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870章 天捕司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870章 天捕司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涉及藩国的,竟然有如此之多的违法乱纪之事?何以朕之前未曾闻报?”

次日,文华殿内,崇祯皇帝冷着脸,把厂卫整理之后的奏章,让掌管西厂的王承恩念了一遍之后,大声喝问底下的官员。

古代这时候,对于杀人案同样是非常重视的。甚至连朝廷要处决犯人,那都是要上升到皇帝这个级别亲自做最终批示。

并且,为了表达皇帝有好生之德,往往还会从死刑犯的名单中,圈几个出来不杀。

人命之重,由此可见一斑。

对应的,杀人大案,同样是非常重视的。但是,涉及到藩国的杀人案,往往成为了悬案,哪怕知道杀人犯逃去了藩属国,却也是无可奈何。

有上奏的几个案子,最终在内阁这边被按下了,没有上升到皇帝这边。

这也是崇祯皇帝因为太子朱慈烺的奏章,才知道了原来涉及藩国有这么多事情的原因。

此时,听到崇祯皇帝震怒问话,文华殿内安静了一会之后,首辅贺逢圣便出列奏道:“陛下,是老臣糊涂了!”

这几年来,朝廷的大事,都是各地平叛相关的事情,包括各地战事,粮草辎重,后续的官员调派以及治理,还有打南洋,打倭国,征讨西域以及藩王就藩海外等等大事。

对于朝堂上这些大明高级官员来说,这才是大事,其他事情相对来说,都是小事了。

这些大事,必须是要做成的,妨碍这些事情的,就要放一边去。

甚至有多人认为,那些心怀不良的人,跑去了藩属国,对大明来说,反而是好事。

因此,种种原因之下,不但是文官这边,还包括厂卫一系,最终都下意识地选择了放到一边去。

如果不是相对来说,无所事事的朱慈烺遇到了上吊自杀的人,不是他得崇祯皇帝吩咐一切要以百姓为重的做事态度,说不定这个事情还会继续放任下去。

此时,作为百官之首的首辅,面对崇祯皇帝的喝问,只能出来领罪了。

对于这些解释,如果换了之前的崇祯皇帝,其实是能接受的。可如今,他已经经过刘伟超的分析,有了新的态度,那就不一样了。

这不,就听他当场发飙道:“事关《大明律》,何以有轻重之分?如此下去,人人不把《大明律》当回事,法何以为法,国何以为国?官何以为官,君何以为君?”

听到皇帝说得这么重,在场的这些人都挡不住了。他们没想到,皇帝对于这个事情看得这么重!

真要说得话,也确实是的。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崇祯皇帝还在冷声喝道,“朕告诉你们,此犯大明者,是为犯《大明律》也!大恶诛之,小恶惩之,总之,所有敢犯《大明律》者,皆要付出代价,如此,方能人人敬畏《大明律》而不敢犯之,天下才能太平,百姓才能安康!尔等,知否?”

“老臣知罪!”

“微臣知罪!”

“……”

一时之间,文华殿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声音。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依旧是态度严厉,大声说道:“刑部衙门下,新设一个天捕司,意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敢触犯《大明律》者,天涯海角亦要追捕归案,此亦包括藩属国以及其他国家,可行文让其协助遣返,亦或直接派人过去抓捕。”

如果是藩属国的话,行文协助抓捕遣返,这是成本最小的了。

不过如果不是藩属国,可能会不理大明的要求。比如说,大明的犯人逃到了荷兰,荷兰人估计不会给,这个时候,就需要天捕司派人去了。

此时,崇祯皇帝说完之后顿了顿,没等底下臣子反应过来,便又加重了语气,冷喝道:“藩王如若包庇大明罪囚者,藩王就不要当了!”

大明对藩属国的藩王本来就有管辖权,想要当藩王,就必须得到大明皇帝的册封才可以。

既然可以册封的话,要废也是没问题了。至少法理上,都是没问题的。只是以前的时候,大明皇帝从来没有用过这个权力而已。

如今,崇祯皇帝直接宣布了这个事情,可以说,绝对是非常重视这个事情了。

他在文华殿上的这些雷霆大怒,最终导致首辅贺逢圣,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纷纷提出了辞职。

不过,只有首辅贺逢圣的奏章,崇祯皇帝批准了,让他告老还乡,回家养老去了。

由此,次辅孙传庭进阶为大明首辅。

历史到此,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这个事情,随后传遍天下,顿时也引发了轰动。

当然了,这其中,肯定是有政通司的功劳。

事实上,对于这个事情,京师这边还好,就那些被去藩国之前祸害多了的地区,反应最是强烈。

“陛下圣明啊,从此之后,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地痞流氓了!”

“可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那么几个二流子,真得是越来越嚣张了,还想着混不下去就跑藩国去,这下好了,皇上都明确说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跑那都能抓回来!”

“是啊,看他们还敢不敢乱来?皇上这一次,可是连首辅都降罪了的,可见这事绝对是认真的!”

“其实,不止是那些想逃去藩国的人了,任何人,估计以后要是想触犯大明律法,都要好好掂量掂量后果了!”

“也不知道天捕司什么时候成立,赶紧把逃去藩国的那厮给抓回来!”

“我那衙门的小舅子也说了,皇上这道旨意一下,他们也就不用为难了。放心,地方衙门都会整理案卷上报刑部的!”

“那个该死的孙家,这下没得逃了吧?就算是定王,肯定也报不了他的。要不然,皇上可是说了,藩王就别当了!”

“但是,定王是当今皇上的亲儿子,应该不至于如此吧?”

“看吧,如果定王要保那孙家而自己没事的话,何以服众?如今这孙家的事情都已经闹开了,连朝廷邸报上都写了,肯定不遮掩,皇上必然不会说话不算话的!”

“……”

在议论纷纷中,淄州孙之獬的案子,最是引人注意。

因为这个事情,已经发到了邸报上,传遍了天下。

并且,孙之獬一家,是官宦世家不说,还投靠了当今皇帝的亲儿子定王麾下去当了大官。

每一个因素,都是非常有话题性的。

有些聪明的人,从事情的发展态势上就判断,皇上绝对不会包庇,甚至可能会以这个事情来杀鸡骇猴,警醒那些犯罪而逃的,以及试图包庇逃犯的藩王。要不然,朝廷绝对会把这个事情压下去,而不是广而告之!

但是,大部分人的眼光是没有这么好的。

他们觉得,孙家是官宦世家,那在官场上是有关系的。所谓官官相护,不就要体现在这个时候了!

并且,定王要远赴土着人为多的藩国,更是缺少有学问的手下。这个孙家有举人,有进士的,没几个藩国有这样的人才!对于定王来说,肯定是不想失去这等人才的,而他又是当今皇帝的亲儿子,宠爱的田贵妃之子,指不定会仗着圣宠,说不定就把这事扛过去了呢!

不过这样的猜测,并没有持续多久,正在江南一带招募臣民,准备去南洋的定王,适时发布了声明。大概意思,就是绝不包庇淄州孙家,如果真有行骗之事,必定遣返大明,并且抄其家补百姓之损失。

这个声明一出来,顿时,定王便得了贤王之称号,也坐实了当今皇帝在这个事情上的决心,绝对不容置疑!

经过这个事情,《大明律》在每个百姓、官宦、王公勋贵的心中,顿时份量重了起来。整个大明的治安,都在无形中好了起来。不说大明所有地区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确实也有的地方,真得到了这种程度。

崇祯盛世,已经被人开始提及了。

特别是淄州这边,更是对当今皇帝感恩戴德,不知道有多少户人家,从绝望中又生出了希望。

当然了,也有人心中还是有些疑心,不知道这个事情最终是说说而已,还是真得会如同说得这么做?

崇祯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一个消息从福建这边传开,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淄州孙家在东番被截住,押解回大明大陆,已经在福建登陆。随后,便回押往淄州受审,到时候,朝廷刑部和都察院以及厂卫都会派人前往淄州,参与审讯孙家诈骗之案!

这个消息传到淄州这里时,所有人便都没有了疑问,一个个都是非常激动,甚至不少人放了鞭炮先庆祝了起来。

在东番就被截住,说不定财物都没有花掉,就有追回损失的可能性了。

淄州这边,对当今皇帝的感恩之心,一下变得最是浓厚了!

另外也有一个人,对于淄州孙家一案,还有整个涉藩之事都很关注。这个结果出来之后,也是很欣慰。

这个人,便是太子朱慈烺了。

他从淄州离开之后,一路南下,一直到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临安府,本来还想继续南下到福建和广东等地,但是时间已经到了年底,便不得不结束这次的微服私访,开始启程回京。

------题外话------

求月票,谢谢!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