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红楼]活该你见鬼! > 第105章

[红楼]活该你见鬼! 第105章

作者:南岛樱桃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1 11:02: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康熙起了个早,正要招人来伺候洗漱,就见李德全匆匆走入寝殿内,他径直来到床边,给康熙请了个安,不敢有任何耽搁,立刻说出关于“热毒”事件的最新情况。

“奴才得到消息说,那些病患果真如九阿哥所说,起斑了。”

……“你说什么?”康熙还没回过神来,这消息实在太震惊。昨个儿听胤禟说起他就觉得有道理,特地将太医院资深的几位找来,问他们的意思。这些所谓的权威人士全是一个口风,都说这不可能,一定是热毒,再不济也是变异后的热毒。

呵呵。

这不是瘟疫?

一定是热毒?

我草啊谁家热毒还起斑的?

康熙整个都不好了,他揉了揉额头,又问:“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太医院那边可有说法?多久能把局面控制下来?”大地动已经让他备受议论,在竭力挽救之下艰难的保住了百姓的信任度,接连的瘟疫不仅会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还会让那些等待朝廷救援的百姓强势反抗。

地动只是一瞬间,能逃出来就万事大吉,瘟疫才是真正动摇民心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太医院要多久才能找到抵抗的方法……更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传染上。这世上总有那么些变态,自己出了事就想捎带别人。

只要想到后续可能发生的事,康熙就头皮发麻,“让太医院全力找出抵御的方法,把邹齐给朕找来。”康熙朝第一大夫不是白叫的,与太医院的同僚相比,他理论更扎实,中医融会贯通的同时还掌握了一些西医的理论和技巧,这是和传教士以及宫里的洋人画师交流之后获得的。

大清朝的瘟疫,就是西方说的传染性/病毒,鼠疫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老鼠身上的脏东西进入人的身体里面并且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同今次相比,过去那些大瘟疫都是小儿科。昨日,胤禟提起这种可能,邹齐就想到了,若真的如他所说,是瘟疫,死的人或许会超过之前几次的总数,甚至可能动摇国之根基。

并非所有汉人都真心诚服,也有假装归降伺机而动反清复明的前朝“余孽”,对他们而言,这个机会简直太难得。

邹齐知道问题多严重,他尽可能的用简单的说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大概就是说——这是过去从未出现过的新型疫病,暂时没有预防和对抗的办法,他们需要进一步观察,并且要做些实验。这个说法康熙很难接受,他希望听到的是“情况尽在掌握之中”这样的话,邹齐打破了他最后的幻想。

“这次比从前如何?”

“……恐怕是本朝最严重的一次。”

“你觉得多少百姓能撑过去?”

“根据头批感染的比例以及扩散速度来看,若七天之内找到抵御的办法,死亡在一成以下,半个月的话,三成;拖延越久情况就越严重……”邹齐想说的是你把老子叫过来说这些屁话有个鸟用?连瘟疫爆发的真正原因都还不清楚,这样关键的时候他作为本朝第一太医,怎能缺席?心里这样想,话当然不能随便说,邹齐耐着性子回答了康熙提出的所有问题,让这个门外汉对情况有了大致的把握。

听之任之的话,半个月就能让京城百姓死三成,这个数字让康熙颤栗。

鼠疫也没有这样严重的。

“引发瘟疫的源头可找到了?”

“并没有。”

“昨日,胤禟提到过前阵子那场大地动,他认为那就是悲剧的开始。”

“……”九爷总有渠道探得一些旁人不知道的□□,听康熙这样说,邹齐就陷入了沉思。他从医这么多年,也研究过瘟疫,却没有将它同地动想到一起去。

一个是房屋垮塌砸死人,一个是感染病毒让身体由内而外坏掉。

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臣不明白,请万岁爷开尊口,不吝赐教。”

康熙能知道才怪,昨个儿胤禟说起,也只是说那是猜测罢了,大概同地动有关系,具体是啥还不好说。这种猜测性质的言论康熙最不爱听,做皇帝都喜欢看证据摆在眼前,然后判断怎么给人量刑,没根据的话听来作甚?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虽然记得胤禟说过这样的话,却不知道详细解释的原因。

直接说不知道也忒丢脸,康熙毫无压力的说:“这个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清楚的,你去问老九,他对这场瘟疫倒是挺有见解。”现在杀都不重要,最关键的就是将情况控制下来,不让他蔓延,将邹齐送走之后,康熙就颁布了确认瘟疫爆发之后的第一道旨意:“停朝,关闭宫门,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只要是有权势的大臣,都有眼线在宫中,他们第一时间得知详细情况,也学康熙,囤积了食物之后立刻关闭府门,拒绝与外面往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每次到这种时候众生平等这个理念就会深入人心。

在天灾面前,大臣也好,庶民也罢,都是同样的……不分尊卑贵贱。

只要是感染了瘟疫,吃好穿好有万贯家财无数妻妾也没用,要么挺过去,要么死。

概率都相同。

因为这……百姓之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他们的确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感染的人,同时又有大快人心的爽感,那些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二世祖也不敢出来了。身份有贵贱,人命的重量却是一样的,断头台上都是一刀必死,染上瘟疫也基本活不过一个月。

你说也有人烧过了就熬过来?

那样的太少了。

少到无法动摇大局。

九门提督衙门被指定为太医院的唯一合作伙伴,他们“请”来几位成功挺过来的,让他们口述发热之后吃过什么东西,做过什么事。希望从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或者找到一味能够抵御病毒的药。

这个做法是很科学的,不过,进展却不顺利。

吃过什么?

不就是白领回的稀粥和粗面馍馍,难不成还有山珍海味不成?

做过什么?

去医馆抓药来喝,别的就没有了。

……

汇总之后,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内容,官家赈灾的稀粥和馍馍?……吃的人那么多,别人咋就没挺过来?难不成米面还能抵御病毒入侵?别闹了。

太医院的进展不顺利,官老爷们更是紧张,非但大门紧闭,连存粮也省着吃,就怕在瘟疫结束之前就将家底掏空了,好不容易避免被病死,结果却饿死在府中这简直不能忍。

在其位,谋其政。

当官的大多是一个想法,看宫中风向以及万岁爷的安排。

阿哥们情况也都差不多,确认没被感染的话,他们倒是能进出宫门,不过有限制次数,不能随进随出。康熙是真的不好了,京城接连出事,好不容易挺过地动,又闹出瘟疫,简直是逼死人的节奏。他也不容易,在位四十七年,自诩没做过丧尽天良之事,甚至为百姓谋了不少福利,减轻赋税,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作为皇帝,他简直少有的平易近人,一路走来却这样坎坷。

外头谣言满天飞,朱三太子的人又开始闹事,天地会也不安分,宫里也不见得有多好。虽然暂时没出现发病的状况,后宫妃嫔却太不懂事,先是哭闹着要见儿子,还有些想借这个机会让死对头感染瘟疫,就此暴毙。她们也不想想关闭宫门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皇宫和外城隔绝开。

康熙严肃处理了那些心术不正的妃嫔,找邹齐问话,得到的答案是,情况依然很棘手,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因为之前有太多人聚集在医馆,加上统一发赈灾粮,许多被感染的百姓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依然坚持不懈的出来领稀粥,一来二去,被感染的人就多了。

邹齐已经找过老九,问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胤禟挑了挑眉,反问他:“太医院才是权威的,爷能知道什么?”

一句话险些把他气死,九阿哥胤禟就是这样记仇的,不过好在,万岁爷问意见的时候,他虽然犹豫,倒也赞同九爷的观点,看在这个面子上,胤禟松了口。

“提出瘟疫这种可能的,另有其人。”

“……难道是贾侧福晋?”

这就是事实,不过胤禟会告诉他?

不,当然不。

他翘着腿坐在椅子上,悠哉哉开口:“内宅妇人哪能想到这些,是我家元宝。他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本《林氏医典》,说要学习林家的医道,以渡疾病缠身的百姓,让他们重回健康。那里面提到这种可能,但凡是天灾过后,恐有**……这次的瘟疫不是老鼠带来的,是自作孽。”

邹齐知道元宝是谁,不就是颇受万岁爷宠爱的弘相阿哥,听说学问极好,在上书房也是横着走的……他竟然学起医术来了,还有超出常理的见解。

“臣不明白,请九爷赐教。”

这个态度倒是不错,胤禟满意的点点头,道:“大地动才过了不到一个月,京城并不是灾难的中心,却也受了不小的影响,当然,主要是房屋垮塌,死伤还在可接受范围。”

这番话有特别之处?

同前阵子众大臣在朝堂上做的报告简直一模一样。

“地动带来的后果臣当然知道,这和瘟疫有关?”

“你想想看,京城是繁华富庶之地,连这儿都受了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处于地动中心地带的北直隶,是不是更严重?”地动更厉害,房屋更破旧,结果当然是垮塌更严重。对这个说法邹齐不反对,“然后呢?”

“我得到的说法是,北直隶好几座城都是断壁残垣,从地动之中逃出生天的不足五成。死的人太多,幸存下来的都忙着寻觅落脚地以及吃食,我的意思你可明白?那些上千上万的尸体就那么摆着,如今可是伏天,不用五天就会尸变……这次当然不是鼠疫,是尸瘟。当地人很快就被感染,半个月时间,京城也受到牵连,这不是理所当然?”

(⊙_⊙)

的确很有逻辑,完全解释得通,却是他压根没想到的状况。

邹齐愣了半晌,好似在消化这种说法,“您早就知道?”

胤禟摇了摇右手食指:“我听元宝提过之后就进宫去对皇阿玛说了,至于结果,全程参与的你是知道的。”

“……”呵呵,这样大的事,是闹脾气的时候?

太医院那些倒霉同僚不相信他可以解释啊,把这番话说出来,谁能反驳?为啥不说?邹齐不理解胤禟在想什么,不过,他也没敢质疑,勉强接受了这样的说法。能够得到说明已经是意外之喜,若依靠他们自个儿的力量,这会儿还是无头的苍蝇,摸不到路。

大地动死了人——管死不管埋——天气大发生尸变——疫病传播——危及京城。

思路不能更清晰,说服力不能更强。

“关于如何应对这场尸瘟,您可有什么建议?”

“有啊,首先要找到克制它的药物。”

“是什么?”

“我要是知道早说了,不过嘛,万物相生相克,在尸毒的发源地总能找到抑制它的东西,如果有人敢去查探的话,应该会有结果。”

“……”

这说法也太笼统,发源地当然是地动中心北直隶的某处,那边已经是尸横遍野,要调查估计都找不到配合的人,派人去也是白白送死罢了。

邹齐还没想到说什么,胤禟又开口了:“我若知道怎么克服还要太医院做啥?那话怎么说的?专业方才值得信任!我就是瞎想,邹大人别当真。”

呵呵。

勉强咽下这口气,邹齐客气地说:“能否借《林氏医典》一观。”

胤禟满脸惭愧的说:“元宝说,只有他知道的东西才能叫秘籍,所以……将医书成功背下来之后,那玩意儿就烧成灰不复存在了,你急着要也没用,那么厚谁能默得下来。确认是瘟疫之后,爷问过那小子,那上面提到的东西我方才也都告诉你了,尸瘟数百年都没有过,林家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给出实例和克制的办法。依爷看,你就将相生相克的原理如实禀告皇阿玛,这决定不是你我能做。”

派人去北直隶查探……这是用命来换答案,除了万岁爷,谁敢下决定?

邹齐叹口气,起身告辞,他将有用的情报反馈给康熙,得到的同样是长久的静默。

太医院的努力并不见效,从那些挺过发烧期的人身上也没提取出有用信息,胤禟说的这个凶残的以命换命的办法就成了最实在的选择。

让谁去?

得知真相之后谁会愿意去?

了解了全部情况之后,康熙将邹齐打发出去,他没找胤禟,而是请了老五,作为皇宫暗卫统领,在这个问题上,他最有发言权。

想想拖下去的后果,这个决定并不难。

胤祺接过任务,立刻召集皇宫暗卫,将局势说给他们听。拖下去谁也活不了,不如放手一搏,谁敢领命前去,就算没能建功,都能让外面的家人得到荫蔽。

拿出这个筹码,进展就有了,虽然知道此行九死一生,依然有不少人请缨。

“不要什么好处,我自愿前去!”

“统领让我去!我家中老娘就拜托您!”

“我也去!咱吃的是皇粮,就该为万岁爷分忧解难!”

……

这个情况是胤祺没想到的,他没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去了一趟老九家,自个儿亲弟弟自个儿了解,照皇阿玛的意思,尸瘟这个推论是他做出的,并且还提出了相生相克这个关键线索。胤祺觉得,老九掌握的信息绝对不止这些,派人出去之前还是去问一问才能安心。

胤祺会登门,老九猜到的。

他在留花院等着兄长过来。

“五哥是想问我,还知道什么?有没有更确切的搜寻方向?”

全中!胤祺点头。

胤禟屏退了所有奴才,只留下元春,从鬼魂哪里得到答复,确定所有奴才都走干净了,绝对不可能偷听之后,他才开口道:“有些事不能让太医院知道,皇阿玛也不行,我现在以亲弟弟的身份说一些话,给五哥而不是暗卫统领听。”

“你说。”

胤禟从怀里摸出两个瓶子,说:“这两个瓶子里各装了一粒药丸,黑色这瓶就是解药,只要在起斑之前吃下,都能发挥药效,绝对安全度过……”听到这里,胤祺已经满脸惊异之色,他想问这是真的?更想知道药丸子从哪里来,只有一颗?理智告诉他,有些问题答案是可以预见的,有些却问不出所以然。

他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颤抖的声音依然暴露了内心的激荡。

“白玉瓶中是什么?”

“还阳丹。”

“字面意思?”

胤禟点了点头,说是,“只要肉身没毁,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内,服下这粒还阳丹,就算魂魄被勾到地府,也能招回来……说得简单一点,它能让人死而复生。”

惊呆了好吗。

当上暗卫统领之后见识一天比一天高的五阿哥也没缓过来。

老九是从哪里得来的神丹妙药?

还阳丹恐怕是历届皇帝毕生的追求。

“……为什么拿出来?这样珍贵的东西你该收好。”

“京城已经被死气团团围住,找到克制尸瘟的方法绝非一朝一夕,这次会死很多人,药丸本来就是给额娘和五哥留着的。”

胤祺声音有些哑,他并不伸手去接,而是看着老九反问道:“你呢?你府上这么多人呢?”

“五哥恐怕早就瞧出我身上是有秘密的,别的不能说,有三句话弟弟想要告诉你。第一便是这两粒药丸的用处;第二,我这府邸是受到祝福的;第三,药丸好生收着,别给其他人。”

在天灾面前,凡人都是可怜的。

不说百姓,那么多兄弟谁救得过来?

千万不要因为同情别人就把药丸贡献出去,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是不是就轮到你。

这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奇药,若是浪费在旁人身上,是会受到惩罚的。

作者有话要说:已经从乡下回来了,最近重庆真的是特别热,老家因为平时没有人,没装空调,我又是个非必需绝不出门天天在屋里看书码字的死宅,现在还有点缓不过来,正在努力调整状态。

——

这个文是完结倒计时了,说真的,按照原计划,我应该还要再写二三十万字,五天前我改了画风,下定决心让康熙去死。

大热天地动啊洪水之后爆发瘟疫是有可能的,主要是尸体病变或者被冲过垃圾堆这种地方的洪水泡过什么的。当然这个是说以前,现在防御措施以及赈灾以及现场清理都太到位了,二次灾难的可能性极低。

——

【新书传送门】月底开启速肥模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