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弄潮1990从厂长开始 > 280 回老家投资?拉倒吧,还不如单纯做慈善

“不过,如果工人都是来自一个地方,这就可能在工厂内部形成派系,管理上就会比较麻烦……”

冯元庆很快提出了他的担忧。

很多厂里都是如此,一般情况下,先来土川闯荡的人,有了工作,然后周围的亲戚朋友来这边,就会先投靠他们。

一旦某个厂里的工人全部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地方,工人就会抱团。

这就会对管理造成不小的影响。

如果管理不是他们的老乡,很多时候管理的一些工作安排都会遭到抵触。

冯元庆之前虽然没有建设工厂,身边有朋友搞这些,加上他们也有跟不少的加工厂有合作,自然也是了解内情的。

“这种问题倒是容易解决。一切按照规章制度来就行了。”

谢旸想了想,觉得这事情并不是那么难以解决。

“当然,如果是违反规则制度,全部开了就是了……甚至,可以从他们老乡中有能力的提拔管理人员……另外就是,按照产能的需求,年后冯氏电子招聘的普通工人,至少得上万对吧?全部从外面招聘,可能更不好管理……”

对于普通工厂的管理,谢旸并不是特别擅长。

但是他了解,这年头出来打工的人,都是为了挣钱。

他们跟几十年后的工人不一样,挣的钱,大部分都会寄回老家去。

在土川,这年头并不担心招聘不到工人。

可当规模大了,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即使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涌入到这片建筑工地上,可零散的招聘,对于冯氏电子这种发展太快,管理人员都不充足,甚至管理制度都不是特别完善的工厂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好事。

要扩产,加工厂不是只有加工厂房跟流水线就行。

庞大的工人进入工厂,配套的住宿等,都得修建起来。

一旦没有搞好,就容易出事情。

“咦,冯老板也在这里啊。”

原本一脸忐忑,满腔怒火的侯平,本来已经做好了承受谢旸怒火的准备,看到冯元庆在场,顿时也就轻松多了。

至少,谢旸不会当着冯元庆找自己的麻烦。

不合适不是?

“你来得正好,刚才我跟冯总还在谈,厂里工人招聘的事情,我们老家闲置的劳动力很多,而冯氏电子在年后的产能将会大规模扩张,对于普通工人需求量很大……”

“这跟我也没关系啊……我这也没人……”

侯平一脸无奈。

只要是加工厂,尤其是电子厂,对普通工人需求都很大。

“不过,可以去找那些中介,这边成立了不少职业介绍所,他们应该能解决的。”

职业介绍所,是在大规模用人需求下被催生出来的一个行业。

很多人到了这边,自己找不到工作,就会花钱去找职介所。

“不,职业介绍所介绍的人,根本不管需求……我们目前连管理岗位都缺乏,刚才谢总还在说,要提升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呢……谢总刚才提议,可以从你们老家招聘人员……”

冯元庆虽然觉得谢旸的提议不是很靠谱,可他了解谢旸。

谢旸不可能没想过这问题。

“你的意思是让我回去?”

侯平顿时如同被踩着尾巴的猴子,看着谢旸。

“怎么?让你回去你还不乐意?”

谢玉婵眉毛一挑,很是不爽地看着侯平。

谢旸没想到侯平反应这么大。

再想到之前刚接手宏伟机械的时候,为了增加技术力量,同时也是为了应对罗艺把厂里的管理跟技术人员抽走。

人来了。

可最终结果,短短几个月时间,旸宏科技几乎把天府机械产的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全部抽空了。

谢旸看着侯平,不解他的反应为何如此激烈。

“哥,你别这样看着我。咱们公司都是以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为主,

冯氏电子需要的人员,不只是管理人员跟技术人员,最主要是普工。

可普工,就没法按照旸宏科技这种操作来了。

包来回的机票,每年各种国营工厂拥有的假期都是不会少,各种成本由厂里负担。

而且,从天府机械厂招聘来的人员,都是包来回机票,而不是火车票。

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付出如此成本,没有问题。

可普通工人付出这样的成本,这一下就能占去几个月的工资,如此成本,普通的加工厂如何能承担。

侯平可不是原来那个普通工人。

麦当劳也是要算各种成本的,他不懂得如何算,可也知道这些成本都从何处出现。

“不是这么回事,回我们老家,从全县招聘普通工人,要求至少初中毕业,到时候根据情况来看,如果有可能,直接在老家进行基础的培训,然后再送到这边来……老家跟这边对接……你得知道,这边不管是边防证还是暂住证,都是不少的成本。”

谢旸的话,顿时让冯元庆的眼神亮了起来。

要是工人在入职之前就经过培训,直接来了就上岗,这对公司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好处。

可这样的,能行么?

“我说,旸哥,你不是开玩笑吧?这事情,你觉得我能做得了?”

侯平没好气地说道。

“能不能,做了才知道。”

谢旸平静地说道。

“行了,这事情咱们下来再讨论,先不说这个事情。侯平,如果我准备回老家投资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谢旸转移了话题。

啥玩意儿?

侯平愣愣地看着谢旸。

以为自己听错了。

“回去投资?投资干啥?咱们那里能投什么资?要资源没有资源,要配套没配套……哥,你要是钱多了烧得慌,不如自己随便去享受点啥,东元城那边,即使一条龙服务,一晚上也就几千块钱……”

说到最后,侯平说不下去了。

只因为谢玉婵那吃人的眼神盯着他。

没办法。

从小就怕谢玉婵这大姐头,逼急了,谢玉婵会不管不顾地提着菜刀砍人的。

“谢总,如果要回老家投资,虽然我不应该泼凉水,但是我还是建议要慎重……”

冯元庆变得严肃起来。

提醒着谢旸。

回老家投资,不是什么好事情。

至少,他是这样认为。

“嗯?”

谢旸有些不解。

一旁的谢玉婵神色也变得不善起来,阴沉着脸看着冯元庆。

“冯总,你这是什么意思?谢总从小在老家长大,老家穷,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如果能有投资,可以给老家的父老乡亲一些挣钱的机会……您得知道,边远地区的人,最缺的就是挣钱的机会……”

一直都没说话的唐怡不乐意了。

她的老家,同样也穷。

根本就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

能有投资,有就业岗位,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改变了。

如果她父母当初能有办法,她不是为了节省学费去上中专而是上大学,现在命运应该不是这样,即使考上委培大学生,现在也不是这样。、

这倒不是唐怡觉得目前自己的处境有什么不好。

而是现在的她已经明白,中专生跟大学生之间的差距在什么地方。

哪怕中专生要早几年出来工作,多几年的工作经验。

学的东西,以及出来能干的工作岗位,就说明了一切。

“就是!出来挣到钱,回去建设家乡,不是所有人的目标么?”

谢玉婵也是没好气地看着冯元庆。

被两个女人直接怼,还是跟谢旸关系莫逆的两个女人。个

冯元庆一脸苦涩。

“如果是从一开始,就跟全村一起投入,没有什么大问题。而现在你发财了,回去投资,按照你的想法,是回报家乡,建设家乡,这对于很多在外面挣到钱的人来说,都是心中的一个执念。”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随后继续说道:“投资,是要讲回报的。而在没有资源,交通不便利的地方,投资,多少时间能回收成本?不要说政府会配套,很多地方政府都没钱……”

冯元庆的话,让谢旸陷入了沉思。

他有些明白冯元庆的意思了。

“对于一些根本没有条件的地方,招商引资,基本上没有办法完成任何任务,一些偏远地区,哪怕是投入100万,都会被地方政府当财神爷供起来……可这第一笔投资投完后呢?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投资,会怎么干?还有,你回去投资,是优先考虑周围乡邻,亲戚朋友,还是直接从外面招聘?如果考虑亲戚朋友,不一定能把各个位置填满……而如果不考虑他们,你们觉得后果会如何?”

冯元庆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看谢玉婵几人。

目光却是紧紧地盯着谢旸。

谢旸悚然而惊。

顿时明白了冯元庆的意思。

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果盲目地回去投资,最终结果可能他一家都没法在老家待下去了。

而记忆中的老家,所有人都讲究落叶归根,死后要葬入祖坟的,真的这样干了,到时候可能……

一时间,谢旸想到了那个做电子商务,并且自己建立物流网络的大老,他上大学,是全村凑的路费跟学费,在发达后,准备报销家乡。

不仅在老家建立了庞大的物流基地,给老家的人解决就业问题。

甚至每年过年都给老人发钱,每个老人一年发一万。

这对于农村来说,是非常大的一笔钱了。

按理,这是所有人都称赞的。

可结果呢?

在发了没几年后,这大老老家的房子都被人泼油漆了……

为什么?

他发的钱,在当地来说是很大一笔钱。

可对于他的身家来说,这只是很小的一笔钱,自然有很多人心中就不满足了。

说到底,还是人心不足。

“如果你只有100万,回家乡去投入100万,甚至借债,很多人都会称赞你。可你如果有上亿,回家乡去投资1000万,很多人都会认为,你并没有真心想要建设家乡……甚至,当地的政府为了让你加大投入,各种手段都能使用出来……”

在这方面,冯元庆还是比较熟悉的。

说得已经比较直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偏僻的地方,越难以吸引到投资,哪怕那些地方给出来的条件比其他地方高了不知道多少。”

“不可能!回去投资,是为了改变家乡,而不是为了别的……”

谢玉婵喃喃地说道。

她不想相信这个。

可她也不是刚出社会的小姑娘,哪怕只是负责旸宏科技办公室的相关事务,也能跟这些事情有接触。

旸宏科技合作厂,没有谁跑到偏远的地区去投资。

偏远地区人力资源丰富,对于普通的加工厂来说,是最好的去处。

“大部分地方,交通不便利,即使投资了,劳动力成本低一些,可最终的运输成本跟时间成本,也都不是小数目,算起来会更高。”

冯元庆平静地说道。

“其实,我们之前就考虑过把分厂开到其他的地方,可配套不完善,成本确实难以忍受……”

这一点,不可否认。

谢旸也是认可的。

“还有就是,在这些地方,地方领导需要政绩,在找不来新的投资的情况下,后果可想而知……尤其是在知道了投资的跟自己资产差距很大的情况下……搞不好,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冯元庆叹了口气。

谢旸的资产,他现在算是知道了一部分。

可要是真的回老家投资,先不说是否能达成他的愿望,但是最后的麻烦,绝对会多得让谢旸难以忍受。

“即使要从老家往这边招人,我个人建议,最好是成立一个劳务公司……”

冯元庆看着谢旸,没有说得更详细。

但是谢旸却明白这意思。

要想把老家所在区域的闲置劳动力输入到这边,成立了劳务公司,先期培训等成本,就得劳务公司负担。

不只是如此。

就连管理等方面,劳务公司都得负责。

一旦这些人员不好管理,直接要求劳务公司换人就是了。

用人单位省却了很多的麻烦。

“这倒也是,确实可以成立劳务公司。”

谢旸点头。

他考虑的倒不是目前,而是十年后。

到了十年后,西部大开发了,西南地区很多地方建厂,配套什么的也都起来了。

有了劳务公司,用人单位就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