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628章 天佑大明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628章 天佑大明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谁也没有想到,以为可以过太平日子的背后,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危机。

以前的时候,光是一个建虏,就让大明北方陷入了战乱之中,深受建虏劫掠之苦。

好不容易朝廷官军连续打赢了两次建虏,把建虏赶回了辽东那边。结果这建虏竟然亡大明之心不改,纠结了那么多的蛮夷,依旧试图灭亡大明。

如果说,只是改朝换代,换个皇帝而已的话,可能普通百姓还真不会特别在意。

但是,建虏是有前科的,入侵关内的时候,烧杀劫掠,每一次都是生灵涂炭。他们可不会管你是谁,全部都会遭殃。

除此之外,华夏大地上的历史也已经证明了,只要是蛮夷入侵而引发的改朝换代,汉人全都是要遭大罪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汉人是第四等人,最底层的那种,受尽了欺辱。

倭寇在嘉靖年间,在大明东南沿海的烧杀劫掠,同样也是。

还有什么沙俄帝国、荷兰帝国等等,大部分大明百姓虽然不了解,但是以他们蛮夷的身份,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么多的敌人联合起来,要一起对付大明,朝廷官军真得能顶得住么?

如果顶不住的话,未来的日子可怎么过?

想那个朝鲜,如今就被建虏和倭国给瓜分了,他们的粮田财富,全都成了建虏和倭国的,甚至连他们的人,也成了财物的一种,被建虏和倭国瓜分。

要是朝廷官军没能顶住这么多敌人的进攻,那岂不是自己也会落得和朝鲜人一样的下场?

想到这些,大明百姓们真得是了解了,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每当一个地方的舆论发酵一阵之后,想要报名从军的人便多了一些。只是目前来说,他们还不知道经过什么途径去报名从军,保家卫国。

大明周边满是敌人的情况,同样也传到了西南孙传庭这边。

孙传庭知道后大惊,连忙写了奏章问具体的情况。

他自然不会只是听信传闻,是要了解这些和建虏结盟国家的详细细节,兵力配属,擅长什么,如今什么情况等等。

与此同时,他也加快了地方新军的组建,并且进行了扩编。针对云南地区的夜不收渗透也开始加强,就想着早点解决云南战事了。

本来在京师已经是养老了的忠贞公秦良玉,也都闻讯求见崇祯皇帝,表达再次为朝廷效力,马革裹尸的想法。

大明各个阶层,在这次的“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和原本历史上,明末时候坐看大明灭亡,只是各自争权夺利完全不同。

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原因无他,舆论引导而已!

陈圆圆、阮大铖的政通司,功不可没!

…………………………

再说崇祯皇帝这边,之前和刘伟超谈及的时候,有谈到过郑芝豹去南美洲的情况。算算时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该要回大明了。

另外一个,在琼州负责农事改良的王象晋,到这崇祯十九年的时候,已经是八十五岁的高龄了。虽然听说他身体还不错,但是崇祯皇帝还是有些担心,便最终在崇祯十九年的春节一过,便派了陈子龙前去琼州,接替王象晋的工作。

在陈子龙过去之前,崇祯皇帝特意把有关南美洲特产的那些资料,全都从手机中抄写出来,让陈子龙带去。万一郑芝豹真能顺利带南美洲的特产回来的话,也不耽搁种植。

当然,在琼州改善农作物的其他资料也有,让陈子龙带过去,和王象晋那边实际操作这两年经验结合,改进大明农作物品种。

另外,陈子龙带过去的,还有一道给王象晋的圣旨,封王象晋为正一品的特进荣禄大夫,准他自行决定去留。

特进荣禄大夫是散官,没有权力,提升品级用的,以此表彰王象晋在这两年的农事贡献。

王象晋毕竟年纪很大了,八十五岁啊,哪怕在后世,能活到这个年纪也不容易。不过他在原本的历史上,那是活到了九十二岁,在这古代,真得是很稀罕了!

崇祯十九年一月底的时候,陈子龙到达琼州。

明洪武元年平广东,升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辖儋州、崖州、万州三州13县,并将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在琼州府,虽然很偏僻,以前多是官员流放之地,是为天涯海角,但是也是出过名人的。

在大明朝,最为有名的就有两人。

一个叫做丘濬,字仲深,琼山人,明代中期着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另外一个人,更是有名。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也是琼山人,大明朝着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万历十七年,万历皇帝特意派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海瑞墓,这种待遇,是文官中非常少见的待遇。

真到了琼州,在明末这个时候,其实未必就会觉得这里是苦寒之地,流放之地。

这不,王象晋在陈子龙到来之后,其实跟是满意这里的生活了。

官居一品了,算是荣退了,但是呢,还能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琼州这边的天气,没有严寒,虽然说热了一些,但是只要不出门,其实也还是可以的。

陈子龙的到来,那些外出的活,都归陈子龙干了。因为在农事上的擅长,两人算是一老一少,也有共同话题,有个聊天的伴了。

这二月份的天气,北方还是寒风呼啸的天气,但是在这琼州,只是穿着单薄衣裳,躺在大堂的躺椅上,看着外面阳光明媚,和陈子龙聊着农事上的事情,真是不亦快哉!

“陛下吩咐的这个杂交水稻,还真是不好搞啊!”王象晋看着陈子龙说道,“陛下所说得稻种,有的还是找不到,只能慢慢地试了。”

陈子龙听了,恭敬地说道:“但是老大人在这里的几年,培育出来的新水稻,产量也确实有提高,这可是造福万民的好事啊!”

听到这个,王象晋特别地受用,当即微笑不语。

都已经是八十多的年龄了,对于其他,他都已经看开了。唯独流芳百世这个,他还是很在意的。

此时,王象晋想了一会之后,他忽然问道:“你说,那大洋的彼岸,真得有如此奇怪的树,会流泪的树,真得是太奇怪了!”

很显然,陈子龙带来的有关南美洲特产的资料,他也已经看过了。

对于农学的兴趣,让他很是牵挂那么奇怪的品种。这树不但会流泪,最为关键的是,皇上说这流得眼泪,竟然是有非常多用途的东西!

陈子龙听了,也是好奇。他和王象晋一样,就只看了资料而已,不可能见过实物的。

不过对于皇帝的话,他倒是深信不疑的。此时听到王象晋的疑惑,他便回答道:“那就寄希望那个郑芝豹能一帆风顺地回来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在陈子龙的心中,终归还是不怎么报希望的。

这可是大洋啊,要横渡的!

一般情况下,哪怕只是沿着海岸线出海的,都可能会有很多意外。更不用说,横渡大洋这么危险的事情了!

最为重要的是,这还是大明第一次派船远渡重洋,之前并没有先例,就更无人有把握了。

这不,就听王象晋捋着自己的额下白须,又一次感慨地说道:“也不知道老夫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洋彼岸的那些花花草草了。别的不说,就拿什么金鸡纳树,老夫就非常想见见,看看效果是不是真得那么好!”

他除了擅长农事之外,还涉猎医学,也是这个原因吧,懂得养生之道,寿命之长,算是古代人中非常罕见了。

冷热病,不算是罕见病,一旦流行,那是要死一片的。但是听说,这种什么金鸡纳树竟然就能克这个病,真得让他非常意外的。

资料中还有其他花花草草,虽然他很非常期待,但是终归来说,最好奇期待的,还是这两种树了。

陈子龙听了他的话,只好违心地安慰道:“老大人身体好得很,肯定能看到的!”

王象晋听了,哭笑一下,便待开口说话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

于是,他便不再说什么客套话,抬头看去,就见院子那边的照壁处转出一个衙役,急匆匆地过了院子,来到他们面前的堂前,带着惊喜交加的那种表情禀告道:“王大人,陈大人,港口来了三艘福船,说是奉皇上旨意,从什么南美洲回来的,要找王大人交接东西。”

“什么?”王象晋一听,竟然一点都不像一个老年人,一下就从躺椅上蹿了起来,经济交加地确认道,“当真?是从南美洲回来的?”

陈子龙也听得非常意外,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就是天佑大明了!

在衙役确认了之后,王象晋当即哈哈大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走,赶紧走,瞧瞧去!”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