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武侠世界里的无敌杀神 > 第228章

武侠世界里的无敌杀神 第228章

作者:楚南狂士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7 06:07:35 来源:小说旗

第228章

这些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到欧美的,这倒不是他们消息滞后,而是因为洪天保密得当的缘故。

英国的远征军早就被左宗棠坑得覆灭了,不过这支远征军覆灭的消息,被洪天压了下去,而且他则快速进行行动。

他命令太平天国海军以最快的速接收这支远征军中毫无损伤的英国舰队,让它为太平天国所用。

而彭玉麟在他的指示下,在控制这支舰队后,急速的南下,和杨岳斌兵分两路,约定时日同时对香港和新加波的英国舰队发动突袭。

突袭很成功,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洪天又用了老办法,就是用俘虏来的英舰,假装英国舰队返回,对英国太平洋舰队发动偷袭。

原本这支俘虏来的舰队,集合了英国太平洋舰队和印度洋舰队的精锐,实力就在剩下的英国太平洋舰队之上,再加上是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偷袭,胜负自然很容易分晓了。

和上一次在上海一样,香港和新加坡的海战,太平军海军很轻松就获得了胜利,而且是大获全胜,英国驻守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太平洋舰队的战舰不是被击沉,就是被俘虏,这根本就不像是一个落后国家对一个现今国家的战争。

只是和上次不一样,洪天无法封锁这两场战争的消息,因为香港和新加坡都有联通欧美的电报,因为要偷袭英国海军,不想打草惊蛇,太平天国海军并没有切断电报线。

而且,和上海之战时不一样,当时上海处在太平军围攻当中,商船基本都已经撤离了,所以那时知道太平军海军和英国海军交战状况的外国商船并不多,太平军海军可以轻松控制,可这在香港和新加波就行不通了。

虽然英国和太平天国在开战,但是英国人根本就不担心中国会攻打香港和新加坡。

香港的英军警惕性还算高一些,但是因为刘坤一尚未对外宣布归附太平天国,所以香港的英军警惕性也有限的,而且这还是九龙的英军,香港岛上的英军可是丝毫不担忧的。

至于新加坡就更加不用说了,在他们的心中,除非中国人会魔法,否则都不可能攻打到这里来。

英国人自信,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是实力摆在那里,就连世界各国都是如此认为。

所以香港和新加坡的商业依旧繁荣,特别是新加坡,这里处在马六甲海峡之侧,沟通着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大洋,来往的商船极多,太平军海军和英国海军的激战,想瞒都瞒不住。

正是因为这样,香港和新加坡的战事很快就传播了出去,而世界都为之震动。

太平军控制住英国侵华远征军的战舰,击败了驻守在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国太平洋舰队,这是多么让人震撼的消息。

英国侵华远征军的舰队,落在了太平军的手中,那样英国的侵华远征军自然是覆灭了,而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国太平洋舰队也紧随着覆灭,那样英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力量,几乎是遭遇灭顶之灾。

虽然大洋洲还有英国舰队,但是新加坡的太平洋主力部队都败亡了,它们岂能逆天!

而英国印度洋舰队因为主力舰大多被抽调到侵华远征军的缘故,实力是弱于太平天国海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估计是不会和太平天国海军开战的,否则印度洋舰队如果也败下阵来,那样英国可就真的危险了。

英国要扭转海军的劣势,只能从大西洋舰队中抽调战舰了。

丢人!

太丢人了!

英国这次战事,可以说丢人丢到家去了,原本来势汹汹入侵天平天国,结果却遭到这样的打击,远征军覆灭不要说了,就连香港和马来亚都遭受到攻击。

英国这次失败后,在震惊同时也愤怒之极,海军战舰调动频繁,一副要对太平天国进行更大规模战争的样子。

这这次战事也震惊了世界,原本没有任何一国看好太平天国的,因为中国的弱小被他们看在眼里,虽然那位新统治者洪天,似乎是一位少年明君,太平天国也蒸蒸日上,但是这和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开战,太平天国根本就没有胜算。

结果所有国家眼珠都掉了一地,太平天国胜了,而且是完胜!甚至做出了反击!

英国侵华远征军覆灭,香港和马来亚都受到太平天国海军的攻击,英国驻守在这两地的海军覆灭,而新加坡驻守的可是英国太平洋海军的主力,这次的惨败对于英国海军而言,都是一次伤筋动骨的挫折。

虽然现在依旧没有国家看好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赢得太过侥幸了,是通过卑劣得不能再卑劣的方式赢得这场战争的,如果不是太平天国控制了那些英国侵华远征军的战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诓骗(这个时候的世界各国当然不知道上海中英海战就有此先例),这场战争绝对是另一个局面。

不过这也已经足以震撼世界了,一个原本他们眼中落后弱小的国家,竟然击败了英国的远征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翻开他们所知的历史画卷,他们更为感到震撼,太平天国重振太过迅速了!那位太平天国的洪天陛下,也崛起得太过惊人了。

1864年6月,太平军获得了天京之战的胜利,击败了当时中华最强大的军队湘军的主力,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在江宁会战中,太平军击败了湘军余部鲍超部和其他的一些部队,得到了整个江宁府,成功获得了拱卫天京安全的地盘。

随后太平军进取苏南地区,击败了被各国列强看好的新兴的淮军集团,将地盘扩展了好几倍。

再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听闻是因为弟弟投降的缘故,湘军统帅曾国藩投降,连带皖中和皖南,以及江西全省,都被太平天国掌控。

然后就是湖北和湖南,紧随着发生叛变,被太平军乘机攻取。

之后就是中华的中原地区,传闻在中华非常着名的一位满清将军,曾西征欧洲的成吉思汗家族的子孙僧格林沁,被太平军击败身亡,让河南省落入了太平天国的手中。

再后来的事情,更加惊人了,满清突然被叛军覆灭,太平天国成为了中华的唯一正统,中华各地纷纷归附,看起来就要真正成为整个中华的主人了。

而现在,这个刚刚振兴的太平天国,在创下一个个奇迹后,又创造了更加让人震惊的奇迹,那就是击败了英国的侵华远征军。

而这些奇迹的背后,是那位年仅十六岁的太平天国君主,而他因这一系列的奇迹,被各国媒体誉为中华的奇迹之皇!

如此年轻就获得这么伟大的成就,在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才是开始而已,各国都知道未来他的成就恐怕会更为惊人。

因为中华已经无人可以抵挡这位陛下的兵锋,中华似乎已经注定要被这位陛下统一了。

而英国遭受这次惨败,实力严重受损,就算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击败太平天国的海军,重新夺回马来亚和香港,但是要获得更多的胜利似乎很有难度,英国难得抽调来的两万陆军此时都不知所踪了,它要从原本就薄弱的陆军中,再抽调足够击败太平天国数十万兵马的陆军部队,这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英国最多也就是挽回面子而已,真要覆灭太平天国恐怕是不太可能的,而看那位洪天陛下,根本就不像会屈服之人,英国如果派陆军上岸征战,恐怕会得不偿失。

奇迹之皇,将会继续创造奇迹,各国有识之士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这才是世界最为感到震撼的事情。

而正主洪天并不清楚各国对他的评价,但是他的行动却是向着这方面发展着。

太平军不断的向着归附的各省而去,将所有主动投降的各地方武装快速整编,不肯归附的太平军击败,强行征服整编,一切都是如此顺利,太平军仿佛一股无可匹敌的洪流,向着四面八方推进。

兵锋所至,东南至台湾,南至新加波,西南至云南、四川,西北至陕西、东北至奉天,皆被洪天直接控制,太平天国再次达到一个巅峰,虽然洪天已经命令,将收编部队中的老弱病残,全部淘汰掉,但是总兵力依旧突破百万之众,成为当今世界兵力最多的国家。

并且这并不是止步,虽然太平军除了海外的新加坡,和马来半岛中英国的少数据点进行征服外,并没有其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但是领土依旧在不断的增加。

北方的两支部队依旧游离在洪天的直接管辖之外,刘长佑部从奉天突入吉林,向着长春进发,据消息称其进军相当顺利,继续着刘长佑部的神话,不过距离遥远,洪天暂时没有收到确切的消息。

而中原汉军,也从山西杀入内蒙古中,横扫内蒙各部,将原本依附于满清的个内蒙各部杀得片甲不留。

对于中国内部的征伐,洪天已经不太注重了,太平天国的百万大军根本就不可能找到敌手,他最主要是巩固现在的地盘。

宁沪铁路在修筑,各省的铁路都在规划中,但是真要修筑完成真不知道到等到什么时候,这些都急不来。

各地刚刚归附,洪天尽量让他们休养生息,并且大肆鼓励工商业,实行重商主义,鼓励民间工业。

洪天的口号叫得很响亮,叫做和洋人进行商战,大街小巷都贴着“发展工商业,人人有责!”、“中国人的钱,自己赚,不让洋人赚!”

并且洪天还宣布准备筹建地方议会,让商人进行参政议政,宣称未来除了学而优则仕外,商而优也将入仕。

虽然朝中很多人都反对,特别是那些强大的名教势力,但是全部都被洪天弹压了下去,在他强大得让人发怵的权威下,根本就没人可以阻挠他的坚定意志。

一时之间,各地商人风起,在洪天为了加速商业发展,废除统治区内的厘金制度后,这种局面更加如此,原本因为厘金制度而被打压得奄奄一息的中国商业、手工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太平天国的繁荣富强,绝非一日一时就可以达成的,洪天深知这一点,他能做的也就是努力将阻碍其发展的障碍去除,用尽一切办法让它更加快的发展罢了。

为了这个目的,洪天准备停止和英国的战争。

太平天国和英国的开战,在原本洪天的大计划中绝不会开始得那么快的,虽然英国远隔重洋,难以投入太多兵力,对太平天国造成致命的危险,但是英国的海军实在太过强横了,对于太平天国沿海地区,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

天京城,天侯府中,洪天接见了一位客人,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

各国驻华公使的阵地,已经从上海改到天京来,洪天可不是满清,对于公使驻京并不抵触的,只要不带兵就可以了。

在英国侵华远征军覆灭,洪天自负英国短时间已经无力对中国本土造成太大威胁后,就宣布准许各国在天京设立使馆,准许外国使臣驻京。

各国大使在惊喜和疑惑中进入天京城,见到的自然是一片繁荣的景象了,完全没有他们以往所知的天京城的样子。

天京城在天京之战后,被太平军重新修缮,已经大变样了,而更多的自然是人民景观的改变了。

天京城中的百姓人人喜洋洋,积极向上,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显得无比的繁荣和富强,而那些太平军军容齐整,标准的太平式装备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在列强的心目中,太平军一向都是兵器混杂,火枪极少,而大刀、弓箭却一大把才对的,现在怎么竟然仿佛西方军队一样了?

而且没有让人恶心的猪尾巴,清一色的短发装束,给人一种整个国民都在向上的精神面貌。

总之,各国使节进入天京城,就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真是大开眼界了。

这些各国大使都希望求见洪天,各国其实都没有和太平天国真正建立外交关系,就算美国也是如此,虽然太平天国和部分美国商人合作,太平天国承诺了美国很多的利益,但是美国因为英国的施压,一直都没有承认太平天国。

而洪天对于所谓的承认政权合法性丝毫不在意的,他都已经快要统一中华了,根本就不在乎你们承不承认太平天国。

你们不承认又如何?太平天国依旧存在,而自己的百万大军也将让太平天国长久的强有力的存在下去。

直到香港和新加坡的消息传来,各国才纷纷攘攘的宣布承认太平天国,要求求见洪天,要求正式和太平天国建立外交关系。

当然,他们更加急迫的是希望太平天国能承诺他们和满清签订的条约,这些思想在洪天攻打上海后他们就已经开始出现,而在太平天国越发鼎盛之时,这种心情自然就越发急迫了。

如果太平天国不承认他们和满清签订的条约,对他们而言将会是极大的麻烦,多年来在满清身上的经营将会付之一炬,所以他们一直试图让太平天国承认这些条款。

不过,洪天在他们连太平天国都不肯承认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答应这些要求,如果不是美国的商人给太平天国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部分技术,连美国人他都照样不会理会。

而在香港和新加坡的消息传遍天下后,各国大使终于开始惊慌了。

对于太平天国一直没有回复,他们其实是十分恼怒的,但是他们自身国内的实力和形势不容许他们做出报复性行动,特别是看到英国已经出头后,他们更没有出兵制裁太平天国的意思,他们将压服太平天国的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

世界第一强国出手,各国都以为太平天国将会手到擒来,很快就会在吃尽苦头后屈服的。

结果,出乎意料的英国侵华远征军覆灭,连香港和新加坡的英国太平洋舰队都覆灭了,香港和新加波、马来半岛上的马六甲等英国领土,都落入了太平军的手中。

各国都意识到,太平天国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压服的,英国在这次惨败后,虽然各国都认为英国可以在后面的战事中挽回面子,但是并没有任何国家认为英国能压服太平天国。

因为英国的这次惨败,将其羸弱的陆军,进一步削弱,在远东恐怕是难以凑足足够的陆军来抗衡太平天国的百万大军了。

也就是英国能取得海上的胜利,但是在陆上始终是无法对付太平天国的,这是各国大使达成的共识,特别是各国大使在天京看到太平军那英姿勃发的模样后,更是如此认为了。

这不得不说洪天的示威行动相当的成功。

不过,洪天对于各国竞相要求建交并不热情的,他们的要求相当之无礼,满清的卖国条约他一个都不肯签订。

当然,形势比人强,洪天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和美国人的合作类似,他有条件的承认各国原本在华的利益,当然这必须是各国都必须给太平天国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为前提的。

一时间,洪天和各国的合作风起云涌。

而这一切,和英国是没有关系的,英国是太平天国唯一的交战国,不要说和英国合作了,连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都会遭到太平天国沿岸炮台的炮击,这段时期的英国对华贸易受到沉重的打击。

而布鲁斯对此心急如焚,一边不断的向伦敦方面汇报,一边不断请求面见洪天,只是之前一直被洪天拒绝,而此时洪天终于答应了。

会客室中,洪天和布鲁斯对面而坐,太平天国是不兴跪拜礼的,而洪天也从来不要求下属在和他会面时站着,虽然被一些卫道士抨击,但是在洪天掌握的报纸中,却是大肆宣扬洪天体恤百官和百姓,获得很好的反响。

而布鲁斯是客人,自然更不要跪着,或者侍立了。

“布鲁斯先生,本侯一早就听闻过你的大名,今日得见真是荣幸之至。”洪天的开场白,充满了中国特色,表达得相当友好了,以他太平天国陛下的身份,这显然是给足了布鲁斯的面子。

不过布鲁斯的想法完全相反,虽然久居中国,以及一直和中国人打交道,对中国文化颇为精通,知道中国人的这些礼仪习性,但是此时洪天的话语在他耳中显得是那样的刺耳,都将自己拒之门外数十、上百次了,这个时候说什么荣幸,不是在讽刺自己吗?

所以布鲁斯原本就因为战事不利,而显得不快的心情,更加糟糕了,连面色都显得难看之极,当然他要克制自己的愤怒,尽量心平气和的道:“在下也十分荣幸,可以觐见陛下。”

“我希望陛下能认真考虑,是否要继续和我大英帝国进行战争,贵国虽然侥幸获胜一时,但是在我帝国大军之下,最终也只会败亡。”布鲁斯道。

洪天笑了,是讥笑:“是吗?恐怕先生你还不知道,本侯已经准备派兵进入西藏,到时我太平军可能要和你们在印度的驻军会面。”

布鲁斯神色突变,他盯着洪天道:“陛下!请你谨慎言辞,我大英帝国的印度,绝不容任何的侵犯。”

印度,一向都是英帝国的禁忌,是英国最为重视的殖民地,对于英国的经济而言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印度资源丰富,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是英国最为重要的原料进口地,和商品输出地,被誉为英女皇皇冠上的那颗明珠。

为了确保印度的安全,英国和俄国进行大博弈,从远东到近东进行着无比残酷的斗争,可以说是英国外交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现在这位太平天国陛下,竟然说要威胁英属印度,这让布鲁斯极端愤怒,当然也有恐惧的成分,太平军进入印度,英国在印度的驻军能抵抗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