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797章 定国公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797章 定国公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在古代时候,最为重大的案件,比如大奸大佞案,造成重大后果的责任案,以及谋逆案,是会进行三堂会审。其他案件,都没有这个资格进行三堂会审。

而三堂会审,指得是管审讯的刑部,管复核的大理寺以及管监督的都察院这三个衙门的主官,也就是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史组成的联席审判会议。当然了,在大明朝的话,还会有厂卫去旁听。

一般来说,这种三堂会审最能保证审讯的公正性了。不过因为案件重大,三堂会审得出的审判结果,最终还要报皇帝御裁的。

南京勋贵案不但涉及勋贵众多,并且还是勾结流贼、杀锦衣卫等可以定性为谋逆的大案,自然是要三堂会审了。

在处理完辽东俘虏之后的第三天,有关南京勋贵案的三堂会审,终于开始了。

这一日,几乎京师上下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在这三堂会审。

酒楼、茶馆等八卦中心,都有派人去探听消息。哪一家的消息及时,这一家的顾客便是最多。

这个南京勋贵案,其实东西厂已经在南京审讯过一次,相关案犯都已经抓来,三堂会审只是把流程重新走了一遍而已。

从南京勋贵听到凤阳总督马士英在凤阳境内整顿地方,清查土地等等开始商议对策,先是烧田亩账册,害死库房保管员,接着进一步行动,谋害锦衣卫校尉,派人给流贼通风报信,让他们地方上的门生故旧配合流贼突围等等,一件件的事情,脉络都很清晰。

归根结底,就是这些南京勋贵经过很多代人的土地兼并等等,包括投献、窝藏隐户等等,已经是南京地区最大的地主;如果任由马士英清理地方的话,受损最严重的就是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最终干出了越来越严重的事情。

说实话,对于官绅来说,他们其实很能理解南京勋贵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对于官绅来说,他们也很震惊,南京勋贵的手段竟然这么激烈!

为啥

这是一些士绅一直的疑惑!

他们也很快总结出来,南京勋贵之所以能做出这等激烈、嚣张之事,无非是仗着他们的身份而已。

他们祖上都是开国功臣,手中大都有祖上传下来的免死金牌;并且他们的势力在军中,门生故旧很多,特别是南京勋贵还都联合了起来,这个势力就更是大无边。

如果马士英不是带着朝廷新组建的精锐军队入南京,可能马士英怎么死都不知道!就这,南京勋贵们的做法,也差点就害死了马士英。

随着审讯的进行,真相一步步公之于众,南京勋贵虽然无谋逆之心,但是有谋逆之实的事情,得到了京师上下一致认可。

最终,在都察院的强烈建议下,刑部和大理寺都顺水推舟,判了这些南京勋贵诛九族。

对于文官来说,杀掉一大批勋贵,打击勋贵的势力,也是政治正确的一种。既然南京勋贵自己这么作死,他们又何乐而不为!

判决出来之后,便呈送御前,由皇帝最后定夺。

京师的勋贵们很快打听到了这个结果,顿时就炸了。他们没法接受这样的结果,至少对于定国公来说,是绝对没法接受的。

因为定国公也是徐达这一脉传下来的,诛九族的话,定国公也是要被诛杀的。

这一任定国公徐允祯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等着厂卫跑来抄家。但是,一时之间,他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他自家府邸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正在这时,他的管事匆匆过来禀告道:“宫里来人了,说是要见老爷。”

徐允祯听了,顿时脸色大变,不过还好这时,他的管事已经补充说道:“不是厂卫,偷偷来的。”

一听这话,徐允祯又重新拥起一线希望,连忙匆匆赶去会客厅见客。他就期待着,事情还能有转机,要不然,厂卫肯定直接上门,何必那么麻烦。

等到了会客厅之后,他一见来人,顿时大惊,连忙屏退了左右,向来人大礼参拜道:“还请王公公救我!”

徐允祯没想到,来人竟然是当今皇上面前最红的红人,司礼监掌印太监兼西厂提督王承恩。

王承恩偷偷来他这里,肯定是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这让他惊喜万分,连忙有多低的姿态,就有多低的姿态了。

王承恩倒也不是自己偷偷跑来的,而是奉旨而来。

此时,他看到徐允祯的低姿态,毕竟是国公,心中受用,便对徐允祯说道:“想必你也知道南京勋贵判了什么”

徐允祯一听,心中慌急,正要辩解一二时,就听到王承恩又接着说道:“天下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所以喊冤之类,那就不必了,太祖皇帝是一清二楚的!”

一听这话,徐允祯就傻眼了。

就是啊,南京那边真得是蠢到家了!太祖皇帝在天上,什么事情算不到只是愿不愿意计较而已!

这么大的事情,竟然都敢做出来,这脑子是怎么想的

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了。好像南京那边收到太祖显灵消息时,已经骑虎难下了,或者就认为那么多年过去了,太祖都不会管,估计是有什么不能管的理由,所以就一头走到黑了

此时,王承恩看着这个吓傻了的定国公,又加了一把油道:“他们犯下这等罪行,按律是诛杀九族的判罚,三堂会审的结果便是如此。如此一来,此案牵连之广,可是绝无仅有的。国公应该也明白,一旦涉及谋逆,就算是免死金牌也是无用的!”

徐允祯听到这话,回过神来,也顾不得国公的脸面了,立刻就跪下向王承恩求救。

王承恩俯视着他,并没有去扶起他,淡淡地说道:“那些文官可是对勋贵一直看不顺眼的,巴不得趁这个机会落井下石。咱家看不过去,便给万岁爷进言。勋贵中也是有好有坏,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呢,这次的勋贵做得也太过份。如果你有心想改变勋贵的处境,让他们能给万岁爷省心一些,那万岁爷也答应,会网开一面!”

事实的真相,其实并不是如此。不是王承恩去劝崇祯皇帝,而是王承恩听崇祯皇帝的吩咐做事而已。

对于定国公而言,崇祯皇帝其实没有一点好感。身为国公,竟然是个投降李自成的货,贪生怕死之辈,利用而已!

徐允祯一听王承恩的话,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询问是什么事情。

于是,王承恩便把他要做的事情,仔细地给他交代了一番,然后才离府而去。

等到徐允祯静下来之后,思前想后之后,他才发现这根本就是皇帝本人的意思,只是要借助他的口来改这个勋贵的制度。以后勋贵要是恨的话,不会说去皇帝如何,而是都恨他。

然而,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皇帝的屠刀已经举起来了,如果他不答应的话,那就是手起刀落。换句话说,他没得选择!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刚好是这个月底的大朝议,定国公徐允祯竟然没有称病,出现在朝议大臣之列,让很多文官武将都为之吃惊。

这段时间,京师勋贵也都是夹着尾巴做人,能不露面就尽量不露面。而受南京勋贵案牵连最大的定国公,竟然还露面了,许多人便准备看好戏。

他们一个个都是猜测着,这个定国公会怎么做

“瞧见没有,养尊处优的定国公,还真是憔悴啊!”

“要不憔悴就怪事了,陛下一旦准了三法司之定论,这定国公也是要株连的!”

“啧啧,一门两国公,够显赫了,如今却是有多倒霉就有多倒霉,活该!”

“就该好好治治他们,咔嚓了这些勋贵,都能清净不少!”

“……”

文官这个群体中,没有和勋贵有关系的那些,都是看好戏的心态,冠冕堂皇理由之下,掩盖着幸灾乐祸之心!

而很多武将,则都恨这些勋贵,搞得他们向往的勋贵身份,都蒙上了一层灰了!

定国公身边,孤零零的,没人愿意和他站一起,一反以前被人簇拥的那种。

不知道过了多久,反正徐允祯觉得非常难熬,时间过得很慢。

终于,崇祯皇帝上朝了,礼仪之后,便有轮值太监,刚好轮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高声唱道:“有本上奏,无本退朝!”

一般来说,在大朝议上,除非是特别重大的事情,要不然都是走个流程,然后皇帝再开小会的时候处理各种事情。

事实上,哪怕是大事,也是私下的小会上商议,大朝议上基本也是一个流程而已。

除非是皇帝乾坤独断,就要把一些事情拿出来在大朝议上说。比如,以前的贡院闹事的案子,引发太祖皇帝和先贤至圣先师显灵的事情,就是在大朝议上,文武百官面前。

此时,王承恩的话音刚落,就见定国公徐允祯立刻咳嗽一声,跨步出列,大声奏道:“臣有本上奏!”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