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名牌天字款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名牌天字款

作者:疯神狂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57:16 来源:小说旗

像宣德宝石红僧帽壶这样子的壶,其实民间模仿得也很漂亮,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仿制出那一身大红色。

那可是真正具有宝石光泽的鲜艳的红色,甚至比中华红都要更上一层楼。

一般人虽然不能拥有古董级别的珍宝壶,但在家里收藏一件赝品,摆在客厅、书房之中,也是很漂亮的。

而陈文哲更进一步,他不满意于民间做的那些次品,所以干脆自己制作一件。

僧帽壶的器型本来就难以制作,加上纯正的宝石红釉,也不容易烧制。

特别是大红、鲜艳,具有宝石光泽的宝石红,就更加难以烧制。

这样的瓷器,他肯定要制作,可惜就只能制作一件。

因为一件僧帽壶,只是接胎就很麻烦,更何况还需要好好设计。

幸亏是仿制,他只要按照图片上的器型比例,复制一件就好。

而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句,制作这种宣德宝石红釉瓷器,鲜红土也特别关键。

而鲜红土的使用,其实是在永乐时期开始的。

所以在永乐朝,当时就有人点评“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从这里可见,当时甜白为常见之物,鲜红为罕见的宝物。

后世又称永乐鲜红,为宝石红或宝烧红。

因为红釉为祭天的日坛所用祭器,所以又称为祭红。

据文献记载,“祭红,釉色以西红宝石为末,殷红灼烁,宝光耀目。”

赵汝珍《古玩指南》称“明之祭红釉汁较厚,成一种木纹,有若尖峰重起又似迭浪,望之蔚然而深,名鸡翅木纹”。

这个永乐红釉瓷,是否使用了进口的红色宝石不好说,但文献中确实有明代后期“鲜红土绝”的史料记载。

而到了嘉靖之后,红釉几乎就全部停烧了,原因就在于此。

那么鲜红土到底是一种什么土呢?其实事实的真想很简单。

这种鲜红土,经过现代科学研究之后,认为应该就是一种天然的,可以直接烧制成功鲜红釉的氧化铜矿物。

或许就是来自于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很多种东南亚盛产的宝石之一。

当然这个红宝石,绝不是宝石学意义上的红宝石。

像是那种鸽血红极其名贵,肯定不可能用来烧制瓷器。

所以鲜红土,很有可能是类似于石榴石一类的红色低档宝石,这在古代是很难区别开来的。

现代制作铜红釉,是把紫铜放在火上煅烧,刮取煅烧后的氧化铜粉末入釉。

氧化铜的比例在铜红釉里,含量只有百分之几,属于微量元素。

氧化铜如果研磨不够细,则发色不鲜艳,很容易出现苔点绿这种瑕疵。

最上等的铜红釉,是没有绿色苔点,那种早期釉里红瓷器无法避免的瑕疵的。

这也是为什么发明红釉,代替釉里红的原因。

釉里红是铜红作为颜料,直接在瓷胎毛坯上彩绘,然后再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

历史上有一种釉里红拔白的工艺,就是用铜红涂抹在瓷胎上、纹饰边上的地子上,形成红地白花的效果。

这和后来的宣德红釉地白花瓷器,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但你见过实物的话,就知道这种工艺不美,原因是发色不好,所以后来就没有继续烧制下去。

而永乐的鲜红釉,就是在釉里红拔白的涂绘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当然,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期间,陈文哲却很清楚的知道了,鲜红土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能知道的,国内陶瓷界的老前辈们会不知道?

所以,虽然自嘉靖之时鲜红土绝,但是,我们后人已经人工合成了更加好用的鲜红土。

说穿了,也不过是一些天然铜矿,粉碎研磨好之后,配置出合适的比例,这样用来烧制宝石红釉,更加方便,也更容易成功。

这就是现代科技的厉害,此时的陈文哲不止是有鲜红土,而且研磨的还特别精细。

这样制作成宝石红瓷器之后,入窑烧制发色会更好,更艳不说,釉层还会十分均匀,不会出现瑕疵。

就是有着这种种优势,陈文哲才会试烧几次,就能完美烧制出自己想要的宝石红瓷器。

可就算是这样,零零碎碎的时间利用起来,一直做了一个星期,他才做完了一件宝石红釉僧帽壶。

当然,期间他不可能全部在做宝石红僧帽壶,也不是只做中华红瓷器或者是历代以来的红釉瓷器。

在这个过程当中,汝窑器、珐琅彩、唐三彩,还有其他单色釉瓷器,他也做了不少。

制作各种工艺复杂的瓷器,就必须要见缝插针,合理利用时间。

这一件需要晒胚,那就做另外一件。

同一个品种的已经入窑一次,或者正在入窑烧制第二次。

那么他就换一个品种,继续工作,反正就是不能闲着。

就这样,陈文哲轮换着不停的制作一批批经典瓷器。

而这一天,他感觉宣德宝石红釉研究的差不多了,正准备收尾。

看了看特别调制的釉料,里面可用了不少宝石材料,各种宝石都使用了一些。

现在剩余的不多,但是还有一些,这东西可不能浪费,毕竟调配起来太麻烦。

再说,成本也是很贵的,浪费了可惜。

所以,他就顺手又做了一件玉壶春瓶。

这一次胎土都不多了,所以他做的瓶子器身特别薄。

他记得明成化时期,好像还流传下来一件暗刻花宝石红玉壶春瓶。

这只瓶子胎质细腻,修足犀利,规整,甜白釉天字刻款,笔道规正。

是由明代成化宫廷造办督监制作,属于皇家器物,用瓷等级极高,属明代成化一级专供官窑真品。

还有,它是天字款,这种款的明代成化瓷器,可以说是名牌中的名牌,很受现代收藏家们喜欢,陈文哲自然也不能例外。

可惜,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名牌瓷器。

这件宝石红釉玉壶春瓶,是真的飘了。

不说釉色,只是胎体就薄如纸,看到它的人,真的让人感觉就好像是虚幻。

看清楚了,摸到手中,也会认为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珍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