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674章 琉球最大的忠良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674章 琉球最大的忠良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此时的郑芝龙,也有点纳闷,皇上到底是派了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田川氏和二官给接走的?

锦衣卫么?有这么大的能耐?

如果是锦衣卫的话,那到底什么人是锦衣卫呢?

想了一会,郑芝龙有点想不明白,便不想了。从到码头,坐船离开,他便开始盘算起明年的事情来了。

朝廷已经取得西南大捷,主力军队回调北方的事情,东江镇这边,就只有吴三桂和他两人知道。之所以要这么保密,就是不想底下人知道后有人被倭人或者建虏俘虏,从而被建虏获悉关内的情况。

因为就如今而言,朝廷对草原和辽东都是采用封锁之策,禁绝一切内外往来,建虏要想获得关内的消息,就只有俘虏朝廷边军才行的。

保证关内的消息尽量不被建虏和倭国获悉,就有助于朝廷对虏作战。

就拿眼下来说,就只有郑芝龙和吴三桂知道,朝廷对这边的战事,已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了。新的一年到来,朝廷必然会有所动作。

对吴三桂来说,他在朝鲜的坚持,就快到头了,回头论功行赏,功劳就不会小。

而对郑芝龙来说,他是内应的内应这种身份,终于快要曝光了!

因此,对于他们两人来说,都是很盼望新的一年快点到来的。

此时的郑芝龙,就想着要把倭国准备增派兵力到朝鲜的事情,尽快通知朝廷那边才行。还有吴三桂这边,到底该如何收场呢,也是一个问题!

倭国水师大规模进攻皮岛,郑芝龙肯定是要撤的。可是,他这一撤,吴三桂就是孤军了。并且倭国派了更多的军队进攻朝鲜北部的话,他搞那游击战的空间就会变小,结局如何,还真不好说!

想到这,郑芝龙也有点头疼,喃喃自语道:“这个老吴,就是一心想立功劳,这下好了,是个头疼的事情啊!”

想着这个,他决定也在奏章中一并写了,由朝廷和吴三桂自己头疼去好了。

想完了这些事情,郑芝龙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他们到底在哪里?如今已经安全了没有?

……………………

琉球王国久米村,也就是大明太祖皇帝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户赴琉球定居的村子,全部都是明人。这里出身的郑迵是琉球王国的三司官,类似大明的三公,位高权重,主持了对倭抗争,不过最终失败了。

他本人被倭寇处死,他弟郑周逃离久米村,到了北中城隐居。

此时,郑周已经垂垂老矣,按理来说,这种年纪,该是不问世事了。

可此时,他的府邸大门紧闭,他由他儿子和孙子扶着,正在大堂内见客。从他的表情能看出来,非常地震惊。

就见他的面前,有三个人,两男一女,其中一个男的正在对郑周说道:“千真万确的事,是大明皇帝要求我们去长崎接出他们两人,便会出兵帮我们琉球驱逐倭寇的。”

说到这里,他又一指那个女的说道:“这位是田川氏,乃大明登莱海军总兵郑芝龙郑大帅的夫人,这位是田川七左卫门,本名郑宗明,是郑大帅的二公子。”

随着他的介绍,田川氏和郑宗明都向郑周行了一礼。

郑周见了,连忙示意还礼。脸上的表情,还是有些迷糊,问面前说话这人道:“那金大人的意思是……”

这个金大人,就是曾出使大明的正议大夫金应元,听到郑周问话,连忙回答道:“是王上的意思,想让您这边安排人送他们俩人回大明,并去京师求见大明皇帝,恳请大明皇帝按承诺,驱逐倭寇。”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您也知道的,我们国内有倭寇,王宫一直被倭寇给监视着的。我们从倭国那边回来,就怕倭国会追查过来,因此不好出面,再去大明那边。如果您肯帮忙的话,此事就必然能成!等大明天兵一到,郑三司便能恢复名誉,受王上追封,是我琉球最大的忠良!”

对于久米村的明人来说,当然看不惯倭寇在琉球横行。具体到郑家来说,他们当然更希望如今被污蔑为奸臣的郑迵能还清白。

因此,听到金应元的话之后,郑周的儿子和孙子首先就忍不住了,连忙喊爹的喊爹,喊爷爷的喊爷爷,虽然不具体提要求,但是意思非常明确。

郑周其实都不用他儿子和孙子催,一听之下就已经激动地不行。

要知道,他哥郑迵是琉球历史上第一位拥有中国血统的三司官,是郑家的骄傲,也是久米村的骄傲。如今被污蔑为奸臣,他这个当弟弟的,当然是不甘心如此的。

于是,他二话没说,立刻就答应下来,对金应元微微颤颤地说道:“请转告王上,郑家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必然会把郑大帅的家人安全送回大明!”

金应元听到这话,连忙提醒道:“还要去京师求见大明皇帝,恳求大明皇帝派兵来琉球驱逐倭寇!”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给郑周道:“此乃王上亲笔所写之国书,一定要转交大明皇帝!”

郑周示意他儿子接过,同时做了保证。作为一直以明人自居的久米村人,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当然是能见大明皇帝了!

如今有这样的机会,他心中都已经决定,把儿子和孙子一起派去大明。

郑家虽然被打击而没落了,可要弄一条船,悄无声息地离开琉球,却是没任何问题的。

很快,郑芝龙的老婆和二儿子,便踏上了前往大明的路。

他们两人,都是很期待。

对于田川松来说,她是倭人不假,可嫁夫从夫,对她来说,她早已是明人了。之前一直被德川幕府阻扰,如今得偿所愿,终于能去大明,能见到阔别多年,一直思念的大儿子,她就非常地激动。

这不,在船上的时候,每当她和儿子单独相处时,就不断地唠叨,也不知道大儿子怎么样了,之前听说已经在朝为官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这年纪摆在那里,别是辜负了圣恩……

听着母亲的唠叨,郑宗明对哥哥的印象已经模糊了,也好奇他的哥哥,在大明混得怎么样了?

同时,他对大明也非常向往,不知道传说中的天朝上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比起倭国,会有多繁华?

总之,他们两人都是期待着,早日能到大明。

……………………

日子一天天的过,转眼间便是崇祯十九年了正月底了。

此时的崇祯皇帝,正在看云南巡抚杨畏知发来的奏章。

在这份奏章中,杨畏知主要禀告了三个事情。

一个事情是云南目前的现状,朝廷官军控制的地区,都已经委派了流官,朝廷正式开始治理地方;

第二个事情是,朝廷主力边军,已经屯兵洞吾边境一线。洞吾那边,也在其北疆屯兵,试图顽抗朝廷官军。杨畏知请旨,什么时候可攻打洞吾。

第三个事情是,已经有消息证实,李自成所部流贼残余,确实逃入了洞吾境内。进一步的情况,目前还未知。

看完之后,崇祯皇帝便问早已看过奏章的孙传庭,问他的意见。

毕竟孙传庭是目前在朝官员中最懂兵事的,并且之前就是他亲自领兵进行西南战事的。他的意见,绝对权威。

孙传庭早就想过了,崇祯皇帝一问,他便马上奏道:“陛下,微臣以为,洞吾兵的战力,并不足以抗衡朝廷官军。对洞吾战事,唯一需要考虑的是粮草物资的补给问题。”

顿了顿,他马上接着具体分析道:“云贵贫瘠,且云南刚经历过战事,百废待兴,微臣以为,不宜征调云贵两地的粮草物资;而如果要从湖广运送粮草物资到云南边境,再随着大军深入洞吾,再继续往前运送物资的话,消耗实在太大。”

说到这里,孙传庭便总结道:“因此,微臣以为,可以湖广等富裕省份支援云贵两地,使其早点恢复元气,而后以云南为后勤物资地,则粮草物资的压力就不算大。在此期间,可令扬中丞作势欲打,令洞吾那边不敢放松。如此反复,便能耗其粮草物资,疲之民心,怠其军心,利于他日讨伐!”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觉得孙传庭的这个建议很是不错,是个好主意。

结果没想到,孙传庭还没说完,继续对他说道:“另外,如果吕宋远征军一切顺利,南洋早日平定的话,还可让水师……海军征调荷兰、葡萄牙等国兵力,从洞吾南边发起进攻,夹击洞吾!”

他之前下工夫温习了整个世界的局势,知道了洞吾南边,其实有荷兰和葡萄牙人的势力。他估摸着吕宋远征军能灭了吕宋的西班牙人的话,那便会有力地震慑这两个番邦,让他们成为大明附庸是没问题的,这样就能征调他们的兵力从南边进攻了。

崇祯皇帝听得大喜,随即就想起,不知道吕宋远征军的战事进行得如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