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711章 内奸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711章 内奸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他们正在聊着呢,忽然就见到有传令兵过来,告知他们道:“马参将已回,大帅有令,中军帐议事!”

高一功等人听了,互相看看,便没有墨迹,立刻赶赴中军帐。

等他们赶到中军帐的时候,各路将领差不多就到齐了。还没等他们互相议论下消息,就见李定国和马守应从后帐转出来,军议开始。

只听李定国先对他们说道:“马游击西进遭遇瓦刺的辉特部,具体有关瓦刺的消息,由马参将给诸位说说。”

大家其实都是老熟人了,不过招安先后的不同,军功的不同,让他们的军职不同。

马守应也不客气,立刻就详细地介绍齐他探听到的消息。

相对来说,崇祯皇帝其实也有给过一些消息,大概上也没有差多少。

西部蒙古,也就是瓦刺,在也先那个时代,实力达到最顶峰,打赢了土木堡之战,深刻地改变了大明的政治结构。

随后,瓦刺开始内斗,实力就开始衰败了。等到东部蒙古,其实就是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崛起,和大明接壤的草原上,基本上就是俺答汗说了算,瓦刺只能是迁移到天山南北。

之后呢,瓦刺一样没什么作为。

这时候的瓦刺,主要是分为四个大部族,然后还有一些小部族作为附庸,辉特部就是其中附庸的一个小部族。

瓦刺的四个大部族,分别是准格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这四个部族,互相之间为了水源、牧场也有内斗。

另外,瓦刺还和蒙古北部的喀尔喀部又有争斗,同样是为了牧场和水源这些。

内耗加外耗之下,瓦刺部族压根壮大不起来。

建虏强大的消息,传到西部蒙古,特别是追着林丹汗打的消息,更是震惊了西部蒙古。他们不想和强大的建虏为敌,因此便派使者臣服了建虏。

并且瓦刺这四个大部族,人心不齐,还散伙了。

其中土尔扈特部往西迁移,跑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去讨生活;和硕特部在他们的固始汗带领下,进攻青海和西藏,打宗教战争去了。

不过这个时候,准格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算是比较厉害的人物,在他费尽心思之下,终于和喀尔喀族和解,还签订了一个法典,并且越好共进退。

他们这个共进退,其实是为了应对沙俄帝国的东侵。这时候,不管是西部蒙古还是漠北蒙古,都和沙俄有冲突了。

可谁知,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大清帝国派出了使者,给他们当和事佬,并且牵头,说要一起攻打明国。

还说大清帝国还和倭国结盟,另外明国内部还有内应,打下明国,瓜分明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对于这个情况,瓦刺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觉得明国繁华,能参与进去分一杯羹,自然是最好的。

但是,也有的部族,对此有疑惑。虽然他们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可只是从大清帝国的使者努力游说,就觉得事情可能并不是像说得那样。

如果明国真得不堪一击,那大清帝国之前就已经那么强大了,如今又有倭国结盟,明国内部还有内应,为何还要这么花心思,竟然要那么远的沙俄帝国也出兵呢?

另外还有一些人,就觉得和沙俄佬有仇,要和他们成为友军,思想上转不过来。

总之,这个事情还在瓦刺内部,包括喀尔喀部族内部,都在商量着,不少人在犹豫。

根据辉特部族这边交代,他们小部族没有决定权,就只是想过日子而已。他们愿意归顺大明,为大明效力,前提是能迁移到大明境内。

马守应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很是震惊,立刻带着辉特部的族长赶回,禀告这个情况。

等他介绍完了这个情况之后,李定国便表情严肃地说道:“根据建虏使者透露的消息,我大明内部的奸细,具有非常大的实力,一旦交战的时候突然背叛朝廷,很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我决定派人加急赶回报信。另外,趁着寒冬将来之时,突袭喀尔喀蒙古部族,不投降便让他们这个冬天过不下去!”

他考虑到,如果攻打瓦刺的话,他们一旦向西逃窜,战事就会拖下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无功而返。

但是,对于漠北蒙古来说,他们过冬的地点就很有限。在明军的突袭之下,他们也不可能往北逃窜,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一次突袭,就能重创漠北蒙古的。

要是以往,可能突袭还有问题。但如今,有辉特部族的人带路,就容易多了。至于辉特部族的人会不会骗人,那没关系,让他们见识下归顺大明之后,以后会过什么日子就可以了。

对于李定国的安排,高一功等人都非常拥护。反正对他们来说,有仗可打,并且明显是胜算比较大的,他们当然是乐意了。

想当年,李定国也是流贼一个,如今都是已经是封爵了。高一功他们都眼红,当然想要多立一些军功了。

事实上,漠北蒙古也分三个大的部族,在这明末时候,实力也已经不行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臣服建虏。也不会在瓦刺实力已经虚弱的情况下,却还是同意和这个世敌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议和,共同定制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

在李定国领着西部骑军转向北方之时,一骑快马,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最近的延绥巡抚报信。

延绥巡抚收到军报,吓了一大跳:有人当建虏和倭国的内应,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于是,他也不敢怠慢,立刻写了密奏,同样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京师。

亏了封疆大吏大都有密奏权限,要不然,这个事情公开上奏的话,估计会震惊一大批人。

崇祯皇帝收到这份密奏之后,不由得有点无语。

亏了郑芝龙是个假内应,要不然,被建虏的使者在瓦刺那边这么说,消息传回来,那铁定可以排查出来的。

当然了,建虏的使者肯定是以为,这个事情只会在瓦刺高层传播,不可能传入大明。他是没想到,大明会派兵西进,俘虏了辉特部的族长。

对于随着密奏收到的李定**报,崇祯皇帝倒是赞赏的,不愧是南明时候的名将,能当机立断,根据消息,先去攻打漠北蒙古。

就是不知道,他的战果会怎么样?估摸着时间,这会儿,应该交战了吧?崇祯皇帝心中想着,有点可惜没有后世的手机可以直接联系。要不然的话,可以打电话直接问情况。

…………………………

崇祯皇帝猜得没错,这个时候,李定国领着一万四千骑军,也就是原本招安过来的流贼骑军各部,共计高一功所部两千,李过所部两千,李来亨所部一千,田见秀所部两千,马守应所部三千,以及他自己直属的四千骑军,到达了漠北地区。

这次的前锋,是田见秀所部,派出夜不收抓到了遇到的漠北蒙古的牧民,送到了中军这边。

草原上的野草,早已失去了绿色,枯黄的一片,但是,却又多了红色的海洋。

被押解过来的二十多名大大小小的漠北蒙古牧民,看到自家边上,突然之间有如此之多的大明骑军,顿时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兢兢的,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怎么样。

蒙古人和中原人的关系,一直就不和谐。

草原上的势力强大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地进攻中原;就算没有大打,那也会有例行的打秋谷;

同样的,如果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同样会派兵进入草原作战。比如大明开国之初不说,就明成祖时候,他都还五次亲征草原。

可以说,蒙古草原和中原王朝的边境冲突,从来就没断过。

如今,看到这么强大的明国骑军,盔甲鲜明,军纪严整,不用说,就是一支强军,那就意味着,蒙古草原上的人要倒霉了。

他们只是没想到,他们可是在漠北,明国骑军竟然都跑这里来了!

李定国闻报之后,便没有让手下将士把这些蒙古牧民给押进去。反而是亲自出了中军帐,来到了这些牧民这边。

他扫视着眼前的这些牧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发现他们穿得非常土不说,身上那衣裳都是打满了补丁。

李定国能看出来,如果这些牧民没有其他保暖衣裳之类的话,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冬天,估计会非常难过。这一点,和关内百姓在以前时候的处境差不多。

还有,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面黄肌瘦的,估计也是吃不饱,时常饿的。

对于这种情况,李定国其实也明白。蒙古人中,也就是那些头人,还有头人的亲信,日子会过得不错一些。对于底层的牧民,都是被头人和头人亲信给欺压的,日子过得并不会如意。

更不用说,漠北蒙古地处偏僻、苦寒,他们的生活条件更艰苦。

不过再怎么艰苦,也不可能苦着那些头人!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