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525章 年少热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525章 年少热血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和刘伟超的视频通讯结束之后,崇祯皇帝想了下,便亲笔信,然后再写了一道旨意,当即发往江南。

王德化收到旨意之后,立刻拜访了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随后,李若琏便从南京赶往扬州府的海门,也就是江南采办衙门的所在。

锦衣卫指挥同知郑森听到顶头上司到了,便连忙出迎。

对于年纪轻轻便是二把手的郑森,李若琏那是和蔼可亲,一番扯淡之后才步入正题,对郑森说道:“如今朝廷最为重要的事务,乃是整顿地方,这事你可知道?”

“当然知道!”郑森听了,想也不想地便回答道。

应天府和镇江府,那些手握丹书铁券的世代勋贵,都因为没有交税而被朝廷依律没收了粮田之事,早就传遍了天下。

对于那些勋贵吃了那么大的哑巴亏,绝大部分吃瓜群众来说,那都是喜闻乐见的。特别是年轻人,更是觉得那些勋贵不思报国,更是活该!

郑森这个时候刚二十岁,又是意气风发之时,对崇祯皇帝提拔他,重用他,更是感激不尽之时,也就非常反感那些勋贵不思报国,反而成为国之蛀虫的事情。

李若琏听到郑森的回答,看到他的表情之后,便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

于是,他便又对郑森说道:“如今应天府和镇江府都已经整顿完毕,马总督如今已经在着手整顿南直隶其他州府,按照这个速度,要想全国都整顿完毕,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去了!因此,他已经上奏朝廷,准备改变整顿法子!”

郑森听得很有兴趣,看着李若琏在说话。隐隐约约地,他猜到了这个改变的法子,应该和他有关系。

只听李若琏继续对他说道:“对于其他州府,马总督不会再亲力亲为,而是朝廷明旨发往天下,要求各省巡抚连同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共同整顿地方,厂卫派员监督,并分明暗两路。明则由锦衣卫和东厂派员,暗则由西厂派员。如此方能加快速度,早日整顿完毕!”

如果按照凤阳和南京模式的话,马士英第一没有那个精力,第二也没有那么多的军队可以派。

好在最硬的这块骨头,也就是南京这边已经啃下来了。对于其他地方上,那是有震慑作用的。

因此,就换了个整顿方法,用于加快整顿地方的进度。

此时,郑森听到这话,当即点头道:“这个法子好,那今年一年就能把全国都整顿完了!”

李若琏听了一笑,便对他说道:“江南这边,我们锦衣卫衙门,除了本官之外,就是你最大了。因此,锦衣卫的差事这边,你也要负责起来。至于江南采办衙门,你也要负责。你看,你能安排么?”

他的口吻,是和郑森商量的样子,并没有强迫的意思,至少郑森感觉不到。

听到李若琏这话之后,就听郑森二话不说,当即就回答他道:“当然能,采办衙门这边,这两年来一切都已经理顺了,基本上我就很少有事情要操心,也就是盖个章,核查下什么的,正好有时间四处走走!”

年轻人,坐不住,这是一个普遍的特征。

听到这话,李若琏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给你加派一些人手,你来负责浙江、福建两地如何?相信这边你更熟悉,更能监察到位!”

“没问题!”郑森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我是闽地人,不要太熟了!”

李若链见了,盯了他看了一会,让郑森感到都有点莫名其妙了,他才提醒道:“别的地方也罢了,闽地那边,特别是沿海,据说是你家的粮田最多!”

郑森听到这话,稍微一愣,他有点奇怪,自家的粮田最多,是啊,怎么了?

不过他虽然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可毕竟也都二十岁了,在衙门历练了几年,不比他之前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就马上回过神来,便立刻回答道:“大人放心,就算是我家的粮田,那也要按照律法办事,绝不偏袒!”

李若链盯着他看,发现他这话是真心话,便又提醒道:“根据本官的了解,你家的粮田,之前也都是没交税的!”

事实上,明末这个时候,交税才是不正常。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只有有权的,或者有点关系的,那都是想着法子不交税的。

李若链的意思,就是说你郑家的粮田,绝大部分是要被没收了!

听到这话,郑森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指挥使大人亲自来找他,然后和他说这么一番话了。

他倒也没有犹豫,立刻便向李若链拍胸脯保证道:“大人放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属下可绝不是那些贪官污吏!”

年轻人,没有被官场污染,就容易有这种认知和干劲!

李若链看着郑森,心中很是满意,当即点点头说道:“看来陛下真是没有看错你!很好,很好啊!”

说完之后,他便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书信,双手奉给郑森,同时恭敬地说道:“此乃陛下亲笔书信,给你的!”

一听这话,郑森的表情立刻肃穆起来,整理了下衣冠,然后才郑重地接过书信。

李若链见他收了书信,便对他说道:“你事有密奏之权的,可以随时联系陛下。应天府那边,福利彩票很快就要开卖了,本官得赶回去看着。”

郑森一听,便先送李若链,但是,李若链没有要他送,就匆匆走了。

于是,郑森自己便看起崇祯皇帝的这份亲笔书信。

崇祯皇帝在书信中,先是把郑森这两年来的功劳提了下,然后又提了郑芝龙兄弟的功劳,表示郑家对朝廷贡献很大。但是,功劳再大,也要遵守《大明律》。

他鼓励郑森,要做大明朝的忠臣,百官之楷模,流芳百世,而不是严嵩魏忠贤之流,辜负圣恩,最终祸国殃民而遗臭万年。

在信的最后,崇祯皇帝也做出了许诺,让郑森和郑家兄弟好好干,封爵在等着他们。

至少一点,如果郑森的五叔从南美洲平安归来,带回了朝廷所需的那些东西,崇祯皇帝就打算封爵酬之。

这封书信,其实就是借郑森的手,给了郑家一个保证:让他们好好干,不要辜负圣恩,那崇祯皇帝也绝对不会亏待他们郑家。

如果说,这封书信是由郑芝龙收到的话,他可能会衡量利害得失。至于崇祯皇帝所说得什么忠臣啊,流芳百世什么的,估计能直接忽略。

但是,郑森不一样!

崇祯皇帝的这封书信,说得他,那是热血沸腾!

封侯拜将,一代大明栋梁,流芳百世,想想就让他非常激动。

当今皇帝如此重视他,重视郑家,这是何德何能啊,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紧紧地握着这封崇祯皇帝的亲笔信,郑森暗自下了决心,不管如何,一定不能辜负圣恩,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得漂亮了!

这个时候,他爹不在,他的几个叔父也不在,就他自己拿主意了,想着尽快去办这个事情。甚至他都决定,先闽地再浙江,把事情办漂亮了!

…………………

不说郑森接下来是怎么去督办福建、浙江两地的整顿地方之事,就说马士英这边。

崇祯皇帝传过来的旨意中,就如同李若链所说,也有一件事交代,就是让马士英在南京开办福利彩票。

这是除京师之外第二个地方开卖福利彩票,这个事情,也是绝不能有失,因为事关南京这边的新式学堂的开办。

京师那边,福利彩票开卖,新式学堂开办,已经有半年的时间,算是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可以供南京这边参考了。

但是,南京这边的文风鼎盛,这个事情是否顺利,又关系到这个措施能否在整个江南推行。

因此,崇祯皇帝的意思,就是让马士英主办,南京镇守太监协办;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再由南京镇守太监负责。

这么安排,归根到底,还是崇祯皇帝不相信南京这边的文官,只敢用他信任的人。

想想也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就在这一年,他上吊自杀前还写下了诸臣误朕,他要是这么快就相信他的这些臣子,那就怪了!

南京这边,崇祯皇帝是有点担心,之前整顿地方,让南京勋贵和乡绅吃了一个非常大的哑巴亏。他们明着不敢对抗,说不定会在这种事情上捣鬼。

也是如此,这江南的第一期彩票开卖,以及办学这个事情,他投入的力量也不可谓不大,拿出了整顿地方一样的架势,就差军队没参与了。

结果,江南这边,或者说南京这边的这个事情,结果是让崇祯皇帝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他想得没错,南京彩票的售卖,南京勋贵和乡绅全都不捧场,包括和他们有关系的商人等等,总之,就是有钱人,都不参与。

但是,意料之外的是,南京这边的百姓,准确地说,就是以前清查出来的隐户,非常踊跃地参与。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