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盗天仙途 > 第七百十三章 幕府转折点

盗天仙途 第七百十三章 幕府转折点

作者:荆柯守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5 20:58:29 来源:小说旗

引领裴子云进入本馆是一位新的女仆,体型娇小,穿一身浅白色女仆装,很年轻,看上去十七八岁,动作很轻,声音也轻言细语。

“果是城堡。”裴子云被引进入本馆时,发现这本馆有筑墙,利用尖角减少周围的防卫死角,没有天守阁,估计是当时已经出现了火炮,预防遭到强大火力攻击时成为主要攻击目标。

“不算山城,算是平山城吧!”

这是筑于丘陵、小山上的城,在战国时为数甚多,当然日本的城,其实可认为是一种堡垒。

不过现在到底是和平时代,本馆周围,有着庭院,地上是草坪,有引来的活水,也有假山,其中还种着果树,有仆人在打理。

裴子云粗略看了一眼,发现这些树是枇杷,顿时有些奇怪,因在日本,虽枇杷治病,果、叶、种子都可以入药,是非常常见的果树,也备受推崇,但是在院子中种枇杷树是有一些忌讳。

因为枇杷是常绿树木,叶子又宽大,种在院子,阳光都被遮挡,阴气重,对健康不利。

还有就是与枇杷结果时间有关,种子种下去到结果,需经过很长时间,种枇杷时家里本就有年纪比较大的人,当枇杷开花结果时,老人可能衰老死亡,因此就形成一种附会,认为枇杷开花结果就意味着家里会有人死亡,让不少日本人心中恐惧。

而且枇杷种子有毒,小孩误食,则十分危险,现在在日本几乎没有家庭会把枇杷种在庭院里。

裴子云跟着女仆向本馆而去,心中默默想着:这本馆的庭院中,种的是枇杷,是偶尔为之,还是别有其因?

进入了本馆,就有些阴沉,几个女仆忙碌着,似乎在制作小宴,裴子云还看见了一只小蛋糕,她们看见了来客,都鞠躬行礼。

“蛋糕,记得坂东媛子不是今天生日,这是哪个坂东家的人过生日?”裴子云随便想着,眼睛一眯,这些女仆动作一致,外表装饰甚至气质也相似。

坂东财团财力过人,底蕴深厚,因培养这些人,消耗可不仅仅是金钱,更多还是时间。

再行一会,就引到了一个客厅。

进入客厅,裴子云发现客厅周围墙壁上都是一些浮世绘,架子上是一些老式的武器。

“嗨!请坐,小姐会立刻过来!”女仆泡了一杯茶,倒退的离开,整个客厅就静了下去,裴子云喝了一口茶,把木刀放在了桌上,背着手看着周围。

浮世绘,裴子云也有所了解,走近一看,发现浮世绘不仅保存良好,且纹理流畅,透露出一种韵味,显是大家所作。

裴子云再仔细看了一下内容,发觉都是倒幕战争的图绘。

就在裴子云仔细观察时,一道声音突在裴子云的耳侧响起。

“山田君,您也对倒幕感兴趣吗?”原来是本馆的主人,坂东媛子出现了。

裴子云转了过身,微微欠身:“坂东桑,你好。”

坂东媛子是个美人胎子,只是看上去有点瘦,穿着一身长裙,但因瘦的原因,显有些空落落,脸色也有些苍白,资料上是十六岁,但看上去才十四岁左右,只是眼神却十分有神,很是灵动。

“是啊,有点兴趣。”裴子云指着图:“这画相对真实了,有些描绘战争的浮世绘,里面大部分画的是手持武士刀的武士在对战。”

“这就不对了。”

“虽当时双方都有拔刀队,幕府方面还有着名的诚口组。”

“新见秀真号称当时第一武士,协助幕府作战,转战诸藩,连杀倒幕之贼,人称千人斩,公方样赐知行一千一百石。”

“但是真的论总体战争的话,当时已进入了热兵器层次。”

“这种武士持刀对砍,可所谓《最后的武士》这种流毒导致的印象。”这时接近了下午了,雨已有些大了,噼啪打着。

坂东媛子带着笑:“我看过你两本长篇,很是佩服,十二岁的武士啊,不想你有这样的想法。”

“这是两回事,我就算是武士,也不能不承认史实。”

“说的是,其实倒幕派的武器和幕府的武器差不多,一个英式,一个法式。”坂东媛子:“当然,严格说各国武器都有,幕府胜利后,才统一了式样。”

她沿着图看着:“这些,都是我家参与的战斗,总共七幅,代表着七场战斗,其中第一第二次最激烈,我家当时战死了七个男人!”

坂东媛子手指在图上划过,指着一个人:“这就是我的直系祖先坂东拓未,当时父亲和哥哥战死,他继承了家主的位置,继续为幕府奋战,身中三弹被抬下了前线,被当时报纸报道。”

“战争胜利后,幕府论功行赏,赐给了坂东家北海道3000石知行,总知行有3800石,我们付出的牺牲有了回报。”

裴子云点首,许多人认为这知行不多,其实很多了,藩士的话,150石以上就是大禄家臣,家老俸禄一般也就是1500石到2000石之间。

而作新川将军直臣的旗本五千人,御家人有一万八千,在这些旗本中,知行九千石以上2人、八千石以上4人、七千石以上12人、六千石以上21人、五千石以上73人,总共才112人,算是嫡系中嫡系。

100石到200石是下级旗本,大多数旗本知行在五百石以下,占领百分之六十,3800石在幕府是大身旗本,由小普请晋升到寄合,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面,可设阵屋自行管理,历代当主皆受到重用。

坂东家就是在倒幕战争中真正受到了幕府认可,因此飞黄腾达。

坂东媛子虽在资料里看见他的成绩,但见着裴子云小脸认真沉思,不由好笑,随口问着:“您觉得,为什么出现叛军先胜利,而幕府最后胜利呢?”

“这太简单了,坂东桑。”裴子云在沉思中醒悟过来,摇着头淡淡的说:“倒幕三藩,很早就把落后的火绳枪等旧式武器卖掉,买到英制步枪,但幕府也不是白痴,同样购买了法式武器。”

“这武器方面,可以说不分上下,甚至幕府还迟钝些,但差距不是很大。”

“而关键胜负手,就在军队组成,经过二百年和平统治,当年血战于野的武士后代,其实已变成害怕见血的权贵阶级。”裴子云眼中流露出些感慨。

“倒幕三藩人少,且藩士(武士)经过幕府长期渗透,有点不可靠,废除了以武士为基本编制,建立了以浪人和农民为主力的新军,这些人虽经验少,但悍不怕死。”

“而幕府虽有新式武器,却全由旧旗本组成,这些人二百年没见血了,虽不是不可以进步,但必须有时间。”

“而当时幕府还经过了两件大事,就是藩士在光天化日之下刺杀了幕府大老,这在我的《樱花下的武士》里有过描述。”

“其次是庆忠将军暴死,庆兴上台,其时才十七岁。”

“大老为武士手刃,新将军上台过于年轻,幕府威信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缺的就是时间,所以才一交战,幕府大败。”裴子云说着。

坂东媛子听到这里,心中震惊,原本有些调笑消失了,以全新的目光打量着裴子云——不想这人才十二岁,对这一段历史见解是这样的清楚!

要知道,坂东媛子曾花费了几年时间来研究这一段历史,却始终未能明白幕府大败的原因。

“庆兴将军见情况危急,调集了北海道的军队上阵,这未必寄有多少希望,但北海道气候相对严酷,武士**相对低,故一上战场,立刻遏止住了倒幕军。”裴子云继续说着。

“经此数战,庆兴将军立刻发觉了彼此的强弱点,颁布了命令——前线固守牵制的命令。”

“倒幕军一旦遏止住,人少,资源小弱点就暴露出来,毕竟幕府军人数多,资源多,单纯遏止还是相对容易,等进入消耗战,幕府八万军经过血战,渐渐适应了战争,倒幕军就大势已去。”

裴子云说着,心中知道,这世界历史与德川庆喜当时差不多,政治上连出昏招,让人咂舌不已。

军事上也差不多,经过二百年的和平,军队没有一支可打,小规模镇压下浪人和农民还可以,遇到新军就扑了。

当然更严重的是战略上的巨大错误。

就算前面的牌都出错了,哪怕没有北海道的军队,单是命令幕府军队,不急着野战,挖垒依墙布线一招“围而不打,据垒而墙”,就可随手灭了倒幕军。

原因很简单,不能打,守垒射击总可以。

一旦倒幕军被遏止,无法迅速突破,它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

可以说,知道了这点,德川庆喜都能随手碾死倒幕军,所谓历史必然性其实一文不值。

“原来我们北海道军,作用只在于遏制一下吗?”惊讶后,听裴子云这样说,坂东媛子有点失落,北海道军的领导就是坂东家。

“这遏制一下,就是生死区别,国运转折,当然也得当时将军醒悟。”裴子云说着笑了一下:“要不,坂东家虽奋勇作战,但实际并无多少战绩,哪能获得知行三千石?”

这事听起来容易,只需将军醒悟过来,遏制一下,结果就完全不同。

可是裴子云知道,身处那时那景,没有开阔眼光,足够谋略,又如何能醒悟过来?

“初代将军肯定不能预料日后二百年的事,但当时把北海道纳入开发,结果就有一支北海道军遏止了倒幕军,使将军能醒悟过来,调整了战略,三年就把倒幕派完全歼灭。”

“这,真的是环环相扣,太奇妙了。”裴子云感叹着,就在这时,突整个庄园摇摆一下,“轰”一声。

“地震了?”两人顿时惊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