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690章 何时是个头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690章 何时是个头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什么?釜山被屠?倭民死伤惨重,物资焚烧一空!”

德川家光听到禀告,简直不敢相信他听到的话,顿时气得暴跳如雷。

这是从釜山逃到对马岛的倭人,又回去釜山看了情况之后,飞报倭国本土这边的。

他们只知道突然出现了不知道多少的明国骑军,釜山才会失陷的,再具体的情况,就是那些“血债血偿”的字样,让他们知道,还有朝鲜人参与了对倭人的大屠杀。

在奏报的最后,是刚好有子民迁移过去的几个大名,纷纷要求追究朝鲜统帅松平信纲的责任,要求他切腹谢罪!

本来德川家光对松平信纲是非常地恼火,就想处置松平信纲的,但是,他看到那几个大名的严惩要求之后,反而冷静了下来。

如果他把自己的亲信给处置了,在占领朝鲜这么重大的事情中,其他大名壮大起来了怎么办?

对德川家光来说,死那么多人,他虽然恼火,但是,他更关心的是他的统治!

于是,他在和柳生宗矩商量之后,最终宣布,松平信纲对于朝鲜现状早有预料,因此已经提交派军的要求,但是,地方大名却拖拖拉拉,以至于有釜山惨剧的发生。

正在这个时候,朝鲜那边发来了正式的奏报,说明国吴三桂所部在朝鲜人的帮助下,潜行到南方,偷袭了釜山,随后在朝鲜南部展开了破袭战,松平信纲这边,抽调北方兵力,南下封锁吴三桂所部,并且有五千大清帝国的骑军相助,本来能一举歼灭吴三桂所部,结果郑芝龙派了船队,就在汉江流域接走了吴三桂所部。

松平信纲在奏报中分析,说郑芝龙很有可能是两面三刀,并没有真正想造反,目前正在联系郑芝龙,要一个说法,但是还没有回复。

不管郑芝龙到底如何,目前朝鲜的局势,已经绝对不能让郑芝龙继续留在皮岛,否则明军对辽东和朝鲜的骚扰会一直持续。

为此,松平信纲再次请求本土派出海陆大军,消灭或者驱赶走明军。

对于目前朝鲜的局势,松平信纲愿意负责,请幕府将军责罚。

有了这份奏章,德川家光就更是下定了决心,抽调各地大名的战船,组建了大约一千艘,并再多三十万军队,派往朝鲜。

倭国境内,除了幕府直辖的军队还有一大半之外,其他各地大名手下的军队,基本上就被抽空了。

这么一来,倭国这边,幕府的统治依旧非常稳固,而朝鲜那边,则有地方大名去稳固倭国统治,算是一举二得。

不过这么一来,朝鲜那边的军队太多,且又被明军破袭过,后勤压力就很重了。

为此,倭国本土这边的粮草物资,就都堆积到长崎等几个港口城,部分转运对马岛,等到朝鲜全部被倭国控制,确保安全之后,再把粮草物资运过去,随后再是农夫之类。

至于对松平信纲的处罚,德川家光最终的旨意是,此非松平信纲之过,反而事先料到朝鲜兵力过少,提出要早日驱逐皮岛之明军,这是有先见之明,是为有功。

另外,釜山守将松平信定和柳生宗冬为倭国战死,忠勇可嘉,都给出了赏赐。

这会儿,德川幕府的统治,算是比较牢固的,不是德川家康那会了,因此,德川家光的这份旨意,底下大名虽然有意见,但是也只能是有点意见而已。

最终,倭国这边,各地大名的军队和战船,纷纷集结在长崎等地,并向朝鲜开拔。对马海峡,倭国船只来来往往,非常地热闹。

……………………

崇祯十九年七月中旬,琉球王国的那霸港,稀稀落落的船只停靠在港口。郑周就在港口这边的一艘船舱里待着,默默地注视着外海。

从六月份开始,他就一直这么待着,等待着,但是,一直没有看到他想看到的。

看着这么冷清的那霸港,郑周心中也是非常地感慨。

以前的时候,那霸港是大明东南、还有南洋那边和倭国、朝鲜等地海贸的中转点,非常地热闹。来来往往的商船,为琉球带来了繁华。

但是,随着倭国的闭关锁国,来往的海贸大大减少,让这种海贸带给琉球的繁华,从此不再。

本来的话,还期待着大明的商船,但是,听说大明国内不太平,还有琉球被倭人控制,琉球这边请求和大明通商的要求,也被大明朝廷认为,和琉球通商就等于是和倭人通商,从而禁止了海贸朝贡,这让那霸港更加的冷清了。

而倭人这边,却要琉球每年都进宫各种物资,更是加重了琉球的负担。

琉球人的日子,真得是难过啊!

想着这个,郑周看着码头那边,不时有倭人在那横行,肆意抢夺捕鱼归来的渔民,他便更是叹气。

看着远处的场景,他不由得想起了金应元对大明的描述。

“大明这几年的变化有那么大么?”郑周心中想着,其实还是有疑惑的,自言自语地说着话。

特别是金应元说大明有一种蒸汽火车,力大如牛,能拉很多节车厢,一次性运走很多人和货物。对于这个,他难以想象,也不敢相信,连带着对金应元亏大明其他方面的话,也是将信将疑起来。

但是,他又想不出来,金应元为什么要在这方面骗他,难道只是为了让他把郑芝龙的家小送走?

他正在想着,忽然,船外有动静,随后,一个人钻进了船舱。

郑周转头一看,发现竟然是金应元,便有点奇怪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金应元听了,叹了口气说道:“倭人追查地紧,闹得王宫不得安宁,我是眼不见为净。”

郑周一听,知道他说什么。

就在他儿子和孙子把郑芝龙的家属送走之后不久,倭国那边派了人跑来了琉球,大肆搜查,又威逼琉球国王,说是琉球这边窝藏了逃犯,一定要尚贤王交出人来。

只是,他们拿不到证据,只是根据郑芝龙家属失踪的那段时间内,有琉球的船到过长崎,因此怀疑而已。

郑周听了,转头继续看向外海,淡淡地说道:“那些倭人都是贪得无厌,有了这个借口,更多地行搜刮之实而已。”

金应元在他身边坐下,同样看向外海,点点头说道:“谁说不是,要不然,都过去几个月了,他们也早就该消停了。但是时不时就拿这个理由出来向王上勒索,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顿了顿,他又补充说道:“久米村也是倒霉了,倭人最怀疑的,还是你们这些明人,动不动也去搜刮一番,要我看,再这么下去,估计会有一场乱事。”

说到这里,金应元看向郑周道:“你得给他们说下,千万忍着,等到大明天兵一到,那就算是有出头之日了!”

听到这话,郑周转头看向他,盯着他的眼睛问道:“大明真得是太平盛世、能出兵来琉球了?”

一听这话,金应元立刻就有点激动了起来,当即点头说道:“那是,你是真没见过,如今的大明有多繁华……”

郑周的问话,仿佛挠到了他的痒处,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说着他在大明看到的繁华。

这让郑周有一种错觉,就好像金应元才是大明人,而他才是琉球本土人。

听他说得夸张,郑周还是不信,等到金应元好不容易说完之后,他才叹了口气说道:“大明比琉球繁华,那是肯定的,但是,你其实也没有必要这么夸张。我是大明人,大明怎么样,我会不知道么?”

按照金应元的说法,如今的大明,比太祖洪武时期,还有成祖永乐年间都要繁华,说实话,这让他怎么信?

金应元一听他竟然不信,顿时就不干了,当即有点着急地对他说道:“你怎么就不信呢?我告诉你,你那是老眼光看人,不对,是老眼光看大明了。如今的大明,真得是让人难以想象……”

说到这里时,他想起什么,便和缓了些语气说道:“还真别说,我当初看到的时候,其实也是难以置信。但是,事实就摆在那里。不说别的,就那蒸汽火车,我要能说谎的,我怎么会编出这么一个蒸汽火车来?为什么不编一个听上去更靠谱一点的谎话?”

听到这话,好像是有点道理。但是,真要郑周相信蒸汽火车,他还是没法相信!

就这么的,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之间,无话可说。

最终,还是金应元败下阵来,对郑周道:“我说不服你,反正等到大明天兵到了之后,你一问便知我有没有说谎了。”

郑周听到这话,不由得有点黯然道:“都这么久了,朝廷大军还没到,也不知道我死之前,还能不能看到?能不能还我哥一个公道!”

金应元听了,心中也是焦急,按照时间算的话,大明上国要出兵,那也应该到了才是。但是,到现在都没盼来,也不知道出什么事情了?

他这么想着,便抬头看向外海。

结果,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顿时就傻在了那里!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