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618章 三宣六慰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618章 三宣六慰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信号塔的通讯方式,只有天气合适的时候才能用,可以远距离快速传递消息。

东江镇的通讯,一直是急于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信号塔的建设方面,在东江镇方面就是重中之重。修建到登州之后,登州那有一连串的海岛延伸向辽东半岛。

就目前的建设进度来说,信号塔已经修建到了庙岛列岛最北端的皇城岛。因此只要郑芝龙到达这里,如果天气好,就可以往京师传递消息了。

崇祯皇帝一听王承恩的禀告,便大概猜到了什么事情,同时也好奇,郑芝龙去了辽东建虏那边一趟,能获悉多少重要的消息,便吩咐王承恩道:“准了!”

王承恩一听,便立刻走回楼梯口,把旨意传了下去。

信号塔的传递消息,只能尽量简短,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是要用另外的方式传递消息或者直接当面禀告的。因为信号塔的消息传递,内容越多,出错的可能就越高。一旦消息传错,后果是很严重的。

此时,经过郑芝龙的事情一打岔,崇祯皇帝也已经拍摄完视频,便带着内阁成员一起返回紫禁城,在文华殿召开六部九卿的御前会议。

有感于之后的几年,很可能会是一场三国大战,崇祯皇帝便决定和群臣商讨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

总得来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过去了三年,还有两年的时间。之前定下的最主要目标,就是扫清流贼,至少关内太平。

如今看来,已经基本上做到了。当初肆虐的流贼,降得降,杀得杀,逃得逃,如今就只剩下李自成这股最大的流贼,逃在大明西南和当地土司勾结在一起,还没有最后清剿掉。

在剿灭流贼这个最大目标之下,搂草打兔子,顺带着也要完成改土归流,这是绝大部分人没有想到的。

为了完成改土归流,对土司领地的治理能有长治久安,朝廷这边,又有大明皇家官学院的配合,大规模的官员培训之后派往土司领地当官。

至于整顿地方,同样是在剿灭流贼这个大目标下完成的。和这个配套的,就是朝廷俸禄的加薪,以及官绅优免的革新。

听着首辅贺逢圣在报告着这一件件的大事,很多人都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正常情况下,只是要完成其中一件事情,都是非常难的。可如今,五年都还没过去,眼看着这些事情就都已经完成了!

原来,朝廷上下一心做事情时,竟然能做出这么多的事情!

和他们的认知不一样的是,崇祯皇帝心中更清楚其中的原因。

不止是因为朝堂上没有了党争,变成了他的一言堂。更因为在刘伟超的帮助下,科技进步的原因。

比如钢铁冶炼、军工方面的进步,让崇祯皇帝掌握了军权,整编出效忠于皇权军队。

又有铁路、水泥路等等修建,使得大明全国的物资以及军队调度都比以前更方便。

在保证了军权的情况下,不管是把目标对准流贼还是建虏,又或者是地方官绅,崇祯皇帝的腰杆子都非常硬,能保证做事的效果。

不说别的,只是整顿地方一项,如果不是有强有力的军队来保证,只是靠地方官府的话,不要说五年了,就是十年,十五年都未必能整顿完成,效果更不可能会有这么好。

当然,这个五年计划之所以能实施地这么理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能根据刘伟超的推荐,不拘一格提拔人才。在崇祯皇帝识人之明方面,有了开挂一样的加成。

这两个重要的原因,缺一个都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效果。

此时,听贺逢圣汇报完了目前的进度之后,崇祯皇帝便对他们强调道:“宜将剩勇追穷寇,剩下两年的目标,一定要各方面配合,把西南流贼和土司消灭掉。各衙门以此为目标,不得有任何怠慢。特别是官吏委派方面,更要加强。”

这个事情,他也不得不强调。

总有人认为,流贼已经被朝廷大军压迫在大明西南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对于大明整体局势来说,已经无关轻重,因此在重视程度上,明显就没有以前看重了。其中体现出来的一点,就是西南官员的选派方面,就有放松了。

之前的时候,崇祯皇帝亲自监督,各项政策,都是强制官员要去西南任职的。

然而,西南任职毕竟是个苦差事,要是有可能的话,哪怕是有补贴,大部分官员也未必想去。只要朝廷上一松懈,那去西南的官员就能立竿见影般地减少。

听到崇祯皇帝这话,吏部尚书左懋第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咳嗽一声,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西南战事方面,微臣已经做过核算,就剩云南一地尚未完成改土归流。如今选拔受训的官员,该是已经够云南一地所用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立刻看向左懋第问道:“那三宣六慰呢?三宣六慰的官员可准备了?”

“……”一听这话,左懋第顿时就愣住了。

亏他学识渊博,崇祯皇帝说出的这个三宣六慰,他是知道。

所谓三宣六慰,是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其中六慰指车里宣慰司、缅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老挝宣慰司。

正统年间设立的这个,随着大明国力的衰弱,早已名存实亡。到了嘉靖年间,莽瑞体建立东吁王朝,明属三宣六慰土司纷纷归附东吁王朝。之后,是东吁王朝对这些地方进行改土归流,成了东吁王朝的领土。

如今崇祯皇帝重新提出这事,很显然,那就是要灭了东吁王朝,恢复对洞吾的管辖了。

这一点,崇祯皇帝没事先打招呼,左懋第当然下意识地并没有把这些地方算在改土归流里面的。

户部尚书倪元璐听了,便咳嗽一声,出列先左懋第奏道:“陛下,那等地方,皆是真正的穷山恶水之地,朝廷纳其地直接管辖,怕是每年要多付出不知道多少国库银……”

就目前来说,云贵之地的战事,都是花钱如流水的,是目前国库消耗的大头。

如今好不容易有点钱了,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作为户部尚书来说,他还真不赞成朝廷重新提那三宣六慰,更不同意对这些地方进行改土归流。

如果说,没有刘伟超这个军师在,那崇祯皇帝估计也和他们是一个想法的。

然而,如今崇祯皇帝的眼光,远超这些臣子,听到他们的话,便淡淡地开口说道:“谁说那些地方是穷山恶水了?在朕眼里,可都是宝。虽然前期投入会多些钱粮,但是以后的回报,是造福子孙後代的知道麽?”

有刘伟超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矿产,他是一清二楚。

洞吾,也就是后世的缅甸,自然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有石油、天然气、钨、锡、铅、银、镍、锑、金、铁、铬、玉石等。最着名的,自然是玉石了,全世界之最。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洞吾的地理位置,大明占领了洞吾之后,就能拥有印度洋的出海口,极大地缩短进军中东的路程。

此时,崇祯皇帝也不强求,便又接着说道:“如今那边不是一盘散沙的土司,朕就不把那里纳入这两年必须完成的目标。但是,官员的储备,必须优先做起来。一旦孙卿那边剿灭了流贼和不服王化的土司,紧接着便是对洞吾用兵。而用兵最重要的关键,不是打败洞吾,而是治理,懂么?”

听到这话,倪元璐松了口气,退了回去,和户部的关系不是特别大了。既然皇上说那边都是宝,那肯定是会赚的了。

左懋第听了,便连忙答应下来,表示一定加强官员的选拔培训,等待他日之用。

随后,崇祯皇帝又问了下工部尚书这边,有关全国铁路公路修建的情况。

大体来说,这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铁路公路主要是沿着京杭大运河而修建,都是在大明最为繁华的地界,大致上,从江南到京师这边,差不多是通了,当然,大水系的地方断开不算。

向西方面,铁路已经修到了洛阳,准备继续延伸,往潼关那边修入秦地。

至于水泥路的话,因为是各地衙门可以自己修,都是有钱的地方修得比较快,没钱的地方修得比较慢。

听完了这些禀告之后,崇祯皇帝惦记一个事情,便对他们说道:“随着飞梭和纺纱机的应用,朕收到厂卫禀告,江南那边,改稻为桑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这里,朕要强调一下,粮田必须要保证。不要忘记了前些年百姓饿肚子的惨剧!”

大明之所以能缓过来,一个是战乱饥荒死了好多人,减少了粮食的消耗;另外一个,就是通过郑家从南洋源源不断地运粮食回来。

崇祯皇帝对于饥荒非常敏感,看到厂卫的禀告之后,就决定强调一下这个事情。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