刀万剐了。并且,还有建虏中的头目投降朝廷,这些事情足以说明,辽东的事情,开始在朝廷的掌控之下。朝廷的军力,越发地强大了!

一旦朝廷强大,而他又不合作的话,那接下来会有什么结果,只要不笨,肯定能猜出来的。

要是以前天下大乱,那他在闽地闷声发大财,那是没任何问题的!

可如今,当今天子不但知道他在发大财,并且朝廷军力已经强大,平息了中原的贼乱,最大的两股流贼,已经被压迫在江西、湖广南部以及广西等地,可以预见,要不了几年,贼乱估计会彻底平定,辽东也会光复。

那时候的朝廷实力之强,可能会直追开国之初。

郑芝龙就是再狂妄,也不敢狂妄到能和这样的朝廷开战。更不用说,他其实一点都不狂妄,还喜欢苟!

当然了,他也不是没有谈条件的底线,就是在水上,或者在海上,至少在能看到的年月里,始终是他的实力最强。真要没底线,把他逼急了,占据海岛造反,也够朝廷受的了。

基于此,郑芝龙的心中,多少有个谱,便进京觐见,看皇帝怎么说了。

当他坐上蒸汽火车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见,哪怕他早已知道蒸汽火车的存在,也还是非常惊讶了一番。

他这个老狐狸都如此,那郑森就更不用说了。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不断闪过的景物,还喝着茶,忍不住就赞道:“陛下真的是太厉害了!”

在北方时间最久的郑鸿逵听了,便点头附和道:“自从太祖皇帝显灵之后,陛下就变得越来越厉害了,如果经常在京师的,感受就更深。”

说到这里,他看向沉默中的郑芝龙,恳切地说道:“大哥如果在京师多待些日子,便都能感受到。有些东西,不是说说就能知道的,您亲身体会下当更能有感受!朝廷能从岌岌可危的处境,扭转为如今这局势,真得是凭了陛下的一己之力。”

听到儿子和弟弟的话,郑芝龙本来心中还有底的,就感觉这个底气越来越不足了。

皇帝越厉害,他就越没底气,就是这样!

看到他还没说话,郑鸿逵就继续说道:“大哥请看,外面这地上的,乃是水泥路,这种水泥材料,也是陛下发明,还能用于兴修水利。就这一年,自从打败建虏之后,流贼又被压制在南方,我敢说北方的民生,很快就能恢复!”

他怕郑芝龙不相信,就把他听来的消息,继续说给郑芝龙听:“今年的时候,北方不是没有干旱,天灾其实一样有。但是,却没有像往年一样引发大的动乱;还有瘟疫,就是那个疙瘩病,在中原黄河泛滥那地又发生过,可依照陛下那公布的措施,很快就扑灭了,这要是在以往,可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往年的时候,北方的民生更难,可如今在郑鸿逵的口中,今年比起往年,那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并且从种种事情的对比上可以预料,来年还能更好!

换句话说,天下乱世已经要结束,即将开始一个大治之世。而这些,都源自于崇祯皇帝的改变。

这些事情,要是正常说起来,哪一件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如今,却都在一件件地变为事实而存在。

听了半天郑鸿逵的介绍,还有郑森在边上的惊呼连连,让郑芝龙越发地对这一次京师之行,感觉越来越没把握。

他不喜欢这种感觉,要做的事情,在他的预料之内,掌握之中,才是他这些年来,一步步从一个普通海盗成长为如今的海盗王的原因。

到了后半夜,看着郑森已经睡得很香,听着郑鸿逵的呼噜震天响,郑芝龙也有点困了,心中叹口气说道:“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人生不可能会一直如意,好歹人家是整个天下的共主,不是太过份的要求,那就这样吧!”

毕竟到目前为止,皇帝对他郑家也还不错。那传说中的抄家手段,可是没对郑家来的,反而恩赐有加。不但儿子成了锦衣卫指挥同治,四弟也成了海军副将。

这么想着,他便也模模糊糊地睡了,再睁开眼睛时,已经到京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