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蟠虺 > 贰叁

蟠虺 贰叁

作者:刘醒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1:2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姐幽幽的声音穿过九峰山,落到东湖边上。

望见自己家的窗口时,曾本之才强行将这种声音抛到一边。

出门几天,家中一切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私下里曾小安说了那么多与郝文章不同寻常的事,曾本之同样看不出她和郑雄的关系与以前有何明显不同。名义上的一家人,好几天没到齐,趁着大家都在,安静做了一桌好菜。五个人围坐在一起时,曾小安拿来一瓶红酒,说是好久没有这么轻松了,今天要好好喝几杯。安静表示,要喝你们小两口对饮,别拉上老爸老妈。曾小安撒起娇来,非要同老爸老妈喝上几杯。安静还在讨价还价,曾本之已经与曾小安碰了杯。安静见曾小安一反常态,不仅与曾本之碰杯,还三番五次地和郑雄碰杯,以为这是夫妻间小别胜新婚的缘故,便不再阻拦,自己也拿起酒杯互相碰了几圈。

慢慢喝,慢慢聊,大人们说起郝嘉死后还给曾本之写信的事时,楚楚插嘴说:“你们说的那个郝嘉一定是低级动物!”

大家一愣,赶紧问他,这话怎么解释。

楚楚的样子很骄傲:“老师上课时说的,高级动物死亡,身上所有器官都跟着死亡。低级动物就不同,哪怕死亡多时,身体的某些部分还会活着,还有本能反应。就像蛇,哪怕将它砍成几节,头部还有可能跳起来咬人。郝嘉一定是低级动物,人死了,写信的功能还没有死。”

别人只顾笑,郑雄却说:“说得好,我再请教楚楚小老师,郝嘉死了他的坟墓里为什么会冒白色气雾呢?”

楚楚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他是低级动物,既然还能用手写信,就还能像你一样用手抽烟!”

这一次郑雄不得不笑了。

回到正题上,曾小安才说清楚,原来这酒是为终于开始仿制曾侯乙尊盘而喝。

安静不同意,非要曾小安与郑雄为白头偕老喝上几杯。安静说这话时,已经有几分醉意了。她一再说,曾小安和郑雄相处得太彬彬有礼,越是这样,做长辈的反而越是着急,每每看到他俩相敬如宾的样子,心里就觉得还不如动手动脚打一架,至少也要恶语相向来一通粗话野话。曾小安和郑雄相互看了一眼,然后站起来说,为老爸老妈白头偕老敬上一杯。

曾本之无比冷静,喝完这杯就不让大家喝了。

待曾小安将酒杯收起来,他才问郑雄:“白天人多嘴杂,你是不是还有话没有说?”

郑雄回答说:“是的。还有一件重要事情。”

曾本之说:“是不是有评院士的机会了?”

郑雄说:“是的。老省长要我赶到东湖宾馆,就是告知这件事,经过他的努力,考古专业好不容易才增加一个院士名额。”

安静马上插进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你爸爸都等到胡须白了,你可要像以往那样努力为他争取哟!”

郑雄说:“都是一家人,这话还用得着说吗?”

曾小安将收起来的酒杯重新拿出来,满满地斟上两杯,一杯递给郑雄,一杯留给自己:“你说的这事,可是爸爸一生中最大的愿望,我代表全家人敬你一杯!”

曾小安只顾喝酒,一直在埋头吃饭的楚楚忽然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安静赶紧抱着他,问了几遍为什么,楚楚才说,今天下午老师在课堂上批评不正之风都刮到院士身上了,有些人根本不够院士水平,是靠走后门拉关系弄上去的。如果外公为了当院士,也去拉关系,走后门,到时候他在全班同学面前都会抬不起头来。

曾小安笑着亲了楚楚一下:“这件事好办,为了证明未来的曾本之院士为人正直,从不搞歪门邪道,从今天晚上起,我和楚楚一起睡儿童房,让郑雄会长单独睡,免得别人说曾本之先生为了能评上院士,天天让自己的女儿吹枕边风。”

见楚楚笑了,曾小安扭转头来告诉郑雄:“我说话可是算数的。从今晚起你睡你的大床,我和楚楚一起睡。等到哪天你将爸爸的院士证书拿回家,我再将枕头搬回去。”

安静急了,她知道这评院士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事,夫妻俩为了这事闹分居算哪门子事。她要曾本之说句话,不许曾小安这样做。曾本之心里在暗暗冷笑,嘴里却不做声。反而是郑雄在劝安静,说这样也好,给自己多加点压力,事情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晚饭后,曾本之一头扎进书房,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呆呆地望着墙上挂着的那幅曾侯乙尊盘的黑白照片。十点三十分左右,他听到安静和曾小安在客厅里小声争吵,并伴有互相拉扯的动静。曾本之心里很清楚,一定是安静拦着不让曾小安去儿童房里陪楚楚睡。闹了好一阵儿,最终还是曾小安胜利了,曾本之听见有一串清脆的脚步声往儿童房去了。到了十一点,郑雄像往常一样在外面轻轻敲了两下门,提醒他该休息了。曾本之明白郑雄的意思,吃晚饭之前,郑雄就请他明天上午到省博物馆看看,老省长想在那里当面与他说说话。隔着门他不清不楚地回答说,明天上午不管有没有人请,自己都会去省博物馆。

家里的人都睡了,只有曾本之还醒着。

黑白照片上的曾侯乙尊盘在灯光下闪着奇异的光泽,先是像星光,后又变得像荧光,再往后又成了霓虹灯光。曾本之眨了一下眼后,发现照片上的曾侯乙尊盘全是泪光。等到发现自己脸上也挂着泪花,他赶紧用双手捂住自己的双眼,泪花是挡住了,却挡不住泪水,转眼之间,所有指缝都被淹没,那些无处流淌的泪水只能无声无息地滴落在地板上。

窗户外面,城市数不清的窗口彻底变黑了,只留下少数霓虹灯继续狂放地闪烁。曾本之对着曾侯乙尊盘照片独自流泪到很晚,当他换上睡衣准备睡觉时,才发现安静的枕头也被泪水打湿了。毫无疑问,安静是在为曾小安的婚姻担心。曾本之找了一条枕巾替安静换上,在用手托起安静的头时,他贴着她的耳朵说:“是我不好,心太贪了,才让女儿受这样的罪。你放心,这种日子不会再有了,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小安就会快乐起来!”安静没有动静,直到曾本之临近睡着时,她才长长地叹息一声。

从黑暗到光明,只隔着一个梦。

从黑白照片上的曾侯乙尊盘到省博物馆里的曾侯乙尊盘,就这天上午八点四十五分的经历来说,二者之间隔着一场灾祸。

这场灾祸是两辆轿车造成的。这个时间点上,武汉三镇能行驶的汽车几乎全开出来了,没有哪条街道不是车满为患。曾本之准备横跨黄鹂路去省博物馆,他在斑马线的一端等了有几分钟,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一辆看样子就知道不结实的日系轿车,突然停在斑马线上,导致满街汽车不得不降速一半以上。曾本之正想趁机穿过黄鹂路,脚下都开始使劲了,忽然听到身后有个女人在喊曾老师。就在他下意识地站住,还没来得及回望时,一辆同款的日系轿车高速冲上来,正好撞在那辆停在路边的日系轿车尾部。两辆日系轿车,一辆用车尾包住另一辆的车头,或者说一辆将车头猛地钻进另一辆的车尾,其结果稍有夸张地说,两辆车变成了一辆车。如果曾本之没有停顿下来,肯定会成为夹在车头与车尾之间的一块肉饼。

眼前这段路很快被往来车辆和围观的行人堵得水泄不通。曾本之往四周看了又看,既没有见到有熟人出现,也没有人再次叫他的名字。大家眼睛看的,嘴里说的都是撞到一起的两辆轿车,以及从轿车里爬出来几乎要打架的那两个驾驶员,没有人关心他的存在。曾本之定下神来,穿过黄鹂路。年轻人只需要五分钟的路程,他用了十五分钟才走完。在这段时间里,曾本之做出结论,那一声“曾老师”应当是某个女人坐在某辆车上,冲着行走在黄鹂路上的另一个曾姓人士打招呼,或者干脆就是坐在车里给一位曾姓老师打电话。武汉女子就这种性格,越是大嗓门,越是表示亲热和亲近。

曾本之一进到省博物馆院内,郑雄就从主馆的台阶上跑下来接他,那样子不用多说,一定是那个叫老省长的人先到了。郑雄扶着曾本之,穿过主馆大厅,来到曾侯乙馆,绕过金碧辉煌的曾侯乙编钟,径直站到曾侯乙尊盘面前。趁着老省长仍然背对着曾本之时,博物馆管事的几个人抢着上前来打过招呼,都说这些年除了每年年底送曾侯乙尊盘到楚学院做例行检查,曾本之对曾侯乙尊盘的关心越来越少了。

说话时,老省长慢慢转过身来,郑雄赶紧上前做了介绍。老省长一边听,一边抬起手来,身子却在往后仰。曾本之心里冷笑一声,像是试着要抬起右手又不得不放下,并顺势甩了几下,意思是说胳膊肘儿不行,抬不起来。老省长也会解嘲,马上说曾先生这样子是伏案时间太长颈椎上出了毛病。

曾本之不冷不热地说:“谢谢你那次不请自来,给老朽的生日多凑一份热闹。当时就觉得你很眼熟,怪我记忆力不好,直到昨天晚上才想起来,你我其实早就认识。一九**年夏天,你是不是带专案组来楚学院住了一阵?”

老省长说:“曾先生记忆很准确,正是那一次,我将你们六楼的‘楚馆秦楼’会议室做了临时办公室。”

曾本之说:“那时候你的嗓门真大,你在六楼东头的‘楚馆秦楼’会议室冲着别人怒吼,我都要将自己屋里的那只修补过的楚鼎用双手护着,担心它会被震碎!”

老省长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职责所在,不敢懈怠呀!”

曾本之说:“郝嘉当时跳楼可是很大的事情,我还以为专案组的负责人会受处分,没想到哇,真的是人要有青云之志,还要有青云之路!”

老省长说:“曾先生当然不晓得当年的那个秘密,还不到五十年,有些档案还不能解密。我这个专案组长虽然看过那些档案,也不能信口开河。我只能说如果郝嘉不跳楼,楚学院院长肯定不会姓曾。”

曾本之说:“若不姓曾,而是姓郝,对我和大家都是一大幸事。”

两个气质完全不一样的男人正在唇枪舌剑暗藏话语机锋,从曾侯乙馆门口进来一群身着警服的年轻人。见领头的女子是沙璐,曾本之心里突然轻松起来。沙璐在曾侯乙尊盘面前站定后,开口几句话就将老省长他们吸引住了。

“各位警花警草,本人信奉一言九鼎,因恋上青铜重器,虽是二八佳人,却三下随州,四会曾侯,五探古纪南城,六游盘龙城,七拼八凑,好不容易考中这省博物馆的志愿者,今天是我第十次做义务讲解,拜托各位一定要不离不弃。如果觉得讲解还行,中午就请我喝一碗糊汤米粉,若是觉得还有进步的空间,就只好由我来请各位吃热干面。在青铜时代,楚地制造的青铜重器,奇美浪漫更具艺术气韵。而秦地制造的青铜重器,凝重霸道带有威胁压迫的政治特色。所以,才有后来者生发出来的感慨,假若当初不是秦而是楚来统一中国,或许有更多的民主自由,少许多血腥屠杀。以在这里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为例,计有青铜礼器、酒器、水器等,一共六千二百三十九件,总重量十点五吨,大家可以看我手指的方向,那里有两个酒器之王,一只高一米二五,重三百二十七点五公斤。另一只高一米二六,重二百九十二公斤。如此巨大的酒器,装起酒来足以慰劳一支大军。本警花提请各位警草记住,在冷兵器时代,一根打狗棍就相当于你们现在的佩枪,一把青铜剑相当于一挺机枪,一柄青铜斧更等于一门大炮。假如当年楚地之人将这十几吨青铜全部铸成兵器,足够装备一支精锐之师。依此类推,国家绝对禁止发掘的楚国首都纪南城遗址中,或许掩埋着百倍千倍于曾侯乙墓中的青铜重器,如果铸成兵器又能装备多么强大的楚军!遗憾啦遗憾,咱们楚人的祖宗,一年也炼不出一百吨的青铜原料,不将它们做成兵器,却制成鼎簋鉴缶钟等毫无还手之力的礼器。当然,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大老秦得到江山,却存活得很短。大老楚失去了威权,却在文化中得到永生。各位都是业余驴友,你们在大老秦的地盘里见过天下无双的青铜重器没有?你们在大老秦的地盘里被哪件青铜重器镇住了没有?肯定没有吧,那么今天就让你们见见咱大老楚高处不胜寒的惊世骇俗的超级伟大的作品——曾侯乙尊盘!几个月之前,我也像你们一样,只晓得曾侯乙编钟。可如今我算是懂了,曾侯乙编钟只是皇冠,曾侯乙尊盘才是皇冠上的明珠。”

有人打断沙璐的讲解,问她为何突然热爱青铜文化,是不是恋上了青铜武士。旁边的人马上接过话题说,不是青铜武士,而是青铜博士。沙璐威胁他们,再乱嚼舌头,她就不讲了。那些人却不怕,说沙璐是博物馆的志愿者,而不是当警察的同事,若不好好讲解,就去投诉她。说说笑笑之后,沙璐又讲解起来。

“迄今为止,已经出土的青铜重器,除了曾侯乙尊盘,其余的都能仿制。比如曾侯乙编钟就是由国家出资金,由青铜重器权威曾本之先生领头仿制成功的。其余难度稍低一些的,国家没有组织仿制而出现的仿制品,则是由青铜大盗们自发制造的。唯独曾侯乙尊盘,国家想仿制,青铜大盗们也想仿制,从一九七八年出土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谁也没有做成功。好喝点小酒的警草们记好了,曾侯乙尊盘其实就是一套酒具。《楚辞·招魂》记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说的就是夏天在盘里放凉水,用来冰镇装在尊里的酒。到了冬天,则往盘里放热水,用来温热尊里的酒。俗话说,冷酒伤肝,热酒伤肺,没有酒伤心。从这尊盘的用途可以看出,大楚家的王侯们,宁可伤肝伤肺也不想伤心。现在我要掉书袋子了!先说这尊,尊体我就不细说了,它通高三十点一厘米,口径二十五厘米,底径十四点二厘米,重九公斤,尊体上面装饰有二十八条蟠龙和三十二条蟠螭,对不对你们自己数去。我只说你们这帮小警察用勘查案发现场的本事也看不清的口沿上的繁缛花纹。它是用高低两层透空附饰组成的,内外两圈,每圈有十六个花纹单元,每个单元又由形态各异的四对变形蟠虺组成,每只蟠虺又各自独立,互不依附。每条蟠虺的下端由弯曲不规则的小铜梗连接在外层器壁上做支撑固定。再说放置在下面的盘,它也是由盘体和各种附件附饰组成,风格和结构同上面的尊是一样的。通高二十三点五厘米,口径五十八厘米,重十九点二公斤,盘上有龙五十六条,蟠螭四十八条。我说的这些是看得见,数得清的,并不包括尊与盘的口沿上那些细小蟠虺,如果将尊和盘上如同丝瓜络子一样的透空蟠虺纹饰也算在一起,总数起码在一千以上。这一千以上的数字仅仅指立体或透空的蟠虺,不去考虑那些平雕与浅浮雕的蟠虺纹,那些就像东湖里的波纹,无法统计。”

这一通话说完,沙璐的嘴唇都要干裂了。听得有些入迷的老省长将手里拿着还没开瓶的矿泉水递给她。沙璐却不领情,还说妈妈从小就教育她,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也不能喝陌生人给的饮料。说话时,有同事递上一罐凉茶。沙璐连饮了几口。老省长再问她,所说的这些是从哪里学到的。沙璐回答说,有人说出名要趁早,其实不如读书要趁早。读书趁早,知识之花开得越早,结的果子也就早。沙璐说了这半天,早将没有穿警服的许多人吸引过来。沙璐故意伸出手指数了数人头,不多不少正好三十。她很高兴,自己替志愿者创造一个新的纪录,在她之前另一位志愿者的讲解曾经一次吸引过二十五名游客。

沙璐忽然以人为例,从鱼脸为何与人脸相像,讲到猿人和现代人,不着边际地说起自然界的进化常识。曾本之明白,她这是要讲春秋时期的青铜工艺了。沙璐果然一转话题说起人类的劳动史,从完全依靠狩猎到学会驯养动物,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化农业,从冲天鞭炮到手枪,一样一样地说明人对劳动方法的选择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

接下来沙璐开始提及博物馆进门处放置的青铜重器介绍资料,上面写有曾侯乙尊盘的制造工艺是失蜡法。实际上这种结论的基础是建立在沙漠之上。这就像做菜,鳊鱼是红烧还是清蒸,方法不一样,味道就有天壤之别,同样一碗面条,是热干面还是牛肉面,个人的喜好与风格大相径庭。在青铜时代,汉口北郊盘龙城出土的钺,不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出汉阳往西北方向行走一百多公里的荆门包山二号墓出土的凤纹薰,也不是用失蜡法铸造的。云南晋宁石寨出土的持伞女铜俑,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方鼎,醴陵县出土的象尊、豕尊、牛尊,还有衡阳越人墓葬中的提梁卣,从理论上讲,这些青铜国宝都是最该用失蜡法工艺制造的,用失蜡法工艺制造出来的青铜器物,表面形状要精美许多。而实际应用的范铸工艺制造的青铜器物,难以做到精确,表面上也免不了粗糙麻粝。

沙璐做了一个咽口水的动作:“那个时代的青铜工匠们为何要舍其优而用其劣,原因在于那时候没有这种被后人称为失蜡法的铸造工艺。”

沙璐分别看了万乙和曾本之一眼,再次咽了一口口水后将声调提高了许多:“中国的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的器物,不仅春秋战国没有,直到南北朝的北朝时期都没有,如果那时候工匠们流行使用失蜡法工艺,北魏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面目不清,形象模糊的小型站板凳的佛像了。”

大概是发现有人要发问,沙璐伸出秀美得如同玉雕的食指指着人群中的某个人,说自己晓得对方想问什么,简单地说,用失蜡法做出来的人像,会是有鼻子有眼,不是帅哥就是美女,而用范铸工艺铸造出来的人像,则是眉毛胡须一把抓,不是老掉牙的糟老头,就是塌鼻子的丑老太。既然中国的青铜时代没有失蜡法,曾侯乙尊盘的制造工艺就容易解决了,因为如此顶级的青铜重器铸造工艺,绝对不是三五年乃至三五十年就能完善的,在高古时代,类似的文明进步,没有三五百年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曾侯乙尊盘也就无法像过去大家所认定的那样,是由失蜡法铸造的。既然中国的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剩下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作为国宝中的国宝,曾侯乙尊盘只能用青铜时代十分完善的范铸工艺铸造而成。就像欧洲人用拼音的蝌蚪文字,中国人用象形的方块文字,都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不能因为欧洲的青铜时代普遍流行失蜡法,便盲目地认为此工艺高人一等。如果认为中国的青铜时代只有范铸工艺便是低人一等,硬要像网上交友那样牵强附会,像电视征婚那样搞拉郎配,说到底还是后义和团时期的逆袭心理,是盲人摸象那样对洋人的盲目崇拜!

沙璐终于将曾侯乙尊盘讲解完了。

见曾本之仍旧是不动声色,老省长便鼓着掌上前一步,挨近沙璐,问她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沙璐避而不答,只说三人之内必有我师,来曾侯乙馆参观的人个个都是老师。老省长指着曾本之问她是否认识。

沙璐说:“只要与青铜重器有缘的人,没有不认识曾老师的!”

老省长说:“你认识曾老师,却又当他的面否定失蜡法,难道你不晓得失蜡法是曾老师这辈子安身立命的学问吗?”

沙璐瞪大眼睛看看老省长,再看看曾本之,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阵儿,她才冲着人群后叫道:“万乙!你给我站到前面来!”

人群分开一道缝后,万乙不好意思地走到沙璐的面前。

沙璐几乎是咆哮了:“你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非要我在曾老师面前这样说?这不是存心出我的丑吗?亏得你一天到晚朝我说那么多肉麻的话,你爱什么爱,你爱个鬼去!”

沙璐的同事中有人笑起来:“人家这是考验你的忠诚度,试试你敢不敢当面揭自己老师的短!”

老省长不管这些了,转而问万乙:“你怎么发现曾侯乙尊盘不是用失蜡法铸造的?”

万乙说:“道理沙璐都说了。具体的原因是,这透空蟠虺纹饰附件上有范铸的痕迹。”

隔着防护玻璃,万乙将可能是范铸的痕迹指给老省长看。老省长的视力早已退化了,看不清楚那些细小的痕迹,便要一直铁青着脸的郑雄上前来看。

郑雄勉强看了几眼,并找机会贴近万乙用极低的声音警告:“闭上臭嘴,小心老子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万乙不甘示弱:“从臭嘴里说出来的真理还是真理!”

老省长迫不及待地问郑雄看清楚没有:“如果真像万乙说的那样,你们青铜重器学界就要闹一场大地震了。”

郑雄不屑地说:“现在的博士真像武士,做学问在其次,胆大妄为和哗众取宠才是首要的,不定哪天有人会说,青铜重器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没有带走的玩具。”

老省长对郑雄的回答很不满意:“我只要直接回答,是还是不是!”

郑雄这才斩钉截铁地说:“只要不是用脚后跟想事情,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回答。曾侯乙尊盘从出土以来,从没有人对曾先生的论断提出过疑问。就像新闻界三天两头说发现《红楼梦》的手稿,这些都与研究无关,是那些用娱乐方式消减文化的人在那里自娱自乐罢了。”

老省长又问曾本之:“曾先生对自己安身立命的学问还是那样信心满满吗?”

曾本之凝视的样子似是对曾侯乙尊盘说:“不是我无法回答,而是你提问的方式不对。一个人的信心只属于这个人,与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老省长说:“眼下你的信心肯定会影响万博士。”

曾本之回应时加重了语气:“你又错了。做学问不比官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遭殃株连九族。官场中人有没有才能在其次,跟对人才是头等重要的本事。”

他俩说话之初,沙璐已带着她的同事往九鼎八簋展柜那边去了。曾本之说出“你又错了”这番话,心里做好了遭到老省长猛烈回击的准备。话音落地好久,听见的人都没有做声。特别是老省长本人,那样子甚至有些恍惚。曾本之感到很奇怪,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老省长的心思被沙璐的另类讲解吸引到九鼎八簋展柜那边去了。当然,吸引他们的不全是沙璐的魅力四射,而是从沙璐嘴里不断冒出来的“僭越”二字。

就像有人故意拿着什么东西往某个痛点上捣弄,沙璐每说一次“僭越”,老省长的嘴角就会不由自主地抽搐一下。

沙璐对“僭越”二字的解释也很有说服力,她说,是你的东西就是你的东西,这不仅仅指用非法手段谋取皇权帝位,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手段获得官场和职场利益,用卑鄙下流的方法骗取爱情都是“僭越”。图谋发动宫廷政变,取王者而代之的“僭越”难得有机会发生,因为弄不好就会诛灭九族,一般人哪敢冒这个险。官场与职场的“僭越”较多,也容易获得所谓的成功,万一丑行暴露付出的成本与代价也不会太高。最常见的是“二奶”与“小三”们的“僭越”,无论输赢,下场都是让水晶一样的美丽心灵,变成专门杀死爱情的毒药,变成专门陷害自己的魔鬼。

关于“僭越”,沙璐是从九鼎八簋开始说的。她本指爱情是人生中的九鼎八簋,一番讲解说完,让人觉得她话里有话。同事中有人打抱不平,说当不成皇帝,弄一套九鼎八簋放家里摆摆阔、过把瘾,这也可以说是人生中的一种浪漫。小孩子过家家当皇帝,一人一回轮流转,不就是一场游戏吗?先前的男同事刚说完,就有女同事表示反对,说很多事情一开始都是闹着玩的,玩着玩着就弄成真的了,特别是办公室恋情,哪个不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开头,慢慢的什么姐弟恋、黄昏恋、老牛吃嫩草、老草吃嫩牛等等,不该当真的全当真,不该“僭越”的全“僭越”了。譬如最近本市某位鼻屎处长,就和一位上挂锻炼的女科长“僭越”了。沙璐的同事们发出一声哄笑。

一直表现得极不高兴的郑雄终于逮到机会,板着脸责备一直在身边陪同的博物馆方面的人,博物馆又不是娱乐场所,不能因为鼓励有兴趣的人来当志愿者,就羊肉狗肉萝卜白菜一锅烩,除了进场机制,还要有退出机制。郑雄也是气极了,舌头失去了管束,一下子就将内心最想说的话暴露出来。他进一步说,博物馆里任何一件展品的解说词,要像宪法一样,每个字都要经得起推敲,一旦确定下来,哪怕是标点符号也不能擅自改动。郑雄明显是指沙璐,说无论专职讲解,还是志愿者的讲解,绝对不允许信口雌黄胡说八道,对这样的事情必须是零容忍。

博物馆的人会意地不停点头。

郑雄还想说什么,九鼎八簋展柜那边又有动静了。

一个操昆明口音的中年男子问沙璐,“僭越”一词的本来含义是现代社会所不允许的,民主国家的宪政制度保证人人都有当总统的可能,哪怕是七八岁的孩子说自己想当总统,旁边的人不但不会举报他想僭越,还会鼓励他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沙璐还算聪明,不与陌生人正面纠缠,问清楚他是昆明人,这才反过来问他,从宋元的大理王到民国的云南王,按照云南一向是山高皇帝远,云南人一向喜欢搞独立王国的习惯,他家里大概已经摆上了九鼎八簋,否则就不会对“僭越”二字如此敏感。中年男人则反问沙璐,自己的模样与九鼎八簋所需要的身份是否相符?沙璐哼了一声说,除了眼前这套九鼎八簋,其他所谓九鼎八簋对任何人都合适,因为那些东西是百分之百的伪器。中年男人不服气,凭什么沙璐没见过别的九鼎八簋就敢说是假冒伪劣产品。沙璐回答说,收藏青铜重器的人只有两类,一类纯粹是文化爱好,另一类则是为了贪欲。前者讲究随缘,后者受着**的驱使,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他人精心设计的陷阱。

一直在侧耳细听的曾本之没料到沙璐会说出他所没有想到的理由。

沙璐告诉那个操昆明口音的中年男子,青铜时代,长江黄河两水四岸小国众多,国君也多得数不清,虽然那时贵族之间的战争很多,却比较儒雅,哪怕灭了对方的国,也只是将其国君当做俘虏带回,更不会动不动就诛灭整个王族。但有一点是必须要下狠手的,那就是,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作为重器中的重器,国在九鼎八簋在,国灭九鼎八簋灭,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管你是鼎是簋,只要夺到手,就成了普通青铜,大不了再回炉做成兵器,再去毁别国宗庙,迁别国重器。断断没有替人家好好保存,让那些成了亡国奴的人成天惦记如何复辟的道理。沙璐最后还说,眼前这套九鼎八簋,若不是同尊盘、编钟等一起从曾侯乙大墓里发掘出来,她都要在怀疑二字后面,再加上三个问号。

中年男子有些恼羞成怒,但不是针对沙璐的,否则就不会在临走时对沙璐说声谢谢。

曾本之只注意中年男子,没有发现身后郑雄与老省长在一旁小声说话。事实上,郑雄和老省长几乎同时判断,操云南口音的中年男子,就是熊达世用九鼎八簋换得的和氏璧玉玺的原主人。二人低声谈论了一阵,曾本之只听到最后的一呼一应。一个人说,看来熊达世有麻烦了。另一个人说,只怕不是麻烦,而是灾难。曾本之对“熊达世”这个名字很敏感,正是“熊达世”三个字让他突然警觉起来。

“谁有麻烦,谁有灾难?”曾本之随口问了一句,不待别人回答,又说,“如果这个云南人与熊达世有什么冲突,一定与九鼎八簋有关!”

郑雄和老省长有些惊讶。老省长本想让郑雄开口问,见郑雄不敢,只好亲自问曾本之,怎么知道熊达世的。曾本之也不隐瞒,就将在黄州的那点事一一与他们说了。听曾本之提及那只甬钟,郑雄和老省长都笑了。接下来他们也将熊达世同一个云南人做交易的事说了一遍。在讥笑熊达世将黄州禹王城楚墓里预埋的仿制甬钟,当成青铜重器这一点上,三个人的心情没有多少区别。

老省长自然不会在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上多费口舌,他通过郑雄主动发出邀请,曾本之又同意见面,如此机会实在难得。因为有更重要的话要说,老省长强行扭转话题,突然问曾本之:“这曾侯乙尊盘真的不可仿制吗?”

曾本之想也不想就回答:“世界上的东西,只要是人做出来的,一定可以复制。”

老省长又问:“真的动手,需要多长时间?”

曾本之说:“完成全部工艺,半年时间就差不多。当然,能不能仿制成功是另一回事,我说的是工期。”

老省长不解地回:“仿制曾侯乙编钟怎么花了几年时间?”

曾本之说:“仿制曾侯乙编钟时用在铸造上的时间并不长,但编钟是要按音阶发音的,为了调音多花了许多时间。曾侯乙尊盘没有调音的问题,只要工艺对路,从制模到浇铸,要不了多长时间。”

老省长说:“当初请你当会长,你没答应。能不能请你当顾问?”

曾本之忽然变了语气,生硬地回应:“难道你不怕我这老朽会坏了你们的好事?”

接下来老省长的话却让曾本之不好再生硬了:“听郑雄说,你想申报院士。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我在北京有几个说得上话的好朋友,必要时可以替你打通一下关节。搞学术研究的人,能弄上一个院士头衔,比顶着厅长和部长的乌纱帽还管用。”

郑雄补充说:“老省长一直很关心你,总在问你生活上还有什么需要照顾的。我就提了一下院士的事,老省长马上打电话到北京,找了好几个人打招呼。”

曾本之找到说话的机会了:“听你们说话的意思是我不够资格,还需要你们帮忙走后门,是不是?”

三个人正在尴尬,曾侯乙馆外面响起争吵声,听动静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要取消一位志愿者的资格,收回其佩戴的胸牌。不一会儿,先前转到别处的沙璐突然跑过来,冲着郑雄说:“我晓得是你在捣鬼。凭什么让博物馆取消我的志愿者资格?”

郑雄面无表情地说:“博物馆不是吉庆街,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说!”

沙璐任性地说:“我明白了,你是靠失蜡法起家的。我说曾侯乙尊盘不是用失蜡法制造的,是在砸你的饭碗。你以为不让我当志愿者就能封住我的嘴吗?等着瞧,回头我就上微博,将你的糗事贴到互联网上去。”

一旁的万乙连忙阻拦:“微博是‘愤坑’,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还是从学术上多讨论。”

沙璐用一根玉指指着眼前几个人说:“你们都是所谓的权威,容得下我的道理吗?要是容得下道理,当初就不会用那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失蜡法当做学问蒙人。铜头铁臂火眼金睛会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还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失蜡法来去无影无踪,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难道你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郑雄真的生气了,他狠狠地说:“不要以为穿着一身老虎皮我就治不了你。再不滚,我就让你们局长来领人!”

老省长这时出面做好人:“姑娘,你也不要太无知者无畏了,青铜重器的事还是听专家的。到博物馆当志愿者可不是给塔利班当人肉炸弹,仅仅不怕死还不行。还是回去补补课,过些时再来重新面试吧!”说完沙璐,他又劝郑雄,“专业选手也不要太不将业余选手当运动员了,凡事都要以理服人。若是连一名博物馆的志愿者都说服不了,你们的理论就需要完善。”

老省长一开口,沙璐就不再做声了。老省长当官久了,其样子有些不言自威,作为警察的沙璐,对这样的威严有种职业习惯上的臣服。

这时,老省长的秘书小余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一边递上手机,一边小声告诉老省长,熊达世有事找。老省长对着手机说了十几个单音节的嗯字,直到最后才说了一句:“欢迎来武汉,下飞机后先见面再说,我请你吃饭。”

在曾侯乙馆转了一阵,临分手时,在郑雄的暗示之下,老省长再次提及申报院士之事,他说自己在岗和不在岗时,只要与院士二字有关的事情,从来都是百分之一百二十地认真对待,希望曾本之自己至少要有百分之百的认真态度,能不能当上院士是一回事,想不想竞争院士则是另一回事。

曾本之无法否认,每次听到“院士”二字,自己的心跳就会加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