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783章 自杀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783章 自杀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你们都出去,让本王静一静!”

听到代善的吩咐,他的亲卫虽然很担心,但是最终还是退出了大堂,让他一个人安静下了。

事实上,代善的亲卫们也很沮丧,也有些绝望,谁也料不到,不知不觉间,明军竟然变得那么强大,仿佛不可战胜了一样!

此时的他们,很能理解和硕礼亲王的心情。

过了一会之后,有亲卫忽然发现大堂内的动静似乎有点不对,便悄悄地找了门缝往里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用力一推大门,闯了进去。

就见代善挂在横梁上,上吊自尽了。

不过好在亲卫发现得早,那身体都还在晃荡的,显然是刚上吊。

这不,救下之后,代善活过来了,没死成!

所有亲卫都是吓到了,跪在那里恳求代善不要寻死。

面如死灰,依旧没有什么生气的代善,看着他们叹了口气,似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我活这么长干什么呢?早一点死了的话,也就不知道大清会落得如此地步了!”

“主子,事已至此,大清不能没有主子啊!”

听到亲卫的说话,代善的眼睛定焦在自己的亲卫身上,依旧没有什么生气地说道:“如今大局已定,本王就是再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了。有本王,没本王,其实已经差别不大了。本王不想征战一生之后,临终还要被明军羞辱……”

说到这里之后,他忽然“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见到这一幕,他的亲卫不由得都是傻眼了,一时之间,压根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这可是堂堂大清和硕礼亲王啊,跟随先汗起兵,南征北战,打下了大清江山的元勋,是大清国最有威望的人!

可如今,他竟然哭了起来?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然而,等他们回过神来,忽然发现和硕礼亲王哭了,也不是不能理解!

毕竟以前被大清压着打的明军,如今都能压着大清打了,这么稀罕,难以置信的事情都能发生,那和硕礼亲王会哭的事情,又有什么奇怪呢?

一生心血,看着大清要亡国灭种,和硕礼亲王的心情不悲愤痛苦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们的职责是保护代善,因此,理解归理解,让代善自杀,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于是,就有亲卫向代善进言道:“主子,盛京危在旦夕,全城还有那么多人,离不开主子的啊,还请主子带着我们……活下来!”

代善是本来就没几年好活的人了,但是,这些亲卫还年轻,盛京城里也还有很多人,全都是不想死的。

代善听到他这话,想起族群的延续,眼神中终于恢复了一点生气,开始振作起来,吩咐亲卫道:“去找剩下的贝子贝勒,一起过来商议,是走是守,要赶在明军赶到盛京之前定下章程!”

听到这话,他的亲卫连忙答应一声,便立刻去传令了。

此时的代善,心中也已经决定了,想走的,就让他们走,不想走的,那就牺牲自己坚守盛京,吸引明军的注意,掩护想走的人,能走掉。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明军显然已经侦查到盛京的情况,加快了行军速度。

在代善刚开始开会的时候,城外就出现了明军前锋。“刘”字大旗,是锦州守将刘文秀麾下的骑军,虽然只有四千骑军,可明军在盛京城外的出现,顿时就引发了建虏的恐慌。

自从沈阳改为盛京,并被大清定为都城之后,那是从来没有见过明军的。因此,明军的出现,对于建虏的冲击,绝对是非常震惊的那种。

并且,明军的出现,也让普通的建虏全都知道,辽阳怕是失陷了。

不止如此,大明草原骑军,李来亨领着五千多骑军,也赶到了盛京城外,和宁锦一线过来的明军,就在沈阳城外会师了。

“大明万胜!”

“大明万胜!”

“……”

明军将士们这个震耳欲聋的喊声,一听就能听出那口号里面喊出的高兴,让建虏更是绝望!

这边,刘文秀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从擒获的建虏口中得知,建虏皇帝、太后这类的,已经不在沈阳,离开两天了。

听到这个禀告,他立刻亲自审问了建虏,然后向李来亨说道:“我们是骑军,速度快,现在赶紧追,说不定还能追上!”

李来亨一听,有点为难地说道:“我接到的军令,是赶来沈阳骚扰围困!”

话是这么说,不过看他的表情,他其实是很有兴趣的。

刘文秀听了,马上便说道:“步军已经到虎皮驿,离此只有一天路程,我们留一千骑军在这里看着,另外把消息传回去,步军自然会加快行军速度,误不了事情。”

说完之后,他顿了顿又补充说道:“我的军职比你高,临阵之际,听我的,执行军令!”

他自己手下只有四千骑军,还要留一千看住沈阳的建虏,去追击建虏的皇帝,三千兵力肯定是太少,因此就看上了李来亨的五千骑军。

李来亨听到刘文秀这话,便再无异议,立刻便同意了。

于是,刘文秀稍微做出了这边的部署之后,便领着八千骑军,立刻沿着管道向北追击。

一路上,到处可见建虏大规模迁移留下的痕迹。为了保证追击的方向正确,刘文秀一边急追,一边通过这些痕迹以及抓获的掉队建虏核实。

赶到抚顺的时候,已经马上要天黑了。

城里的建虏人心惶惶,如果刘文秀要打的话,未必打不下来。当时,刘文秀弃之不顾,绕城而过,摸黑赶路,一直到夜深才传令休整。

就不管是刘文秀的部下,还是李来亨的这支骑军,都已经连续作战了好多天了。这种高强度的赶路,要是换成了一般的军队,估计是会出问题的。

这不只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还有高强度行军,需要保持编制,保持战斗力,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但是,不管是刘文秀的手下,还是李来亨的军队,其骨干都是当初被朝廷招安的流贼;而流贼最擅长的,便是机动作战。

类似这种连续行军赶路的事情,对于流贼出身的他们来说,那是司空见惯,早已习惯了的,根本就不是问题。

并且,因为所有将士都知道,他们是去追击建虏的皇帝,士气更是高昂,就期待立下大功,累一点又算什么!

照顾完了战马之后,将士们也不用刘文秀一一交代,就知道怎么休息,怎么保存体力;队伍中没有经历过这些的同袍,自然有老兵照顾指点,基本上,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等到第二天的天才蒙蒙亮,军令就又传下,骑军将士们也都习惯了,在马背上边吃边赶路。

或者是天意,又或者是刘文秀的果断,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文秀所部骑军,就在第三天早上就追上了逃跑建虏的大部队。而追上的这个地点,也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萨尔浒!

事实上,建虏的迁都,速度就不可能快。不但大包小包地行李,随军的还有大量的宫女内侍,老弱妇孺等等,根本不是纯军队行军,一天走个三十里路就差不多了。

刘文秀在发现建虏大部队之后,便立刻下令李来亨攻击前进,绕道前方,堵住了建虏的去路。

建虏太后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福临全都在这大部队中,突然见到大明骑军追上来,顿时就全都慌了。

他们这支大部队中,护卫的军队是肯定有的。但是,多尔衮发起锦州战事的时候,把精锐的护军,包括他们统领鳌拜一起都给抽调去前线了。

如今的护卫军队,更多的其实只能维持赶路的秩序而已。大部分军卒,不是年纪过大,就是各勋贵中的少年,大都没有参与过战事的。

布木布泰逃得急,连个可以商量依靠的人都没有,无奈之下,她只有去找病得快死的多铎了。至少多铎以前领兵打仗,又是和硕亲王,算是一个可以做主的人。

然而,当布木布泰见到多铎的时候,发现多铎因为赶路颠簸的原因,已经是奄奄一息,就只有一口气吊着了。

要说以前,作为多尔衮同父同母,是多尔衮坚定支持者的多铎,布木布泰是恨不得多铎早点死。

可此时,看到多铎要死的样子,她就急了,不顾太后的礼仪,直接上了多铎的车,摇醒了多铎,急忙求问对策。

多铎先喷了一口血,精神才算是清醒了一点,问清楚情况之后,便有气无力地说到:“突……突围,不用管……管其他人!”

如果在发现大明骑军刚上来的时候,布木布泰第一时间便和小皇帝骑马狂奔逃走,说不定还有可能。

但是他只是擅长勾心斗角,遇到这种军国大事,那还有主意,如今已经被李来亨绕道堵住了去路,除非有能打之军,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再突围出去。

多铎听了布木布泰的诉说之后,盯着布木布泰,费力地说道:“大清的太后……皇帝,不能落…落入明军手中,自……自杀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