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 第709章 老孙头:有了墩墩,我就能制霸整个鱼塘!制作咕咾肉!【求订阅】

“旭宝,江南百花鸡是浙江菜吗?”

沈佳悦一听说下午要做江南百花鸡,立马好奇起来。

在她看来,江南两个字,基本上就代表着浙江菜,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找浙菜师傅合作,而是跟着粤菜师傅做呢?

难道这是要抄了浙菜师傅的老窝吗?

林旭捏着她的脸蛋说道:

“浙江菜里确实有一道名叫百花鸡的菜,但江南百花鸡,跟浙菜没任何关系,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羊城四大酒家之一——文园酒家的招牌菜。”

沈佳悦很是不解:

“那为什么带江南二字啊?”

“据说是装盘时会点缀江南名花夜来香或者白菊花,加上整道菜文雅娟秀,似古诗中温文婉约的江南女子,所以被称为江南百花鸡……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也可能创造这道菜的人来自江南,或者名叫江南。”

战乱年间,文园酒家关门歇业,这道菜也随之失传。

现在的做法,是粤菜师傅从一些民国典籍和记载中,根据江南百花鸡的描述复原出来的,至于是不是当年的味道,没人说得准。

不过尽管是复原菜品,但味道和口感依然非常出众,甚至当得起粤菜巅峰之作的称号。

中华大地,各种关于鸡的菜品不胜枚举,接地气的有大盘鸡炒鸡,高端的有布袋鸡、鸡豆花等等。

这些做法,基本上都是弃骨食肉或弃皮食肉,鸡肉是重点。

但江南百花鸡,却创造性的发明了弃肉食皮的做法,大块的鸡肉以及骨头全都弃之不用,反而小心翼翼将鸡皮完整的剥下来,以此入馔。

且不说味道和口感,光这种叛逆的做法,就足以把人们的好奇心彻底勾起来。

中式烹饪中,几乎都是为了吃肉,很少有把肉弃之不用而吃皮的菜品,但这道江南百花鸡做到了,不仅做到,还成了当时整个羊城都美名流传的菜品。

无数文人骚客、商贾大亨,都以吃到江南百花鸡为荣。

沈佳悦听得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旭宝,你什么时候做?需要什么食材?我帮你准备。”

哇咔咔,这么好吃的菜品,本宝宝可不能错过。

一旁的师文清羡慕的说道:

“表妹真是嫁对了人,什么好吃的都能抢先尝到。”

沈佳悦笑嘻嘻的答道:

“哪里哪里,我们就是学渣,所以才这么喜欢口腹之欲,不像文清姐,北大的学霸诶,小时候老妈每次训我都拿你当榜样。”

文清表姐过去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自律性强,从不惹事,跟假小子一样的沈佳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骆嘉耀坐到摇篮车旁边守着闺女,对师文清说道:

“文清你要是想吃,回头节目开拍,我接你去片场,到时候做什么就给你尝什么。”

一听这话,师文清摇了摇头:

“算了,那么多人熙熙攘攘的,我还是来妹夫这里蹭饭吃吧……真想尝尝妹夫说的百花鸡,感觉非常美味呢。”

沈佳悦看了眼正跟墩墩玩耍的小宝宝,笑着说道:

“那你等会儿留下来吃啊,应该用不了多久。”

“我也想啊,但真吃不下了,从我生孩子到现在,第一次吃这么撑……我真的要攒钱想办法搬到这边了,不然我闺女得少吃多少好吃的啊。”

不远处的陈燕听到这话,冲师文清说道:

“那你干脆在我和悦悦的小区买套房算了,正好也是清华的学区,价格也不算特别贵。”

师文清摇摇头:

“对你们来说不算贵,对我来说可就太吃力了。”

大家吃吃喝喝完毕,便起身告辞,下楼的时候,田清澜冲儿子说道:

“搀着点小燕,光顾着自己走,身边还有孕妇呢。”

得知儿媳妇有了身孕,这位教授可真是捧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燕宝宝呵护的不得了。

陈燕笑着说道:

“没事的,才几天而已。”

众长辈异口同声说道:

“那也不行!”

沈佳悦吓了一跳,这种被过分保护的感觉,也不是多好啊。

来到楼下,大家各自上车离开,陈燕原本想在店里等着吃百花鸡呢,但沈国芳让她去散散步,多走走,不能老呆着不动。

就这样,重点保护大熊猫不情不愿上了任杰的车,打算去奥林匹克公园转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墩墩,我们带妹妹回去了,过几天再来看你。”

“喵呜~~~~”

墩墩伸出爪子,跟摇篮车上的小表妹告别,还用肉垫轻轻碰了一下小宝宝的额头。

骆嘉耀将打包的猪脚姜和甜皮鸭等菜品放到后备箱里,然后打开车门,先让师文清上车,再把小宝宝抱进去。

一家人开车远去,墩墩依然在门口蹲着,有些不舍这个软萌的小表妹。

沈佳悦将它抱在怀中,笑着说道:

“回头妈咪也给你生个小妹妹,到时候你可要好好照顾妹妹呀。”

墩墩一听,当即答道:

“喵呜!!!!!”

母子俩正聊着,老孙头开着他的坦克300停在了店门口,现在车子已经上了牌照,也贴了防爆膜。

车窗放下,老孙头说道:

“我准备去钓鱼,墩墩要不要一块儿去玩玩?”

墩墩一听,立马挣扎着要上车。

“你想跟着孙爷爷去玩吗?那你等一下,妈咪把你的定位领结戴上。”

沈佳悦将墩墩放在车上,回店里拿了一个深红色的猫领结,这个领结里面有一颗定位仪,可以实时定位,万一小家伙跑丢,不至于找不到。

老孙头对这玩意儿不陌生,他打开手机上的蓝牙开关:

“先连我手机上吧,今天人多,我会尽量抱着墩墩,不会让它乱跑的。”

“那就麻烦你了孙大爷,它刚刚送走了小表妹,正伤感呢,正好下午您带它出去兜兜风风,舒缓一下心情。”

防止小家伙挨饿,舒云送来了一壶清水和一些鱼干,算是墩墩的口粮。

一切准备就绪,老孙头就怀着激动的心情,开车出发。

下午是钓鱼协会的聚会,不仅有迎春街钓鱼协会,还有京城其它钓鱼协会的人,大家齐聚一堂,就为了比拼钓鱼技巧。

这种情况下,自然得带上墩墩,为自己的渔获加个保险。

不求能钓到多大的鱼,只要别空军就行。

扎堆钓鱼不可怕,谁空军谁尴尬。

墩墩走后,林旭回到楼上,开始准备下午拍摄视频的事。

上午猪脚姜的视频拷贝出来,把储存卡重新装上,调整一下灯光的布置,顺便再将今天要用的食材准备一下。

整鸡、虾仁、火腿、蟹黄、蟹粉、鸡蛋、葱姜等食材,这是做江南百花鸡用的食材。

接着就是咕咾肉的食材,有猪里脊、白糖、菠萝、彩椒、番茄酱等。

正忙着,郭星海和郭继昌来到了楼上。

见到林旭准备的食材,郭继昌立马明白了过来:

“这是准备做百花鸡吗?”

“对,北大的任崇墨教授给学生们讲课,说到了百花鸡,但好多人不认识,没听说过,所以想让我做一下,算是给学生们做个科普。”

一听这话,郭继昌来劲了:

“这个得做,让网友们见识见识这道菜的魅力,百花鸡是粤菜吃鸡不是鸡的代表菜品,理应推广。”

现在一般事情,老郭都不会放在心上,但要说推广粤菜,他立马就来劲了。

为了防止林旭拍摄的过程中分心,郭继昌冲郭星海说道:

“换上衣服去大厨房帮忙吧,你反正在这里实习过,帮小旭招呼一下。”

郭星海倒是没意见,答应一声便出去了。

“那咱们现在开始?”

“开始吧。”

等郭继昌换上厨师服,认真把手洗干净,两人就正式开始录制菜品。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做江南百花鸡,而是做起了咕咾肉。

第一次跟郭伯拍摄视频,林旭担心拍难度高的百花鸡会出状况,所以便打算先把咕咾肉拍出来热热身。

郭继昌对此也很赞同:

“咕咾肉虽然只是家常菜,但却跟干炒牛河一样,是粤菜师傅必备菜品。”

说完,他看了看林旭准备的食材笑着说道:

“咕咾肉现在的做法比较广泛,有用五花肉的,有用梅花肉的,但实际上,这道菜最好还是用里脊。”

林旭好奇的问道:

“为什么啊?”

“因为这道菜是从糖醋排骨演化来的,清朝末期那会儿,大量老外来广东,他们喜欢吃糖醋排骨,但又不习惯往外吐骨头,所以厨师们就按照糖醋排骨的做法,用里脊肉炸一下再裹上糖醋汁做菜,大受好评……”

相机后面调整光圈的沈佳悦一听,表情立马变得惊讶起来。

咕咾肉是糖醋排骨的变种?这可是知识点啊,得赶紧记下来,回头拍视频的说出来,这不就进一步丰富咱美食家的人设了嘛。

哼哼,只要我懂得够多,就不会再有人嘲笑我是厨房小白了。

一些准备就绪,开始拍摄。

沈佳悦摁下录制按钮,林旭冲镜头招了招手:

“大家好我是林旭,咱们继续跟着退休名厨学做菜,今天请来的退休名厨是中华烹饪协会的常务理事长、也是钓鱼台曾经的副总厨师长、十号楼行政总厨郭继昌老前辈,你好郭伯。”

“你好小旭,前两天看你跟老邱一块儿拍视频,看得我心痒,所以我特意从羊城飞到了京城,就为了能跟你一块拍摄节目。”

简单的寒暄过后,林旭说起了今天要拍摄的内容:

“今天给大家带来粤菜的传统名菜——菠萝咕咾肉。”

咕咾肉虽然脱胎于糖醋排骨,但在广东地区,却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比如跟水果一块烹制,就是粤菜的一大创举。

放水果不仅能让菜品色泽更加美观,同时也能更美味更好吃,同时在营养方面也更加均衡,搭配更加合理。

在咕咾肉中,使用最多的水果就是菠萝了。

酸酸甜甜的菠萝不仅能增加菜品的酸甜味儿,同时爽脆的口感,也能让菜品变得更好吃。

所以在广东地区,一般会把咕咾肉称为菠萝咕咾肉,甚至还会把菠萝掏空当成盛器,让菜品更具视觉享受。

电影《满汉全席》里面,还有更加升级的水晶咕咾肉,就是在做好的咕咾肉上面挂一层糖浆,再迅速放进冰块里降温,让糖浆像冰糖葫芦一样琉璃化。

这样咕咾肉看起来晶莹剔透,非常漂亮,再配上摆盘,简直跟艺术品一样。

虽然现实中这种咕咾肉也能做出来,但正统的粤菜师傅一般不这么做,因为这种做法除了炫技耍酷之外,并没有实际意义。

郭继昌冲林旭笑着问道:

“小旭,年轻人都喜欢做什么水晶咕咾肉,你今天做不做?”

林旭摇了摇头:

“咱这种正统厨师还是别参与了,做好了说你跟风,做不好说你水平差,没必要凑这种热闹。而且水晶咕咾肉外面的琉璃壳是冰的,里面的肉还很烫嘴,冷热相激,吃下去很容易闹肚子。”

不管什么菜品,一旦食客吃了闹肚子,那就是最大的翻车事故。

两人聊这些的时候,一旁偷偷做笔记的沈佳悦眼前一亮。

旭宝居然嫌弃水晶咕咾肉?

看来是时候让本宝宝出手,给网友们复刻这道菜了。

聊完菜品,开始制作。

林旭拿着菜刀,按照郭继昌的提示,开始切菠萝。

先用菜刀快速将菠萝外皮削掉,再用尖刻刀将菠萝表皮中的疙瘩剜出来,准备妥当后,切掉头尾,再将菠萝对半切开。

取其中一半切成小滚刀块,放进淡盐水中浸泡着。

菠萝中含有一种名为草酸钙的针状结晶,吃多了会有扎嘴的感觉,用盐水浸泡,能减少草酸钙结晶的数量。

另外用盐水浸泡后,会让菠萝吃起来更甜,所以吃菠萝之前,都应该用盐水浸泡一下。

菠萝块浸泡上,林旭将剩下一半切成条,同样用淡盐水浸泡着,放进冰箱冷藏室。

菠萝用不完,所以剩下这一半,等会儿就给乖宝宝吃了,拍视频这么辛苦,来点冰冰凉凉的菠萝吃下去,应该很舒服。

将菠萝浸泡起来后,林旭开始切里脊肉。

做咕咾肉,要根据不同的食材进行改刀处理,梅肉筋比较多,所以要先在肉表面打上花刀,再切成块。

五花肉的话,需要将肉去皮切成大筛子块。

而里脊肉最考验刀工,要用荔枝肉的方式做。

先把里脊肉片成厚一点的肉片,再打上十字花刀,最后切成三角形。

这样的造型,能让里脊肉受热后卷起来,整体看起来就跟肉丸一样,但入口却是另一种感觉。

郭继昌看着林旭改刀,笑着说道:

“现在的师傅都嫌麻烦,加上用的里脊肉必须要新鲜,稍微一剩,做出来咕咾肉就又干又柴,所以越来越多的饭店,现在更喜欢用鸡肉做咕咾肉,或者用五花跟梅肉。”

菜品的发展除了跟物质有关之外,还跟关乎菜品的制作效率,效率低步骤多的菜品,会被短平快的菜品所取代。

用鸡肉代替里脊做咕咾肉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不过鸡肉也不是乱用的,而是用鸡腿肉,鲜嫩多汁,口感也好,相对于里脊来说,不仅成本低廉,同时也能提高效率。

林旭把里脊肉改刀完毕,盛到盆里,加入葱姜盐水、生抽、白胡椒粉,用手抓拌均匀,放在冰箱冷藏室进行腌制。

趁着这个功夫,将彩椒洗净切开,去籽后切成菱形块。

彩椒是配色用的,不需要准备太多,青色和红色各准备一个就行。

接着开始调糖醋汁。

拿来一个空碗,里面放入两汤勺番茄酱,一勺白醋,一勺白糖,一小勺生抽,搅拌均匀,放在一边备用。

他做这些的时候,郭继昌说道:

“过去做咕咾肉哪舍得用菠萝啊,都是用广东泡菜,就是用糖醋汁腌渍出来的各种蔬菜,糖醋汁也没番茄酱,全都是用酱油醋勾兑的。”

过去菠萝产量少,当水果都不够吃,更别说拿来做菜了。

但现在,水果做菜不仅是潮流,甚至还有了各种花样。

就拿菠萝来说,不仅可以用做咕咾肉,还经常用来做菠萝糯米饭、菠萝烤肉、菠萝炖鸡等各种菠萝类菜品,把这种水果的可能性无限放大。

林旭说道:

“物质丰富,调料升级,烹饪自然也得跟着做出改变。”

很快,里脊肉腌好,林旭起锅烧油,然后将里脊肉端过来,先翻动几下,确认肉已经完全腌制妥当,随即往盆里打一个蛋黄,抓拌一下,让肉的表面挂满蛋黄。

接着抓一把干淀粉撒进盆里,让肉片表面挂上淀粉。

这会儿锅里的油温已经升高,林旭端着盆来到锅边,将挂好糊的肉片散落着下入锅里。

这一步很重要,肉要一片一片下,防止粘连,下进去后不用管,让肉片自然曲卷,变成一个个小圆球。

炸好把肉捞出来,油温升高,再次复炸一遍。

复炸的时候,要将菠萝盛出来,控水后和青红椒一起放在大漏勺中。

将漏勺放在油鼓上,接着端着油锅,将锅里的油和复炸的里脊肉一起倒进大漏勺上,利用高温热油,把菠萝和青椒过一下。

一旁的沈佳悦两眼放光:

“哇,还能这么做呀,学到了学到了,网友们,就等着我给你们带来超乎想象的水晶咕咾肉吧!”

林旭重新把炒锅放在灶上,将调好的糖醋汁倒进锅里,大火熬煮一下,倒入漏勺中的里脊肉、菠萝块以及青红椒。

先翻炒几下,让料汁均匀挂在食材上面,再勾一点点水淀粉。

等料汁完全裹在食材上,出锅装盘。

一道漂亮又美味的咕咾肉,就正式制作完成!

菜品出锅的时候,郊区的一个鱼塘前,老孙头也带着墩墩正式就位,开始跟钓鱼佬们比拼钓鱼技术……

————————

本章5200字,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