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王牌经纪人从女团开始 > 第三百零一章 打秋风

王牌经纪人从女团开始 第三百零一章 打秋风

作者:我爱吃咸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6:1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午9点多,徐清终于在餐厅见到了王台。

一见面,徐清就试探性的说道:“王台,听说今天您要指导市台工作,您看,要不我和白导演就不参与了,您让市台安排个车,我们自己去转转?”

“这怎么行,您二位是白玉兰奖的得主,是优秀的文化从业者,难得来我们固园,当然要指导指导我们这个小地方的工作人员怎么才能提高文化建设的能力啊。”王台很诧异的说道,你们自己转什么?

“不是,我们俩哪有这个能力,我们就是侥幸拿了个奖,谈不上什么优秀的文化从业者,真的,我们自己去转转就行了,这个座谈会也好,走访新闻工作站也罢,都不是我和白导两个人能掺和的上的。”徐清着实有点烦躁,我是过来是调研的,陪你们玩什么呢?

“徐老师,你这就不要谦虚了,再说,赵局当时可是重点交代过,要我全程陪同你的调研工作,这要是让你和白导演两个人自己走动,这不是我工作的失职吗,这让我怎么跟赵局交代。”王台长拿起架势说道。

徐清无语了,真尼玛服了。

他相信,赵康年一定是好意,一定是以最大的支持来配合自己的调研工作。

可上面的任务到了下面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白胖子迷茫的看了徐清一眼,调研是这么个流程吗?

徐清看着白胖子迷茫的眼神,自己也想大呼一句迷茫。

可到了人家的地头上,又接触上了,有些事情真的没有那么自由。

于是,一上午,徐清参与了一场座谈会,这次安排座席又有意思了。

徐清和白胖子被安排在王台旁边,妥妥的中心位置,记者在对面咔咔的拍。

虽然徐清和白胖子从始至终都没有发言,但徐清相信,这边的新闻通告发出去,一定会说:“白玉兰奖得主徐清和白正山,在区卫视王台的带领下,对固园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建言献策,王台和徐清白正山的到来,体现了固园市电视台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决心、恒心以及信心、这代表了固园市的精神明文明建设即将踏入一个崭新的台阶巴拉巴拉的。”

这真是私下里不给你里子,公开场合又要用你的面子,当然,或许在他们看来,这同样给了徐清和白正山面子,这条新闻完全可以拿回去发通稿,提高一下两人的逼格。

可徐清和白正山在乎这个吗?

他们根本不在乎。

一通操作下来,徐清和白正山算是被玩明白了。

当然,人家真的不是不给你里子。

至少,中午吃完饭的时候,对面拿出了市场价值估计能卖个几千块钱的特产送给徐清和白正山。

车上,中午吃完饭的众人准备回酒店休息一下,徐清和白胖子坐在最后排,旁边放着的是高端药材礼盒。

白正山的眼神越来越迷茫,他看着徐清低声问道:“徐总,这啥意思啊?”

“什么意思?这是把咱们当打秋风的了。”徐清低声说道,他现在在想一件事情,是不是经常有人打着调研的旗号来打秋风,不然自己和白正山从昨天到今天的遭遇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这也太不合理了,根本没把自己和白正山当人看啊。

可就算是有人过来打秋风,那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副台长陪着吧?

也不是每个打秋风的人,都有白玉兰奖傍身吧?

徐清真的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遭受这种对待?

难不成是因为市台的人觉得,是区台给过自己和白正山好处了,既然拿了好处,他们也就不用太在乎,反正不是一套体系的?

或许,自己和白正山这俩幕后,对于人家市台来讲,还不如小有名气的三线明星值得认真对待?

白正山听到徐清的话,觉得说的有理,然后他又压低声音对着徐清说道:“徐总,咱们这么调研能行吗?”

“行个屁啊,那边都商量着明天直接回银汌了,银汌是要回,可不是这么回去,西海固西海固,西吉,海源,固园,咱们一个地方都没到,光在这里吃吃喝喝了,就这么回去不真成了来打秋风的?”徐清低声对着白胖子说道。

“那下午还要去参观那个什么新闻站点吗?”

“参观个屁,不参观了。”徐清直接说道,他下午准备去西吉看看那片黄土高原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再跟当地的人了解一下这里以前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历史原型人物可供发掘一下,这样山海情的故事写出来才合理,才真实。

原本徐清的调研计划是,从银汌下飞机,直接来固园,看完黄土高坡,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回转银汌,然后去银汌边上的闽宁做深入了解,之后直接从银汌离开。

毕竟山海情讲的就是西海固这边的村民搬迁到银汌旁边组建闽宁村,建设新家园脱贫致富的故事,通过一个具体地方和一个个具体人物的视角,去讲述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可贵意义。

也正是因为有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物,这个故事才可看性才高,不然很容易拍成不着地的假大空。

所以,固园和银汌这两个地方徐清都要看。

至于为什么先来固园呢?

因为把银汌这个可以直接离开的地方作为最后一站,这种线路是徐清在无数次市场调研中摸索出来的,最省时间的做法。

没想到最省时间的线路太理想化了,一天了,除了吃喝开会,什么都没干。

就当徐清想着该找个什么说法把王台这群人甩开自己单干的时候,口袋里的电话响了起来。

拿起电话一看,上面显示着【赵局】两个大字。

看到这个名字,徐清乐了,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于是他乐呵呵的接通电话,故意大声的说道:“赵局,您好您好。”

这声赵局,让车里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然后就听到徐清的声音不断从后排传来。

“挺好的挺好的。”

“负责,相当负责,王台全程陪同我们调研,对于王台我和白导是相当敬佩和尊敬的。”

“对对对,没错。”

“风景啊,风景还没来得及看,都说以前的黄土高原,现在的塞上江南,这不准备去看看吗。”

“是,对,没错,哎,我这觉悟确实不够,要学习,要学习。”

“对对对,不仅仅是风景,那更是无数群众造就的奇迹,不可能用一句风景就能概括的,我这次过来就是想去看看当地的英雄事迹,如果能把这些英雄融入我的剧本里,我相信,这次的项目绝对能够做的更好。”

“不用不用,没必要再叮嘱王台什么,我和王台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但我能深刻的感受到,王台是一个有思想,有目标,求极致,自律性极强的文化工作者。”

“行,有什么最新进度我一定第一时间汇报。”

“央视的投资我之前跟您说过了,投资不投资的并不重要,说实话,您当时单独找我谈话的时候我就决定,这个戏如果要拍,我就自己去找投资,我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能力,更有这个信心把这个剧拍好。”徐清说这句话的时候,还特地似笑非笑的看了王台一眼。

果然,王台听到这话后,表情产生了变化。

徐清瞬间明悟了,不是市台的人觉得自己是打秋风的,这个王台也是这么想的。

难怪,市台真的是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和白正山,他们认定自己是过来走走过场后,然后回去拿好处的。

是了,王听潮说过,多少人冲着央视的投资去拍的正剧,这其中有多少猫腻不说大家都知道。

但如果是自己投资,那就不一样了。

拿央视的投资,自己是打秋风的。

不拿央视的投资,自己是广局求过来的合作方。

徐清突然觉得,自己对这些人太客气了。

和赵康年闲聊了几句后,徐清对着王台说道:“王台,下午的寻访我就不参与了,您看您是派车送我去西吉看看,还是我自己打车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