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608章 比武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608章 比武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第二天,一直快要到中午时分,郑芝龙才算是起床,昨天虽然没有做什么事情,可终归还是太累了!

他正在琢磨着,要不吃了那虎鞭吧,结果外面亲卫来报:“老爷, 又有黄马褂来请老爷去皇宫!”

“不去!”郑芝龙一听,顿时什么地方一凉,连忙一口就回绝了。

“是,老爷!”亲卫一听,想也不想,便马上回应一句,然后就准备走了。

但是, 他还没走呢,就听到郑芝龙又说话了:“先等等!”

亲卫听了, 转头看向他,略微有点奇怪地等他新的指示。

郑芝龙想起来了,昨天洪承畴说过,今天倭国使者到了,是会邀请他一起去谈判的。而且今天摄政王他们都在皇宫,总不可能再来借种吧?

于是,他便问道:“那人是奉了谁的意思过来的?”

问出口之后,郑芝龙忽然又觉得这个问题没意思。

假如还是那个女人的话,她让黄马褂骗他说是摄政王过来请他,那他也没法分辨的。

真得是,自己好歹闯出了一番天地的,哪能怕了那夷婆子!

这么想着,郑芝龙便简单梳洗,又用了几块点心,便跟随那个黄马褂去了皇宫。

不过还好,这一次, 果然是摄政王邀请, 去的是正儿八经议事的崇政殿。

在崇政殿内, 已经有不少人在这里了,建虏的一大堆,还有倭国的一大堆,只是一眼看去,就能从服饰发髻上分得清清楚楚。

看到他来了,多尔衮立刻中断说话,当即笑着说道:“来来来,请这边上座!”

言语神态间,那是相当地客气。

代善也是如此,露出笑意,跟着问候,有没有休息好啊之类的。

倭国这边,看到郑芝龙出现,相当地意外,随即,也是热情地招呼。

两方在谈判之时,作为第三方的盟友,站在随便一边, 份量必定是要重一些, 没人会傻了不在此时去拉拢郑芝龙。

而郑芝龙呢, 又恢复了他从容本色,一一应付,游刃有余。

崇政殿内,除了多尔衮和代善之外,豪格和多铎也赶到了的。

此时,多铎看到一个穿着明人服饰的人,竟然如此受到两边的欢迎,顿时满心不高兴。

虽然他知道,这个明狗是和他们都结盟的,也算是反对明国朝廷的。可看他那穿着,在他眼前晃荡,并且还被一群人拉拢,似乎这个崇政殿内,就以这明人为最重要的人物,都围着他巴结,这让他真得是非常地不爽。

不过多铎也不是傻子,知道事情轻重,还不至于脑子被驴踢得去找郑芝龙麻烦。

至于郑芝龙,压根就没去关心多铎想什么,而是在应酬着。

这一次倭国使者这边,一个个的来头都还不小,虽然有的人,他是没见过,但是却也听说过的。

“一官君,你来评评理!”为首的倭人,就是柳生十兵卫了,对郑芝龙说道,“当初是他们跑来我们倭国,说要把朝鲜让给我倭国,换取我倭国的结盟。结果我倭国出兵了,他们却把朝鲜的粮草物资和人口都抢走了,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代善听了,便又争辩道:“我们没有食言啊,朝鲜不就让给你们了啊!”

这个争论的焦点,在郑芝龙来之前就已经在吵了。反正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涉及到这么大的利益,谁也没有让步,谁也说服不了谁!

此时,双方便都拉郑芝龙评理,想让郑芝龙站他们那边。

面对这种情况,郑芝龙也不可能真得选边站。这种类似的事情,他经历多了,当即开始打太极,反正他好像说了好多,但是呢,说到最后,他好像又什么都没说。

这种事情,压根吵不出什么结果,最终,柳生十兵卫便一拍案几,恼怒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说什么了,直接比武分胜负,来决定朝鲜物资和人口到底该归哪一方吧?”

顿了顿,他又冷声补充说道:“又或者,就不要怪我倭国百万大军直接动手了!”

从兵力上来说,肯定是倭国这边多的。

但是,建虏这边,又岂会受倭人要挟,多铎和豪格这些脾气差一点的,当场就爆了。

什么百万大军,当年明国的百万大军,大清照样打得他们屁滚尿流,还怕你们这些小矮子?

倭人这边,便忍不住反击讽刺,说什么谁被明国打得没脾气,才不得不跑去倭国求援,还尽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巴拉巴拉地!

很显然,倭人到了朝鲜之后,终于了解到一些事情,有点知道真相,也知道建虏并没有他们自己描述地那么强,这也是倭人非常不甘心朝鲜人口和物资被掠去辽东的原因之一了。

崇政殿内,一下便又吵翻天了。

最终,还是郑芝龙出面安抚,不让场面变得失控。

当然,其实争吵的双方,也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势,其实都有分寸,并不会翻脸。至少在目前来说,他们都还需要对方这个盟友。

于是,在郑芝龙的周旋之下,双方的话题重新回到比武的这个事情上。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到用午膳的时间了。

有关比武的讨论,便在下午继续。

不过有一点比较搞笑的是,中午用膳的时候,郑芝龙去如厕,结果倭国这边立刻有人跟着如厕,找机会向郑芝龙打听,建虏这边的高手大概是什么情况?

而等郑芝龙如厕回去的半路,又被拐角早已等着的代善叫住,同样是打听倭国这次来的这些人中,都是些什么样的高手?

对于他们两边的打听,郑芝龙都回答不了解,不清楚。然后理由也很充分,至少在双方说起来的时候,都是有理。

最终用完午膳之后,建虏和倭国这边达成了最终的比武协议。

双方各出三人,用三局两胜制,谁被打下擂台或者没有再战之力便输;如果有异议,郑芝龙为最终裁判,同时也是比武的见证人。

建虏输了,必须放弃朝鲜境内的人口和粮草物资,归属于倭国所有;

同样,如果倭国输了,那么就任由建虏带走朝鲜境内的人口和粮草物资,不得阻拦。

当然,这些约定的朝鲜人口和粮草物资,都是指目前还在建虏控制下的那些地方,已经被倭国接手的,就不包含在内了。

就在当天下午,皇宫广场上,临时划出一块场地,用作比武场地。

之所以这么急着比试,还是因为建虏不讲理,还在偷偷地迁移朝鲜人口和粮草物资,被一路过来的倭人代表发现了。

另外,倭人代表这边,也怕不适应辽东的气候,又担心在辽东的吃喝会有问题,因此尽量速战速决。

皇宫内的比武,一般人都没资格观战,只有建虏高层才有这个资格。

福临小皇帝在场,布木布泰也戴了面纱陪着。还有多尔衮、代善、豪格和多铎就不用说了,洪承畴也在。

这个时候,已经是夏天的尾巴,天气倒也还可以,不是很燥热。

沈阳这边的风,也没有倭国的风大。

倭人这边派出一人出场,有一点特别的是,这个人是用一把长刀和一把短刀。

倭人这边自然不会介绍说这个人是谁,擅长什么,有什么名气之类的;

但是,郑芝龙却是知道,从这人用刀的特点看,该是倭国非常有名的武士宫本武藏创建的二天一流的武士。这个人,很可能是宫本武藏的高徒。

此时的宫本武藏,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的话,是在这一年的六月份一命呜呼的。但是,因为蝴蝶效应之下,倭国的历史已经改变,他还没死,但也是六十二岁的年龄,因此没有赶来辽东,派过来的人,是他的得意门徒之一,寺尾求马助信行。

建虏这边,对于出战人选,也是慎重考虑过的,最终派出了彰库,崇德三年封得巴图鲁。

建虏的巴图鲁,就是勇士的意思,获赐巴图鲁名号的,在努尔哈赤时期共有6人,皇太极时期共17人。

这时候的巴图鲁,还是比较纯粹的,就是作战勇猛的勇士。满清到了后来,也给文官统帅封这个,就不再达标巴图鲁就是武力高的了。

郑芝龙对于建虏这边并不了解,不过洪承畴已经在建虏这边混了不少时间,倒是了解的。

他陪同着郑芝龙,便低声给郑芝龙介绍了起来。

这个彰库,成几次入侵关内,攻打南皮城的时候,第一个攻上了南皮城头,获得了巴图鲁的称号,确实算是一个猛将。

不过这人在历史上最大的能耐,还是入关之后平定了耿精忠的造反,当然,那个时候,他的年纪都大了,是当统帅而不是冲锋陷阵之士了。

此时,就见到寺尾求马助信行穿着一身软甲,先一步到了场上。

随后,彰库则穿一身盔甲,防护严实,手持一面大盾,另外一只手握着一把腰刀,大步走到场中。

两人就那么一靠近,顿时,这个子上显得很有差距了。辽东大汉面对倭人,有点像大人欺负小孩那种。

只是看到这,建虏这边都笑了。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