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山水小农民 >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白鸟湖

山水小农民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白鸟湖

作者:九命韧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21:29:50 来源:小说旗

叽叽!!

叽叽!!

突然大家听到悬崖上的金雕巢穴中居然还有雏鸟的叫声。

“是小鸟,啊!不对是雏鹰!!”

这些专家们大喜过望,没想到在这里还能发现雏鹰啊,这说明老鹰岩的金雕可不止一只,最少都有两只成年的金雕,还有几只刚出生的小金雕。

这可了不得了,大家居然发现了一个金雕家族,不过现在看来刚才受伤的金雕应该是一只雌雕,雄性金雕没在,估计是外出觅食去了。

果不其然,大家在山崖下观察了大约半小时后,一只更大的金雕终于飞回了巢穴。

大家隐约还能看见它的爪子下还抓着一团碎肉,估计是从刚杀死的猎物身上撕下来的。

不过,随着雄性金雕的归来,它似乎也发现了雌雕受了伤,经过一番叽叽咕咕的交流,搞清楚状况后的雄雕顿时勃然大怒。

朝着山崖下俯冲而下,向不远处的雀鹰径直飞来。

然而雀鹰也毫不示弱,立马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刹那间,一鹰一雕在天空中不停的交缠飞舞,一场大战即将开幕。

“小峰能不能制止它们??”周教授神色担忧的向张峰询问到。

张峰无奈的摇摇头:“应该不行,一山不容二虎,即使现在我让小雀离开,金雕估计也不会善罢甘休!”

看到周教授的眉头皱的更厉害了,张峰连忙安慰道:“周教授您就放心吧,我家小雀很有分寸,应该不会让金雕伤的太重,而且这里还有我在呢!”

“那好吧!!”周教授无奈的点点头,心想也只能如此了!!

就在两只猛禽即将开战的时候。

山崖上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叫声。

雄性金雕听到后往山崖上忘了忘,有看了看一边的雀鹰,迟疑了一会儿后,又果断的飞回了巢穴。

而雀鹰的性格温和,看到金雕离开,它立马也飞了回来,乖乖的站在树枝上,梳理自己的羽毛,全然没有为刚才的大战感到紧张。

看到这里,下面的众人都松了口气,大战没有爆发就好,否则这一只雄性金雕受伤就不好了。

“看来还是先前那只雌性金雕制止了它!”

“啧啧!没想到这雌性金雕也这么聪明,知道自己老公十有八、九打不过,于是就赶紧把雄性金雕叫了回去!”

看到山崖上的雌鸟将雄鸟叫回,大家都不由啧啧称奇,没想到动物也有这般智慧,知道打不过也会立马认怂,能屈能伸果然也是动物界的生存法则之一。

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在老鹰岩观察了一个上午就离开了,继续向其他地方进发。

“跑山爷,白鸟湖快要到了吗??”

下午三点,大家已经在崇山峻岭中穿梭了两个多小时,累的都快要坚持不住了。

“呵呵,快了,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到达!”跑山爷笑了笑鼓励大家到。

“半个小时!”听到还有半个小时,专家们咬咬牙继续坚持。

而此时张峰肩上不仅挑着大家的帐篷,还有几个老教授的行李,一更三米多长,碗口粗细的杉木扁担都被压得嘎吱嘎吱响。

如此看来,他肩上的东西少说都有三四百斤重,不过此时大家都已经麻木,再也没有刚开始那么的震惊,天生神力已经成了大家对他的第一影响。

“小峰要是我也有你这么大的力气就好了!”一个巡山队员背着七八十斤的行囊累的满头大汗,再看看张峰那轻松惬意的表情,顿时摇头不已。

“这是天生的,我也没办法!”张峰呵呵一笑回答到。

“行了吧,小王就你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即使有人小峰那么大的力气你又能干啥,还不是搬砖的命??”就在这时,另一个巡山队员打趣到。

“唉那倒也是,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看来这辈子都只能卖苦力喽!!”小王苦笑着摇摇头。

大家相互打趣着,一边走一边聊,倒也没有那么沉闷,不知不觉间终于来到了白鸟湖。

白鸟湖,顾名思义就是因为这里鸟雀成群,是青龙山里野生小型禽类的聚集地。

当大家来到白鸟湖边,只见一片浩浩荡荡的湖泊出现在大家眼前。

此时虽然已经到了冬季,但白鸟湖中依旧芦苇茂密,水草丰茂,湖中的芦苇荡中,随处可见鸟雀的巢穴。

天空中百鸟飞翔,湖边的湿地上,一只只鸟儿在地上抓抓点点,寻找着美味的食物。

白色的水鸟,黑色的大雁,还有那无数数不清也不认识的鸟儿,在这里汇聚,在这美丽的湖泊中度过寒冷的冬季。

“啊!!大家快看丹顶鹤,那边有好多的丹顶鹤!!”

“哇,那是什么?那就是朱鹮吗??没想到真有朱鹮啊!!”

专家们全都惊呆了,没想到在这原始森林深处,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地方。

大雁和丹顶鹤就不说了,他们虽然也很珍稀,但和濒灭绝的朱鹮来说,就显得没有那么的珍贵。

朱鹮啊!!

那可是几乎快要灭绝的珍稀鸟类。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朱鹮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

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由双亲孵化及育雏,孵化期约30天,40天离巢,性成熟为3岁,寿命最长的记录为37年。

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但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我国陕西省南部的汉中洋县秦岭南麓仅有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0多只(2014年),其中野外种群数量突破1500多只,朱鹮的分布地域已经从陕西南部扩大到南河、华东等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