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624章 四处有敌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624章 四处有敌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听到英俄尔岱的话,荷兰人这边都是有点尴尬。

他们来建虏这边的时候,自报家门,介绍自己的时候,自然是使劲夸自己,什么海上马车夫,打遍天下无敌手,占了一个又一个的殖民地等等。

对于他们两次挑衅郑芝龙的权威,结果被郑芝龙打败的事情,当然是不可能提的。

此时人家郑芝龙在,还怎么吹这个牛皮?

“都是跑海上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不认识,那见一见,不就认识了嘛!”荷兰人强行解释着,最终跟着英俄尔岱到了镇江堡守将的大堂。

果然,就看到郑芝龙在那里烤火。

他们确实不认识郑芝龙,但是在长崎的时候,见过郑芝龙。因此,郑芝龙不认识他们,他们认得出郑芝龙。

“来来来,大家一起坐下。”英俄尔岱还是很热情地招呼道,“等我去安排点酒菜,一起吃了暖暖身子!”

荷兰人这边,正不知道怎么开口,听到这话,便连忙点头答应。

可谁知,郑芝龙听了之后,却是淡淡地说道:“不用了,这鬼天气太冷了,我还是早点回去的好!”

他这话一说,顿时场面就有点尴尬了,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好。

郑芝龙看向那些荷兰人,淡淡地问道:“你们来大清帝国做生意,可经过我的允许?”

“……”英俄尔岱听得大惊,这说话,这也太霸气了吧?

郑芝龙在明国可以称王称霸,没想到竟然连外国人也要听他的话?

想到这,他不由得对郑芝龙的认识更为深刻了!

荷兰人听了,又有大清将领在边上,不由得非常尴尬。

可是,他们不服郑芝龙也不行,要不然,郑芝龙一发飙,就可能会威胁他们在鸡笼的驻点。要是没有鸡笼的驻点,那不要说他们和大清帝国的生意,就是和倭国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但是,正要这么服软的话,以后在大清帝国这边,就不好做生意了。好不容易要多一条做买卖的路,他们自然也不想听别人左右的。

在犹豫了片刻之后,为首的荷兰人还是带着强硬回答道:“我们和谁做生意,为什么要经过你的允许?你以前只是规定,买你的令旗就可以的!”

“……”边上的英俄尔岱听得再次无语,这算是用强硬的态度说着软话了吧?

郑芝龙听了,依旧是淡淡地说道:“那如今我再立一个规矩,和大清做买卖,必须得我同意才行!”

“……”荷兰人听了,有点傻眼,互相看看之后,其中一人便底气不足地问道,“为什么?”

郑芝龙站了起来,放下了手炉,然后看向这个荷兰人说道:“因为我也在和大清做买卖,你们插一脚,算什么?”

这个理由,肯定说得过去,至少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是符合逻辑的。如此,便掩盖了荷兰人加入进来捣乱朝廷布局的可能。

但是,作为建虏这边,他们当然不想只有郑芝龙这么一个贸易对象。边上的英俄尔岱连忙插嘴说道:“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己人,有话好好说,有钱一起赚!”

和事佬的话说了一句之后,他看向郑芝龙说道:“荷兰帝国这边,也和我们大清结盟了,一起对抗明国。瞧在志同道合的份上,有钱就一起赚吧!”

郑芝龙一听,不由得有点意外。

荷兰人竟然也和建虏结盟了?

不过想想好像也不奇怪!

这些荷兰人跑来大明这边,一开始用抢的,结果被朝廷官军打了之后就要求做生意,然后又被自己给收拾了。从头到尾,他们就没能和大明做生意,肯定是对大明怀恨在心的。他们和建虏结盟,加入了这个反明的行列,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自己也是加入这个反明联盟的,这英俄尔岱点破了这层关系,要是再反对荷兰人和建虏做生意的话,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郑芝龙在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些念头,心中顿时有了计较。脸上立刻露出笑容,笑着对荷兰人说道:“原来如此,那不知道你们和大清做什么买卖?”

听到他语气有缓和,荷兰人不由得大喜,连忙回答道:“我们做火器的生意为主,肯定和您这边不冲突的。”

建虏最缺的,就是质量好的火器,比如燧发枪,威力更大的火炮。这荷兰人一凑上来,双方自然最容易在火器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不过,荷兰人也是狡猾,回答郑芝龙的话中,说是以火器生意为主,但没有说不做其他生意。事实上,他们和建虏的谈判内容中,除了供应建虏火器之外,还会把南洋的粮食也运过来。只是从贸易金额上来说,比不上火器这边的贸易金额大。因此,他们就心安理得地说以做火器的生意为主。

此时,郑芝龙听了,明面上不好反对,毕竟边上的这个建虏将领肯定知道,自己不是做火器生意的,没理由反对荷兰人做火器生意为主。

于是,他便对荷兰人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随你们的便。不过要是被我知道,你们是骗我的话,我相信,你们应该清楚,我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说完之后,他也不理这些个荷兰人,转头对英俄尔岱说道:“估计船上的物资应该也搬得差不多了,那我就告辞了!”

英俄尔岱不想他们继续在一起,免得到后面不知道会不会又说僵,便连忙挤出笑容送客。

荷兰人这边,其实也想早点走的,但是,他们又不想和郑芝龙一起走,就留了下来。

郑芝龙这边,话是说得漂亮。但是,等到他回到船舱之后,没有外人在了,那眉头就一下皱了起来。

就目前的情况下,他其实不得不承认,荷兰人不好对付。

奠定他霸主地位的料罗湾海战,郑芝龙是付出了很大的血本,发了江湖悬赏令,集结了大规模的战船,靠着本地优势才打赢了荷兰和海盗的盟军。

如今这种情况,如果真得要和荷兰人图穷匕见,一决生死话,他领着整个船队去打鸡笼的荷兰人,估计损失也会非常大。

而荷兰人一旦打不过,在海上想要逃跑的话,以他目前的船,是追不上的。

另外,郑芝龙自然知道,荷兰人在南洋那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据点,该是整个东方的总部。

如果那边倾巢而出,和他不死不休的话,他的损失会非常惨重。

当然了,这是基于以前的情况。

如果朝廷拨给他那种新式的铁甲蒸汽战船的话,就完全不怕荷兰人了。真要打起来,代价也不会大。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郑芝龙最终决定,必须要新发现的这个问题,及时上报给朝廷才行。

不过这一次,就没有亲自跑去京师面圣的需要了。奏章说明,已经足够了!

有了这个决定,郑芝龙很快便写了奏章,立刻派快船送往京师。

……………

而在京师这边,眼看着要过年了,崇祯皇帝却还在忙。

这不,他就看着一本奏章,似乎是有点麻烦的样子。

这封奏章来自山海关,是蓟辽总督堵胤锡送来京师的。

奏章里面主要反应了一个事情,就是山海关那边派出了蒙古人,让他们回各自的部族去拉拢底层的牧民时,传回了一个消息。

说建虏那边也派了人,联系各部族的那些族长之类的,正在做准备,积蓄力量配合建虏对大明发动大的战事。

如今的蒙古人已经知道,建虏那边拉了好几个国家结盟,因此蒙古部族的那些头人、族长之类的,对于打赢大明充满了信心。

堵胤锡那边,收到这个情况之后,很是担心大明将来要面对的局势,特意上了这份奏章提醒崇祯皇帝,要及早做准备。

崇祯皇帝看完这个奏章之后,虽然因为早就知道了建虏结盟的事情,并不太担心。但是,他也从这份奏章中感觉到了建虏在拉拢一切力量,试图对付大明的决心。

就如今的局势,虽然建虏的势力已经被打回了辽东腹地那边,同时朝廷这边也加强了蓟镇长城防线的防御。

但是,一旦有什么疏忽,这些敌人一起攻打大明的话,怕是有地方会有疏漏。

而京师城外,如今已经很繁华,要是遭受战火的话,损失会很惨重。甚至有可能,京畿之地被破坏,同样会损失惨重。

崇祯皇帝正在想着这个事情的时候,郑芝龙的奏章便到了。

他一看这份奏章,竟然发现又一个国家和建虏结盟,顿时有点头大。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找刘伟超问情况,而是拿出了世界地图,先根据郑芝龙提供的消息,看了下地图上标记鸡笼的地方,随后又查到了南洋巴达维亚那边,还有这个荷兰人的基地,至于他们的母国,倒是离大明很远。

综合衡量了一番之后,结合大明目前的科技情况,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忧虑。心中有数之后,他便向刘伟超发起了视频通讯,有必要聊下这个情况。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