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569章 讲得都是实话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569章 讲得都是实话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这也让李若琏意识到,倭国国内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真得会乱。

而如今,如果那五十万穷困潦倒的浪人联合起来要求幕府将军去捡朝鲜这个便宜,还真别说,相信幕府将军那边的压力会很大。

想到这里, 他不得不佩服,当初放出消息,以此来向德川幕府施压的人,真的是个鬼才!

可以说,用日夜兼程的速度,他们一行人,终于很快赶到了江户。

到了江户地界之后,李若琏就发现,这边已经聚集了非常多的浪人。

应该是江户城里不给他们进, 全都在城外,东一堆,西一堆的聚着。屎尿到处都是,很是邋遢。

有正规的军队在戒严,全都是如临大敌的样子。

郑芝龙他们准备入城的时候,就见有一队倭人军卒押着几个人往城里去。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伙浪人,都是愤愤不平的样子,向那个领头的倭人武士控诉着什么。

郑芝龙就算没刻意去听,那些愤慨的话,也钻到了他耳朵里。

“凭什么抓我们老师,讲学都不可以了么?”

“楠木流兵法是幕府允许的,学成了为国效力,为什么要关门?”

“……”

那押人的领头武士,或者叫旗本的,听到他们嚷个不停,就大声喝斥道:“由井正雪在开课期间,违反幕府禁令, 煽动你们闹事,还不该抓?再要啰嗦,连你们都抓了信不信?”

听到这话,郑芝龙不由得转头看了一眼那个被抓的倭人武士。因为他记得,在崇祯皇帝给他的资料中,就有预言过在七年后,德川家光死的时候,一个叫由井正雪的人,就试图带着那些穷困潦倒的武士造反,不过消息走漏,都还没造反就被抓了。

听着那些喧闹,郑芝龙有理由相信,这个由井正雪估计就是皇上提及的那个由井正雪了。

这个认识,让他不由得非常感慨。

第一,他是感慨皇上的这个消息,竟然是真的!

第二,能看出来, 这个由井正雪已经开始有闹事了。

郑芝龙不知道,由井正雪出身骏河国的一个染坊家庭,是江户初期的兵学者。

少年时的由井正雪曾入兴津清见寺为僧, 后前赴江户修习楠木流兵法。学成之后,正雪在江户神田连雀町开办兵法学塾,当时许多的旗本、各藩武士和浪人为其门下。

出身不是贵族,自然吃了很多底层的苦。又见识了第三代德川幕府时候,刚好天灾不断,又遇到削藩,人为制造了财富上的浪费,武士的失业,百姓的民不聊生,如此种种,却只是为了巩固德川幕府的统治而已。

因此,在获悉有机会,能把比倭国还大的朝鲜吃下去,能完全解决倭国国内这些困苦的情况下,他便忍不住,就在讲学的时候,开始说他的私货,鼓动他的那些学生。

幕府将军还没做出决断,这种以下克上的作风,绝对不是德川家光所想看到的。因此,不抓他,才是怪事了!

此时,由井正雪自然也能看到郑芝龙一行人,这一见之下,顿时吃惊,立刻站住身子盯着郑芝龙他们。

因为郑芝龙等人的服饰,一看就是大明的人。由幕府将军的卫队护送,风尘仆仆的赶来江户,只要是正常的人,立刻便会想到,估计会和如今朝堂上最重要的事情有关联!

那这些明人到底是什么人?

该不会是幕府将军府这边,把大清帝国的事给明国那边说了,要出卖带着诚意来倭国的大清使者?

是明国朝廷的人?好像也不对啊,没穿官服!

……

如此种种,一个疑惑接着一个疑惑冒了出来。谷搴

不过很显然,由井正雪没有能得到解答的机会,郑芝龙一行人已经骑马进城了。

虽然此时的天色,已经是到正午时分,按理来说,是用午膳并且是休息的时候。可是,骑队却直接去了将军府,而不是去驿站休息,等候接见。

这么一来,李若琏和郑芝龙沟通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才到没多久,就由倭人过来,把郑芝龙请走了。而李若琏等人,不得跟随,不过也被安排去用午膳。

或许是知道李若琏可能会担心,郑芝龙的亲卫,偷偷找机会和他说了,幕府将军请了郑芝龙去用午膳。那请郑芝龙的人,都是极为客气,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的。

对此,只会几个倭语词的李若琏,只好点点头,耐心等待郑芝龙的返回。

他一直等了很久,大概有一个半时辰左右,才见到一个倭人热情地引着郑芝龙过来汇合他们,然后就安排住在将军府这边一个单独的院子。

等到这个时候,李若琏才有和郑芝龙单独说话的机会。当然了,其他亲卫守着门,倒也不用担心有人偷听。

郑芝龙显然也知道李若琏心中的焦急,在检查过房子,确认没有人可以偷听之后,他便立刻笑着对李若琏说道:“倭人上钩了!”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显然不够交代的,于是,他就详细描述道:“我们到的时候,其实德川将军这边都已经用过午膳,不过假装刚好撞上,然后一起用午膳。除了他之外,还有大目付柳生但马守宗矩和老中松平伊豆守信纲。这两人,是幕府将军的左膀右臂,最为重要的臣子。”

郑芝龙知道李若琏应该不熟悉倭国的官职,事实上,这些官职,都是德川家光搞出来的,不熟悉这样的官职,也很正常。

这不,他就给李若琏解释道:“倭国的大目付,就有点类似我们大明朝的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外加东厂和西厂的提督,锦衣卫的指挥使,负责监察各藩大名及幕府官员。”

听到这话,李若琏便理解了,当即点点头,继续认真地听着。

郑芝龙这边,就继续介绍道:“至于老中,就相当于我们大明朝的内阁,并且比内阁的权力都要大。”

李若琏听了,又是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

于是,郑芝龙就继续往下讲道:“他们客套的那些话,我就不说了。主要是假装关心我,听说我在明国那边过得不顺心,具体情况怎么样啊,问这些问题,然后顺带着打听如今我们大明的情况如何?”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当然,他们问得比较隐晦,主要也是那个老中和大目付两人问,但是幕府将军也非常认真地听着,有时候也忍不住会问上一句。”

李若琏听了,依旧只是点点头,继续凝神听着,并不说话。

郑芝龙见了,便继续说道:“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一是建虏所说得事情,是不是真的?比如说,如今建虏打得朝廷连连败退,只能守关内。我回答他们,说辽东确实都已经被建虏给占了。”

“然后他们也关心,大明是不是有一个蓟辽总督的官,投降建虏了;我回答他们,说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松锦之战,十二万朝廷官军,全军覆没,担任统帅的蓟辽总督战败投降,连洪承畴的名字,我也主动说了。”

“这些倭人还关心,大明的局势到底怎么样了,听说关内也不太平?我告诉他们,关内流贼肆虐,围攻开封,掘了黄河,占了鱼米之乡的湖广,连福王、楚王等好几个藩王都被他们杀害了。甚至连凤阳的皇陵,都被他们烧过。”

说到这里,郑芝龙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李若琏的脸色。很显然,虽然他说得都是事实,可这么说朝廷,也不知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是怎么想的?

虽然他表现得不明显,不过李若琏还是立刻就明白了他的心思,便立刻微笑着点头说道:“你说得很好,然后呢!”

确认他真得不介意自己这么说,郑芝龙的神情明显轻松了一点,然后便继续说道:“他们问我的事情时,我告诉他们,我的生意被人告发,让皇帝知道了,也想要我的钱,就把我调到了北方打建虏,重建东江镇,负责海上。除此之外,又蛊惑了我的儿子,把我老家的田产都给抄没了。”

“嗯!”李若琏听了,便点点头问道,“然后呢?”

“他们有点不相信,就继续问我。”郑芝龙听了,稍微犹豫了下,然后才继续说道:“我告诉他们,如今大明的皇帝,有抄家皇帝的外号,什么世袭国公,首辅、尚书等等,还有盐商、晋商之类的,只要有钱的,都被抄家。知道了我这边有钱,不是直接抄家,也是因为我有船队,对朝廷有用,要不然肯定也和其他人下场一样!”

“没事,还有么?”李若琏听了,似乎是安慰了郑芝龙一句,然后再问道。

郑芝龙一听,就又说道:“他们一开始有点不大相信,然后我又说到处战乱,朝廷欠的军饷都不知道有多少,皇帝这也是急了才会这样。反正这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我看到他们用眼神在商量,不过我假装吃东西没看见。”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