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550章 封舟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550章 封舟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李若琏一听,连忙提醒崇祯皇帝道:“闽地沿海的粮田,在郑家的势力范围内,几乎全是郑家的。那些地方,也要按照赋税情况进行清理,而郑家,几乎也是没有交税的!”

一听这话, 崇祯皇帝当然就想起来了。这个事情,还是花了点心思的,让郑森去做的。

当初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担心郑芝龙知道之后,心中会有怨气。

这还真是,如果郑芝龙以此为理由,假装对大明心生不满,从而和倭国勾结在一起的话, 似乎也是说得过去的理由!

他在想着, 就听李若琏继续向他奏道:“末将就是担心,这个郑芝龙会不会假戏真做,到时候真得和倭国勾结到一起去了!”

建虏和倭国一勾结,那实力绝对会变得很强大。一旦朝廷对他们的战事僵持或者有战败的可能性的话,指不定郑芝龙会真得背叛朝廷。

崇祯皇帝一听他这个担心,倒是呵呵一笑道:“不会,对此,朕是有把握的!”

之前因为整顿地方的事情,担心郑芝龙会有怨气,那也只是担心他有怨气而不会真心实意,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办事。。至于他背叛朝廷,崇祯皇帝和刘伟超讨论过,至少郑芝龙是不会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郑芝龙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要不然的话,在原本的历史上, 他拥有强大的水师,还有隆武帝控制在手中, 完全有能力和满清一争长短的。

可是,郑芝龙没有,哪怕那个时候到处都是义军在对抗满清的时候,他却是选择了投降了满清。

除此之外,郑芝龙已经见识过蒸汽明轮战船的样船,崇祯皇帝和刘伟超都相信,以郑芝龙在海上这么多年的经验,肯定能知道,以后的海上,绝对是大明海军的天下。

他要是敢背叛朝廷,选择了和倭国真正勾结在一起,那可能一开始的时候,朝廷会比较被动。但是,朝廷很快就能按照刘伟超所说,暴兵暴船,用科技的力量,还有综合国力来碾压他的。

一如刘伟超所说,郑芝龙其实是个商人,绝对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划算的!

此时,他胸有成竹地说完之后,又从御桌上拿起一封信,然后对李若琏说道:“这是朕的亲笔书信,卿给郑芝龙便可。至于你们最终如何行事,朕不管,你们自己商量着办!”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顿了顿又提醒道:“不过事情如何做,还是要以郑芝龙的意见为主,因为他对倭国的情况最是了解!卿把那份资料也给他看,让他加深对倭国的了解。朕相信,你们能办好事情的!”

“末将遵命!”李若琏一听,连忙答应一声道。

虽然崇祯皇帝说不管他们怎么做,可其实已经安排地差不多,为他们创造了好多条件。只是具体细节上,并不插手而已。

听完了崇祯皇帝的话,手中拿着一叠资料,还真别说,虽然李若琏此时还不知道具体的做事方法,可他却已经有了很强的信心,觉得可以完成这次的任务。

在崇祯皇帝交代完了之后,事不宜迟,李若琏便立刻收拾了东西,挑选了一些精兵强将,第二天就离开京师,坐火车前往登州,准备从那里出海前去和郑芝龙汇合。

铁路的修建,一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京师到登州,是未来计划中比较重要的一条铁路,因此是优先建设的。不过有的路段还没修好,只是部分路段开通了火车而已。

李若琏的行程,除了坐火车之外,还是要快马赶路的。

他这边的事情,暂且不提。就说宋应星收到旨意之后,第二天就赶回了京师觐见。

崇祯皇帝一见他,倒也没急着说事,而是关心天津造船厂那边的事情,问宋应星道:“蒸汽铁甲战船的改造,还顺利么?”

宋应星原本就以为,崇祯皇帝召见他,估计是为了这个事情,因此,自然是有准备的,便连忙奏道:“回陛下,各类型的战船,皆有改造之后的样船,后续如何大规模改造,已经不是难题。微臣如今在做的,是按陛下之要求,如何改造封舟,正在实验中。”

大明朝的船只,最大的就是封舟。

崇祯六年的时候,朝廷要册封琉球国国王,特意建造了一艘封舟,长47米,宽12米,仓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和同时期西方最大的战舰“海上君王”号相当。

这么大的船,要改造为蒸汽铁甲战船,技术要求更大,也是宋应星扑在天津造船厂的原因。

事实上,这么大的封舟,之所以要建造出来,主要是为了彰显国威,琉球王国那边的那霸港,竟然无法靠岸,需要用小船来拖才行。

还有一个,这么大的船,在海上容易折帆。谷缙

而如今,要改造这个封舟,全身包铁皮不说,还要加装蒸汽机,以及对应的明轮。

这个蒸汽机装在封舟的什么部位合适,明轮要多大,一对够不够,如果要几对明轮的话,又改怎么改造?

这些问题,只是空谈是谈不出来的,需要去做实验。

还有,封舟上要加装重型火炮,装多少比较好?威力大,又不影响封舟的正常航行等等。

这些问题,同样是坐在哪想,是想不出来的,需要去做实验。

因此,哪怕宋应星是从小型的战船开始改造成蒸汽明轮战船,已经有很多改造的经验,但是对于封舟的改造,依旧还是很麻烦的。

一开始的时候,宋应星其实是不想改造封舟的。他觉得这种庞大的船只,原本就只是彰显国威,给藩国国王册封的时候用下而已,普通的水师中根本不可能装备。

然而,崇祯皇帝却是一定要改造,并且还告诉宋应星说,以后是巨舰大炮的时代,不要说封舟了,比封舟还大的船,他都要再造的。

说以后大明的海军,还要有航空母舰,就是非常庞大的战船,一船都能装下几万人的那种,远洋对付海上的国家,一船的将士就能灭掉一个国家的那种。

如果一艘这样的船不够,那就来两艘。每个巨无霸都配备大小不一的战船,组成大明一支支海军,大洋南北都能派出去。

当时,宋应星听到崇祯皇帝的这番讲述时,那是惊得目瞪口呆:皇上这是要干什么?花那么多的钱和人力,至于么?

对此,崇祯皇帝倒没有和他解释。

通过郑芝龙的事情,他算是认识到了,海上原来这么赚钱!只是控制了东南沿海,一年就有上千万的收入!这真是简直了!

光是这一点,崇祯皇帝就必然要大力发展海军。

更不用说,海外还有那么多的金银矿等着他去挖。还有国内的这些藩王,要分封出去。因此,在海上有绝对控制权的海军,是崇祯皇帝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

此时,崇祯皇帝听了宋应星的话,自然很关注封舟改造的事情,便又问了一些问题,得到答复,知道封舟改造记不得,至少还要一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有结果时,他便不再继续问了。

他只是对宋应星说道:“建设海军的事情,是未来大明的重点所在。而这战船,更是重中之重,不要怕花钱。要多少钱,都提前给朕说便是!”

虽然说,目前天津造船厂只是改造原有的战船,但是也是花钱如流水一般。好在他如今已经有底气了,要不然,还真没法这么做!

“微臣领旨!”宋应星自然不会客气,对他来说,科研经费越充足,那就越好!

说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终于给宋应星提起了信号塔的事情。并且当场给宋应星资料,让他看信号塔大概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组合来代表零到九的数字。

宋应星一边看,一边听,等全部明白之后,不由得大喜道:“陛下,这个想法好啊。借助望远镜的话,只要这个信号塔建到高处,就能很远就看到。如果天气好的话,可能登州到东江镇的传讯,会一下变缩短了!”

海上没有遮挡的,如果海岛够密集的话,比陆地上还要看得远。

而信号塔这个玩意,只要能看到,就能把信息传递下去的。

此时,宋应星和崇祯皇帝讨论了一会,都很高兴,觉得这种传讯方式,虽然有种种弊端,但也还是有必要有的。

不过说到最后,宋献策露出为难之色道:“陛下,微臣正在忙封舟改造的事情,而这个信号塔的事情,又需要亲自去实地勘察才行,微臣怕是离不开!”

这一点,崇祯皇帝自然知道,之前的时候,想到这事的时候,就感慨过手中格物学的人才太少,寄希望于这次的格物学专项科考中,能有意外之喜。

这么想着,他便对宋应星说道:“朕当然知道,此事不需要卿亲自去做,卿觉得谁比较可靠,便把此事分配下去。从京师到登州,京师到山海关以及京师到南京,这几条线路先做起来!”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