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太上宝篆 > 第四十五章 黄天大帝

太上宝篆 第四十五章 黄天大帝

作者:一炁化三清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9 11:52:51 来源:小说旗

“啪!”一声清脆的酒杯碎裂声响起。

警幻身边浮现出道道琉璃烟气,无数情孽瘴气宛如章鱼的触手一般,漫天乱舞。

七八个虚影在半空中浮现,同时冥冥之中一股浩大的力量从虚空之中顺着这些人影,对准警幻的身形。

“龙气!”警幻面色警惕,脑后道果光轮旋转,无数光辉流转,可在她身边浮现一股股黑气,不断侵蚀她的光辉。渐渐的,警幻的面色变得有些苍白,他光洁的额头上浮现出一颗颗汗珠,她可以感受到自身道行在不断的衰退,比起半天前,如今的她,已经损失了将近一成的道行。

并且,龙气残留在身体当中的力量,还让她的法力运转出现了明显的问题。

“镇压!”感受体内越发强横的力量,警幻终究是忍不住调动福地之力,镇压龙气的反噬。

点点青气从虚空中生出,化作甘露落在警幻的身上,身下翻滚的海水中也是不断绽放出一朵朵宝华,淡淡的香气缭绕虚空,一点点压下龙气对警幻身体带来的伤害。

“该死!当初,青羊那家伙到底是怎么避开龙气反噬的!”感受福地不断流失的力量,警幻心中肉疼不已,她看着身前几个虚幻的人影,眼中闪过一丝丝的厉色。

“仙姑饶命啊!”

“饶命啊!仙姑,饶命啊!”

“仙姑,我们可是听从你的指令,你不能”

几个虚幻的人影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纷纷开口哀求,但警幻却是听也不听,玉手一挥,海水翻滚,将其卷入其中,随着几声凄厉的哀嚎,这几道虚幻的人影就是被分解成道道元气,填补福地的损失。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既然知道自己暴露了,那就应该死撑着不说,将龙气的注意力带回来,还想着我宽恕!”感受福地没有恢复多少的元气灵机,警幻怒哼一声。

当日,林英出手救下贾敷,让其考取功名,打乱了广微和警幻的布局。

按照二人的算计,贾代化一脉应该是投靠太子一系,然后让太子的私生女秦可卿,嫁入贾代化一脉,借此将昔日警幻被撕裂的秦妃气数和贾家牵连在一起。

然后借助秘术,转移龙气庇佑,让贾元春得以获得真正的妃子命格。

再通过种种手段,让贾元春进入宫中,扰乱原本就混乱的皇子争斗局面,在广微选定的皇子登基之后,让贾家陷入短暂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落得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的结局。

最终,警幻能够得到贾家和其余几家联姻世家,甚至四王的气数,还有贾元春入宫后凝聚的龙气,广微则是借助扰乱正常的皇子争斗,让自己支持的皇子登基,借此得到大量的龙气反馈。

二人都可以借助这股力量推动自身本就处于临界点的福地,更进一步升华为洞天。

可现在,贾敷命数的变化,产生的连锁反应,逼得警幻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将贾家的命数拉回原来的轨迹。

为此,她启动了好几枚自己留在皇宫之中的棋子,并且还将秦可卿的事情让贾敷知道,逼得贾敷不得不进入太子的阵营。贾代化知道后,也是不得不为了表态,让自身二子的嫡子和秦可卿订婚,勉强让警幻原本的算计正常进行。

但,警幻的一系列举动,也是引起了当今大晏天子的注意,他有心追查之下,哪怕有着广微在后面搅浑局面,同时将几位皇子拉下水,也是难免引起了龙气的注意。

最重要的是,昔日晏太祖毫不犹豫的将那几枚棋子的魂魄放回,让他们在龙气的压迫下,本能的回到警幻身边寻求庇佑,最终引起龙气对警幻产生反噬。

这一下,警幻不仅道行被消去一成,福地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可以说是她日后升华洞天,突破天仙境的可能性平白无故的小了一成。

“不行!我要想办法!”隐约算出自身变化的警幻,心思百转,将目光转移到江南,那里同样有着属于她的棋子:“原本还想要留着他们,以防万一,现在看来,还是让其同其余几家一并归于虚无吧!”

眼中闪过一丝丝的寒光,警幻就是开始和广微联系起来。

二者的交流,又是带动新的气数变化,引起李浩成的关注,他望着警幻所在的地方,嗤笑道:“只能看到这些吗?倒是让我有些失望啊!”

说到后半句的时候,李浩成的目光却是转移到九天之上,似乎在和天地意志交流一般。

对于李浩成的问话,天地意志并无任何变化,但冥冥之中却又有一些隐晦的气数变化,李浩成将这些看在眼中,笑道:“这样才有意思啊!”

远在青羊山千里之外的一座隐秘的福地之中,道道黄气升腾,缕缕宝光闪耀,无穷天地元气不断汇聚而来,最终化作一道巨大的气柱托着福地的虚影直冲云霄。九天之上,清气震动,大地之中,地脉翻滚,三山为之晃动,五岳自然摇曳,地震自南方而起撼动天地龙脉。

隐居在三山五岳间的众多福地之主,地仙之尊,纷纷有感,或是睁开眼睛,从闭关中惊醒,或是放下手中经卷、拂尘、念珠,一个个面色微变:“是哪位同道突破了?”

“这是”黎山福地之中,黎山老母勃然色变道:“有人升华洞天,成就天仙?”

而且看其气机,貌似还是自家死敌!

黎山一脉的传承很有意思,此方天地虽然没有真实的仙神存在,但还是有些所谓的仙神道统,比如黎山一脉祭祀属于斗姆嫡系,但你若是非要追溯源头,黎山的始祖其实应该是女娲娘娘才对。

根据黎山一脉的记载,黎山这块地方,最开始是女娲娘娘的道场,不过后来大约在大禹时期,斗姆娘娘降临尘世,女娲娘娘正好要回归九天,就是将自己的黎山道场赠送给了斗姆娘娘。

而斗姆娘娘在人间修行之时,虽然经常为众生讲道,却也没有收什么弟子,唯有一位侍女伴随左右,平日修行讲道的时候也不顾及,任由那位侍女学习她的星斗秘术。

而这位侍女也就是如今黎山一脉的祖师,也是斗姆飞升之后,第三代黎山老母。

第三代黎山老母在斗姆离开后,苦修百年,正好遇上秦朝建立,并且被当时的始皇帝追求,一番争斗后,已经成就天仙的第三代斗姆陨落,传承自女娲娘娘的黎山洞天破碎,跌落成为福地。而始皇帝也没有落得个好处,秦朝龙气近乎崩溃,自己死在宫外不说,秦朝还二世而亡,同时黎山一脉传承的秘术,关乎女娲娘娘大地之道有彻底流失。

这部分流失的大地之道,后来被太平道的祖师得到,他结合自身道脉道统,同斗姆一般横跨仙神两道,于秦后汉末,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名号。

太平道夺取了汉朝最后的一点龙气,配合借助众生信仰愿力,凝聚了一尊黄天大帝,试图将人道也是纳入其中。

可惜的是,太平道最终失败了,一方面是黎山一脉出手想要多会自家传承,另外一方面也是人道的反噬,再加上一些仙神佛陀道脉的在边上落井下石,当时近乎无敌的黄天大帝就是崩溃解体,连带着整个太平道都是近乎断绝了传承。

可,也只是近乎断绝了传承而已,当年近乎无敌的黄天大帝已经凝聚了部分超越天仙大能的力量,不再是单纯的人道之力能够泯灭。以至于后来五胡乱华初期,黄天大帝的信仰再次传播,让其从沉睡中清醒,借胡人之手再次现世,凝聚力量,震动当时的王朝,引起王朝气数崩盘,使得五胡乱华得以正常出现。

那一次,黄天大帝依旧是被黎山一脉为主的仙道势力出面应对,他们那一代黎山老母彻底陨落和数位天仙重伤,十数位地仙入灭,数处地脉断绝,福地消散作为代价,再次将黄天大帝镇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实力大幅度削弱的仙道后来面对支持胡人的佛道道脉无法表现出太强的抵抗能力,差点断绝了神州的传承。

后来,黎山一脉也是和太平道遗脉争斗数次,这一次,当代黎山老母又一次的感应到了黄天大帝的气息,不由有些暗恨。最初的源头和后续的一次次争斗,已经让黎山一脉和黄天大帝的命数死死的纠缠在一起,产生类似于此消彼长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确保黎山一脉传承被仙道共同庇佑的同时,也是让历代黎山老母都被死死的卡在地仙境圆满的程度。

“不知道这一次,有没有机会解决这个死敌啊!”黎山老母叹了口气,转头望向江南一代。

江南作为大晏最大的粮仓之一,十分的富裕,可随着黄天大帝的再次显露,一个个隐居在民间的太平道遗脉,就是在黄天大帝的号召下,迅速的汇聚起来,并且再次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号。

其中太平道那位突破天仙的大佬,也就是当代黄天大帝,更是当众展示神迹,同时将自己晋升时候产生的地震称作是朝廷失德。

本就因为地震原因,而人心惶惶的百姓听到这样的解释,就是一个个本能的选择相信,投入太平道的怀抱,就连部分驻守在江南的军队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世家,也是因为太平道的影响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选择进行投资。

短短几天的功夫,让整个江南就是陷入了战火之中,让太平了二三十年的大晏王朝一时间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同时王朝如今已经逐渐出现的沉疴也是随之爆发。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在江南陷入战乱的同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大晏的几个附属国家也是顺势开始了动乱。

即将面临多处动乱的大晏,似乎真的有点气数将近的迹象。

“混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代大晏天子咬牙切齿,望着几个供奉,道:“太平道不是已经灭绝了吗?怎么这时候冒出来了?”

“这个?”几位供奉苦笑一声,简单的将其中关系诉说了一下,大晏天子面色发黑,皱眉道:“也就是说,太平道的事情,黎山一脉会处理?江南十数万大军,区区一个道脉怎么处理?然后那么北方又是怎么一回事?我记得他们侍奉的神只已经被你们仙道诛杀了才对,这么又有能力出来作乱?”

“这”几位供奉相互看看,北方的游牧民族从汉之时就是一直是中土的大患,只是汉后五胡乱华的时候,黄天大帝在苏醒的时候,顺带将游牧民族的庇佑神只一起吞并了。

因此,在中原再次大兴之后,仙道也是趁着佛道衰败的时候,毫不犹豫趁着黄天大帝被镇压,北方游牧民族庇佑神只刚刚复活的机会,将其一起封印。让北方游牧民族彻底落败下去,这些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不要说是找中土的麻烦,就是保证现有的力量都不现实,留守北方的驻军更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可这些东西,毕竟涉及到超凡试图操控凡俗的部分思想,就算是供奉心中一清二楚,也不能明白的说出来。

对于几位供奉的反应,大晏天子冷哼了几声,摆手让他们下去,然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先解决南方。”不清楚其中关系,作为当世大儒的礼部尚书根据自身的想法,第一个提出意见:“太平魔道之乱,有江南世家参合,还有军队反叛,乃是动摇国本之事,唯有快刀斩乱麻方可平息此劫!同时,事后我等也需要打压一下道教各大道脉和佛道的一些寺庙,省得他们一个两个都那么清闲。”

“但北方同样需要粮草运输和军队驻守。”户部尚书在边上苦笑道,这位管着大晏钱袋子的主,一边盘算着国库的情况,一边思考着多面对战需要的后勤消耗。虽然晏太祖的时候为当朝天子留下了丰厚的家底,并且最近几年年景很好,几乎年年丰收,每年税收都颇为充裕。

可架不住当今天子好大喜功,数次下江南,国库当中的钱财消耗巨大不说,为了不让那些接驾的世家吃不上饭,还开了功勋可以到户部借钱的先例。

以至于,如今国库的积蓄并不充沛,面对周围附属国的叛乱还算得上是绰绰有余,加上北边也勉强能够支撑。

可如今江南一样沦陷了,今年的税不仅没有收上来,反而是成为太平道起义的基础,这就注定了大晏没办法支持多面开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