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777章 报应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777章 报应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由海路进攻辽东的朝廷官军,两万五千多的步军以及两万车营,是由崇祯皇帝最亲信的将领之二,也是他认为最有能力的将领,原勇卫营将领黄得功和孙应元统领。

一路沿着海岸线北上,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多尔衮认为的辽河出海口,而是盖州卫。

在盖州卫的海边,离得很近,有一座大岛,叫做连云岛。

大军到达这里之后,就先停靠在连云岛,船上需要休整的牲畜之类,就全部卸载在岛上恢复体力。而军队则开始进攻盖州卫。

盖州卫作为临海的城,并且也是海州城在南边的屏障,建虏虽然为了锦州战事抽调了各地的兵力,但是并没有抽调盖州的兵力,依然有重兵防御。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重兵,其实就只有一万不到的人马而已。这倒不是因为盖州太小,而是建虏的总兵力就那么多,一万人马,对于建虏来说,已经很多了。

当盖州建虏看到海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明军船队时,一开始,他们还试图拦阻明军登陆;结果被海军战船一阵炮轰,便灰熘熘地逃回去了。

接下来的战事,几乎也没有悬念。

在孙应元和黄得功的指挥之下,车营登陆,在盖州城外野地里组成一道防御阵线之后,就从战船上卸载了红夷大炮二十门,一字排开,没等明军开炮呢,盖州城的建虏就从北门逃了。

因为盖州城里压根就没有红夷大炮级别的火炮,而明军还可以从战船上卸载更多的红夷大炮,老一点的建虏都是见识过红夷大炮攻城威力的,便只能趁着明军没有合围盖州的时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了。

孙应元和黄得功也没有马上派兵追击,而是先派人扑灭了建虏逃跑之前在盖州城里放得火,彻底掌握了盖州之后,便从船上卸载粮草物资,囤积于盖州。

按照事先的作战计划,之所以不从辽河口攻入,而是要先拿下盖州,就是将来整个征辽大军的粮草物资,火药军械,都是要先囤积在盖州的。

毕竟海运的话,在路上的消耗,要远小于陆地运输。

等到朝廷官军打下海州之后,再用船通过辽河什么的,往内陆运输也不迟。

在攻下盖州之后的第三天,外放出去的骑军夜不收,便陆续有了回报。

黄得功听了消息之后,便对孙应元说道:“耀州驿的建虏才三千多人,那些逃回去的建虏都是直接去了海州的。要不然,我先领兵去把耀州驿拿下来吧?”

耀州驿,是盖州和海州之间的驿城,各自相差六十里路。就是盖州到海州的一个中转站,一般来说,在这里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能赶到海州的。

这个点,对于建虏重点经营的重镇海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外围节点。

因此,孙应元听了,有点皱眉说道:“盖州是离海太近,建虏看到我大军来袭,他们放弃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耀州驿怕是不会放弃,那就等于海州的南门洞开,朝廷官军能直达海州城下了。建虏很可能会派兵救援,到时候便有一场大战!”

黄得功听了,毫不在意地说道:“我领一万步军,五千车营,三千骑军先行,我就不信了,建虏还能奈我何?只要我做出打下耀州驿,威胁海州姿态,建虏必定恐慌,肯定会向锦州方向求援,这不正好策应了么?”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你放心好了,我不会孤军深入,真得去攻打海州的,我就摆出这么一个姿态,吓吓建虏!”

孙应元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便对黄得功说道:“这样吧,你就带一万五千步军,一万车营,四千骑军过去吧!兵力多一些,声势也大一些。如果遇到建虏太多,我这边也还有策应你的余力。大不了再把粮草物资囤积到岛上,我就能全军策应你!”

黄得功本来想不用担心,但是再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能策应锦州是好,可他最为重要的任务,还是保障粮草囤积地盖州。出兵耀州驿,也可以认作是当成盖州的屏障,不容有失。

这么想着,他便同意了孙应元的提法。

于是,第二天之后,黄得功便领兵出发了。

结果呢,他还在路上,撒出去的夜不收便又来禀告了。

“什么,锦州大捷?”黄得功当即诧异地再次确认道,“海州地区,全是建虏和倭寇的溃军?”

得到夜不收的再次肯定之后,黄得功很是兴奋,便立刻下令全军加快速度行军。

等到傍晚时分,黄得功赶到耀州驿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建虏已经火烧耀州驿,然后人去楼空了。

前锋骑军逼近这里的时候,还能看到有溃军,不过当溃军看到明军出现之后,便都撒腿跑了。

于是,黄得功便先驻扎在耀州驿,然后派出骑军,四处查探敌情。

等到次日的时候,消息得到进一步证实,在他们还没到盖州的时候,锦州战事就已经分出胜负,建虏和倭寇大败。

如今,可以说整个辽东大地上,全是仓皇逃命的溃军。

海州城那边,原本有建虏的伪皇在,但是听到锦州战事败了之后,已经连夜逃回了辽阳那边去了。

追击的朝廷官军,还没赶到海州这边,主要还是骑兵太少,都调去草原上了。

黄得功亲自去核实了一番,也不敢趁着这个混乱而动,因为实在太乱了,他还要保障耀州驿到盖州粮道的通畅。

于是,他先派兵清剿耀州驿到盖州这一点的溃兵。

结果,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又有夜不收回来禀告说,海州火起,并且火势很大。

听到这消息,黄得功便坐不住了,立刻领着三千骑军,就赶过去看情况。

还没到海州的时候,就已经远远看到海州城的火光冲天了。

等到离得近了一些之后,他便发现,海州城附近,全是一片乱相。

到处都是尸体,男女老幼都有,当然,都是金钱鼠尾的建虏。至于罪魁祸首,不用说,就是倭寇了。

黄得功亲眼看到,三五成群的倭寇,身上都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手拿倭刀,四处劫掠。

一看这个情况,他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在锦州溃军中,倭寇占了绝大多数。几十万倭寇,已经不成建制地逃入海州地区,他们的军纪失去约束,当然,可能原本就没有多少军纪,又在溃败之中,烧杀劫掠的本性自然就暴露了出来。和海州守军冲突,劫掠建虏百姓,便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了。

倭寇看到有明军到来,并不围攻,而是四散而逃。

黄得功并没有追赶,只是看着熊熊烈火燃烧中的海州城,巡查周边,看着建虏百姓各种死状都有,心中有点感慨,几十万的倭寇溃兵撒入辽东,像海州这样的场景,估计会在辽东各地处处上演。

对此,他并没有同情,因为这是建虏自找的!

在这辽东大地上,海州、耀州驿等等的建筑,都是汉人所修建,完全可以说,辽东这边的繁华,是汉人用双手创造出来的。

结果呢,几百万的辽东汉民啊,就被建虏前前后后屠杀了,多少老弱妇孺,多少户的家破人亡多少人间惨剧在这辽东大地上上演!

建虏造得孽,可以说是罄竹难书!

不止如此,他们还把这烧杀劫掠的事情,干到了关内。每隔几年,就入关劫掠一次,又不知道有多少汉人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尸骨遍于野!

原本以为,这个仇,是不可能报了!朝廷官军面对建虏的时候,那是屡战屡败,一步步地丢掉了整个辽东不说,连关内都任由建虏进出自由,就感觉建虏已经是不可战胜一般!

结果没想到,太祖皇帝显灵,赐宝物于当今皇帝,在太祖皇帝的指点之下,先有蓟州大捷,后有宁远大捷,不但杀得建虏尸横遍野,更是有高级别的建虏俘虏,以前从来没想过会抓到的奴酋,被押解到京师明正典法。

一步步地,朝廷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如今,朝廷大军更是反攻入了辽东,打得建虏溃不成军,哪怕他们还勾引了倭寇助阵,也无济于事。

呵呵,如今,建虏更是遭了报应,被溃败的倭寇烧杀劫掠,就看眼前的场景,倭寇这是本着杀光、烧光、抢光的目的去的。

黄得功想着这些,心中只是冷笑,且先等你们狗咬狗;等到朝廷大军到达之后,不管是建虏还是倭寇,全部清剿掉,不对,按照朝廷目前的策略,该是都抓了去挖矿,挖不死他们!还有修铁路,修不死他们!

辽东大地上,终归快要驱逐蛮夷,恢复汉家天下了!

想到这个,黄得功哪怕是一介武夫,心中不由得也有点感慨:从万历末年以来的动乱,终于要被平定了!那些冤死的汉家百姓,战死的汉家儿郎,也终于可以瞑目了!

等到光复辽东的那一日,朝廷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有一场大祭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