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绝对一番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没有团队这可怎么搞

绝对一番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没有团队这可怎么搞

作者:海底漫步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0 14:47:44 来源:小说旗

电视剧局的见面会不欢而散,SBS电视台的PD们对本社莫名其妙找个外国人来指导他们的工作,觉得很受侮辱,反应非常激烈,直接表示各种不服,而其他局情况也差不多,哪怕没再出现宋有贤这种表现非常明显的,望向千原凛人的目光中也是一片质疑和不屑——我们是成绩不太好,但我们有我们的尊严,用不着你来多事。

金秀美一路默默观察着,思考自己要是千原凛人,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

拂袖而去或许是个好方法,这样本社就算为了面子也会出面施压,TV本部就会被迫修理制作中心的PD们,至少能让他们表面开始配合。

当然,要是能雄躯一震,王霸之气四射,轻描淡写间就用言语压服这些PD就更好了。

但令她失望的是,千原凛人什么也没做,一路眼神平淡到冷漠,就像是在看一场闹剧,遇到态度相对较好的局,他还会说几句场面话,遇到态度差的局,干脆就一言不发,只是和自己带的工作人员交流。

等大概把SBS制作中心各局转了一遍,他又很干脆带着午饭钻进了办公室,开始看收视率报表和制作中心的各方面资料。

朴贤明有些尴尬,很快离开了,倒是金秀美一直陪着,但心里已经对千原凛人的期待值下调了一多半——这人得不到制作中心骨干们的支持,看样子指望他打开收视局面应该是不太可能了,理事会这次可真是下了一步臭棋。

好在关东联合本身的节目还是有许多精品的,拿高尔夫节目交换也不吃亏。

她觉得千原凛人现在也就只能看看资料,写写书面报告,提些对制作中心的整改建议,然后在这里混些日子就打道回府——外国人嘛,客场作战,人生地不熟的难以施展,打不开局面也能理解,不能全怪他。

不过她在那里喝着大麦茶,突然发现千原凛人看着报告竟然嘴角露出了微笑,不由奇怪问道:“千原老师,是有什么心得吗?”

千原凛人是看到SBS一年来的收视汇总中,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只有16.21%的分时平均,整体更是平均只有9.03%,这才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这可是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期,平均只有9的收视率真是够鸡儿丢人的,虽然是新电视台情有可原,但也不知道那些PD们对着这种成绩,哪来的底气觉得自己牛叉冲天,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助,果然不愧是棒子——棒子一方面是代指棒槌,也就是人参,高丽盛产这个;另一方面,棒子一词也有愚蠢无知、不知天高地厚的含意,用在韩国人身上真的很形象,以前也不知道是哪个妙人想出来的。

他是忍不住会心一笑,但对着金秀美这个韩国人可没法直说。真说了,往小了说容易挨揍,往大了说容易影响两家合作关系,很不合适。

他只能含笑摇了摇头:“没什么,没什么。”

金秀美总觉得他的笑容有点古怪,但也不方便继续追问,犹豫了一下笑道:“您应该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吧,我还以为您会心情不好。”

千原凛人奇怪道:“心情不好?我为什么会心情不好?”

“刚刚宋PD他们……”

千原凛人恍然道:“那个啊,没什么可生气的。”顿了顿,他看着金秀美脸上的疑惑的神情又笑着解释道,“生气也没有用,我们这一行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靠成绩来说话的。只要出了成绩,他们不服也得服,出不了成绩,他们口服了心也不服,所以……真没什么必要。”

刚才他是可以借势压人,比如当场发发脾气,指责SBS制作中心不配合两家电视台的战略大局,但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也很容易让SBS高层小瞧了他,动摇对双方合作的信心——连一帮青头PD都摆不平吗?那这人到底能不能行?我们是不是请错人了?

不好借势压人的,而且也不需要借势压人,只要出成绩就够了。

收视率是电视台的命根子,没什么比拿到高收视率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了。只要做出一档王牌节目,宋有贤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货根本不值一提,甚至到时不用说任何话,只要他再敢表示一点不服,台长就能光速赶来亲自打死他。

这不比发脾气借势压人要强百倍?

千原凛人说得很是轻描淡写,对出成绩自信十足,毕竟手里有剧心里不慌,这倒让金秀美愣了——这就是强者的自信吧?

艺高才能胆大,才不傲气到不屑于争辩,这男人就有点这种意思。

给人感觉……有点了不起。

反正比宋有贤那种人好像了不起。

她一时找不到话说,沉默了,而千原凛人也不管她,接着翻看资料,慢慢确定了。

SBS的节目形式基本照搬的KBS和MBC,或者该说是在模仿。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刚入行的人基本都有模仿先行者这一步,但KBS和MBC能联系到的艺人与SBS不是一个等级的,两相一对比,就显得SBS格外拙劣了。

这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在于SBS的制作中心过于青涩,得不到知名艺人的支持——艺人也要发展的,除了低级杂毛和新人或许会到SBS来混点钱,只要有点名气的看看SBS的收视率和收视反响就够了,当然优先选KBS和MBC的节目。

然后,SBS的节目收视率自然就更不好了,更不好艺人更不想来,哪怕溢价较高都要反复权衡,简直成了恶性循环——就是大价钱把知名艺人拐了来,也是花大钱办小事,性价比极低。

那要想打开局面,就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提振SBS的声势,让艺人们对SBS正眼相视,重新拥有信心。

千原凛人在那里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除了翻页拿文件外,屁股都没动一下,思考得很专注,而理顺了思路后,又开始研究SBS的硬件,但看着看着奇怪了起来,抬头犹豫了一下,感觉还是和懂日语的金秀美沟通比较方便,便直接问道:“资料是不是不全,人员列表中怎么没有编剧?”

金秀美并不是PD出身,但她在电视台工作,常识还是知道的,连忙解释道:“韩国电视台没有编剧编制,编剧都是由PD自己雇来的。”

“没有?”千原凛人一时有些难以置信,“做节目需要自己雇吗?”

“是的。”金秀美确认了一声,接着就给千原凛人科普起来。

韩国电视台并不在制作中心内养“作家”或是编剧,都是临时雇佣,而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韩国的电视节目最初是PD总负责制,PD身兼导演、制片和编剧于一身,自己写剧本、联络演员和嘉宾、管理拍摄,甚至还负责后期剪辑。但随着时代发展,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刁,收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些身兼多职的PD们就有些不堪负重了。

于是,有些脑子灵光的PD们就开始想歪招。

比如,文字工作有些繁杂,能不能找个学生兼职帮我处理一下?

又比如,灵感有些枯竭了,是不是得找个人帮我出出主意?

再比如,台词总有些生硬,找个文科学生帮着润色一下怎么样?

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分工细化,这在哪个行业都不可避免,PD们确实觉得需要有人来专门负责处理文字工作了,但问题是制作预算中没有编剧的工资额度,这可怎么办是好?

那就只好雇女学生或是家庭主妇来打零工了!

韩国也没搞过妇女解放运动,男尊女卑的氛围很浓,雇佣女性价格超级便宜还能随便呼来喝去,顺便还能解决一下剧组工作太忙,工作人员不好找老婆的问题,这就显得更加划算了。

于是八十年代初,韩国电视台就开始流行雇佣年轻女性来剧组打工,让这些年轻女性负责在原有剧本的基础上,填充内容,完善细节。

但电视节目反响好的新创意很难得,大家节目形式差不多时,细节就开始关乎成败。韩国PD们很快发现女性独特细腻的视角对节目帮助很大,站在女性角度的一些想法也对电视观众来说颇为新奇,结果这些女性编剧在剧组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再重要也是临时工,工资微薄福利无法保障不说,有时创意被无良PD剽窃后赶走的事也时常发生。

等到了九十年代初,编剧们实在无法忍受了,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罢工,几乎让当时一半以上的电视剧、八成半的综艺节目停摆,然后才逼迫电视台和PD们开始妥协,确立了编剧的劳动保障制度。

至于现在韩国电视台还是没有编剧,那是合作机制已经形成了,PD们准备做节目就凭自己的人脉去找一名大编剧,而这名大编剧会自带团队,也就是带着她的一串学妹们来剧组打工,打完工就集体走人,再去别的剧组。

最后,就成了现在这种样子了。男的PD,女的编剧(作家),而PD大多负责处理一切筹备、放送相关事务,反倒是女性编剧开始掌控主创大权,写完了剧本还可以对拍摄指手画脚,相当于另类的编剧负责制。

等金秀美科普完了,千原凛人倒是有点恍然了。难怪SBS会拼命模仿KBS和MBC的节目,原来他们不但弄不到知名艺人,就连优秀的大编剧也弄不到,那自然创新水平不行,只能看人家干什么就自己干什么。

他真没想到SBS竟然没有自己的编剧团队,而且就连小编剧都没有,这就有些让人为难了。

韩国编剧听起来是一团一团的,都是一个十年以上资历的主创编剧,带着两三个五年以上资历的结构编剧,再带六七个刚入行的细化编剧,众人一起工作,一起来一起走,让人想自己组建一个编剧团队都困难——他肯定要当主创编剧的,但别的主创编剧可不会把团队让给他,那是人家吃饭的本钱之一。

关东联合里面懂韩语的编剧本就非常少,而且肯定没有韩国人对韩国社会了解深,只凭他们是处理不了细节问题的,肯定还是要以本地编剧为主。

但没有团队这可怎么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