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武侠世界里的无敌杀神 > 第233章

武侠世界里的无敌杀神 第233章

作者:楚南狂士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7 06:07:35 来源:小说旗

普鲁士在法国人的压力下,仿佛打了鸡血一般,历史上普奥战争就仅是打了七个星期,普军大败奥军,成就了普军的不世威名,这个时代更牛了,仅是用了五个星期,就让奥军遭到惨败。

不过,结局却出乎威廉一世等人的预料,奥军虽然败了,但是奥地利那位庸君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却没有像历史上一样投降。

虽然南方的意大利志愿军仍在作战,但是意大利政府已经在法国的压力下妥协了,相信加里波第不情愿,最终也只能退兵。

奥地利自忖虽然无法独自战败普军,但是一旦法国正式插手,普军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他只要撑到那个时候就好了。

奥地利不愿意接受战败,这下可苦了普鲁士,原本以为可以造成胜利的既成事实,但是却迟迟不能达成所愿。

拿破仑三世怒了!

虽然加里波第依旧在打击着奥军,但是加里波第毕竟是志愿军,不受意大利政府约束的,意大利政府已经妥协了,可以看作他的话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一句话将一个王国吓尿,那是何等的威势啊!

不过普鲁士将他的话当作耳边风,反而对奥地利变本加厉,加强了攻势,这就让拿破仑三世恼羞成怒!

普鲁士自然是没有无视拿破仑三世的话语,否则进攻就不会那么疯狂了,但是这在拿破仑三世眼中,却是**裸的打脸行为。

太不给面子了!

拿破仑三世觉得颜面无光,法军当即被调动起来,开入加入奥地利作战的南德意志诸邦国,对抗攻进来的普军。

普奥战争主要是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对抗,但是这是一场统一德意志的战争,其他邦国也被牵连了进来,绝大部分的邦国都站在了奥地利一边,因为他们都不希望德意志统一,因为那样他们将失去独立的地位,愿意为了德意志统一大业,放弃自身独立地位,和普鲁士联手的仅是几个北德意志的邦国而已。

不过,普军并不看重其他邦国的,连奥军他们都轻视,这些三流邦国的实力自然更加不被他们看重了。

所以他们主力进攻奥地利的同时,仅是派出一支偏师进攻南德意志各邦国,这支偏师在法军到来前各处逞凶,但是在法军到来后就吃不消的,渐渐败退起来。

形势变得危急之极,普鲁士在迫降奥地利无果后,终于发狠,原本威廉一世和毛奇就有进军维也纳的意思,不过却被俾斯麦制止,因为这会让欧洲各国以为普鲁士要实行大德意志统一路线,可能遭到欧洲各国的打击。

但是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容普鲁士犹豫了,要让奥地利承认失败,只能攻打维也纳了。

普军向南攻略,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虽然不愿意承认失败,但是奥军的的确确是败了,根本就无力抵抗普军的进攻,普鲁士的兵锋逼近维也纳。

在法军在南德意志节节胜利的时候,收到了两个让人惊颤的消息,其一是普军攻陷维也纳,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被迫南逃!

当然,比这更震撼的消息,则是俄军终于对土耳其发动进攻,俄土战争重启,整个欧洲都陷入烽烟当中。

俄国人其实早就准备发动战争了,不过在这之前却一直在隐忍,因为俄国人在等待来自东方的消息。

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命令驻华大使倭良嘎喱劝说那位东方陛下加入俄国的阵线。

洪天在一番讨价还价后,就轻易的答应了,俄国给太平天国提供部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太平天国则在俄国和英国发生冲突的时候,站在俄国一方,也就是说如果英国插手俄土战争的话,太平天国将会重新进攻印度。

亚历山大二世得到洪天的许诺后,当即毫不迟疑的反动战争了,大军开入土耳其,对土耳其军队进行攻击。

俄国在欧洲列强中经济算得上落后,虽然亚历山大二世登基,国力有所回升,但是依旧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低。

不过,俄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向来都是一个极大的优势,而且土耳其比起俄国来更加落后,在近代土耳其一直就是俄国攻略的目标,欺凌的对象,如果不是其他欧洲各国一直阻挠,土耳其早就被俄国给灭了。

这一次,俄国人再度侵略土耳其,让欧洲的局势急剧的变化着。

德意志的统一之战让欧洲各国感到担忧,担心德国因此而统一,不要说是大德意志路线了,仅是小德意志路线就让人感到强烈不安了。

但是与俄国君临君士坦丁堡,进入地中海,甚至控制耶路撒冷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俄国自彼得大帝之后,一跃崛起成为欧洲一流强国,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北欧、东欧、东南欧大肆侵略,同时向着高加索地区,中亚地区,远东地区,乃至北美地区扩张。

现在俄罗斯帝国,是一个东至普鲁士,南至土耳其、波斯、北至北冰洋、东至加拿大的庞大帝国!

如果让它再灭了土耳其,获得地中海,乃至红海、波斯湾的出海口,那样不要说欧洲,就算是整个世界都会在它的威势下颤栗。

必须阻止它的行动!

和以往一样,欧洲各国都有抱着这样的心思,不过俄国可是一流大国,根本就不是一般的国家能制止的,已经沦为二流国家的土耳其是没有能力抵抗俄军的,就算是本土作战,依旧不占据优势,战败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英国人倒是相当热心,第一时间的就反应过来,强烈谴责俄国人的暴行,发动不义的战争,并且对俄国进行威胁,要求俄国人不要太过分,否则英军将会进行干涉,甚至英国的舰队已经开往君士坦丁堡,军事威胁的意味十分浓重了。

不过,英国可不敢轻易挑起战端,在亚洲的惨败,让它的力量处在衰弱期,现在还未会回过气呢!

而且近段时间英国都在精心经营印度,对于欧洲相对来说是较为放松的,兵力大多抽到印度镇压起义,此时要调回来也不是轻易的事情。

而且英国人一向都是担任幕后黑手,克里米亚战争是迫不得已才参战的,此时自然不会马上就赤膊上阵了。

土耳其太弱了,而俄国人也太强大了,英国自忖单凭自己,就算加入进去也不能挽回局面,所以英国进一步敦促法国人。

拿破仑三世十分恼怒,他差不多连鼻子都气歪了!

普鲁士不消停就算了,连俄国人都开始犯难,离克里米亚战争结束还不到十年,俄国人就忘了痛楚了吗?

拿破仑三世在对英国人说:只要你们英国参战,我法国也定然会对俄国出手!

在俄国节节胜利,杀向君士坦丁堡,一副对这座往昔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志在必得的姿态下,英国人终于忍不住对俄国宣战了。

法国人随后也对俄国宣战,一场英、法、俄、土的四国战争大爆发!

俄土战争和普奥战争同时进行,两者互相联系,但是却并不统一的。

法国拿破仑三世和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三人倒是希望能将这两场战争联合起来,但是其他人却是极力反对。

英国人不希望将普奥战争引入俄土战争中,因为奥地利已经惨败了,如果答应将两场战争融合在一起,和法军交战的普军将会站在英国人的对立面,那样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英国人敦促法国人结束普奥战争。

让普奥战争结束,普鲁士获得胜利,准许其统一北德意志各邦,而南德意志各邦则暂时由法国人控制。

如果战争结束后,奥地利依旧愿意加入俄土战争,站在英国一方作战,那样英国人自然是十分欢迎的。

普鲁士也反对加入俄土战争,因为那样就要和英国和土耳其开战了,土耳其这个战五渣就不说了,可以直接忽视的,但是英国人就不同了,大英帝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强国,可谓当之无愧的巨无霸,除了那位远东大国和一向悍勇的俄罗斯帝国之外,就连法国人也要让它三分。

普鲁士自然也是如此,它还只是个二流国家而已,虽然战力已经达到一流水准,但是和英国依旧是有很大的差距。

英国和普鲁士竭力阻挠,让这两场战争暂时无法融合在一起。

拿破仑三世相当愤怒,他一面在南德意志和普军作战,一面要准备俄土战争,而且墨西哥的战事还未平息,三线作战,就算法国再强大也不可能经受得这样的折腾。

而奥地利则更为愤怒了,维也纳都被攻破了,都到了亡国的边缘了,英国人这是想断掉他们的生路吗?

双方开始博弈,普鲁士首先向英国人示意,希望英国能从中凯旋,让奥地利投降,让其完成小德意志的统一,甚至他们可以退一步,仅是统一北德意志。

英国快速和法国磋商,不过很快就失败了,因为拿破仑三世这个草包绝不接受这样“屈辱”的结果,因为和法国交战的普军偏师正在败退,他觉得普军不过如此,法军胜券在握。

只要击败了普军,加上奥军已经被普军打残,整个德意志的力量将会被严重削弱,德意志的未来将会在法国的掌控之中,再加上现在的俄土战争,只要再度将俄国人击败,那样欧陆的霸权将会重新回到法国的手中。

法国的荣耀在此一举!

拿破仑三世眼都红了,他觉得自己将要称霸欧洲,怎么可能理会英国人的凯旋。

而在法国的支持下,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当然不愿意承认失败,轻易的将对德意志的领导权拱手相让于普鲁士。

所以奥地利和普鲁士的战争继续,并且他还向英国表示,只要让普军退出奥地利,恢复战前形势,他将加入英法土一方作战。

英国犯难了,拿破仑三世根本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调解,英国人也看出了法国的意思,当即向普鲁士表示无能为力,要求他们撤军,恢复战前形势。

显然英国人在得知法国的决心后,知道自己要在法国和奥地利一方和普鲁士一方中选择。

别看拿破仑三世不怎么样,但是法国底蕴深厚,军事力量依旧被人看好的,虽然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表现极其出色,可和法兰西帝国和奥地利帝国两大帝国相比,份量依旧显得有些不足。

英国人没有多想,就做出了选择,放弃了普鲁士,支持法国和奥地利。

英国人的选择自然显得很正常,但是这对于普鲁士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让他们不得不审度形势,思量一下要何去何从。

……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普军战前参谋总部处,威廉一世、俾斯麦和毛奇再度聚首。

三人的脸色都显得很阴沉,消息越来越不利了,战前的良好外交环境荡然无存,原本以为可以轻易击败的奥地利虽然如愿以偿的击败了,但是奥地利却死都不肯认输,约瑟夫一世已经逃到匈牙利地区去了。

另外预计不会干涉的法国插上了一脚,已经出兵南德意志了,让普军西线出现不支之象。

最为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英国人,世界第一大国的能量爆发,普鲁士根本不可能承受得住,他们宁愿独自面对奥地利和法国,都不愿意单独应付英国人。

“我们难道要退缩吗?!”威廉一世咆哮道。

不甘!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不甘,普军取得了大胜,虽然在南德意志中遇到意料之外的法军,受到了一些挫折,但这主要还是战略上的要求,威廉一世让南德意志的普军战略收缩而已,真要和法军展开大战,胜利未必是法国人的。

现在他已经君临维也纳了,这是德意志邦联的核心地区,德意志邦联中两大首府柏林和维也纳,都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下,不要说小德意志的统一可期,就连大德意志的统一也未必不能实现。

而就在他雄心壮志之时,却要他退缩,这让雄主威廉一世如何能接受!

“英国人已经发出通牒,要求我们二十四小时内做出答复。”俾斯麦无奈道,他何尝甘心,为了德意志的统一他付出了多少,现在成功在望,但是却遭到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将他的理想粉碎掉。

“英国人?他们在远东惨败了,还想在欧洲横行吗?中国人能在陆上击败他们,我们普鲁士也可以!”毛奇嘶吼道。

他犹如一个受伤的狮子,奋力的挣扎,他是普军参谋长,是普军的实际指挥官,他和普军将士同甘共苦,亲如兄弟,普军在流血,为了德意志统一浴血奋战,不知牺牲了多少人,结果在英国人的一句话中就要退缩,这是什么道理?

死去的普军将士会同意吗?活着的普军将士会同意吗?不会!

绝对不会!

“但是这里是欧洲啊!”俾斯麦道。

或许在远隔重洋的亚洲,充斥着大量雇佣军的英军陆军不堪一击,但是在欧洲的英军可是全都是英国人,不像印度英军,除了少部分的英国嫡系部队外,其他的绝大部分都是印度人。

欧洲的英国陆军有十分强大的战斗力,而且最为人让人恐怖的是英国的生产能力,和那庞大得让人发指的财力。

有英国人的支持,普鲁士要战败法国和奥地利几乎是没有可能的,除非普军全都是天兵天将,能够逆天。

俾斯麦的话语,让威廉一世和毛奇颓然,他们何尝不知道普鲁士面临的危局,除非他们加入俄国阵线,参与俄土战争,那样才可能依靠俄国人取得胜利,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就惨败了,那个时候奥地利还没有正式参战呢!

虽然俄国在雄主亚历山大二世手中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实力有所增强,但是要对付英法奥土四国,怎么看都不可能。

就算自己加入俄国阵线,战败的可能性也远高于胜利。

其实亚历山大二世早就派人劝说他们加入俄国一方作战,并且表示全力支持普鲁士完成小德意志路线的统一,甚至还可以得到奥地利的部分领土,比如捷克等地,只要德意志不进行大德意志的统一就可以了。

但是普鲁士根本就没有理睬俄国人,这摆明是将普鲁士带入火坑啊!

就在此时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三人面前。

太平天国宣布加入俄国一方,对英、法、土宣战!

中国人参战了!

威廉一世、俾斯麦和毛奇都感到震惊,想不到俄国人竟然还有这一手,连中国人都拉拢了。

三人对视一眼,道:“战吧!”

普鲁士对英、法、土宣战。

至此,席卷大半个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全面爆发!

太平天国参战,直接将英、法、土、俄四国的战争,演变的成了世界性的大战,让历史急剧的变化。

它直接改变了普鲁士的动向,将普奥战争也牵涉了进来,英、法、土、俄、普、奥、中等国的混战开始。

普鲁士之所以会因为太平天国的参战而改变自己的主意,自然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在之前的太平天国和英国的战争中,太平军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特别是陆上的实力,让整个世界都有种惊悚的感觉,欧美一片雄狮觉醒的惊呼声。

太平天国参战,将会开辟亚洲战场,太平军横扫印度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因为英国及其盟国在亚洲的力量十分薄弱,根本不可能是太平军的对手,而且太平天国还有很多属国,为太平天国马首是瞻。

廓尔喀、哲孟雄、不丹、缅甸、暹罗、安南、朝鲜、琉球和南掌地区的四个小国等等,虽说这些国家的实力很弱小,但也足以给处在劣势的英国致命的打击了。

印度将会落入太平天国的手中,到时太平军就可以道波斯(伊朗)进攻土耳其了,这条路线的选择是因为太平天国海上遭到英国封锁的情况的设定,至于波斯会不会同意,这根本就不再普鲁士人的考虑范围之中,因为不同意也就是花一些时间灭掉它而已。

太平天国从东面进攻,俄国在北面攻打,区区波斯一个腐朽的小国,灭掉是轻而易举的。

到时太平天国西征土耳其,进攻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半岛,就可以从东面进攻君士坦丁堡了。

腐朽的土耳其不可能是强大的俄国和已经觉醒的东方雄狮的对手,到时失去了土耳其后,奥地利和法国的陆军不可能是俄军、普军和太平军的对手,就算英国人加入也不济事。

无论是威廉一世、俾斯麦,还是毛奇都感觉到心中激荡,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如果错失了恐怕将会是他们终身的遗憾。

因为如果他们一旦妥协,退出奥地利,那样奥地利将会加入英、法、土作战,到时俄国人在欧洲将会独木难支,就算太平天国在亚洲取得优势,可能还未西攻土耳其,俄国就会投降了。

那样奥地利借着这场胜利,将会继续维持德意志邦联第一邦国的地位,甚至地位会进一步巩固,而南德意志恐怕会被法国进一步渗透,普鲁士多年来的经营将会付之一炬,到时天知道自己是否还有统一德意志的可能。

威廉一世、俾斯麦和毛奇皆是非凡之人,当即当机立断选择了继续作战,加入俄国、太平天国一方。

只要他们彻底击溃奥地利,抗衡法国,支撑到俄国战败土耳其,太平天国攻下印度,这场战争就基本算是胜利了。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普鲁士加入了俄国一方,普军主力从维也纳出发,一路东进匈牙利,要彻底击溃奥军,另一路则西进南德意志,和法军进行决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