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488章 三司会审(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8\/11)

当然,最为关键的,其实……还是孔家够富!

如果说孔家清贫,或者说也就一般般的富有而已,你看崇祯皇帝会不会如此大动干戈了!

此时,王承恩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先连忙回答一声道:“奴婢遵旨!”

随后,他还是有点犹豫,最终想了下,依旧提醒道:“万岁爷,这三堂会审下来,怕是最后的罪,没法抄家了啊!”

最大的可能,王承恩已经想到了,换个人当衍圣公,估计就是三堂会审的结果。

把那些人抓进诏狱后,王承恩并没有去查证那些说崇祯皇帝德不配位,要皇帝让位给太子的话到底是不是孔家人说的,因为他其实心中很清楚,根本就没有这种事情。

因此,王承恩是严刑拷打,然后用言语加以引诱,让几个闹事的文人把罪责推到了孔胤植身上。

可是,如果是三司会审的话,在那些文官的审问下,那几个咬定说是孔胤植让他们诽谤皇帝,涉及皇权的事情,就很容易被问出破绽的。

这会儿,王承恩说完之后,为皇帝考虑,便又向崇祯皇帝提议道:“要不,奴婢把招供是孔胤植所为的几个人弄死?”

这么一来,之前的口供之外,那些文官也不可能得到其他口供了。

不过这么做的话,也容易让文官们都知道,这其中有鬼,说不定会更为曲阜孔家喊冤,王承恩这边的压力会更大!

崇祯皇帝听了,淡淡一笑道:“无须如此,就算他们审出真相,知道那孔胤植没有聚众谋反之意,朕也不会把钱财还回去的。曲阜孔家,以后都不会有了!”

顿了顿,他看向王承恩交代道:“不过你记住了,一定要把孔家搞臭了。让天下人知道,孔家的德行,不过是普通人而已,甚至比普通人都不如,仰仗祖宗余荫而已!”

王承恩听了,不明白崇祯皇帝哪来的信心?不过最终,还是皇帝让他怎么做,他便怎么去做了!

定下三堂会审的第二天,刘文秀押解曲阜孔家到了京师。

这一日,京师这边的读书人纷纷拥出城去迎接。看到孔家的凄惨,不少文人都是淘淘大哭,就和他们死了爹娘一样!

护送孔家来京的那些文人一看京师这边的情况,便立刻受到了鼓舞,纷纷喊着,要给衍圣公一个公道。声势之大,很是少见!

从中可以看出,曲阜孔家在读书人中的影响之深了!

不过穿盔带甲的刘文秀见了,却是撇嘴冷笑。以他的经历,早就认定了,就这些文人,如果拿出刀子的话,这里十个人都不会留下一个人。

也就是觉得朝廷不会怎么他们,才会如此做做而已!

这一天,很自然地,京师上下,所有人谈话中,都免不了谈及曲阜孔家的事情。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多的是看戏;可对于读书人,那是仿佛要决战一般的。

一个个都是喊着衍圣公冤枉,甚至私底下也有人在说,崇祯皇帝这个抄家皇帝是看上了曲阜孔家的财富,圣贤之后才会如此倒霉。

激愤之余,他们甚至私下认为,那些闹事的文人,也没有说错啊,罪己诏都是皇帝自己下的,并且不止一道。既然罪己诏都下了,那还不许别人说?哪个大明皇帝的治下,有过如此的天下大乱?

当然,这种话,也没人敢明说,不过很多人心中有这个想法,却是真的。

让人想不到的是,就在万众瞩目的三堂会审前一天,从南京来的捷报便传到了京师。

“什么,张献忠那个大流贼被灭了?”

“这么多年了,这个流贼终于被朝廷灭掉了么?”

“这么一来,天下流贼势力,岂不是就只剩下那个叫什么李自成的了?”

“天下真得就要太平了么?”

“……”

京师百姓听到捷报,一时之间都是欣喜不已。经历了乱世的他们,最是渴望天下太平能早日到来的。

京师的气氛,似乎又一下回到了过年时分,鞭炮声,恭喜声,此起彼伏。

曲阜孔家被押来京师,由那些读书人营造出来的悲愤气氛,都一下被冲淡了。

称颂当今天子的声音,一下又占了主流。谁要是敢提罪己诏的事情,绝对会被一群人喷。

大明朝政败坏,就是读书人不学好,以至于拖累了皇帝都下了罪己诏。不过亏得皇帝英明神武,最终用了十七年时间扭转乾坤,眼看着太平盛世即将到来,以后的日子,必定会越过越好了!

……………………

崇祯皇帝这边,收到捷报也很是高兴。

张献忠所部流贼,祸害天下那么多年,甚至还火烧皇陵,如今灰飞烟灭,那天下就只有一股流贼势力了。

高兴之余,他也对几份同时送来的密奏上禀告的事情而生气。

可以确认,南京勋贵在张献忠突围这事上,肯定是充当了内应的角色。只是不知道,到底那些勋贵参与了。

马士英在密奏中请旨,彻查南京勋贵,对此,崇祯皇帝想都不想就准了。

连曲阜孔家都要搞,南京那些勋贵算个啥?皇家的狗而已,不听话,还敢咬自家人,不办他们办谁?

不过,对于马士英在密奏中的另外一件事,崇祯皇帝想了下之后,便视频联系了刘伟超,询问刘伟超道:“朕想知道,你们那个时候,还是按首级算军功么?”

“当然不是!”刘伟超一听,当即笑着摇头道,“我给你查查吧,你等下!”

他虽然知道不是,可具体的,还是说不出来,必须得查下才能知道。

不过这也很快,一下就查出来了,便给崇祯皇帝说道:“我们这个时候,大概地讲,是根据四个原则来统计军功的……”

崇祯皇帝听到他说话,就认真地听着。

“1、统计毁灭敌军的装备数量,比如打飞机,打一架算一架这种!”

“2、统计缴获敌军的代表性物品,枪支、敌军的臂章、胸牌,军旗等等!”

“3、统计战斗效果,比如成功守住了某个阵地、成功突破了某道防线、歼灭了什么敌人等等。”

“4、对比战利品的质量,比如你缴获了敌军一支手枪,人家缴获了一门大炮之类。”

说到这里,刘伟超笑着说道:“这个是比较通俗的说法,事实上,如果去查规章制度的话,那是有很多的,我估计你看不懂。”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还真有点挠头。

按首级算军功,领赏银,这是有弊端的,这一次,刘良佐和黄得功的冲突,就是源自于此。

因此,崇祯皇帝是想着,怎么改进这一点。

说实话,不说别的,光是按首级算赏钱这个,他就觉得有点亏。

此时的崇祯皇帝,并没有仔细去了解。要不然的话,他就能知道,在成祖皇帝那会,军功就有另外的算法。只不过实施起来,是要看人的。

想着明日就要三堂会审,崇祯皇帝便对刘伟超说道:“这事儿朕再想想,朕先把孔家的事给处理了!”

刘伟超一听,便笑着说道:“记得,你那视频,不要给别人看到,到时候用上,效果才会好啊!”

“朕知道!”崇祯皇帝一听,立刻点头道,“此事事关重大,朕岂会不注意!”

……………………

第二天就是三堂会审,几乎京师所有的读书人,有资格去旁听的,那绝对是去听了;没有资格去旁听的,也在附近等待消息。

而除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之外,内阁首辅、其他尚书也到场旁听。当然了,司礼监这边也有秉笔太监一起,王德化和李若琏虽然不在,但东厂和锦衣卫也有参与。

可以说,这是大明朝最为隆重的一次会审。

一切都如同崇祯皇帝这边事先预估的那样,提审那些闹事的人犯,还有孔家的人,包括孔胤植在内,在这个审理的过程中,这些文官明察秋毫,基本上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也就是说,孔胤植确实有授意孔家人去鼓动读书人在春闱这一日闹事,试图让皇帝明确科学不纳入科举,不会和儒学相提并论。其他激进的说法,比如废除科学,说崇祯皇帝德不配位,要求皇帝让位给太子等等这些话,是那些闹事的文人头脑一热说出来的,和孔胤植的关系不大。

在这个过程中,王承恩秉承圣意,从中插科打诨,东拉西扯,把孔家违法犯忌的事情,包括刘文秀带回来的那些控诉孔家的资料,在这万众瞩目之下都抖了出来。

还不止如此,包括历次改朝换代,曲阜孔家的所作所为,那些奴颜婢膝,甚至是包括对蛮夷的奴颜婢膝,也全都正儿八经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公之于众。

三堂会审到后面,每一日的会审内容经过传播之后,曲阜孔家被孔圣所笼罩光环终于褪去。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了圣贤之后的曲阜孔家,其实也只是凡人,甚至为了荣华富贵,连普通人都抵不上的一个家族而已,根本没有孔圣所倡导的那些,何谈榜样,何谈精神寄托?

可是,不管怎么样,好歹是圣贤之后,并且这次会审,最主要的是洗去曲阜孔家聚众谋反的罪名。

就这么的,会审结果终于商议了出来,报请崇祯皇帝那边,费时十二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