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华娱另类导演 > 132村口交战

华娱另类导演 132村口交战

作者:醒醒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6:5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知道当时情况的,不夸张的说,岛国全国在那个年代有那么高身高的军官嘛?

这根本就不复回逻辑!

也显不出来主角的高大上啊?!

...............

还是那个问题,只要是大场面,港片就拉胯,太小家子气了。

原剧中偌大的西广日军司令部,外观居然是特效做出来的!

你说你做就做吧,居然整出来个飞机俯降的动画,周围都是白雾,至于建筑,更模糊。

而司令部里的布置,居然是一个大厅里,陆军少佐站在台前讲话,下面所有军官都站着!

好歹弄个会议室啊,搬点椅子坐着也好啊。

最大的bug就是,山本一夫这个陆军少佐,在台上训话,下面居然有岛国海军、和空军的军官!!

这一幕放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可能都没什么问题,但放在岛国内部,就有很大的问题。

众所周知,岛国三军内部极其不和,海航和路航所用的飞机,同型号,连螺丝钉拧的方向都要分开,以示区别,这样的“深度不合”,居然出现了一个陆军少佐台上训话,下面有站着的海军和空军军官。

这就是逻辑性问题,虽然一般观众可能不太懂,但做影视的,不就是为了拍出来让观众懂吗?

有些东西可以拍,但是不能瞎拍。

至于原剧的主角一头忧郁的半长发,身份是游击队队长,这点就让人无从吐槽了。

要是换成现在,郑旭敢拍出来一个长头发的游击队长形象,观众能把他喷死,故事再好也不行!

这是原则性问题,参考《下海堡垒》这部片子就知道了。

从根子上来说,这就是那地方的剧组还是从骨子里不想去了解内地,连资料都不会去查,拍摄的关于内地内容大部分全靠想象。

真是错漏百出。

现在把反派山本一夫换成王双宝就很和谐了,王双宝在年龄上很有优势。

男人嘛,只要是这种长相很有特色的演员,60岁之前都是黄金阶段,只要稍微保养的好,年龄是很容易被观众忽视的。

初期只要注意妆容,再加上后期磨皮处理,让王双宝演个二三十岁的形象还是很容易的。

后期到他饰演伪装老年的山本一夫的时候,也好办,妆容就更简单了。

...................

每逢日军出场,郑旭也是尝到甜头了,必须用日语!

这样既显得真实,又能很容易的观众分清楚正反派,更有代入感。

随着王双宝穿着黄色的军装,带着一群长相有点歪瓜裂枣的群演出场,还别说,真有点鬼子进村那股子味道了。

王双宝还是老样子,直接念数字,不指望他学日语了,还是后期配音吧,弄个西陕腔的日语总感觉怪怪的。

就算岛国人真的是西陕人的后代,但也不能真的给鬼子整成西陕口音啊。

....................

这段的剧情就是雷木偷袭鬼子司令部,成功后,出逃时受伤了,被山里的村民发现带回了村子养伤,山本一夫率队来一出鬼子扫荡,找到了雷木所养伤的村庄。

但村民们提前通知转移了雷木。

王双宝饰演的山本一夫看着眼前的村民,什么也问不出来,恼羞成怒下,挥手下令,残忍杀害了所有村民!

而走到半路上不放心的雷木,又转回村子里,正好遇见赶来支援的游击队其他队员。

整理了队伍,双方发生了遭遇战,各自死伤惨重。

作为双方的头领。

雷木和王双宝两位就站出来决战。

原剧这里就是很笼统的拍摄,山本一夫举着武士刀就是跳斩!

但郑旭研究这一段,怎么看怎么不合理。

就单单说游击队吧。

国内的观众看了这么多年抗战片,别的不说,游击队这个词还是很神圣的!

有点像现在的特种兵的感觉。

这里出现的搞敌后破袭战的游击队里可不是普通士兵啊!

不说个个都是精锐吧,但没点本事,一般战士是进不了这种游击队的!

但当时的剧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好好的游击队,愣是拍出来江湖帮派的感觉。

这也太拉胯了!

而游击队是有枪的!

不管再说什么,双方一碰面,那是血海深仇,有枪的时候不用枪,为什么要用刀?

这里也被郑旭改掉了,真用枪...两人也就是一人一枪就同归于尽了,后面的故事也发生不了,只能用刀,但效果是这么个效果,逻辑还是要讲的呀。

这里必须加一段双方激烈战斗的片段,最后子弹打光了,才迫不得已用刀展开白刃战的!

这样才合理。

......................

郑旭拿着望远镜,在道具部部长的陪同下,亲自检查场地。

“都试验过了?确保安全?”

“老大你放心吧,我拿我项上人头保证!”

听到这话,郑旭扭过头来看着他这光秃秃的脑袋:“我要你人头有什么用?才学几天啊?还不赶紧去再检查一遍?”

赶走了道具组组长,让他再去检查一遍现场。

郑旭独自拿着望远镜一处一处观察。

为了这场戏,一闪一闪做了很多准备。

比如这个小村庄,虽然风格古旧,但人家村里还有很多现代化设施啊,不能为了拍几天戏就把人家的设施都拆了吧?

比如电线杆啊,之类的,这也不能拆啊。

最后群策群力,还是丁狗蛋提出来的,只能搞特效那一套。

把所有不符合时代背景的设施都用绿布裹上!

后期特效部手动摸除,从画面里擦掉,只要有人手,也不是太难做!

又根据这个想法,连战场布置都得到了优化。

那些战争戏以前出事最多的是什么地方?

爆炸点!

不管装药再少,万一有群演记错位置,正好离得近,被炸到,就容易出事!

其他剧组拍摄这些战争戏,爆炸场面,都会提前组织演员走位,熟悉爆点,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但百密一疏,拍摄之前记得再清楚,拍摄的时候万一忘了呢?

所以郑旭就让人把所有爆炸点周围都用绿布做好明显的记号!

这同样能在后期的时候处理掉,主要还是为了安全!

这样一来,只要不是真的脑子有问题,看到快到绿布周围了,傻子也知道躲了。

这场战争戏是本剧中为数不多的战争戏片段,郑旭非常重视,从他的态度开始,公司上下的员工也重视起来。

跟着老于叔支援的那些老师学习了那么久,也该检验检验学习成果了。

这场戏拍摄不图快,主要是为了检验学习成果,巩固一下,有了经验,以后再需要拍战争戏就能做到心中有底了。

.....................

亲自检查了一遍现场,郑旭又喊来演员,让他们和客串的群演一起,准备试拍一遍,主要是看看走位。

因为战争戏,只要涉及到这些爆炸效果,可不是一遍拍不好再来一遍那么简单的。

那么多炸点都爆了,要花费多少时间去复原地形,去再重新布置炸点?

这上上下下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大了!

还是要尽量做到一遍过!

......................

中午吃完午饭,郑旭叫来几个副导演,开始安排下午的拍摄。

这几天一直在为这场战争戏做准备,现在离成功就剩最后一步!

“下午现场声音太乱,你们每个人都给我看好旗子,只要摇到你们相应的旗子,就给我按计划拍摄,谁出问题,谁负责!”

郑旭一脸严肃的交代着注意事项。

因为是战争戏,也别是这场主要是游击队和鬼子交战画面,有爆炸,所以平时用的对讲机到时候可能会受到影响,万一现场太吵,听不到,该拍的没拍下来,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还是老路子,声音传递不行,就靠旗语,他们这个旗语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

就是每位负责的摄像师旁边的副导演都有一个不同颜色的旗子,郑旭这里也放一面。

计划都是提前安排好的,到时候该谁动,谁转镜头,郑旭就摇对应颜色的旗子。

.....................

以雷木为首的演员已就位,郑旭点点头先拿出对讲机做最后的讲话,一会儿这玩意就不好使了。

“各组准备,注意看旗子。”说完一摆手,打板赶紧上前打板。

这场准备了这么久的戏,终于开始了!

雷木和穿着灰军服的游击队队员汇合后,准备回村,被在村外警戒的鬼子发现,鬼子二话不说就开火了!

走在最前面一个战士应声而倒!

牺牲的非常突然,剧然受袭,游击队剩下的队员迅速散开找地形隐蔽,随即展开还击,但村外相对开阔,没什么有力的遮挡地形,剧然交战,游击队伤亡惨重。

有几个拖着伤员后撤的战士,看见伤员已经不行了,咬咬牙,把战友尸体横过来挡在面前,以为掩体!

就地匍匐还击!

这种残酷的交战设计,国内以前的影视作品里还没有出现过。

这是郑旭特意走访过老兵得来战场真实经历。

什么是战友?

不是单单一起扛过枪就行了。

战友是生前能为你挡子弹掩护你!

死后更能为你挡子弹掩护你的!

战场瞬息万变,没有掩体就只能这样,为还活着的战友创造机会!

一切为了胜利!

这里郑旭安排的鬼子设定,可不是那些抗战神剧里的那种一个小队鬼子在后面开枪都打不死一个人的那种鬼子。

那不是鬼子,那是废物!

因为改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所以地域和背景都跟着改变,牵扯是很大的!

战争初期,北方地区的鬼子大部分都是精锐老兵部队。

这些鬼子不管是各人战术素养,还是枪法,都是数得着的!

真敢像抗战神剧里那样拍,这片子从第一集就烂了。

郑旭他拍的虽然是商业片,但可不是瞎拍,历史事件能严谨就严谨!

要不为什么找一群长相歪瓜裂枣还低矮的群演,来演鬼子呢?

.................

看着面前的监视器,郑旭沉稳的指挥旁边的员工在合适的时间摇动不同的旗子。

做了这么多安排,今天这场戏拍的非常顺利!

随着双方的交战,游击队且战且退,付出了大量的伤亡,终于撤离了开阔区。

“咔!”

剩下的村内交战就没必要拍了,主要是外面搞点炸点还好说,土地炸了就炸了,还能复原。

真在村内再拍一场,毁了人家房子郑旭过意不去,有这么一场野外遭遇战的戏份就够了。

剩下的就是鬼子撤出村子,被游击队尾随,发动优势,慢慢拖死,双方人数渐少,子弹打光,就该正反两位主角白刃战了!

王双宝饰演的山本一夫在撤退的途中,遇到下山寻找雷木的小演员,顺手劫持,以此为要挟,要和雷木决战!

..................

一般的剧组拍摄这种打斗场面,或是需要演员提前对练,套招。

所谓的套招就是你给我来一下,我挡住了,再反手给你一下。

按照固定的套路,把两人所需要用出的招式对练熟了,再拍。

但雷木是成熟的演员了,有一定的底子,而王双宝人家也是从小练武出身的!

在一闪一闪传媒更是兼职动作指导!

这俩人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现场对一下就可以开拍。

不是说他俩的武功招式有多么熟悉。

而是拍这个片段是有技巧的!

有没有发现有的武侠剧双方对战,会从不同角度切换镜头,通过剪辑可以让双方打斗显得很流畅,很酷炫。

郑旭也是用这一招,对两招停一下,对两招,停一下,不用一镜到底,后期剪辑就行了。

原剧里这个正反双方男主对战的片段拍的也是异常拉胯,呈现给观众的就好像两人在转着圈跳舞一样,你给我一刀,我给你一刀,加上后期“刺啦刺啦”声的配音,还有衣服划破口子露出一条红色伤口的特写。

看起来十分违和。

原剧里双方互砍十几刀像个没事人一样!

那场面,和弯省名场面舞王对决有一拼。

就是那个...有一个小女生站在两位男生旁边,下雨天的,在雨中,大喊:“你们不要再打了啦!”

背景是两位长毛男生在雨中斗舞的画面,看起来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