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544章 急了(为盟主白岚天次加更10/11)

不过,他在代善面前,却是毕恭毕敬的,压根没有一点“朝鲜太上王”的样子。

代善让他起来,然后便表情严肃地对他说道:“如今局势对于大清很不利,本王决定以最坏的打算来做事。朝鲜这边,你先准备起来, 把粮草物资,还有青壮人口,妇孺都清点了,做好随时送往辽东的打算!”

多尔衮和他商量这次出使的情况,是有一个底线的。但要是有可能,他当然不想以底线来做事。

可如今, 消息已经证实,民国的水师都非常强大, 那大清就必须要有倭国的水师来抗衡。因此, 代善心中已经决定,就以底线来诱使倭国和大清结盟!

英俄尔岱听到代善叫他过来,是吩咐他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就知道,事情肯定是非常严重了的。要不然,以和硕礼亲王的沉稳,断然不可能说这样的话。

于是,他连忙“渣”地一声,应了下来。

这倒不是他很乖,能听代善的话。而是他之前领兵进入朝鲜之前,就已经得到摄政王的旨意,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如今代善所说,只是在度的方面,做出了决断而已。

好在当初第二次征服朝鲜的时候,已经有让朝鲜不得修筑防御工事之类的, 甚至到了后来,把一切可能难打的防御设施都给拆了。

因此, 他这次领兵入朝鲜,就很好地控制了朝鲜。回头真要实施代善的命令,也不会出现朝鲜人据险而守的情况。

此时,代善交代完了之后,心中焦急,便准备出发。

英俄尔岱看着代善已经有点佝偻的背影,看着代善被海风吹着的白胡子,心中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汉人中流传的一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所有的建虏中,就他的文学水平最高,或者说,他掌握的外语最多。知道多了,这句话就自然地冒了出来。

不过英俄尔岱很快就回过神来,顿时吓了一跳。自己这是怎么了,殿下又不是去刺杀明国皇帝,只是出使倭国而已,至于用这个诗句么?

于是,他连忙甩了下头,努力把这个念头甩出去。

可英俄尔岱的内心,却是非常明白,此时的大清,何尝不和当年的燕国一样呢!

大清,还能重现辉煌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英俄尔岱不知道,代善不知道,洪承畴也同样不知道。

登上战船,看着船只离开海岸,英俄尔岱的身影越来越小,所有人都是默然。

…………………

他们不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如他们能知道东江镇这边的明国水师其实是大明东南沿海的郑家船队一样,建虏要出使倭国的消息,同样被东江镇这边的明军夜不收获悉。

不管是吴三桂,还是郑芝龙,对于建虏去勾搭倭国的事情,也不敢轻视。事关另外一个国家可能会介入朝廷和建虏的战事,吴三桂和郑芝龙都不敢擅自做主,立刻派了快船,专门把消息紧急送往京师,由朝廷来决断该如何应对。

等崇祯皇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京师这边,已经是天下读书人云集。和以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还有无数的女考生。

大明京师的繁华,比起以往任何时候,至少在崇祯年间,都是要繁华的。

以往也有科考,比如贡试,那也是天下读书人云集京师的。

但是,有区别的是,贡试这个,那是举人才有这个考试的资格,因此,来京师的读书人,就只能是举人。

可这一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却不同,没有功名限制,甚至都没有年龄限制,男女限制。只要过了地方的初试,就都能来的。

至于初试的难度,其实就是能浏览一遍格物学的那些书,基本上就能过的。甚至不少地方可能会有作弊,通过的人就更多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名额限制。

这么一来,京师开酒楼茶铺,客栈旅馆的,甚至书铺之类的,全都是生意红火,一个个都是笑得合不拢嘴。

大街小巷,景点故地等等,到处都是读书人打扮的,这其中,自然也免不了忠烈博物馆这边。

人流的激增,同样会引发一些矛盾,京师这边的衙役,五城兵马司等等,都忙不过来。

甚至有些事情,还需要大佬决断,该如何去做。朝堂上,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格物学专项科考做准备。

崇祯皇帝呢,当然也在忙这事。突然之间,就收到了吴三桂、郑芝龙送来的军情急报,当时就感觉事态有点严重了。

崇祯皇帝自从登基之后,就在忙于自家事情,而且还忙得不可开交,一脑门的包,那会去了解倭国的事情。

刚好倭国那边,德川幕府又实施闭关锁国之策,更没有倭人跑来大明。

因此,崇祯皇帝对于倭国的印象,其实还只是停留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抗倭之战。

虽然朝廷宣传,那一次的战事,取得了大捷。可上层的人,其实并没有乐观。

那一战,朝廷当初是调集了全国能战之军,动用了无数钱粮打得战事。而战事的最终结果,也并没有歼灭来犯的倭军。那些倭军,其实是自己撤退的,也没能把他们留下。

真要说得话,只能说,算是小胜。

而大明朝付出的代价,就是朝廷的财政困难,辽东的军力被削弱,从而让建虏有了崛起的机会。

如今,崇祯皇帝听闻建虏竟然要去勾搭倭国,他的震惊,是可以想象的。

第一时间,他便掏出了手机,连忙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刚刚从深市旅游回来,都还没到家呢。

刘伟超这边,并没有马上接电话,而是让他弟找了个公交站暂停,他下车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才向崇祯皇帝主动发起了视频通讯。

刚一接通,他就发现,崇祯皇帝的表情比较严峻,便连忙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崇祯皇帝没问其他,立刻严肃地说道:“朕刚接到东江镇发来的消息,说建虏往倭国派去了使者,为首那人,应该是他们的什么和硕礼亲王。猜测他们是去勾结倭国,图谋我大明。”

刘伟超一听,不由得楞了下。满清跑去勾结倭国了?这个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啊!

以满清这个陆权国的眼界来说,又在辽东那个犄角旮旯里面,他们怎么可能想得到去找倭国来结盟?

有点奇怪!

他在想着,崇祯皇帝却有点急了,连忙问道:“你说,这事,朕该如何处置?立刻派人去阻拦他们的结盟?”

他看到刘伟超的时候,还记得刘伟超曾经说过,倭寇在后世还成侵略过中原,占了很多地方。

从这一点上来看,建虏去勾结,说不定倭寇很可能就会答应的!

他刚轻松了不少,如今还在理顺关内的地方关系,并且重点整顿西南,要完成改土归流,自然不想在东北方向大动干戈。

事实上,之所以放着辽东没管,就是因为不想两面作战,消耗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国库。

此时,听到他的问话,刘伟超回过神来,便笑着说道:“没什么,我觉得不用去管他们,就让他们结盟好了!”

“什么?”崇祯皇帝一听,非常意外,有点不高兴地说道,“那你刚才为什么还吓住了?”

“……”刘伟超一听,顿时无语,自己刚才被吓住了?

是崇祯皇帝自己吓自己吧?

这么想着,他便忍不住呵呵笑了起来!这个时代的国人,谁还会怕倭寇?都恨不得可以去打倭寇一顿吧!

“你笑什么?”崇祯皇帝看到他的笑容,又有点疑惑了,便不确定地问道,“难道是朕刚才理解错了?”

“是啊!”刘伟超听了,点点头说道,“我刚才只是好奇,满清和倭寇结盟,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事情。这也算是我的蝴蝶翅膀,煽动起来的变化吧!”

蝴蝶效应这个,刘伟超之前和崇祯皇帝谈的时候,已经有说过。因此,崇祯皇帝知道这个,并没有再管这个,他的注意力,是在建虏和倭国结盟这个事情上,想起刚才刘伟超说不管的回答,便有点好奇地问道:“那你刚才说,不管他们是什么意思?”

刘伟超听了,便微笑着说道:“我的这个蝴蝶翅膀,肯定还没有影响到倭国的。或者就算有影响,估计也还很小。而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倭国现在这个时候,当政的是德川幕府。这个时候的倭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或者说特征,就是闭关锁国!”

崇祯皇帝还是没听懂,疑惑地问道:“闭关锁国?什么事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意思,就是不准和其他国家有来往,就像你把宫门一锁,和外面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刘伟超解释了一遍,然后断言道,“建虏想去找这个时候的倭国结盟,难度系数非常高!”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算是明白什么意思了。心中的担心,也稍微缓和了一点。

可是,就在这时,刘伟超却话锋一转,又对他说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