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华娱另类导演 > 115记者招待会

华娱另类导演 115记者招待会

作者:醒醒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直保持低调的一闪一闪传媒,在外界看来还是颇为神秘的,在郑旭看来没什么了不起的小车队,但在外人看来就不一样了。

谁见过哪个剧组这么大的阵仗?

即使有,别的剧组那也是乱七八糟的什么车都有,哪像一闪一闪传媒这样,搞统一涂装的?

有些事按照郑旭的观念,他已经习惯了,一闪一闪传媒的员工们也习惯了,在他们看来很普通的事情,在外界的其他人看来,却一点也不普通!

这种长时间行成的认知差距,就让郑旭自我感觉异常低调的出行,在外界看来非常高调!

一路上靠着奉天交警同志们的开路,走走停停的终于到了预定好的酒店。

还是郑旭一贯的风格,在不差钱的情况下,公司后勤部的人挑了个房间普遍比较大的三星酒店,给人家全包了!

这样既是为了安全,也方便管理,反正他们人多,七层的酒店差不多能住满,连人家的厨房大师傅都给放假了,饭食都是由公司自己负责。

特别豪气,酒店方干了这么多年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

郑旭看着围在停车场外面的采访车,和架起来的各种“长枪短炮”一阵心烦。

这搞的,本来想低调的,现在闹得全城皆知了。

拿起对讲机开始指挥:“各部门,各组组长整理好本组的人手,按计划,该分配房间的分配房间,搬东西的搬东西,老秦去和外面的记者说一说。”

郑旭抬手看看时间:“老秦告诉那些记者,一个小时后,酒店会议室开记者招待会,现在别让他们打扰咱们收拾东西。”

小凯递过来一件长款的羽绒服给郑旭披上,现在这个时间段奉天已经进入初冬了。

郑旭披着羽绒服就站在酒店大门口,看着各部分的人整队的整队,搬东西的搬东西。

..................

一个小时后,郑旭带老唐、小凯和几个后勤的员工,拎着个大包来到酒店会议室,各路媒体已经就位了,大部分都是本地的一些媒体。

郑旭敲敲话筒:“咳咳...这段先别录,摄像机,录音先停一停。”

旁边有员工去到最后面给每个摄像师交代,等他给郑旭打手势,郑旭才继续开口:“初来乍到,给你们添麻烦了,还劳烦大家在高速口接我们,真是太抬爱了,我呢,也不太懂当地的规矩,小小心意...”

郑旭摆摆手,小凯拎着个大包下去,开始给每个记者桌子上都发放红包,整个会议室内,包括摄影师,所有人都发到位。

看着大家都把红包收起来了,郑旭终于松了口气,虽然不至于说拿人手短吧,只要收钱就好。

就算他再恼火,这么多媒体呢,也不能一起得罪吧,先把红包给了,一会儿提问也能尽量减少点尖锐的问题。

剩余的主持工作交给客串的老唐。

“好了,大家好,我是一闪一闪传媒的外联部老唐,负责主持今天的记者会,谁先来?”

老唐看着场下一位看起来非常文质彬彬的中年男子,伸手一引。

“主持人你好,郑导你好,我是狐狸门户网的记者,我想请问一下郑导,对于最近网上很多鼓吹2012世界末日的消息,你怎么看?”

郑旭眼一瞪,有点没想到这位狐狸门户网的记者居然会问出来这样毫不相关的问题,稍微思考几秒就释然了。

毕竟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郑旭拍新剧最大的投资方很可能就是企鹅视频,狐狸和企鹅双方作为竞争对手,想来他们也不想问关于新剧的问题。

哪怕他们不主动问,一会儿台下的记者也肯定会提出相关问题,所以这位记者取了个巧,直接问了个看似不太相关,但也没安什么好心的问题。

郑旭意味深长的看了这位记者一眼,挪了挪话筒:“我建议你们狐狸门户网多多呼吁一下那些鼓吹世界末日的人,让他们在最后的时间里,尽量把身上的所有财产都捐出来,捐给有需要的人或组织,这样,等到两个月后,世界末日没来,他们也可以沉浸在自我制造的“世界末日”里,好好体验一下那种气氛。”

那位狐狸门户网的记者听完郑旭这不靠谱的建议,嘴角抽了一下,勉强起身点点头,又坐下了。

老唐又点了一位女记者,这位倒是正常多了,起身直愣愣的对着郑旭开问:“郑导你好,非常欢迎你来我们奉天拍戏,我是奉天电视台的记者,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关于您的新剧嘛?”

郑旭看着这位用非常肯定的语气问关于新剧情况的记者,就知道这位有点不简单了,一般记者肯定是要先确认消息再问的,这位倒好,一脸笃定的问新剧情况,看来是知道点什么。

“感谢你的欢迎,我很荣幸能来到奉天关东影视城拍摄,不过,这算是今年第二部新剧了,第一部在前一段时间已经拍完了,目前还在后期制作当中,相信很快就能在企鹅视频和观众们见面了。”

“哄....”

郑旭说完,台下反应不一,但令人最意外的是,一闪一闪传媒这不声不响的,已经快要制作完一部新剧了?

前一段时间是有消息说他们在杭城拍摄,可那才多久,大家还以为郑旭这次来奉天和上次去杭城拍的是同一部剧呢。

“至于新片子嘛,是现代题材的电视剧,一部短篇的电视剧,比较....”郑旭想了想,也不知道该如何介绍《黄海之上》。

“比较...国际化。嗯...至于这次来奉天,是拍摄第二部新剧,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好了,关于新剧,能透露的只有这么多了。”

关于这两部剧,郑旭在没开播之前,是不想多提的,不要以为媒体傻,这里面聪明人多着呢。

只要有线索,有剧名,追根溯源的往前推,查一查最近一闪一闪传媒的人员动向就好查了,去过哪?在哪拍摄过,拍了什么?

万一有人蒙对了大概内容呢?

他这两部剧,他根本就不想提前宣传,这不是普通的电视剧,不能用以前的宣传方式,什么提前爆料啊,提前预热啊,这些根本都不需要。

只要在开播之前,让观众知道,这部剧是他郑旭拍的,这就够了!

毕竟《黄海之上》虽然是面对普通观众的,但这部剧整体来说,是郑旭的一种尝试,有一定的心理暗示在剧里面,这也是偷师一些外国制片方的套路。

这部片子没什么很深的内在含义,都表达在明面上,普通人看完之后,最多会有点震惊,对于以前不了解的一些外国的事,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对于郑旭来说就够了!

一部好电视剧的核心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要能让观众看懂!

你拍的画面再好,各种炫技,花里胡哨的,各种有寓意的镜头,观众看得脑壳疼,有什么用?

电视剧的故事要有逻辑,要顺畅!

这是最基本的,至于其他的运镜,拍摄风格,剪辑风格,演员之类的,都是锦上添花而已。

《黄海之上》的最大使命就是试探,第一就是看看观众能不能接受这种短篇电视剧,和收费方式,第二,就是把一些真实的东西揭开遮羞布让普通观众看到。

至于第二部《他们为什么死在炎国》,就更明显了,说白了,就是历史还原剧。

之所以这个事件在国内很冷门,不是应为这个事件小,而是这个事件争议性非常大!

当时炎日双方对这个事件争议非常大,双方各执一词!

炎方认为日方不讲信用,明明已经投降了,还想妄图窃取胜利果实,再加上俘虏人员不择手段的残忍杀害了炎国的数百名伤兵病号。

而日方嘛,态度更恶劣,他们本来就很不服气炎方,就揪着这件事中,炎方牵连甚广的杀伤程度说事,所以长久以来,双方争议很大。

至于谁对谁错,抛开立场不谈,日方也属于无理辩三分。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慢慢的,为了大环境,炎方就搁置了争议,这件事就被冷处理了,也没有谁再提起。

化通事件就这么被埋在了历史堆里,很深很深。

郑旭之所以把这件事拉出来,就是觉得只拍一部《黄海之上》不保险。

他本来还想等这两部剧开播之后继续整第三部呢,就是想一步到位,彻底坐实自己的立场!

先叠甲,把后方发展稳了,靠山找好了,才能出去浪嘛。

之所以选择拍摄《他们为什么死在炎国》这部剧,因为这部剧对炎国来说,可能只能算是漫长抗战时期的众多事件中的一件。

屈辱经历的多了,仇恨多了,双方谁还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

但在日方看来,这件事更多的像是对他们的一种羞辱。

他们可是一直都对炎国很不服气的。

想想这个事件当年是什么情况?

上万联军,其中还有数千正规关东军成建制部队,进攻炎国的500人左右的正规军,联军居然被打退了数次!

联军伤亡惨重!

最后甚至被炎**队反攻!

------题外话------

听了建议,建了个群,下面有一键加群功能,有兴趣的老爷们可以加,不强求。

另外,现在章节有些改变,我本来是准备一口气发六七千字那种大章节的,但想想还是稳一手,改成三千的章节了,在这里想问一下各位老爷,是搞成大章看着习惯,还是现在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