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系统不正经 >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让你抄都抄不好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让你抄都抄不好

作者:疯神狂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57:16 来源:小说旗

耗费大量资本,还有时间,最终还有很大的可能彷制不好。

这样康熙青花万寿大尊这样的重器,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来说,就没有彷制的必要。

因为就算是成功彷制出这样一件重器,耗费的成本太高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还很有可能,会彷制不出好的效果,所以彷制它有点得不偿失。

当然,如同陈文哲这样手艺高超的另算。

因为陈文哲有信心一两次就烧制成功,而其他人就不太可能达到这种高烧成几率。

烧制青花万寿尊很难,所以一次肯定不可能烧制一件,甚至都不可能是三四件,因为谁也不知道最终能烧制成功几件。

据专家反复对比、辨识,发现这件上拍的万寿尊,其上的寿字跟另外两件最有名的相比,十分相似,甚至是一样。

它也主要由1000个不同的字或字形构成,且按一定规律各书写10遍。

字与字形都是源于古体籀篆,或取自钟鼎铭文,或来自巧思妙想和艺术创造。

还有这些字均为青花,典雅纯正,蓝艳欲滴,观之如饮甘饴;

字体统一篆书,古雅流畅,生动宛转。

或像鸟虫,或如图桉,或似符咒,变化万端,不拘一格,蔚为大观。

这样的单件字数最多的古代瓷器,目前全世界发现存有六件完整器。

除拍品外,故宫博物院、金陵博物院、大海龙美术馆、香江中文大学文物馆、漂亮国有一位收藏家,各存有一件。

虽然是这样,但是这些万寿尊每一件都弥足珍贵。

还是那句话,就算那些忠臣们告诉康熙,他的那件是唯一,剩下的备胎也可不能敲碎。

到了现在,根据一些专家推测,当时应该烧制了9件,暗合“九鼎”之说。

鼎是古代立国之重器,象征政权,春秋时楚庄王曾“问鼎中原”,意欲夺取天下。

有意思的是,在圆明园遗址、平安大街、卢沟桥附近,曾出土过三块万寿尊残瓷片。

专家研究认为,这三块残片,分属不同的三件万寿尊。

最重要的是,这三块残片与以上存世的6件,恰好合为“九鼎”。

了解了这么多,经梳理,陈文哲已经能把握住这些万寿尊的特征。

通体有规律地排列,一万个“寿”及“寿”意字。

以“寿”字为主,间以与“寿”字紧密关联或指代吉祥、会意象形的组合字。

如万、十千、千秋、万寿、三皇等。

一万个字,布局巧妙,在器身上规整排列。

横看75列,每列130字;纵观130行,每行75字,计9750字;

顶部盘口两圈,每圈77字,外口沿和足圈各48字,计250字,合一万字。

字形大小随器身位置而变化,密如蚁聚,却又井然有序。

知道很多字体是怎么创造来的,还知道怎么排列。

在制作好的器型之上,按照大小比例分隔开来,正好书写一万个字,就可以正式开工。

这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十分巧妙。

如果是让陈文哲现在自己制作,他也肯定要仔细计算,仔细推演。

而就算是现在萧规曹随,他按部就班的跟着葫芦画瓢,也画的是十分的小心翼翼。

遥想当年,那些景镇的工匠面对如此大器,谋篇布局,精巧安排,不敢有一丝一毫马虎。

最终将一万个字勾画得如许精妙,排列得如许精当,这种伟大的工匠精神,的确令人叹服!

前人开辟道路,陈文哲这个后人,只要跟着前人的脚印,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走一遍就好。

所以,他只要按照那些贰臣们的设计,重来一次就行。

这样,相比那些挖空心思跪舔康熙的大臣们,他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因为他只是萧规曹随,而复制是最简单的,而那些臣们却是创新。

跟着他们的步伐走,书写自然就不是问题,那制作这么一对万寿纹大尊,也不过只是时间的问题。

现在他正好有时间,所以慢慢的做就好。

像是这么大的尊,就算是做器胎也需要特别小心。

如果能够用拉胚机一次成型,最好是一次拉制成功。

要是不行,分段制作也可以,到时候接胎完成也行。

要是这两种方法都做不成,那就只能用制作大器的盘泥条的方法,慢慢的一段段的来。

所以,陈文哲不着急,因为最难的还是书写一万个寿字。

要知道,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排列整齐,纵横成行。

字体大小肥瘦,随器身的凹凸曲折而加大或缩小,顺畅自然,体现了制瓷艺人的匠心。

只有经过丝毫不差的缜密安排,才能写成整整一万个“寿”字。

而且字字工整,才能使的整个器物显得庄重非凡。

以前的一些器物,如果是以“寿”字作装饰,往往与其他纹饰相配合。

而唯独此尊,通体用“寿”字作装饰,且设计、书写皆精妙。

这可需要耗费不少心力,所以急不来。

真着急也没用,不说其他,就说一万个字体不同的寿字,不让你写,只是让你抄,你就能抄的好?

这肯定需要练习,就算是陈文哲天赋异禀,再加上每天晚上在梦中练习很长时间也需要慢慢来,因为这一万个寿字,实在是太复杂。

所以,陈文哲只能每天按部就班的制作着一批批瓷器。

第一天制作器胚,晾胚之后先入窑低温烧制一边,之后再上釉、上彩,不停的添加工艺。

往往一些精品瓷器,都是需要三次入窑,甚至是五次入窑才能烧制成功。

当然,康熙的青花万寿纹大尊不用这么麻烦,它说起来也就是一件青花瓷,主要是书写那一万个寿字最耗费时间。

可陈文哲不着急,他只要在制作其他瓷器的间中,慢慢的完成它就可以。

“马都都说的不错啊,这东西要真出一件真品,就是给十二个亿,我也愿意。”

这一天,正小心的写着寿字,陈文哲有点感慨。

最近他为了做这件大尊,可是下了功夫。

只要用了工,自然就对它越来越了解,了解的越多,彷制起来越容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