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蟠虺 > 〇捌

蟠虺 〇捌

作者:刘醒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1:25: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午后一点到两点,是休息时间。抛开这一小时,只计算从下午两点钟开始的上班时间段,郑雄也失踪了整整一百二十分钟。郑雄回到楚学院,整层六楼似乎再也没有其他人。他将挂在门上的“楚越之急”门牌轻轻敲了两下,紧闭的门马上打开了,司机小胡一脸焦急地迎上来。

“省长的秘书来电话,请你四点钟去东湖宾馆甲所,省长要接见你!”

郑雄看了看手表,轻轻哼了一声,然后用手指按了一下电话机上的查询键。所显示的四个来电号码,全是“872”开头的。最早一次是下午两点十分,最晚一次是三点五十五分,也就是郑雄进门前五分钟。

“你怎么回答的?”

“与以前吩咐过的一样,说你正在做课题研究,不方便接听电话,但一定会将省长的指示传达到。”

这种回答对于司机小胡来说,已是智力的极限。郑雄不好勉强,也无法要求他回答得更好。他拿起电话,熟练地拨了一组号码。不等郑雄发话,司机小胡就连忙往外走,边走边说自己去备车,还顺手将办公室的门关得严严实实的。

小胡刚在门口消失,电话里就传出一个女子柔柔的声音。

“你好!这里是失物招领处,哪位男士丢失手机一部,请失主前来认领!”

“别贫嘴,五点钟以前,将手机送到东湖宾馆甲所,交给服务台就行。”

也不等对方回答,郑雄就将电话挂断了,然后下楼上车。

东湖宾馆就在十亩地小区对面,从楚学院过去只需要五分钟。郑雄在甲所门前下车之前看了看手表,刚好晚到三十分钟。

进了甲所大门之后,他发现迎上来的不是李秘书,而是余秘书。

余秘书嗔怪地说:“老省长催过几次了,一直在等你!”

余秘书将他引进一间会客厅,郑雄发现端坐在正中的不是被他恭维为楚庄王的庄省长,而是几年前就退休了的老省长。

老省长主动说:“我们又见面了!”

听到这话,郑雄还以为老省长是指前些时,曾本之的七十寿宴,老省长不请自到之事。当然老省长很谦和地献上一幅自己手书的斗大“寿”字,别人都在猜,老省长大驾光临肯定有事,他自己却反复声明,只想讨一杯寿酒,再也没有其他意思。郑雄当时就有预感,是好事还是坏事,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答案。

郑雄连忙回答:“老省长能亲自参加我家曾老师的寿宴,我们全家都心存感激!”

老省长将手一挥:“你不要装糊涂,我指的一九**年夏天,让你进专案组的事!这么多年,我没忘记你,你大概也不可能会忘记我。”

郑雄喃喃地说:“谢谢老省长当年的提携与爱护。”

老省长说:“要谢只能谢你自己,谁让你有重大立功表现呢?如果没有你,专案组的工作就没有那么顺利。我今天请你来,就是相信你还有这方面的觉悟。”

有一阵子,郑雄的脑子几乎是空白,既不清楚自己在想什么,也不记得老省长冲着自己和蔼可亲地说了些什么。郑雄心里一直在做着与庄省长畅谈一番的准备,却突然冒出正被水果湖人努力忘记的老省长。就像怀着求子的心愿去朝拜观世音,都跪下要磕头了才发现面前的菩萨是弥勒佛,那些能想到的好听而不失才情的话,全都成了说不出口的废话。

不过,郑雄终于听清楚老省长说的一句关键话。

“听说前些时你在大会上称赞某人是二十一世纪的楚庄王?”

郑雄霍地清醒过来,全神贯注地听老省长继续往下说。

“这样说话可不像一九**年夏天的那个郑雄!人家是楚庄王,我们这些老家伙是什么?是被秦国俘虏的楚怀王,还是丢掉纪南城,害得屈原投汨罗江的楚顷襄王?”

老省长这话一出口,郑雄才彻底清醒。

“老省长可不能这么说,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是楚庄王的十四世孙和十五世孙,从楚庄王到他俩,间隔有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昭王、惠王、简王、声王、悼王、肃王、宣王、威王等十几代楚王,才轮到怀王和顷襄王。”

郑雄有意露了一手,如有必要他还可以将楚国国君谱系,从头到尾背上一遍,包括他们的名号和在位的公元前某某某年至某某某年的年份。

“老省长如果真要攀比,应当往楚庄王的长辈中寻找才是。”

郑雄这样说,是不会错的,因为从楚庄王的父亲楚穆王往上数,前辈中的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个个都是开疆拓土、励精图治的明君。

老省长似乎是有备而来,专门找他的茬:“如你所说,我就是楚成王了,下场岂不是更惨!楚穆王弑父篡位,不就是取我的首级吗?”

到这一步,郑雄只能在表面上认输:“老省长将楚学研究得如此透彻,我不佩服不行啦!”

“此话有假。我哪比得过你和曾本之,楚学就快成为你们家的家学了。我就知道成、穆、庄、怀、顷襄等五个楚王,在你面前全用上了。不过,退休之前,我对你们这些搞楚学研究的专家可是鼎力相助。曾本之退休,由你接楚学院院长,并不是表面上那么风平浪静。那些专家写的告状信,每一封都像学术论文,有理有据有结论,说你是野心家,是楚学界最虚伪的学者,绝对不可以当这个院长。你还不知道吧,我在你的任职报告上曾经签了一句话:要敢于起用有争议的人才!”

听着这些啰嗦话,有几个瞬间,郑雄的脑子像气泡一样冒出“老东西”、“老家伙”、“老不朽”之类的贬义词。在难得的空隙里,郑雄主要是在回忆老省长的过去。

老省长并非真是一省之长,使用这种称谓的人,沿袭社会生活中的普遍习俗,将职务后面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名词去掉了。他的最高实职是相当于副省长的省长助理。一般人做到这个级别,临近退休时,都会转到“人大”、“政协”去,如果是常务副省长,机会好的可以任“人大”常委会的常务副主任、“政协”**或常务副**,这三种职务都是正省级。一般既没有前冠什么,也没有后缀什么的副省长,只能去那两个地方挂个副主任或副**。面前这位老省长,以区区省长助理之职,却在退休时弄到一纸享受正省级、也就是省长待遇的文件。

这种史无前例的事情,在那两年,一直是水果湖人热衷谈论的话题。时任省委书记在此事面前同样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相关决定由北京做出,事前没有征求省委意见,事后也没有向省委做任何解释。省委书记免不了也像普通干部那样发牢骚,说北京那边总是批评下面的人跑官要官,将一个正在办退休手续的省长助理强行弄成省部级,不跑不要能做到吗?这些话是省委书记在一个规模不算太大的会议上公开说的。省委书记都说了,水果湖的人更敢放开议论。无论怎么捕风捉影,还是没有人知道这项人事安排的真正底细。倒是老省长这个称谓在不知不觉地流传开来,成为固定所指。

老省长终于说到正题上了。

“我有个想法,并且征询过重庆、上海和北京一些高层人士的意见,他们都很支持。今天找你这个青铜重器专家来,也是想听听你的意见。从古到今,总说青铜是国之重器。不管什么东西,如果得不到器重,名称再响亮也没有一毛钱的用。”

郑雄用尽力气注意听每一个字,生怕有所错漏。

“历史上楚国的青铜重器很多,仅仅是已经发掘出来的就很了不得,让人叹为观止。可这些东西如果只存放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说得好听一点,像花瓶摆在那里装好看,其实一点作用不起,与废铜烂铁差不多。任何文物,如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意识形态,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国宝。你懂我的意思吗?”

郑雄鼓足勇气说:“请老省长具体说明。”

老省长没有发现郑雄的紧张,继续汪洋恣肆地说:“譬如曾侯乙编钟就很好,都过去两千几百年了,还能发出音乐声,还能到世界各地去演奏,这就成了生产力,成了意识形态嘛。你们楚学院,过去我虽然支持过,但力度不够大。这一次,我想做些弥补。那天听说你恭维庄省长是当代楚庄王,我听着不好受,这分明是含沙射影嘛。仔细一想,又觉得问题不大。政治嘛,就是这样,为王为贼,都不是自己说了算。不过我倒是因此发现,当初我签字评价你是有争议的人才,倒是一点不错。”

郑雄哪会听不出,老省长话里有话,暗讽他在溜须拍马。

“我不是楚庄王,你也不是屈原。但我们还是可以在一起做点研究楚史的事情。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成立一个正厅级青铜重器学会,你当会长,我这个退休干部只能挂名当个名誉会长。你放心,我明白你的心思,我不会空口说白话,只要你表态同意,不出十天,一应正式文件都会有的。有句话是不是这样说的:一个人行还是不行,要看说他行和不行的那个人行和不行。如果你同意,过一阵我带你去见一个谁想说他不行都不行的人。”

郑雄已经在考虑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了。

“学会经费如何解决,是财政编制,还是另有来源?”

“有财政编制,人头费,事业费,一样不少。你说说,每年想要多少研究经费?”

“三十万!不算多,但是不能少。”

“这点小钱能做什么,再加两个零。学会一成立,就会有一笔三千万经费到账。”

“老省长将工作做到这个份儿上,我要是再推辞就太虚伪了!”

“好,那就一言为定。不过,你也要尽快着手做一件事,青铜重器学会没有给曾本之留位置。说起来,外面的舆论没什么。但你们家里,这事一定要摆平,不能让老先生公开发牢骚,更不能唱反调。”

郑雄一下子愣住了,研究青铜重器的权威不能进青铜重器学会,这太有悖常理。他马上明白,老省长突然出现在曾本之的七十寿宴上,大概也是冲着他想成立的青铜重器学会而去,说不定最初是想请曾本之出任会长,以曾本之的脾气百分之百地会拒绝,老省长没办法了,才退而求其次。

“反正是空名,能不能也让他当名誉会长?”

“这件事你就不要讨价还价了,绝对不行!”

接下来老省长又说,曾经想过将办公点设在楚学院,后来这个想法被否定,还是在东湖宾馆里面租一栋别墅为好,可以减少闲杂人员的干扰。

好像还有别的什么人在隔壁等着老省长,他没有留郑雄吃晚餐,理由当然是知道郑雄晚餐必须回去陪家人。

临别时,老省长握着郑雄的手突然说:“曾侯乙尊盘被你们说成是国宝中的国宝,全世界真的只有独此一件?”

郑雄说:“按照曾先生的估计,也许荆州城外的楚国都城纪南城遗址中还埋着第二件或者第三件。但那地方不要说发掘,就是在上面挖坑栽树国家都严令禁止。”

“那么复杂的编钟都能复制,为什么曾侯乙尊盘不能复制?”

“编钟是用范铸方法铸造的,曾侯乙尊盘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前一种工艺一直在使用,后一种工艺大部分已经失传。”

“我怎么听说有人怀疑中国的青铜时代没有‘失蜡法’!”

“文物考古这一行,干的都是些死无对证的事,任何争议都是正常的。”

老省长最后这句话,让郑雄忽然感觉到莫大的压力。他平静地应对着,内心深处敏感地意识到,老省长最后这句话肯定不是随便问问,一定有他更深一层的想法。

果然,老省长趁他在想别的,突然问:“曾侯乙尊盘为什么会冒紫烟?”

郑雄几乎是下意识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也是只听别人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

“什么境界的人就能看到什么境界的东西。曾本之不会没有见过吧?”

“他自己不说,也不让我问,说这些邪门歪道、乌七八糟的东西不值得费脑筋。”

“有机会我要亲自问问他。”

“曾先生脾气古怪不大好说话。你还不如多去博物馆看看,说不定哪天自己有所发现,肯定比只听别人说的效果好。”

郑雄最后这句话得到了老省长的认同。告别兴高采烈的老省长,郑雄只顾往外走,忘了先前吩咐别人将手机送到服务台。眼看郑雄就要出大门了,余秘书才在身后提醒,问他是不是想再丢一次手机。

郑雄将手机拿到手时,余秘书在一边意味深长地笑着:“看来你是真的将手机弄丢了。”

郑雄不喜欢余秘书说话的语气,却没有顶回去的力量:“没办法,一旦开始苦思冥想,就免不了丢三落四。”

从东湖宾馆出来,右转弯驶上东湖路,没走多远就收到手机关机时滞留在移动公司服务器里的几条短信,发短信的除了余秘书竟然没有别人。前面几条的内容是催他不要误了老省长约见,只有最后一条是刚才发的。

这条短信分两层意思:先是转告老省长的话,刚才谈话很投缘,有相见恨晚之意。其次是余秘书自己主动打圆场,他要郑雄别计较老省长说话的方式与语气,老省长在意郑雄关于楚庄王的说法,可以理解为通过将现任省长比喻成楚庄王,而使老省长认识和了解了郑雄。没有这个譬喻,老省长或许还会将郑雄当成曾本之第二,也是那种食古不化,只会钻故纸堆的书呆子。有了这个譬喻,老省长才能洞察郑雄因长期研究历史,既知宫廷吊诡,更懂宫廷奥妙,是难得的有用之材,才敢放心大胆地委以重任。

郑雄的思绪在余秘书说曾本之是食古不化,只会钻故纸堆的书呆子那几句话上反复了几次,他觉得话里有话,一时间又想不出,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什么。

郑雄回到文化厅自己的办公室,正想闭目养神一阵子,桌上的电话机响了,厅里的党组书记老关要他过去一下。

在省属厅局中,一把手理所当然是厅长或者局长,文化厅是唯一的例外,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必须是一把手参加的会议与活动,从来都是通知老关参加。在文化厅内部形成了凡事都是书记当家的格局。郑雄一踏上走廊,就看见老关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站着迎候,摆出一副迎接的样子。

满心奇怪的郑雄,被老关拉着在长沙发上并肩而坐,听他开口就是“恭喜”二字,内心深处基本明白,一向不将厅长和副厅长当回事的老关接下来要说什么了。从老关嘴里滔滔不绝流淌出来的话,印证了郑雄的预判。老关果然知道老省长亲自与郑雄谈过话,谈话内容也知道得**不离十。主要是,他很清楚地了解到老省长要郑雄出任正厅职的青铜重器学会会长,机构的文件还没下达,三千万开办费就已经落袋为安了。

在人事问题上,老关有着过人的敏感。有一阵,他甚至想到,文化厅下属各院团的那些女演员,难怪越来越少演戏,原来一天到晚总在水果湖一带泡着。私下里,老关书记有不少民间委任的职务,最著名的职务是组织部非常务的常务副部长。有一个笑话:某女子既没有结婚,也不是处女,问其身份是什么。正确答案是:副处。与老关书记联系密切,并且被民间委任为非常务的常务副部长助理的正是几位被称为副处级的女演员。

说话时,老关接了一个电话,省委组织部通知他,晚八点,带上郑雄去部长办公室,面谈一项人事安排。

放下电话,老关笑着说,若不是自己事先得到消息,很容易误以为郑雄要替代自己了。郑雄越来越老练了,他说,若是真的有人替代老关书记,肯定是替代者在前,被替代者在后,不可能将不是冤家也是冤家的两个人弄到一起谈话。老关随后发了一大堆感慨,自己见过各种世面,直接和间接地有过各种经历,但像今天这样,为了一个青铜重器学会,竟然雷厉风行得就像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用不同寻常已不足以形容,而应当说成是破天荒、开天辟地、空前绝后地反常。

“青铜重器学会背后,一定还有某位远比老省长厉害的大人物在操盘。真的傍上这样的靠山,往后无论是学术还是政治,我们只能高山仰止了!”

“你是老领导,可不要折损我!”

“我说的是真心话,如果不出差错,下届省人大政协换届选举,副省长的选票上,肯定会出现郑雄二字。当然,印在政协副**的选票上也不错。”

“我想我是不是该走了,你这完全是下逐客令嘛!”

“有些话是不能随便乱说的,你想想,我什么时候对你说过空穴来风的事?当初庄省长是副省长时,我说他要转正,你带头不相信。结果呢,庄省长不是已经成楚庄王的转世之人了?”

“楚庄王的转世之人!”

郑雄哧的一声本想笑笑了事,没料到自己竟然笑个没完,好不容易才将这句话完整地重复了一遍。

“庄省长若是再请我去他家,我一定创造机会将这句话说给他听。”

话一出口,郑雄就特别后悔,恨不得伸长舌头,将一个个字全都舔回来。

好在老关轻轻一笑之后,没有接着他的话,往纵深拓展。重新说起晚上与组织部长面谈的事,郑雄仿佛是真心在请教,如果真的是青铜重器学会的事,自己是爽快答应,还是谦虚一阵再答应。没想到老关像日本人偷袭卢沟桥那样,突然回到郑雄心有怯懦的话题上。

“庄省长的儿子考研究生,除了北大、清华,别的大学还不是随便他选,干吗还要煞有介事地复习?”

从有所预防到放弃防守,再遇上突然袭击,郑雄非常罕见地脸红了。

老关以书记之职降服厅长和众多副厅长,靠的就是这一招:明知对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哪里,当对方将防线构筑得严严实实时,他会虚晃一枪,等到对方彻底放松之际,再突然杀个回马枪。

老关所提到的“庄省长的儿子考研复习”正是郑雄全身上下最柔软之所在。

只此一下,郑雄就明白自己上当了,枪挑之处,万箭穿心。

不等郑雄恢复镇定,老关又将话题转到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地方。

“这青铜重器学会的成立,只怕还得过曾本之那一关!”

就在这时,郑雄再次收到余秘书的短信。短信中写的两句话,是通过与郑雄的接触后,老省长说的原话。

“破窑出好瓦,黄土埋贵人!”

余秘书在短信里还表达了显然是老省长的意见,青铜重器学会正式成立之前,必须将曾本之搞定,千万不能让曾本之有异议。

在同一时间里,两位重量级人物不约而同地提及,成立青铜重器学会要过曾本之这道难关,这让郑雄的心不能不沉重起来。

老关察觉之后,马上转移话题,他刚刚听说,隔壁作家协会的一个作家,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龙王庙游泳时淹死了。郑雄没好气地回应,说这事是去年发生的,因为这所大院里年年都有非正常死亡的人,当时这一栋楼上的三个单位——文化厅、文联和作家协会闹得沸沸扬扬,都说要在门口放两只石狮子镇邪。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像是为了提振郑雄的士气,老关将声调提高了八度,“天下叫龙王庙的地方很多,凡是叫龙王庙的地方,没有不神奇,也没有不出怪事的!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地方为什么也叫龙王庙?昨天,有个猪脑子的人在报纸上写篇文章说,龙王庙的老龙王是在江堤背后的汉正街上做生意的那些人的保护神。读着读着,我就想起去年淹死的那个作家,想不到只隔一夜就听到关于他的怪事了。”

去年夏天,郑雄就听人说,老关说的此人约了一批泳友去龙王庙一带游泳。这伙人个个都是专找激流险滩冲浪的好手,别人都没事,此人下水后就没见起来。按规矩习俗,上游沿江几十里淹死的人,首先到天心洲一带回水的地方捞尸,这里捞不着,就得去几十里之外的阳逻。阳逻捞不着的,就永远捞不着了。死者家里明里雇人捞,作家协会则暗里雇工捞,捞了三天,在天心洲捞起两具女尸,在阳逻捞起两只死猪。当时,作家协会做了决定,适时登报宣告人口失踪,三年之后再认定死亡。

老关又笑郑雄只知开头,不知结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种**俗,单位不讲究,作家的家人却不肯放弃。私下里托人找到归元寺方丈,老和尚掐指一算,一口断定人还没走,还在龙王庙一带。按照老和尚的指点,天黑时分,家人拿上作家最喜欢的六十元钱一盒的黑黄鹤楼香烟,还有一年到头当茶喝的四元钱一瓶的金龙泉啤酒,在龙王庙江边摆着,大声喊他起来抽烟喝酒。喊了一阵儿,水面上除了江鸥圆舞,浪花飞溅,没有其他动静。家人又按老和尚说的,在江边摆上一桌麻将,东南北三方坐着一向与作家玩麻将的三个朋友,一齐冲着江水大喊:三缺一哟!话音刚落,江面上白浪一翻,一具白花花的男尸浮出水面不说,还随波逐流自动往岸边飘来。待捞起来一看,正是失踪三天的那位作家。那地方为什么叫龙王庙,我这一说谁都会明白。”

郑雄终于从先前的沉重中回过神来,将信将疑地说:“有这么神奇吗?是那些还没淹死的作家编出来的通俗故事吧?”

老关说:“我也不信,早上一到办公室,就打电话问作家协会的书记,人家回答说百分之百真实,还说警察都到现场看过,法医鉴定什么的都在公安局存档了。”

郑雄想了想说:“说百分之百就假了,起码淹死的人不是作家,而是作家协会的杂志编辑。”

老关说:“作家协会的人怎么不是作家?”

郑雄轻描淡写地回答:“你以为作家协会几十号人全是作家,够得上称作家的连零头都不够!就像我们文化厅,近两百号人,真正的文化人也只是个零头。”

郑雄知道老关的脸色不会太好看,因为老关调到文化厅之前,一直在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上班,所做的事情,也就是让人办黑板报与文化沾点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