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523章 今时不同往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523章 今时不同往日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明国竟然花费代价去重建东江镇,那就说明他们的战略重心,目前并不是和大清交战。要不然,直接从宁远、锦州一线进攻便是。

为了证实这一点,多尔衮一边准备的同时,另外一边也催着后续消息。

结果还真没料错,随着消息逐步送过来,他算是基本上都了解了。

突然出现在辽东半岛的明国骑军, 是吴三桂所部,大约三四千左右;从金州卫登陆,破坏了复州地界城外的一切,然后还打下了金州后,又撤回海上去了。如果不出意外, 应该是去占领海岛了。

在这个消息中,有一点让多尔衮有点意外。就是据传闻, 金州是被孔有德打下来的。

他连续几天游说金州卫的守军,最终劝降了金州卫的守军,然后杀掉了所有建州女真的,放走了其他族的。

这个消息,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但是,多尔衮却能猜出来,大概是真的。

要换了以前,大清的军队肯定不会投降。但是,先是有蓟州之败,而后又有宁远之败,大清都是损失惨重,几乎家家戴孝。

只要金州卫那边营造出明军大规模进攻的迹象,坚守没有任何意义,而孔有德现身说法,威逼利诱之下,会投降也不是不可想象了!

估计是投降之后, 孔有德知道了图尔格逃回辽东的事情,为了向明国将领表示自己的忠心,就杀掉建州女真, 释放其他族的人,表明他是真投降!

“养不熟的白眼狼!”想明白了这点,多尔衮也只是狠狠地骂了一句。

他心中有些庆幸,听了范文程和洪承畴的建议,把汉军八旗都迁往北方去了,要不然这种局面之下,人心惶惶之下, 谁知道里面又会有多少白眼狼?

他可是记得,毛文龙还在的时候, 那些汉人是源源不断地逃往东江镇。顺带着带去了消息,让毛文龙那支乞丐军都能避开大清军队的主力,到辽东腹地捣乱。

此时, 也是因为有了预期,对于复州和金州的损失,多尔衮并没有那么痛心。甚至因为这个事情的发生, 让他相信,把大清的重心往北迁移的难度,将会降低很多了。

在快马急递之下,消息进一步明确之后,他便立刻商议下一步对策,先和代善通气。

只听他对代善说道:“如今明国东江镇有三四千的骑军,比起毛文龙时候,机动性更高,战斗力更强,对付起来会更难!”

“那就还和以前一样,调朝鲜水师过来,重新打下皮岛!”代善听了,立刻就回答道。

不过多尔衮听了,却是摇摇头说道:“恐怕没用!明国既然敢重建东江镇,不会不防着这一招的。他们的水师肯定是有实力,能保护皮岛的安全,才会这么做。”

顿了顿,他又提醒代善道:“而且,我们之前一直认为明国目前没有水师能横渡大海的,结果他们不但做到了,甚至都还运来了骑军。明国水师的实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啊!”

代善听了,也是伤脑筋道:“那你说怎么办?”

多尔衮沉吟片刻,随后回答他道:“明军重建东江镇之后,金州卫、新义州等地,肯定是他们活动的地点,对于我们联系朝鲜会有很大的影响,不管是从朝鲜迁移人口,还是运送物资,都可能受到这支明国骑军的骚扰。兵力少了,那是等于给明国骑军送战功!如果不歼灭这支明国骑军,朝鲜对我大清来说,就是鸡肋了!”

代善听得头疼,他何尝不知道这一点呢!如今东江镇的骑军,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战斗力强悍,远非毛文龙时候可比了。

一时之间,他想不出什么办法,能歼灭这支东江镇骑军的,于是,就再一次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这一次,多尔衮盯着代善,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两个字:“倭国!”

“什么?”代善一听,有点不明白倭国和东江镇的关系,便确认道。

不过以他的老奸巨猾,自然也马上想到了,多尔衮大概是什么意思。

果然,就听多尔衮对他说道:“以明国重建东江镇的精锐,我觉得必须要拉拢倭国才好了,理由有三!”

没等代善问话,他就直接开始解释了。

“第一,东江镇重建,使得朝鲜对我大清来说,将成为鸡肋,不管对朝鲜做什么,都可能受到东江明军的骚扰,非常地麻烦。”

“第二,回头可以进一步确认,明国的水师应该是强大的,至少比朝鲜水师强大,他们才敢重建东江镇。而倭国的水师足够强大,要打败远在朝鲜的明国水师,我觉得可能性很大。这也就是说,要想消灭东江镇,还是要靠倭国的水师。”

“第三,以朝鲜为诱饵,让倭国和明国继续交战,则我们大清就能分担很大一部分的压力,经营好北方,只要粮草物资充足了,就可以再吞并蒙古部族,提升我们大清的实力!”

代善听了,并没有马上就回答,而是紧皱着眉头在想着。

对此,多尔衮也不催。因为他知道,只有他和代善达成共识,才好去说服其他亲王。

而代善之前反对的理由,是觉得大清刚把朝鲜给经营了下来,正是收获的时候,这个时候让给倭国,太委屈大清了!

第二,倭国占了朝鲜之后,要是不去和明国开战,反而坐看明国和大清交战,想坐收渔翁之利,那就是引狼入室!

可如今,随着明国重建东江镇,代善的两个理由都不再成立。

这不,代善自己考虑之后,忽然叹口气说道:“形势比人强,引入倭国,总好过我们大清独自面对明国的两面夹击之势!”

听到代善这话,多尔衮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道:“我就知道,礼亲王才是我大清最有大局观的!”

代善听了,无言一笑,带着一丝自嘲,似乎并不以为然。

多尔衮见了,也是笑了笑,不过他的笑意中,更多的是无奈。

随后,他问代善道:“孔有德之事,该如何处置?”

代善听了,不答反问道:“你以为呢?”

多尔衮一听,并没有循环,而是脸上露出一丝怒意道:“抄家灭族,以儆效尤!”

说到这里,他补充解释道:“如果我们大清足够强大,和明军的交战,一直是全胜的。那就可以和先皇一样,以安抚为主。如此,方能吸引更多的汉人来降。”

说到这里,多尔衮停了下,神情中似乎都是无奈,过了一会才说道:“可如今局势有变,如果大清不能大胜几场的话,人心不稳。这种情况下还怀之以柔,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人背叛大清,因为他们就算被抓也不会付出代价,就等于是鼓励他们这么干!”

之前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孔有德的具体消息,因此一直是没有处理的。

如今既然已经知道了,多尔衮就打算杀一儆百,至少孔有德的儿子女儿是要死的!

代善听了,点点头说道:“时也,势也!你说得有道理,我是没意见!”

他们两人取得共识之后,就召开了扩大会议。豪格被踢去了海州,接替了济尔哈朗,连同多铎合计大清国的未来。

最终,在多尔衮的坚持,代善的配合下,取得了一致意见。

第一,济尔哈朗领兵前往鸭绿江边的新义州,驻守重兵防着明国东江镇的骑军,策应已经入朝鲜的英俄尔岱所部。

第二,多铎负责继续迁移大清人口,陆续往北转移。

第三,代善代表大清,带洪承畴出使倭国,协商两国结盟之事。反正条件之类的,代善都知道,由他灵活把控。

不过,让多尔衮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边正在忙着呢,忽然就收到北方快马传来的消息,说北方索伦部族那边,似乎出现了新的敌人,金发碧眼似妖魔,擅长火枪,以人为食,是为罗刹人。

按照已经商量好的策略,北方将是大清未来的重点,基业之所在,那是绝不容有失的。

多尔衮考虑良久之后,召多铎坐镇盛京,他领着援军赶往北方,去亲自处理这个新的情况。

………………

与此同时,远在大明京师,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此时辽东那边发生的事情。

当然,对他来说,重点关心的,也不是那么远的辽东,而是关内。

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七年的七月份了,根据马士英的密奏,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应天府和镇江府已经清查整顿完毕,其他周边州府,也都已经在推进中,成果非常显着,收获非常大。

清查出来的隐户和粮田,已经让崇祯皇帝看到了未来的赋税能有多大的提高,这使得他的心情非常地不错。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江南那边如今已经是雨季,大雨连绵之下,整顿地方的进度就不甚如意。

甚至有些地方还发生了水灾,光靠地方衙门不足以救灾。马士英已经下令,调集一部分军队协助地方救灾。

这一点,崇祯皇帝还是赞同的,不过王德化的那份密奏,却让他有点为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