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669章 年末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669章 年末了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朝廷的吕宋远征军征讨吕宋的路上,顺道把东番那边盘踞的荷兰帝国的军队给剿灭的捷报,早一个月就已经到京师这边了。因此,大部分百姓看到有西夷押解到京师来,便能一下猜出来,这大概是荷兰帝国的战俘。

他们没有猜错,这些西夷就是荷兰俘虏,押往京师受审的。

此时,大雪皑皑之下,揆一等人,被明军将士押解下船,抬头看到无数的建筑群,顿时就是震惊。

你要说他们没见识么?这是不可能的!

他们从荷兰远行,一直到南洋的巴达维亚,然后再到东番,也有的去过倭国,大明沿海的一些城镇也见过。

这见识不可谓不广了!

可是,他们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城镇,并且还没有城墙!

就算是下着大雪,路上都还有行人,看这码头的规模,也是他们见过中最大的。

如此种种,让揆一不由得感慨道:“一直听说明国京师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如今一见,果然如此啊!”

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个是翻译,属于郑家麾下的。

因为这些荷兰人的大名官话太过蹩脚,并且只能说常用语,稍微复杂一点的话,就说不出来的。

皇帝面前,当然是不能出现两边语言不通的问题,这翻译自然就有了。

此时,听到揆一的解释,那翻译当即呵呵一笑,自豪地说道:“这里只是天津卫,京师离这里还远着呢!”

“啊?”揆一一听,顿时大感意外,有点不相信地说道,“这还不是你们的都城?”

翻译听了,不想理他,就一土包子,竟然把天津卫当京师了!

揆一见了,还想追问,突然,一个不同寻常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昂……”

揆一等人听了,顿时吓了一跳,这声音绝对不是人能发出的声音:怪兽?

不过他回过神来后,看到明人都是若无其事的样子,便松了口气,就算是怪兽,那也不是吃人的。

这时候,带队的明军将领已经和地方上迎接的官员沟通好了,便带着这些俘虏继续上路,往火车站那边走去。

寒风呼啸,揆一等人畏畏缩缩地走着,想着离明国的京师还很远,不由得很苦逼,便连忙问翻译道:“我们去哪里?”

翻译听了,看了他一眼道:“当然是去京师了。赶在年前把你们押解到京师,说不定趁着过年喜庆,皇帝一高兴,就减了你们的罪了!”

年前献俘,算是给皇帝的贺礼了。不过翻译说得也没错,对于这些荷兰俘虏来说,皇帝一高兴,指不定就能有好事!

揆一听了他的话,心中一喜,却又马上发愁道:“就这么大的雪,京师不是离得很远么?你们的过年,好像也没几天了吧?就算是把我们都冻死,怕也来不及吧?”

翻译听了,并没有理他。事实上,他虽然听说过蒸汽火车,但是也是第一次坐。如今是下雪天,这蒸汽火车还能赶路么?这是个问题!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开往京师的火车启动,车厢内坐满了人,不过所有人都是一脸的震惊,呆若木鸡。

通过玻璃窗,能看到火车已经开出了天津卫,白雪茫茫的旷野,真得全是一片白。

“哐当、哐当……”

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这种有节奏的声音在响。

不知道过了多久,揆一终于回过神来,忍不住惊叹道:“上帝啊,天底下竟然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这时候的蒸汽机,西方还根本就没影,至于蒸汽火车,更是还要几百年的时间。亲眼所见、还在火车里面坐着,体会无法想象的事情,他们的震撼,绝对不会比一开始的明人小。

听到他的声音,其他荷兰人也回过神来,浑然忘记了自己的俘虏身份,忘记了自己正被押往明国京师受审,只是惊叹眼前的一切。

“这么大的雪,都能像马车一样的速度前进,真得是太厉害了!”

“何止呢,你也不看看,马车能一次拉这么多人?这得要多少马才能拉得动啊!”

“这个车子坐上一次,这来一次,真得是值了!”

“……”

听着这些荷兰俘虏在连连惊叹,听懂他们话的翻译,非常地自豪!

就连那些听不懂荷兰话的明军将士,也能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出来。本来他们也想惊叹的,反而不惊叹了,替而代之的,同样是自豪的表情。

这就是我们的大明!

大雪之下,火车的速度,终归是比平时降了不少。前往京师的时间,也就比平时更长了。

明军将士们,荷兰俘虏们,都在车厢内用餐,睡觉;而车窗外,还是白雪纷飞。

如同移动的房子,让荷兰人甚至都忘记了他们俘虏的身份,对于坐火车的感受,怎么体验都体验不过来。

当第二天火车到达京师的时候,大雪已经停了。

不用说,荷兰人再一次被京师的规模给震惊了。

原本他们以为天津卫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城镇了,结果没想到,竟然又看到了更大,更繁华的城镇!

甚至他们还看到了京师这边的房子,普遍都是两层楼的,还能看到有五层楼高的房子,京师这边的一切,让他们压根就看不过来。

可以说,本来坐了一天的火车,震撼感稍微小了一些了,结果看到京师之后,他们便再一次被震惊了。

以前的时候,马可波罗游记,给了西方人一个印象,说遥远的东方,有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有些西方人不信,有些西方人相信,探索通往东方的道路,从而有了大航海时代。

经过了这么多年,西方人已经有很多到达了远东,他们都自认为,已经了解这个远东的国家了。包括揆一等人,也是如此。

可今时今日,此时此刻,他们才发现,他们对于这个远东帝国的认识,还是太浅薄了。

不说别的,这个国家的繁华,就远超他们以前任何一次夸张的想象!

从此刻开始,他们都要重新认知这个东方帝国了!

……………………

崇祯皇帝这边,临近过年,已经在做年底总结了。

即将过去的崇祯十八年,最大的事情,就是西南战事基本结束,大量的朝廷主力军队调回了北方。朝廷对于北方、辽东这边的战略防御为主的国策,已经开始调整,逐步在向战略进攻的国策过渡。

除了军事之后,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获。

另外,在这崇祯十八年,还推行了全民义务兵役制,并向海外第一次派出了远征军。

这些事情,都是以前没有过的,必然会被历史所铭记。

这两年整顿地方所带来的财政收入,越来越能看到效果。整一年的国库收入,达到了将近三千万两之多。

当然了,国库中倒没有剩下多少。

按照刘伟超给崇祯皇帝的建议,钱留在国库腐烂,不如用钱生钱,把钱花出去才是正确的理财方法。

国库里面的钱,大手笔地被崇祯皇帝拨款,用于各地的公路、铁路以及水利建设。铁路的里程数,越来越多。

第二个大头,当然是军费了。这个军费包括了现有军队的装备和粮饷之外,还包括研发新一代武器的钱,包括线膛枪炮以及真正的铁甲战舰等等。

第三个花费点,就是格物学的推广。包括全国免费教育的推广,整个教育体制的革新,以及科技的研发。

当然了,所谓科技的研发,就现阶段来说,更多的是根据刘伟超提供的图纸打造机器,并研究怎么利用大明已有的条件来实现量产。

有一个事情必须要提的,就是铁牛的研发。以蒸汽机为动力,在中原大地的平原上,在华北平原上进行机械化的耕种,这能节省非常大的人力。对于大明朝刚从战乱中走出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至于纺织行业的发展,早两年就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让大明百姓在衣服这一块的成本,一下降低了很多。

衣食住行这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全都在大踏步地前进。历史上的盛世,估计也没有这么好的改善!

另外一个,朝廷还通过京师和南京两地的银行,也给大明百姓发放了非常多的贷款。在这百废待兴,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有头脑的百姓都参与其中,搞得红红火火的。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崇祯皇帝都是非常地满意,因此,他的心情也非常不错。

也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皇帝便收到刑部这边的奏报,说荷兰俘虏已经押解到京师,请旨如何处置?

就大明朝来说,如果是叛逆的话,基本上就是死,没得说的。但是,如果是番邦小国的话,那就不一定了。看皇帝心情,有死刑的,也有赦免的,都有。

就连当年对倭国俘虏的处置,万历皇帝这边也是斩立决一部分,秋后问斩一部分,然后释放一部分。

如今这荷兰人在大明朝上下看来,就是妥妥的番邦小国,刑部这边就肯定得请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